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物理學家之焦耳:邊釀酒邊實驗用實力敲開科學院大門的鄉下人

2020-12-06 愛科創教

焦耳全名為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出生於1818年。他小時候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打小就跟著釀酒師父親在家學習釀造啤酒。直到16歲,他經別人介紹跟隨著名的化學家道爾頓學習,期間進入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畢業後又回到自家的啤酒廠參加勞動了。

圖一 焦耳

但焦耳對科學充滿了興趣,特別是電學,他和哥哥一塊做電學實驗,像其他熊孩子一樣,他們相互「電擊」,還常常拿別人做「電擊實驗」。對電學的深入了解讓焦耳萌生了用新發明的電動機代替自己啤酒廠傳統蒸汽機的想法,焦耳組裝成功了用電池驅動的「電磁機」,引起了小小的轟動,但替換蒸汽機的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當時的電動機需要用鋅製成的電池來驅動,用鋅可比燒煤貴多了。

但失敗並沒有讓焦耳氣餒,他把注意力轉移到電熱轉換方面了,很快他就通過把通電線圈放入裝有水的試管中反覆實驗,找到了電熱轉換的數學關係,總結出了著名的焦耳定律。1840年12月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講了自己有關電熱的論文,但這些傲慢的「學術權威」只是把焦耳當作是鄉下的「業餘愛好者」,所以焦耳的理論並未引起重視。兩年後,俄國物理學家愣次也獨立地發現這一數學關係,這才被大家所接受,所以焦耳定律又叫「焦耳-愣次定律」。又一個「權威」被打臉的活生生例子,由於「權威」的保守與輕視,既讓焦耳定律被大家接受晚了許多年,又讓愣次浪費人力物力做了大量重複的研究。

圖二 焦耳

焦耳是一個有韌性的人,他繼續實驗,發現並計算出了「熱功當量」,在1845年的時候,他帶著實驗器材參加了劍橋的學術會議,演示了實驗並解釋了自己的理論:「自然界的力是不能毀滅的,哪裡消耗了機械力,總能得到相當的熱。」臺下的聽從都連連搖頭,連法拉第都直呼「這不可能」。此時在臺下的還有年僅21歲的開爾文,雖然開爾文此時也對焦耳這個「啤酒匠」的身份嗤之以鼻,但不打不相識,開爾文日後成為了焦耳的「貴人」。

在當時對於熱的認識有一種主流的學說叫「熱質說」,認為熱是一種物質,開爾文當初也是支持這一學說的,所以對焦耳的研究與大多數人一樣是持否定態度的。到1847年時,焦耳已經把熱功當量的值測得很精確了,他又帶著實驗設備參加了在牛津舉辦的科學集會,在會上焦耳與開爾文爭辯並且引起了開爾文的注意,但開爾文還是支持「熱質說」。

焦耳的研究成果漸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並於1850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焦耳這個鄉下「野小子」終於「轉正」了,但焦耳的研究還在繼續。

到1851年的時候,開爾文的思想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開始接受焦耳的理論,並認為「熱的動能理論」是基於焦耳的理論和「熱質說」兩個前提的。當焦耳知道這一情況後,兩人開始大量通信並開展了成效顯著的合作,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用兩人名字命名的「焦耳-湯姆孫」效應。開爾文還協助焦耳完成的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精確描述,從而否定了製造「永動機」的可能,為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焦耳的經歷,堪稱是一部「野小子」逆襲成功的經典勵志大片!

