《紅樓夢》:劉姥姥的「傻」,不過是她生存的「鎧甲」

2021-01-08 再見藍橋day

劉姥姥在一眾嫵媚佳麗的面前,就如一顆沙礫,不但不起眼,還有幾分卑微。《紅樓夢》是一部閨中傳奇,曹公筆下的女性,或嬌嗔可愛,或多愁善感,亦或者鮮豔嫵媚,突然冒出一個劉姥姥,怎麼都無法融於這個群體。

黛玉譏笑她是「母蝗蟲」,妙玉不願意留下她用過的杯子,就算的丫鬟鴛鴦與她交好,也不過是用她討好一下賈母而已。

在未經歷過人世滄桑之時,筆者也是不喜歡劉姥姥的,一個又粗俗又老邁的人,就為了伸手找人要點東西,故意討好買乖,出醜逗樂,可當年歲漸長之時,突然很理解劉姥姥的艱辛了。

劉姥姥也不願意故作醜態,誰的臉面不是臉面呢?非要用滑稽的態度去博取別人的好感?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如此這般。

劉姥姥的狀態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狀態,明明不喜歡那樣做,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對生活低下頭顱。

小人物的生存並不容易,若沒有厚厚的「鎧甲」,又如何去應對那外面的「風刀霜劍」。

一、低著頭討生活

李白曾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李白的嘴裡說出來,我們感受到的是豪邁,可是那是在他家境優越的情況下吟誦出來的詩句。

劉姥姥是永遠也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的,如果能擁有,她也不至於拉下臉面去「打秋風」了。

賈府的奢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可能劉姥姥一輩子也想像不到。那一桌飯菜動輒幾十兩銀子,抵得上鄉下人一年的口糧,一道茄鯗繁雜異常,這只是日常的菜餚,更別說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們爭奇鬥豔,釵環琳琅。

劉姥姥處處低頭討好,在頭上插滿鮮花,硬生生把自己打扮成「老妖精」,就是為了讓小姐、太太們有一刻的開心。誰願意淪為小丑去討好別人?那不過是生活的無奈而已。

賈府的生活太過枯燥,太太小姐們千篇一律的生活過於單調,劉姥姥的到來正好填補了生活的單一,劉姥姥和大家不同,她沒有見識,只是一個鄉下婆子,她的好奇,卑微,被小姐太太們,甚至見過世面的丫鬟所嘲笑。

劉姥姥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有多難看,但是尊嚴又怎麼與生存的艱難相提並論呢?誰的人生不是跌跌撞撞,誰願意委曲求全呢?

《紅樓夢》第40回中,王熙鳳為了討賈母歡心,給劉姥姥滿頭插上花朵,那些紅的、白的、粉的花兒,真的會帶來美感嗎?當然不會,劉姥姥之所以如此還不是為了讓大家高興。在抖音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段子,一對男女相遇了,女的問男的,你住這裡啊,男的說,這麼貴的房子我怎麼買得起,我租的。女的一聽,立刻釋懷了,輕描淡寫的說,我就說嘛……後來等女的走了,旁邊的人問男的,這房子不是你買的嗎?男的說,聊天嘛,總要撿些別人喜歡聽的說嘛。

劉姥姥也一樣,她會儘量撿別人喜歡聽的說,也會儘量讓氣氛變得輕鬆,她面對滿頭珠花,並沒有生氣說,怎麼拿我們窮人開玩笑,而是一面笑一面說是自己修來的福氣。

在宴席上,她一邊醜化自己,一邊討好別人,高聲喊著「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些鄉野粗話當然會惹得金枝玉葉的小姐與公子笑話。

劉姥姥低頭討生活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滑稽,可她低頭的樣子不正是生活的樣子嗎?

二、與生活和解

劉姥姥為何會去賈府打秋風,這個原因再簡單不過,就是生活所迫。

如果不是生活艱辛,誰願意伸手去討,劉姥姥雖然是農婦,可是她也有作為人的尊嚴,可生存面前,尊嚴又算得了什麼呢?

古代的文人士子講究風骨,絕不為五鬥米折腰,很多人就算吃不上飯,也不願意俯身去求人。

如果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要過這樣有風骨的生活那也無可厚非,可當一家老小斷炊斷糧之時,尊嚴與面子又值得了幾分錢。

書中如此寫劉姥姥的家中境況:

「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閒尋煩惱。劉氏不敢頂撞。」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在面對家庭窘境時,只一味的煩惱,一味地喝悶酒,就是不去解決生存問題,非但如此誰都不敢頂撞,這種沒有本事,還酗酒的人,難道就有面子了嗎?

