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成了「植物人」,老人拔牙有風險
一封實名舉報信,爆出了一個因為拔牙變成「植物人」的悲傷故事,河南南陽張先生舉報鎮上衛生院門診,在測得其父有心律不齊,且血壓為160/98mmHg的情況下,一次性為張父拔除了4顆牙齒,以致爆發嚴重後遺症使張父變成「植物人」。
為什麼拔牙會讓人變成植物人?拔牙存在怎樣的風險?
一項研究報告證實,對於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拔牙前血壓不得高於165/95mmHg,心率不得高於95次/min。對於臨床超過70歲、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拔牙禁忌症的患者,這兩項指標尤其重要。所以建議拔牙前至少要做兩項檢查:測心電圖和測血壓,掌握心率、心肌供血情況和血壓數據。
拔牙之前,根據檢查結果,結合患者病史,由心內科醫生對心臟功能做出評估,口腔醫生根據牙齒情況結合心臟功能評估確定當前是否適宜拔牙。臨床認為,高血壓患者需要將血壓控制平穩後再考慮拔牙;心臟功能方面若有心力衰竭、心梗、心絞痛或未受控制的心律不齊,則建議推遲拔牙手術。
拔牙手術一般建議在上午進行,術前不可空腹也不宜太飽,避免加重心臟負荷和拔牙時出現噁心等不良反應。
拔牙手術後,要留意出血情況,尤其長期使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凝聚藥物的患者,需要與相關醫生確認,視病情決定是否停藥,拔牙後觀察半小時到一小時,無出血後再離開。
拔牙後一天以內不可刷牙漱口,也不要舔舐吮吸新傷口,新傷口上會形成凝血塊起到止血和保護傷口的作用,舔舐吮吸會破壞凝血塊。
麻醉效果消失後有輕微疼痛一般為正常情況,無需服藥,若有發熱、劇痛或大量出血,應及時就醫。
拔牙後一兩天內唾液中帶有血絲屬正常情況,若出血不止且量大,則需及時就醫。
對於高齡拔牙的人群,耐受力較差,危險性較高,需要多方面考慮和檢測,確保各方面指標都在安全範圍內再進行拔牙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