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望遠鏡建設遇阻

2020-12-03 央廣網

原標題:「最牛」望遠鏡建設遇阻 天文學家與原住民共搶「聖山」

就在前一陣子,一位夏威夷原住民活動家在路中央躺了整整11個小時,目的是阻止科學家興建一臺新的大型望遠鏡——30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

這臺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3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可見光望遠鏡的三倍。它將使天文學家看得更深、更遠、更清晰。

一臺肩負重大科學使命的望遠鏡為何頻頻被攔截?如果TMT的興建一直推遲將帶來哪些影響?

「下一個時代的主宰」卻屢遭推遲

TMT是一臺地基、光學—紅外的望遠鏡,其臺址選定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TMT將是開創望遠鏡下一個時代並主宰未來數十年光學天文觀測的望遠鏡之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TMT項目組成員沈志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TMT主要在光學和紅外波段工作,它和另外兩臺下一代30米級望遠鏡都是國際合作的產物。TMT建設各方包括美國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日本國立天文臺、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印度科技部和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等。我國有十餘家科研院所和大學參與研發。

「由於TMT是光學望遠鏡,其鏡面加工精度要達到10-7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百分之一,建設難度非常大,計劃經費是14億美元。」沈志俠說。

「這樣拖延下去,時間、精力和經費成本都會相應增加。而TMT的興建意義深遠,科學家們都希望能早點用上,以實現相應的科學目標。」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劉慶會對抗議行為頗感無奈。

「另外,TMT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拖延時間太長,可能導致某些國家中途退出。至少,參與TMT建設的國家都希望順利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劉慶會說。

實際上,莫納克亞山是科學家在全球經過5年尋覓才定下的理想場地。然而,抗議活動已使TMT的建設推遲了5年。儘管夏威夷最高法院已裁定TMT的建設合法,並且頒發了許可證,還幫助建設望遠鏡的公司加快恢復其努力成果。但反對者的行動讓TMT的建設舉步維艱。

為何莫納克亞山是最優選擇

劉慶會稱:「天文學家希望TMT能幫助他們研究宇宙大爆炸後宇宙中最早的時刻,以及識別太陽系外的更多行星。」

但根據夏威夷大學的說法,古代夏威夷人認為,只允許最高級別的酋長和牧師長途跋涉至莫納克亞山頂。「反對者認為,莫納克亞山是『聖山』,在其山頂興建望遠鏡是讓『聖山』蒙羞。」

既然多番受阻,為何還要堅持在莫納克亞山興建TMT呢?據報導,莫納克亞山海拔4000多米,空氣清澈,光汙染少,是世界上研究天文的最佳地點之一。截至目前,莫納克亞山頂坐落著13臺正在工作的望遠鏡,國際著名的8—10米級望遠鏡中,有4臺就坐落於此,其中包括美國8.1米的北半球雙子座、日本的8.3米昴星團等望遠鏡。

莫納克亞山覆蓋著類似火星表面的紅色土壤,幾乎找不到任何植被。來自太平洋的反氣旋在莫納克亞山海拔2000米的半山腰生成了一個近似「空氣牆」的逆溫層,阻隔了低海拔空氣、水汽以及塵埃向高海拔的運動,保證了山頂異常優良的視寧度和大氣結構。

劉慶會提到,莫納克亞山頂上方的雲量以高空捲雲為主,總體雲量的情況相對通常的大陸型臺址要好很多。

2018年一項獨立民意調查表明,72%的夏威夷原住民(僅限登記選民)支持修建TMT,23%反對,3%不確定。「只不過支持者往往是沉默的,他們的聲音遠比不過反對者的熱鬧與喧囂。」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TMT項目組成員馮麓坦言,倘若夏威夷的建設環境得不到改善,與其陷入漫長的僵持,不如更換臺址。

西班牙拉帕爾馬島是TMT第一備選臺址。「拉帕爾馬島的晴夜數、視寧度等多個最重要的臺址參數與莫納克亞山不相上下,主要的缺點在於低海拔水汽含量較高,會影響中紅外目標的觀測。」沈志俠告訴記者,拉帕爾馬島每年可能有1—2周發生沙塵暴,影響觀測時間。

而且,觀測地址發生改變也意味著TMT的設計需要做出一定調整。「莫納克亞山當前仍是TMT國際天文臺的首選。」沈志俠說。

緯度和雲量是臺址選擇關鍵

望遠鏡的選址並非易事,通常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馮麓表示,在建望遠鏡之前,科學家首先要分析,自己想要看什麼,以及現在的望遠鏡能不能看到。看不到的話,應該造一個什麼樣的望遠鏡?