劉姥姥呢?在那個時代,她沒有兒子,沒有丈夫,也沒有過多的產業,只靠兩畝薄田聊以度日。

家中日子都艱難到這樣了,本該作為家裡頂梁柱的狗兒一點作用沒有,還用滿滿的負能量影響家人的情緒。

劉姥姥託的誰的面子去「打秋風」呢?那當然是女婿狗兒了。狗兒家和金陵王家是連過宗的,證明狗兒家沒有敗落前,也是有些臉面的。

與王家有牽連的狗兒不去求人,反而抬高自己的身份,也絕對不去求靠別人, 劉姥姥原與王家是不沾關係的,她去求人難道不給人說好話嗎?

劉姥姥當然知道求人的艱難,即使這樣,她也要去辦這件事情,因為在生存面前,面子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人怨天尤人,說自己十年寒窗卻沒有工地上的工人工資高,說自己接受過高等教育為何還不如人家拍張照賺得多。如果看得多了,發現這些人就從來沒有放下過身段,就算是窮得一無所有,也「死要面子」。

「活受罪」的滋味好受嗎?當然不好受,可即便是這樣,那些「狗兒」們依然喜歡守著面子過活。

三、劉姥姥的內心世界

用討好的態度去換取物質,可能很多人做不到如劉姥姥般的自如,可劉姥姥內心的「鎧甲」又是如何練習而成的呢?

第一次進榮國府時,劉姥姥並沒有第二次來那樣揮灑自如。

她怕失禮,把衣服撣撣,她怕見不到真佛,見門房的小么都問聲「好」。

在等待王熙鳳的過程中,她惶惑不安,那噹噹想的自鳴鐘又何嘗不是她忐忑的心情?

沒有一個人在窮困時會不緊張,劉姥姥一樣緊張非常,但是那種緊張不能寫在臉上,她得保持鎮定,如此這樣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劉姥姥向鳳姐開口求助時,打著孫子板兒的名義「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劉姥姥知道自己來借的誰的名頭,於是把板兒推在前面去掩飾自己的緊張。

當然這些招數在精明的王熙鳳眼裡確實不值一提,劉姥姥也知道如此,但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

劉姥姥是一個充滿了生活智慧的人,她不會因為生活艱辛就放棄了生存,即使是低下頭,也無法掩蓋她靈魂深處的高貴。

四、不一樣的劉姥姥才是生活本原

在《紅樓夢》中,大家的目光所及都是那些鮮豔嫵媚的女子,劉姥姥只是一個老年村嫗,她沒有出眾的外在,也不識幾個字,但是她渾身充滿了生活的哲學。

賈寶玉曾在他著名的女兒論中說,但凡是成為了婆子,那種女兒家的清俊就沒有了。

寶玉是一個未經歷過風雨滄桑的人,他哪裡知道討生活的艱難,那些在閨中的佳麗們又怎麼懂得劉姥姥的生存智慧呢?

劉姥姥的「傻」其實就是她生存的鎧甲,她用「傻」去討好別人,同時也用「傻」來安慰自己。

世事的滄桑變化,都無法改變生存問題,在生存面前,劉姥姥絕對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她不惜做小丑換回銀錢,她人情練達,善於察言觀色,這些品質是如何換得的呢?那就是生存的艱難。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再見藍橋day

