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太空旅遊即將開團,5500萬美元一位

2020-11-17 全現在

為了把人送上400公裡高的空間站,SpaceX用了10年時間。

在SpaceX和NASA的推動下,曾經遙不可及的太空旅遊開始成為現實。

北京時間11月16日早上8:27,SpaceX首個正式的載人飛船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

倒計時結束後,獵鷹9火箭底部的9個液氧煤油發動機發動機同時點火,以接近7萬kN的推力將500多噸的火箭連同4名太空人加速推向天空。

火箭發射瞬間 圖片:SpaceX

點火2分55秒後,一二級火箭分離,飛船高度達到100公裡,越過卡門線正式進入外太空,這時飛船速度已經接近7000km/小時。

12分15秒後,飛船與二級火箭分離,龍飛船進入軌道獨自踏上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旅程。

預計經過約27.5小時的飛行,飛船將在北京時間11月17日12:00到達國際空間站開始進行對接。在那之後,此次升空的4名太空人與目前已經駐守的3名太空人將一同開啟為期6個月的空間站任務。

4名太空人 圖片:NASA

在發射的前幾天,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完成對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和獵鷹9號火箭的認證工作,為SpaceX未來的載人發射任務給出一張官方牌照,也是歷史上首次給予商用載人航天系統認證。

從載人龍飛船研製開始,到如今完成正式發射。這條商業載人航天之路,SpaceX和NASA走了10年時間。

地球外的生意

載人航天可以說是航天領域中難度最高的任務,也被稱為是航天領域的「聖杯」。

在SpaceX之前,還從未有一個商業公司能進行載人航天發射。此前,有能力進行載人發射的也僅有蘇聯/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他們無一例外都是以國家力量在推動。

雖然頻率不高,但載人發射也可以是一門生意。

火箭發射前 圖片:SpaceX

常年有太空人駐守的國際空間站在平均400公裡的高度上繞著地球飛行,這個空間相當於一架波音747飛機的「大房子」,已經是地球以外唯一的人類居住地。

截至去年9月,光是登上過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就有200多人,他們來自19個不同的國家。但能夠載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國家僅有美俄兩個,在今年以前,美國在太空梭退役的情況下,亦有近10年時間不具備載人發射能力。

這種情況下,不少太空人上天都是通過購買飛船船票完成。

在過去9年時間裡,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壟斷了地球上往返空間站的所有載人發射業務,飛船的船票也連年上漲,從當時的每人2000多萬美元,漲至去年8000多萬美元。

讓商業力量接手這片太空市場的嘗試始於2010年,在當時NASA的規劃中,除了要在太空梭退役之後重新發展本國的載人航天能力,包括國際空間站在內的近地空間也要逐漸引入商業元素,而NASA自己則把注意力轉移到月球甚至是火星等更遠的深空探索。

為此,NASA在2010年啟動了「商業乘員開發」計劃,資助商業公司開發載人飛船。

其中的規則也容易理解,NASA在數年時間裡分階段用真金白銀資助入圍的企業開發載人太空飛行器。最早入圍的企業有5家,之後NASA根據各家的進度情況,在其中逐漸篩選和淘汰。越往後能留下的公司越少,拿到的資助則更多。

第一輪資助開始於2010年2月,目的是完成系統概念、關鍵技術的研發,包括SpaceX在內有5家公司入選,瓜分5000萬美元資金;

同年10月,第二輪共3.2億美元的資助開始,入選公司剩下4個;

到了2012年,第三輪資助開始時,就只剩下了3家企業,分別為SpaceX、波音和內華達山脈公司;

2014年9月,商業載人發射合同正式落地,SpaceX和波音公司走到了最後,分別獲得26和42億美元的合同。

開始時的SpaceX還沒有如今這般榮光。經歷火箭連續爆炸後,SpaceX在2008年才首次成功將衛星送上低地球軌道,在破產的邊緣通過了作為火箭公司的入門考驗。

但和傳統的航天巨頭有尤其是波音公司相比,SpaceX還是太稚嫩了,畢竟航天可是一個相當長周期的事情。所以從一開始,SpaceX怎麼看都像是個陪跑者,波音才是那個吸引了眾人眼光的種子選手。

但這十年對SpaceX正好是爆發成長的十年,2010年末,獵鷹9號成功首飛,後來在實現一級火箭回收後,成為市面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價格則便宜了數倍。如今這支火箭已經是全球發射市場上最主流的產品。

在載人飛船開發上,SpaceX也加速追趕,從開始的「陪跑」,到後來在進度上全面趕超波音,今年5月底的載人發射像是一錘定音般,宣告載人航天競賽的勝利。

在發射的前幾天,SpaceX正式獲得NASA批准,成為第一家商業載人航天項目認證發射商。憑藉著今天的發射,SpaceX也邁入了商業載人發射的時代,而波音的飛船還在難產當中。