當望遠鏡類型確定後,就要考慮給它「安家」。就像找房子需要列出一二三項,望遠鏡的選址不是拍拍腦袋的事。馮麓說:「臺址要能幫助望遠鏡做到三條,一是看得見,二是看得深,三是看得更清晰。越遠的天體越暗弱,能否看到這些天體,取決於望遠鏡及其臺址的綜合能力。」

而對於夜天文的光學紅外望遠鏡,臺址的緯度和雲量是關鍵。

從緯度上看,天文臺臺址最明顯的差別是南北半球之分。在地球上,我們其實是「歪」著看向銀河系中心的。「這個朝向使得在南半球所對應的南天可以看到更多銀河系內的天體,尤其是更多的恆星。而在北半球對應的北天,可以看到的銀河系內的天體相比南天要少。但由於銀河系造成的遮擋相對更少,藉助望遠鏡就可以看到銀河系外天體。」馮麓解釋道。

從雲量上看,臺址所在區域的天頂雲量越少,望遠鏡的觀測條件越好。「臺址的晴夜數大致決定瞭望遠鏡正常工作一年能實際觀測的時間。」劉慶會表示,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多會影響望遠鏡的觀測,所以一個優良的光學紅外天文臺址通常選在乾旱、高海拔、少植被的地區。

「天光背景暗、空氣稀薄寧靜、水汽少、晴夜數多,是一個優良光學紅外望遠鏡需要滿足的條件。」劉慶會總結道,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光學望遠鏡選在莫納克亞山和阿塔卡瑪沙漠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人類活動會造成空氣中存在大量灰塵、汙染物,以及人為光造成的光汙染,光學紅外望遠鏡通常在遠離人口密集區域的地方。

「不過,不能太偏僻,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條件,否則建設和運維成本較大。」劉慶會表示。

「此外,不同類型的望遠鏡對臺址的要求會有差別,比如光學望遠鏡注重大氣條件,射電望遠鏡則需要避免無線電幹擾,還有些波段的觀測只能在太空中進行。總而言之,望遠鏡選址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沈志俠說。

