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開發變形噴嘴,可改變3D列印纖維方向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工程師開發變形噴嘴,可改變3D列印纖維方向

cnBeta.COM 發表於 2021-01-07 14:13:46

在3D列印物體中嵌入纖維可用於增加這些物品的導電性或額外強度等特性。現在,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變形列印噴嘴,以在列印過程中改變這些纖維的方向。通常,碳等功能性材料的短纖維只是簡單地混入列印介質中,然後與之一起被擠出。因此,它們通常會以相對於彼此的隨機雜亂狀態結束。這對某些應用來說是可以的,但對其他應用來說是行不通的。

馬裡蘭大學的工程師們為了尋求一種能夠進行更多控制的替代方案,利用「PolyJet列印」工藝創造了一個原型列印噴嘴,該噴嘴的側面有可充氣的致動器。通過有選擇地將空氣抽進抽出,噴嘴的形狀就會發生變化,改變纖維在其不斷擠出的單一列印介質中的方向。

在對該設備的測試中,用含有碳微纖維的水凝膠列印出結構。在某些區域,纖維的相對隨機取嚮導致材料吸水時在所有方向上都同樣膨脹。在其他區域,纖維方向比較一致的情況下,導致材料主要向一個方向膨脹。

這項技術可以在被稱為「4D列印」的領域中找到用武之地,在該領域中,3D列印的物體會根據外部刺激而改變形態。它還可以用於更傳統的3D列印物品,這些物品在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彈性,熱,磁性或電氣特性。

「通過為研究人員提供一種可訪問的方法來3D列印纖維填充複合材料,並按需控制其纖維方向,從而控制其最終性能,這項工作為3D列印的新應用打開了大門,這些應用利用這些獨特的材料特性及其實現的獨特功能,」參與這項研究的副教授Ryan Sochol說。