相關焦點

  • 賈母對劉姥姥真夠意思,答應她的事,會盡心盡力去辦
    賈母平時喜歡和孫兒孫女們一起玩,如今來了一個鄉下的老太太,年歲比她還大,正想找個這樣的人聊聊家常,聽聽鄉間趣事。賈母帶著劉姥姥們進大觀園遊玩,劉姥姥能言會道,她誇大觀園比圖畫上的園林還要美麗許多,要是能有人照著園子畫一幅圖,讓她帶回農村去就好了。這可能只是劉姥姥的客套話,畢竟莊稼人每日下地幹活,只圖一家溫飽,不會有那麼高雅的愛好。
  • 小姥姥大智慧,《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入衡蕪苑為何一言不發!
    劉姥姥是一個精明的,她到了大觀園之後,時時刻刻念著"阿彌陀佛」,發出贊語。如進大觀園以後,誇賈府裡的景致"比那畫兒還要強上十倍」,誇賈府「禮出大家",誇賈母的正房"配上大箱大櫃,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誇瀟湘館「滿屋裡的東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麼」,讓她越看越捨不得離了這裡,比「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誇惜春「這麼個好模樣,還有這個能幹,別是神仙託生的罷」,可是,劉姥姥進蘅蕪苑後卻一言不發,這是為什麼?
  • 《紅樓夢》中的「小人物」——劉姥姥有什麼優點?
    但很多人不知道,劉姥姥可不是來榮國府旅遊的,作為一名生活在當時社會最下層的貧苦勞動人民,難以維持生計的劉姥姥只能憑藉遠親的身份到賈府裡打秋風,而取悅貴人丫環們也就成了她為了完成使命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在《紅樓夢》中,劉姥姥出場雖少,卻往往舉足輕重。
  • 賈母與劉姥姥,誰更有福氣?
    她所面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子孫,她只有裝聾作啞,受享幾年清福。但是,在賈府發生一連串事情之後,她知道裝不下去了,只能面對:在她臨死之前,賈母把她多年的積蓄做了一個明明白白的分配。她表面上過得風風光光,可是,一旦禍事臨頭,就是整個賈府的徹底湮滅——流放的流放,死的死,出家的出家。
  • 劉姥姥的媳婦查崗,呆頭一句劉姥姥外面有人,害得劉姥姥被揍半死
    劉姥姥的媳婦查崗,呆頭一句劉姥姥外面有人,害得劉姥姥被揍半死
  • 《紅樓夢》中人往往生一場病就死了,有什麼蹊蹺嗎?是否有秘密?
    賈母自從大觀園建成,也沒有全走完,劉姥姥來了,她走了大半個園子。然而她回家之後就感覺不舒服,被風吹病了。 王熙鳳的女兒去大觀園走一圈,也著了涼,當晚就發燒了。 與這些養尊處優的賈府貴族們不同,經常幹活的劉姥姥逛完大觀園,啥事沒有,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劉姥姥是勞動人民,她平時經常做體力勞動,因此身體比較結實,不像賈府人那麼弱不禁風。
  • 《紅樓夢》裡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稱呼——周瑞家的
    《紅樓夢》裡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稱呼——周瑞家的作者:子凡shine《紅樓夢》裡周瑞家的絕對屬於有臉的奴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也就是跟隨著王夫人嫁到賈府裡來的丫鬟,她的丈夫周瑞是榮國府的管家,女婿冷子興做著古董生意。關於周瑞家的稱呼,很有意思。
  • 賈母帶劉姥姥遊園,前後兩次坐船的深意,你想像不到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賈母帶著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遊覽大觀園,用過早飯之後,又帶著眾人前往藕香榭二度設宴,走了一段水路。坐船的時候,王熙鳳好奇,非要自己撐船。就是撐船這段文字,乍看平平常常,細品則耐人尋味,這似乎就是對王熙鳳一生的隱喻。大觀園建成的時候,配套打造了一些遊船,元妃省親的時候也曾乘坐過。省親之後,遊船就很少有人使用了。
  • 夏薇:《紅樓夢》飲食中的隱喻
    (23回)「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裡放不下,飯也懶怠吃……」(29回)黛玉對寶玉的愛戀,在她所生存的時代中和制度下,她對情愛的求而不能得的狀態,使她不能「美其食」。人有其他欲望時,注意力會從飲食上轉移,比如追求權力、愛情等。黛玉追求愛情,注重精神,飲食已成為其負擔,並非享樂。
  • 紅樓夢:一場螃蟹宴,照見眾生相
    別的不說,說到紅樓夢裡的美食,簡直令人口水直流,劉姥姥吃的茄鯗,元春賜的糖蒸酥酪,寶玉留給晴雯的豆腐皮包子,王熙鳳吃的火腿燉肘子,賈母吃的牛乳蒸羊羔……可以說都是貴族餐桌上才有的美食。這還不算,曹雪芹還特意寫到了一次場面宏大的美食盛宴——螃蟹宴。通過這場主僕上下眾人都得參與的美食盛宴,我們也看到了賈府眾生之相,和古代社會不同階層的女性生存現狀。