相關焦點

  • 他原本是一名釀酒商,卻釀出焦耳定律,成為了科學家!
    如果是像福爾摩斯般,原本是聰明的化學家,後來成為善於推理和觀察的偵探,這樣的設定當然十分具說服力;不過,假若你原本是釀酒商,後來成為了科學家,要建立名聲和使人信服,這條路便不容易走了,例如像英國物理學家焦耳。
  • 他是啤酒廠老闆,更是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焦耳的傳奇一生
    焦耳,英國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1818年12月24日,焦耳生於曼徹斯特附近的索爾福德。父親是個啤酒廠廠主,生活富裕。但焦耳從小體弱多病,所以童年一直沒有沒有正規上學,一直在家跟父親學釀酒,並利用空閒時間自學了化學、物理。
  • 科學網—熱愛實驗的焦耳與熱功當量
    焦耳生於1818年12月24日,是19世紀英國的物理學家。焦耳的父親是釀酒廠的廠主,焦耳5歲時,醫生發現他的脊柱側彎。以後7年,他多次在醫院接受矯正。身體的缺陷使焦耳休學在家,並利用空閒時間自學化學、物理。之後,他有機會結識了當時的化學家道爾頓,於是他就拜道爾頓為師,虛心求教,逐漸走上了科學實驗的路。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為何改用敲字,便成千古名句?
    據五代十國後蜀學者何光遠《鑑戒錄·賈忤旨》記載,賈島初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一天在驢背上想到了自己的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便一直苦於是用「推」字好,還是「敲」字好。由於很難取捨,賈島便在驢背上反覆琢磨,甚至用手來回做著推和敲的動作。而當時擔任京城地方長官的韓愈,正帶著車馬出巡,恰巧看到了賈島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感到很驚訝,便詢問他是在做什麼?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因為一句詩,結識韓愈,並險些挨揍
    朋友的家,在一個綠樹環抱的池塘邊,曲徑幽深。詩人清脆的敲門聲,驚起了住在池塘邊柳樹上的小鳥。月光如洗,灑在微波泛起的池塘上。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禁感嘆不已,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深遠的小詩《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 為什麼沒有永動機,從焦耳的探索歷程中我們又發現了什麼?
    焦耳,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從小體弱不能上學,在家跟父親學釀酒,並利用空閒時間自學化學、物理。
  • 科學家焦耳
    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電磁機,他想將父親的釀酒廠中應用的蒸汽機替換成電磁機以提高工作效率1837年,焦耳製成了用電池驅動的電磁機,但由於支持電磁機工作的電流來自鋅電池,而鋅的價格昂貴,用電磁機反而比用蒸汽機成本高。焦耳雖然沒有達到最初的目的,但他從實驗中發現了電流可以做功的現象 1843年,焦耳又設計了一個新實驗想找到這一關係。
  •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二)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學校、遊樂園、圖書館、博物館變成了客廳、臥室、陽臺、衛生間帶娃一線的寶爸寶媽們也快到崩潰的邊緣別擔心感同身受的小編與樂行博遊一起為大家準備了能夠和孩子一起邊玩邊學的
  • 邊抗癌邊科研的「克隆牛之父」
    ,通過自然繁殖,艾米生出了健康的牛寶寶,這也是二代克隆牛實驗首次成功。作為實驗團隊的領導者,楊向中被國際生物界授予」克隆牛之父「的稱號。21世紀初,我國剛加入WTO,經濟實力剛得到世界認可,但科研實力並未引起國外重視,他們關於我國科研機構研究水平研究成果的了解甚少。楊向中很著急,他希望全世界都能夠看到都能夠關注這個大國科技的崛起。
  • 科技日曆|他靠自學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 國際單位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13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89年10月11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焦耳逝世 焦耳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於1818年12月24日出生在曼徹斯特市一家啤酒廠主的家庭裡,從小就跟著父親釀酒,沒有進過學校。然而焦耳天資聰明,喜歡讀書,常常一邊勞動一邊認字,自學到不少知識。 傳聞焦耳小時候就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還引發了很多趣事。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齊到郊外旅遊。