幾位專家均表示,希望TMT能儘快開工。

相關焦點

  • 最牛光學望遠鏡建設遇阻,天文學家與夏威夷原住民搶「聖山」
    至少,參與TMT建設的國家都希望順利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劉慶會說。實際上,莫納克亞山是科學家在全球經過5年尋覓才定下的理想場地。然而,抗議活動已使TMT的建設推遲了5年。儘管夏威夷最高法院已裁定TMT的建設合法,並且頒發了許可證,還幫助建設望遠鏡的公司加快恢復其努力成果。但反對者的行動讓TMT的建設舉步維艱。
  • 都敏俊的望遠鏡到底有多牛?·都市快報
    人眼的瞳孔在黑暗中能擴大到7毫米左右,望遠鏡相當於給人配了個大口徑瞳孔,而且倍數是兩者面積之比,與半徑成平方的關係。  教授的那臺反射鏡的聚光能力是816倍,可求出其口徑為200毫米左右。所能看到最暗的星星比人眼所能看到的極限6等星還暗816倍。
  • 蘇徽:指數上攻遇阻 市場仍是震蕩格局
    原標題:蘇徽:指數上攻遇阻 市場仍是震蕩格局|微策略   蘇徽認為指數上攻遇阻,
  • 哈勃望遠鏡今天30歲生日,你對這位默默付出的「英雄」了解多少?
    而在這探索的過程中一些人或一些物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哈勃望遠鏡就是其中之一。自從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之後,便打開了天文學的大門,我們得以窺探宇宙的秘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望遠鏡也變得更為先進。在上世紀末期,人類建造了一臺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讓我們改變了對宇宙的認知,那就是哈勃望遠鏡。
  • 【天文】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折反式望遠鏡
    (二)反射式望遠鏡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牛反),沒有折射過程,所以沒有色差問題。相比於牛反望遠鏡,施卡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優點:在焦距相同時,施卡的鏡筒比牛反短很多。有人會問「短有什麼好處」?實際上短的好處非常多。小施卡便攜,大型施卡由於鏡筒比較短,機械變形也比牛反和折射鏡輕微。不要小看機械變形,這在行星攝影中非常重要的。當你使用1000mm以上焦距的望遠鏡拍攝時,你會看到鏡筒重力變形對畫面有毀滅性的影響。
  • 世上最牛釘子戶在日本 拖延東京成田機場建設十餘年
    世上最牛釘子戶在日本 拖延東京成田機場建設十餘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4日 16:17 來源:南方新聞網           [內容速覽]因為居民不肯搬遷,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1號跑道拖延十幾年才完成
  • 哈勃望遠鏡最牛的光學太空望遠鏡,讓絢麗的宇宙星雲離盡收眼底
    哈勃空間望遠鏡在1990年4月24日被發射升空,已經服役了快29個年頭了。哈勃望遠鏡是太空史上最重要的望遠鏡之一。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觀測不會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因而給我們展現了宇宙無比絢麗的一面。星雲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這和恆星的主要物質組成相同。
  • 造價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提到太空望遠鏡,就不得不提起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是由美國國家航天局於1990年4月24日通過「發現者」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的望遠鏡。但今天我們的主角並不是哈勃,而是比哈勃更牛的新一代太空紅外望遠鏡。她的名字叫: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來,先看看她的照片。
  • 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開工建設
    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開工建設 2019-11-21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字體」在四川稻城縣開工建設。望遠鏡預計於2021年前後建成並投入科學觀測,建成後,可實現對日冕物質拋射(CME)從生成到向近地空間傳播的全過程進行探測和跟蹤,對於提高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環境的預測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該望遠鏡可對太陽最外層進行層析成像,實時獲取太陽及CME輻射的真實圖像,對空間環境、空間天氣監測與預報具有參考意義。
  • 觀測宇宙的好幫手:天文望遠鏡,如何才能選到最合適的?
    因此,折射式望遠鏡特別適合想要易拆卸設備的觀測者,以及不想花時間修補光學元器件的人。  不過,這些性能優勢意味著很高的價格。一個很大又很精緻的物鏡可以說是一個由特種玻璃製成的、經過手工打磨的藝術品。因此,折射式望遠鏡是同等口徑下最貴的。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將重啟建設 可觀測「第二地球」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日媒稱,世界最大級天文望遠鏡「30米望遠鏡」(TMT)的建設預計將重啟。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該望遠鏡能夠觀測位於太陽系外的「第二地球」和宇宙最早誕生的星體,有望創造出諾貝爾獎級成果。報導稱,TMT是30米口徑的超大型望遠鏡,超過目前最大的美國凱克望遠鏡(口徑10米)和日本昴星團望遠鏡(口徑8.2米),集光能力達到現有水平的10倍以上,解析度達到3倍以上,可觀測更遠的黑暗天體。
  • 新疆啟動建設1.9米口徑光學望遠鏡
    12日,「慕士塔格1.9米光學望遠鏡合作啟動儀式」在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舉行,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新疆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專家代表,共同確定並商討了聯合在新疆慕士塔格觀測站建造1.9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項目。
  • 哈勃望遠鏡到底有多牛?宇宙年齡測算都靠它!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哈勃望遠鏡到底有多牛?宇宙年齡測算都靠它!」 哈勃太空望遠鏡幫助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利用它捕捉到了激動人心的畫面,研究人員在宇宙中的一片黑色區域裡發現了數千個星系。
  • 全球最牛的十大天文望遠鏡,中國排第一
    9.雙子望遠鏡:雙子望遠鏡是以美國為主的一項國際設備(美國50%,英國25%,加拿大15%,智利5%,阿根廷2.5%,巴西2.5%),由美國大學天文聯盟負責實施。8、甚大望遠鏡:位於智利安託法加斯塔以南130千米的帕瑞納天文臺,海拔高度為2,632米。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建造的大型光學望遠鏡,由4臺相同的8.2米口徑望遠鏡組成,組合的等效口徑可達16米。
  • 從共體到共軌 中國版哈勃太空望遠鏡「巡天」的蝶變之路
    同時,該望遠鏡除了能夠巡天尋找宇宙起源,還可以對向地面成像,效果將與美國的鎖眼偵察衛星相當。按計劃,該望遠鏡將在中國空間站組建完畢後升空,與中國空間站共軌飛行。不過,該望遠鏡研製進展的消息少之又少。說起中國的這個「巡天號」太空望遠鏡,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 哪種天文望遠鏡好?天文望遠鏡怎麼選?小白看過來
    常見的的天文望遠鏡一般分為三類:折射鏡、反射鏡、折返鏡。除了這幾類,其實還有別的天文望遠鏡,這裡舉幾個列子:紅外天文望遠鏡:比如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投入使用的GTC天文望遠鏡。射電天文望遠鏡:比如,我國建設在貴州的FAST天眼,就是一個超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伽馬射線天文望遠鏡:比如NASA的費米太空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基礎——選擇
    想要入門,最起碼要有電跟的。二、 幾種天文望遠鏡優缺點及適用方向A天文望遠鏡中的折射鏡一般都是克卜勒型,倒像對於天文觀測是沒有影響的,畢竟外太空沒有上下之分,同等倍率視場越大越好。折射鏡成本主要在主鏡片,它不僅僅是一片凸透鏡,而是由多片凸、凹鏡片組成的複合鏡片,目的是為了消除因為色散現象帶來的色差。
  • 我委支持建設的LAMOST望遠鏡發展一種實時監測望遠鏡性能的新技術
    近日,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團隊利用LAMOST望遠鏡導星相機數據,結合機器學習算法,提出了一種望遠鏡性能監測的新技術,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望遠鏡的性能,確保其以最佳狀態投入觀測。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天文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貴州建設世界最大口徑大射電望遠鏡項目施工現場(圖)
    據人民網圖說中國4月16日報導,世界最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建設工程自2011年初開工以來進展順利,建設規模已初具雛形。FAST全稱為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具望遠鏡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我國科學家獨創的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的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的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
  • 下一代望遠鏡建在哪裡?唯有月球最完美,多個望遠鏡正在計劃中
    他們計劃,在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上,利用兩組著陸設備,建設起一架口徑達到1000米的巨大射電望遠鏡。這個望遠鏡的口徑,是中國天眼的2倍,觀測能力也更加強大。地球電磁信號:這也來自兩點,第一是人類的電子設備,為了屏蔽掉這些幹擾,很多望遠鏡都建在了遠離市井的無人區,比如中國天眼,就建設在貴州的山溝溝裡;然而,即便沒有人類的電子設備,地球自己也是有磁場的,即使是脫離大氣層的太空望遠鏡,也很難避免地球磁場帶來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