  • 紅樓夢:李紈有陽德而少陰騭,雖善無徵,是說她真的很吝嗇嗎?
    紅樓夢中,李玟是賈珠的媳婦,青春年少守寡,賈母憐惜她寡婦失業的,每月給她的月錢是雙倍的。而且她還有田地可以收租,只要是有收錢的地方,賈母還會不讓她出,這樣她的錢每年可以省下不少.為什麼說她摳呢?她每年的收入其實不少,應該有四五百兩銀子的收入,在大觀園裡邊算得上富婆。但是詩社開始的時候,她就去找王熙鳳拉經費,求贊助。王熙鳳第一直覺是李紈每年拿出一二百兩銀子來陪姑娘們玩玩,也絕對有實力,但是李紈怕花錢,於是挑唆姑娘們來找自己。
  • 爆笑校園:呆頭把簡單的連線題做成了迷宮,劉姥姥精神很崩潰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呆頭和他的小夥們之間的搞笑故事,呆頭把簡單的連線題做成了迷宮,劉姥姥精神很崩潰這天晚上,劉姥姥正在批改試卷,可是當他看到呆頭的試卷時,徹底鬱悶了,一道很簡單的題目,劉姥姥反覆推敲呆頭的答案,就是不知道呆頭做的是對還是錯。
  • 聊聊《紅樓夢》中的酒文化,為何說它是千年傳承的寶貴遺產?
    四十回即《紅樓夢》中有名的"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則將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賈母盛宴招待的場景描寫得別開生面。德高望重又喜熱鬧的賈母對酒令之類的活動亦十分嫻熟,在推出丫環鴛鴦當令官行牙牌令時,將文明勸酒的氛圍弄得另有一番情趣,兼之王熙鳳等人為迎合賈母喜歡,有意捉弄莊稼人劉姥姥,質樸而又精明的劉姥姥行出了"一個蘿蔔一頭蒜、"花兒落了結個老倭瓜"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農村農俗趣語,以致林黛玉開心地形容她為"母蝗蟲"。
  • 紅樓夢裡的兩大壽星是誰?一個活到83,一個85仍健在
    《紅樓夢》演繹了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寶黛的愛情更讓無數人為之流淚嘆息。但是,紅樓裡面的人物卻大都沒有長壽。眾多的年輕女子,有的生病,有的被惡意傷害,紛紛在大好青春年華棄世而去。說到紅樓裡的壽星,其一首數劉姥姥。
  • 讀《紅樓夢》就是讀人生:解析12個經典人物,收穫12種智慧成長哲學
    小時候的某個暑假,她在蓆子底下無意發現了半本《紅樓夢》殘書看了又看,後來電視劇《紅樓夢》播出,更是看得入了迷。 當時電視臺做了個紅樓夢知識競賽,選手在電視裡回答,她在臺下搶答,居然能答上三分之二來。就這樣,《紅樓夢》陪伴了她的寂寞青春。 相識太早,就如青梅竹馬,不需要正襟危坐。
  • 劉姥姥:你算哪根蔥!
    劉姥姥:你算哪根蔥!呆頭終於起床了,看著自己的老爸來了句『骨摸擰』,呆爸覺得更生氣了還早上好!這都中午了,雖然是假期也不能這麼賴床啊!呆頭也一臉的無奈,那能怎麼辦,每天太陽曬屁股的時候自己就覺得更舒服了,就不想起了,其實自己也想在太陽曬屁股的時候起來,要不然老爸幫自己想想辦法?呆爸這麼聰明當然有辦法啊,第二天就在呆頭的屁股上裝了個放大鏡,呆頭就這麼醒了..
  • 紅樓夢作者對心狠手辣王熙鳳滿懷同情,為何對菩薩李紈無情嘲諷?
    《紅樓夢》作者對王熙鳳同情,對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為閨閣女兒立傳的《紅樓夢》,對年輕女子幾乎都是讚美之詞。對於心狠手辣的王熙鳳,作者都有喜愛和惋惜之情,唯獨對寡婦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作者說王熙鳳積陰功,給女兒「留餘慶」。卻說李紈不給兒孫積陰鷙。第五回,李紈的判詞諷刺她「枉與他人作笑談」。
  • 紅樓夢貴族的用餐禮:賈家人幾點開飯?一天吃幾頓?
    紅樓夢涉及到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飲食方面著墨特別多。有人好奇賈家的吃飯時間,紅樓夢原文也沒有太多描寫,那麼賈家人到底幾點吃飯呢?一天吃幾頓?說清這個,還真煞費苦心,我們從賈母和王熙鳳身上找找線索。紅樓夢賈家每天吃幾頓飯?答案是兩頓。對比現在三餐制似乎覺得不可能,人吃兩頓不餓麼?其實兩餐制在中國歷史最悠久,時至今日依然沿用。三餐是唐代以後才有的用餐制度。
  • 《紅樓夢》薛寶釵是鬼!青面瘟神夜叉海鬼!
    《紅樓夢》薛寶釵是鬼!青面瘟神夜叉海鬼!  《紅樓夢》第一回,癩頭和尚對跛足道人說:「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宮中,將這【蠢物(通靈寶玉,與賈寶玉同時下世)】交割清楚。待這一幹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雖已有一半落塵】,然猶未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