由Connor Armstrong領導的有關該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先進材料技術》雜誌上。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馬裡蘭大學為碳纖維3D列印開發的了新一代3D印表機噴嘴
    在AdvancedMaterialsTechnologies上刊登的一則論文中,該團隊探討了致動器怎樣更改噴嘴的形狀。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UMD的A.JamesClark工程學院生物啟迪高級製造(BAM)實驗室主任RyanSochol說:「當應用變形噴嘴開展3D列印時,動力就在其側面執行器上,可以像氣球一樣膨脹,以更改噴嘴的形狀,進而更改纖維的方向。」
  •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打開APP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41:06
  • 利用磁鐵進行3D列印,研究人員的新技術:可生出更堅固的材料嗎?
    最近剛畢業的工程博士研究生Mahuparna Roy和工業製造工程副教授Tarik Dickens展示了使用3D印表機附近的磁場來改變列印物體內部纖維排列的可能性。3D列印有時會將各種材料製成的纖維添加到用於列印的塑料或其他物質中,一種能提高成品強度的技術,當這些纖維從噴嘴中出來時,它們的方向平行於該噴嘴的流動方向。但是,通過在印表機附近施加磁場,研究人員得以製造出纖維垂直於噴嘴流動方向的物體。
  • 一文看懂連續纖維複合材料的3D列印現狀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複合材料連續纖維的3D列印正在處於厚積薄發的節點上,而介於目前金屬的3D列印多局限在航空航天及醫療這些高附加值產品的應用領域,3D科學谷認為當前的發展趨勢使得塑料的3D列印將比金屬的3D列印與應用端的結合面具有更加廣泛的潛力。
  • 關於PLA材料3D列印變形的研究
    關於PLA材料3D列印變形的研究一篇名為《聚乳酸熔融線材製造中,針對變形優化的模型和實驗驗證》的論文介紹了關於PLA材料3D列印變形的研究。研究人員表示,由於PLA主要使用相對較小的桌面3D印表機3D列印,因此用PLA進行大規模3D列印的難點並沒有多少人關注,比如扭曲或者變形。研究人員使用MOST RepRap 3D印表機和PLA材料加工了幾個物件,使用紅外敏感相機在列印的時候製作溫度圖,繪製像素的溫度。熱方程通過熱測量來校準,通過測量3D列印對象的曲率來驗證,結果表明,該模型可用於較低的環境溫度。
  • 3d印表機的噴嘴堵塞該如何處理,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打開APP 3d印表機的噴嘴堵塞該如何處理,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小紅花888 發表於 2020-12-18 14:56:30 3D
  • 3D列印"仿生皮膚"讓機器人也有觸覺
    明尼蘇達大學的工程師們使用自己研發的一臺3D印表機製作了這些可伸展的電子感受設備。這臺特製的印表機具有4個噴嘴,可以為「仿生皮膚」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類型的特製「墨水」。「我們開發的這種可伸展電子織物具有許多實際用途,」機械工程助理教授麥可·麥卡爾平(Michael McAlpine)說,「將這種『仿生皮膚』用在外科手術機器人上,可以使外科醫生在微創手術中有真實的感覺,從而使手術更加容易,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使用攝像機。對其他機器人來說,這些感受器有利於它們更方便地行走並與周圍環境互動。」
  • 美國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中國航空報訊: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已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用於工業3D印表機的高韌性玻璃纖維PLA
    總部位於瑞士的克萊恩繼續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擴展其3D列印產品和解決方案。最近,克萊恩團隊為他們的用戶開發了一種新產品,他們希望從3D列印材料中獲得更好的列印性能。   由於客戶需要一種方便使用並且更硬的材料,於是克萊恩開發了這種耗材。克萊恩的研發團隊測試了不同的材料變體,選擇了聚乳酸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作為基礎聚合物,因為它們堅韌、可列印,並且對用戶來說只有最小的翹曲。採用玻璃纖維和衝擊改性劑對聚乳酸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進行了進一步的增強和改良。
  • 使用微流體液滴系統調整3D列印的柔性材料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的工程師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使用了基於液滴的新型微流體系統3D列印柔性材料。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使用液滴夾雜物在印刷點調製擠出油墨的方法,這種方法代表了適應微流體技術和開發下一代增材製造技術原理的持續趨勢。3D列印既經濟又高效,不過很難用多種材料來製造具有最佳柔軟度的組件。
  • Fraunhofer IKTS開發多材料噴射3D列印技術,可製造陶瓷、金屬等材料
    德國Fraunhofer 陶瓷技術與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KTS)開發了一種多材料噴射3D列印系統(Multi Material Jetting,MMJ)。MMJ 3D列印技術目前一次最多可列印四種不同的材料,包括金屬、陶瓷這樣的高性能材料。
  • MIT開發基於「細菌墨水」的3D列印紋身貼:可作出反應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了一項基於「基因編程細菌活細胞」的新型 3D 印表機技術,能夠給人們貼上更加個性化的「紋身」—— 比如讓它在某種化學刺激下改變顏色。 顯然,大家對於電子紋身和智能墨水技術的暢想,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和設計這類可對多種刺激作出響應的可穿戴傳感設備。MIT 工程師們發明了一種新型 3D 列印技術,它的「墨水」由經過基因編程的活細胞打造。當很多工程師忙著實驗各式各樣的響應材料的時候,一支 MIT 團隊卻突發奇想地要運用某種活細胞。他們的第一步工作,是研究有機細胞是如何被利用的。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儘管擠壓印表機已廣泛用於3D生物列印(請參閱詞彙表)領域,但距開發整個功能器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可以假設需要逐步改變以充分利用TE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的全部潛力。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種新的方法得到了發展,它顯示了將上述兩種觀點結合起來的潛力。懸浮液中的3D列印為機械弱生物油墨形成複雜、清晰的結構提供了一個平臺。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裸眼看不見的3D列印纖維可測量空氣顆粒等
    從研究者劍橋大學已經開發了3D列印微小的,透明的電子纖維的新一代傳感器的方法。這種纖維比人的頭髮細100倍,可用於製造能夠聞,聽和觸摸的設備。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為此,同樣來自工程系的Yan Yan Shery Huang博士帶領一個團隊進行了3D列印由銀和/或半導體聚合物製成的複合纖維的研究。
  • 3D列印如何在頂尖科研中心服務百餘位工程師
    近期,團隊採購了12臺光固化3D印表機 Form 2, 並建立了一個 "3D列印站",供整個研發團隊使用。數周內列印站已達到滿負荷狀態,列印件出現在數百個項目中。"這樣一批印表機顯著地提高了我們的運作效率,現在可以說我們隨時隨刻都有上百個項目應用著3D列印,服務著上百位工程師。在工程師們擁有內部3D列印後,製造部件的時間已從一周半的時間縮減到幾小時。"
  • 3D印表機大型化:美國花72小時造出8米長巡邏艇
    現在,新一代的超大印表機即將問世,它們能夠製造出比以前更大的物體,並以更快的速度列印出來。3D列印巡邏艇是美國陸軍項目的一部分。美國緬因大學的團隊與位于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進行合作,後者幫助開發列印流程,而位於伊利諾斯州的Ingersoll工具機公司則製造出3D印表機。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