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在一眾嫵媚佳麗的面前,就如一顆沙礫,不但不起眼,還有幾分卑微。《紅樓夢》是一部閨中傳奇,曹公筆下的女性,或嬌嗔可愛,或多愁善感,亦或者鮮豔嫵媚,突然冒出一個劉姥姥,怎麼都無法融於這個群體。
黛玉譏笑她是「母蝗蟲」,妙玉不願意留下她用過的杯子,就算的丫鬟鴛鴦與她交好,也不過是用她討好一下賈母而已。
在未經歷過人世滄桑之時,筆者也是不喜歡劉姥姥的,一個又粗俗又老邁的人,就為了伸手找人要點東西,故意討好買乖,出醜逗樂,可當年歲漸長之時,突然很理解劉姥姥的艱辛了。
劉姥姥也不願意故作醜態,誰的臉面不是臉面呢?非要用滑稽的態度去博取別人的好感?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如此這般。
劉姥姥的狀態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狀態,明明不喜歡那樣做,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對生活低下頭顱。
小人物的生存並不容易,若沒有厚厚的「鎧甲」,又如何去應對那外面的「風刀霜劍」。
一、低著頭討生活
李白曾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李白的嘴裡說出來,我們感受到的是豪邁,可是那是在他家境優越的情況下吟誦出來的詩句。
劉姥姥是永遠也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的,如果能擁有,她也不至於拉下臉面去「打秋風」了。
賈府的奢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可能劉姥姥一輩子也想像不到。那一桌飯菜動輒幾十兩銀子,抵得上鄉下人一年的口糧,一道茄鯗繁雜異常,這只是日常的菜餚,更別說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們爭奇鬥豔,釵環琳琅。
劉姥姥處處低頭討好,在頭上插滿鮮花,硬生生把自己打扮成「老妖精」,就是為了讓小姐、太太們有一刻的開心。誰願意淪為小丑去討好別人?那不過是生活的無奈而已。
賈府的生活太過枯燥,太太小姐們千篇一律的生活過於單調,劉姥姥的到來正好填補了生活的單一,劉姥姥和大家不同,她沒有見識,只是一個鄉下婆子,她的好奇,卑微,被小姐太太們,甚至見過世面的丫鬟所嘲笑。
劉姥姥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有多難看,但是尊嚴又怎麼與生存的艱難相提並論呢?誰的人生不是跌跌撞撞,誰願意委曲求全呢?
《紅樓夢》第40回中,王熙鳳為了討賈母歡心,給劉姥姥滿頭插上花朵,那些紅的、白的、粉的花兒,真的會帶來美感嗎?當然不會,劉姥姥之所以如此還不是為了讓大家高興。在抖音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段子,一對男女相遇了,女的問男的,你住這裡啊,男的說,這麼貴的房子我怎麼買得起,我租的。女的一聽,立刻釋懷了,輕描淡寫的說,我就說嘛……後來等女的走了,旁邊的人問男的,這房子不是你買的嗎?男的說,聊天嘛,總要撿些別人喜歡聽的說嘛。
劉姥姥也一樣,她會儘量撿別人喜歡聽的說,也會儘量讓氣氛變得輕鬆,她面對滿頭珠花,並沒有生氣說,怎麼拿我們窮人開玩笑,而是一面笑一面說是自己修來的福氣。
在宴席上,她一邊醜化自己,一邊討好別人,高聲喊著「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些鄉野粗話當然會惹得金枝玉葉的小姐與公子笑話。
劉姥姥低頭討生活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滑稽,可她低頭的樣子不正是生活的樣子嗎?
二、與生活和解
劉姥姥為何會去賈府打秋風,這個原因再簡單不過,就是生活所迫。
如果不是生活艱辛,誰願意伸手去討,劉姥姥雖然是農婦,可是她也有作為人的尊嚴,可生存面前,尊嚴又算得了什麼呢?