  • 邊騎車邊用電腦 網友表示真是在用生命學習嗎
    邊騎車邊用電腦 網友表示真是在用生命學習嗎時間:2020-10-02 11: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邊騎車邊用電腦 網友表示真是在用生命學習嗎 近日,清華大學校園裡,一名學生邊騎車邊手託電腦,騎得穩穩噹噹. 網友們都驚呆了,這就是清華的學霸嗎?
  • 如何用「邊寫邊搜」寫論文?
    從閱讀到寫作,如何用 邊寫邊搜打造你專屬的 高效 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系統?邊寫邊搜是致力於成就效率愛好者的一款知識服務工具,提供 資料管理、聚合搜索、在線閱讀、一鍵引用、筆記摘錄、模版管理、協同創作、報告加速 等功能。「在線精讀」是一款基於雲服務的分屏閱讀和筆記應用,邊讀資料邊做筆記,打造個人專屬的高倍速閱讀理解體系。
  • 探析有關焦耳定律實驗的五個問題
    焦耳及焦耳定律簡介焦耳簡介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做了大量實驗,於1840年最先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在這個實驗中是通過比較U形玻璃管中的水面高低,間接比較哪個電阻絲產生的熱量多。這就是轉換法的應用。初中物理實驗中,運用轉換法的實驗有,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等等。三、焦耳定律實驗中,空氣可以用煤油、水和沙子這些材料代替嗎?
  • 廈門大學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原標題:我科學家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採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獲得了只需要七種類病毒顆粒就能覆蓋二十種HPV病毒型別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為研製覆蓋所有高危型別HPV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敲開了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 年輕人「邊作邊養」普遍:邊無休止熬夜 邊吃維生素
    (原標題:82.3%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現象普遍)養生在年輕人中逐漸流行,但有的人卻「邊作邊養」:一邊無休止熬夜,一邊勤勤懇懇地護膚;一邊無節制飲酒,一邊泡枸杞水……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
  • 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有答案了!
    「睡覺時,手機不能放在枕邊,否則會有輻射」「手機電量低時,輻射將很大」「邊充電邊用手機,輻射更大」這些關於手機輻射的傳說你一定不陌生但是,手機輻射真的這麼可怕嗎?什麼是輻射?2B類致癌物即:■「對人可能致癌,此類致癌物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同屬於2B類致癌物的還有炭黑、汽油、瀝青、銀杏葉提取物等。
  • 學渣講量子——量子的大門被敲開
    用老的辦法解決不了新的問題,那新的理論自然應運而生。黑體輻射黑體輻射是一個實驗,簡單說一下原理。如果有一個東西它能把傳播給它的電磁輻射全吃了,一點都不反射,然後只拉出來熱輻射,那麼這個東西就叫絕對黑體,絕對個黑體只存在於理想狀態,主要是為了搞清楚能量。
  • 餐館點"梭邊魚"為什麼用鯰魚? 專家:"梭邊魚"不是魚名
    「梭邊魚是梭邊魚,怎麼用的是市場價格便宜一半的鯰魚呢?」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王先生自認還是懂魚的。  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內5家售賣「梭邊魚」的餐館,除了一家難以看清外,3家都是用的名為「埃及塘鯴」的鯰魚,只有一家用的是斑點叉尾鮰。而對於什麼是「梭邊魚」,店家也說不清楚——「梭邊魚嘛,就是梭邊魚」、「是鉗魚」、「鯰魚」。
  • 恆河邊的生死輪迴之地
    聖城位於恆河邊,關於恆河的傳說故事就太多太多了,大多數國人的認知都來源於媒體的報導,大抵就是一條被人為嚴重汙染的河流,一條上遊沐浴飲用,下遊燒屍撒骨灰的「奇葩「河流。而在印度人眼中它則是溼婆用頭髮把天上的銀河引入人間而形成的聖河,印度教信徒們終生有四大追求幾乎都與它有關:敬仰溼婆、在恆河沐浴,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
  • 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終於有答案了!
    ■本文專家:張小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博士 「睡覺時,手機不能放在枕邊,否則會有輻射」 「手機電量低時,輻射將很大」 「邊充電邊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