古代的文人士子講究風骨,絕不為五鬥米折腰,很多人就算吃不上飯,也不願意俯身去求人。
如果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要過這樣有風骨的生活那也無可厚非,可當一家老小斷炊斷糧之時,尊嚴與面子又值得了幾分錢。
書中如此寫劉姥姥的家中境況:
「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閒尋煩惱。劉氏不敢頂撞。」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在面對家庭窘境時,只一味的煩惱,一味地喝悶酒,就是不去解決生存問題,非但如此誰都不敢頂撞,這種沒有本事,還酗酒的人,難道就有面子了嗎?
劉姥姥呢?在那個時代,她沒有兒子,沒有丈夫,也沒有過多的產業,只靠兩畝薄田聊以度日。
家中日子都艱難到這樣了,本該作為家裡頂梁柱的狗兒一點作用沒有,還用滿滿的負能量影響家人的情緒。
劉姥姥託的誰的面子去「打秋風」呢?那當然是女婿狗兒了。狗兒家和金陵王家是連過宗的,證明狗兒家沒有敗落前,也是有些臉面的。
與王家有牽連的狗兒不去求人,反而抬高自己的身份,也絕對不去求靠別人, 劉姥姥原與王家是不沾關係的,她去求人難道不給人說好話嗎?
劉姥姥當然知道求人的艱難,即使這樣,她也要去辦這件事情,因為在生存面前,面子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人怨天尤人,說自己十年寒窗卻沒有工地上的工人工資高,說自己接受過高等教育為何還不如人家拍張照賺得多。如果看得多了,發現這些人就從來沒有放下過身段,就算是窮得一無所有,也「死要面子」。
「活受罪」的滋味好受嗎?當然不好受,可即便是這樣,那些「狗兒」們依然喜歡守著面子過活。
三、劉姥姥的內心世界
用討好的態度去換取物質,可能很多人做不到如劉姥姥般的自如,可劉姥姥內心的「鎧甲」又是如何練習而成的呢?
第一次進榮國府時,劉姥姥並沒有第二次來那樣揮灑自如。
她怕失禮,把衣服撣撣,她怕見不到真佛,見門房的小么都問聲「好」。
在等待王熙鳳的過程中,她惶惑不安,那噹噹想的自鳴鐘又何嘗不是她忐忑的心情?
沒有一個人在窮困時會不緊張,劉姥姥一樣緊張非常,但是那種緊張不能寫在臉上,她得保持鎮定,如此這樣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劉姥姥向鳳姐開口求助時,打著孫子板兒的名義「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劉姥姥知道自己來借的誰的名頭,於是把板兒推在前面去掩飾自己的緊張。
當然這些招數在精明的王熙鳳眼裡確實不值一提,劉姥姥也知道如此,但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
劉姥姥是一個充滿了生活智慧的人,她不會因為生活艱辛就放棄了生存,即使是低下頭,也無法掩蓋她靈魂深處的高貴。
四、不一樣的劉姥姥才是生活本原
在《紅樓夢》中,大家的目光所及都是那些鮮豔嫵媚的女子,劉姥姥只是一個老年村嫗,她沒有出眾的外在,也不識幾個字,但是她渾身充滿了生活的哲學。
賈寶玉曾在他著名的女兒論中說,但凡是成為了婆子,那種女兒家的清俊就沒有了。
寶玉是一個未經歷過風雨滄桑的人,他哪裡知道討生活的艱難,那些在閨中的佳麗們又怎麼懂得劉姥姥的生存智慧呢?
劉姥姥的「傻」其實就是她生存的鎧甲,她用「傻」去討好別人,同時也用「傻」來安慰自己。
世事的滄桑變化,都無法改變生存問題,在生存面前,劉姥姥絕對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她不惜做小丑換回銀錢,她人情練達,善於察言觀色,這些品質是如何換得的呢?那就是生存的艱難。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再見藍橋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