波音和SpaceX載人飛船對比

兩家差距還同樣體現在價格上。2012年,SpaceX官方曾表示龍飛船的目標發射價格是1.6億美元,按滿載7人來算,每座位報價約為2300萬美元,堪稱廉價。

但這仍是一個目標,一個尚未尚未完成的目標。

根據NASA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NASA估算結果顯示,SpaceX龍飛船的單個座位票價約為5500萬美元。尚未成型的波音不只是在進度上落後SpaceX,價格也遠超後者來到約9000萬美元。

這個價錢不僅是對NASA的報價,如果你花得起這筆錢,龍飛船的大門也可以為你打開。

走,去太空旅遊

以往包括著名的太空梭在內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都是NASA作為官方機構的資產。在商業載人發射這件事上,體現「商業」二字的關鍵點在於,飛船本身歸商業公司所有,NASA只是向他們購買發射服務。

但對SpaceX來說,NASA無疑是一個最大的客戶,但也絕對不是唯一。商業運作下,SpaceX具備更靈活的空間,為非政府客戶提供發射服務,甚至是純粹的太空遊客。

事實上,龍飛船的座位已經向普通人開放,當然最大的前提就是:你得買得起票。

今年上半年,由NASA前高管創立的太空服務公司Axiom Space已經公開打廣告,表示該公司已經和SpaceX籤訂了發射合同,包下一艘龍飛船,預期在2021年下半年進行一次為期10天的太空組團旅遊,期間還會登上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 圖片:NASA

根據此前公開的信息,Axiom Space已經向SpaceX買了4個飛船座位,其中一個座位會留給受過專業訓練的太空人,他也將擔任飛船的指揮官,其餘3個才是真正的遊客位,面向公眾售賣。

目前該公司已經訂出了一個座位,距離成團還有2人。

在價格方面,Axiom Space給每個座位的定價是5500萬美元。不過這僅僅只是乘坐飛船的「交通費」。Axiom Space就像一個太空旅行社,還能一併安排國際空間的食宿服務。

作為太空商業化的一部分,NASA正在積極推動低地球軌道的商業活動,其中也包括了國際空間站。NASA在去年6月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NASA最早會在今年開始把國際空間站開放給更多企業、學術人士和普通遊客,滿足他們在太空中停留的需求。

相比飛船的票價,太空食宿費用要便宜得多。根據NASA公布的初步價格,每個太空遊客在空間站的住宿費約為1萬美元/天。不過在太空環境下,空氣和水資源似乎更加昂貴,這些資源的標價約為2.25 萬美元/天。不僅如此,空間站還能貼心地提供「星際漫遊」的網際網路服務,定價50美元/G。

算下來,每個太空遊客在空間站的停留費用約為3.5萬美元/天。如果待得足夠久,NASA還能提供一個「套餐價」:約為 100 萬美元/月。

在SpaceX和NASA的推動下,曾經遙不可及的太空旅遊開始成為現實,一個昂貴的現實。

——————————

請微信搜索關注「20社」,和我們一起聊聊年輕人的錢包、工作和生活。

相關焦點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SpaceX計劃於當日16:33發射載人航天火箭,在即將進行首次載人發射一天前,該公司進行了最新一輪融資,共籌集3.462億美元資金,估值達到360億美元。至此,SpaceX共籌資5.67億美元。拋開即將被併入特斯拉和太陽城和早已被收購的Paypal,我們今天的話題重點是SapceX。
  • 太空旅遊第一股上市,創始人身價50億美元,25萬美元換數分鐘飛行
    2005年維珍銀河成立,旨在向遊客提供短途太空飛行。布蘭森相信,如果遊客能在太空中看一眼藍色星球,也許會以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地面上的生活。太空旅遊臨門一腳2004年,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斥資2500萬美元打造了「太空船一號」,問鼎安薩裡X大獎(第一個用自製飛行器將3名旅客送到100公裡高度,並安全返回地球,且兩周內可復用)。
  • SpaceX再獲19億美元新融資,馬斯克的太空夢又近一步
    以火箭、載人、Starlink星鏈計劃為主要業務的SpaceX正在向創始人馬斯克關於太空的美好預想不斷前進。太空探索的新紀元即將到來?而今年二月,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計劃在2021年底到2020年間,使用龍飛船搭載4名自費遊客上太空,每個座位可能達5500萬美元。展望未來,按NASA的計劃,未來將每隔數月就發射SpaceX的載人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比上太空的願景更進一步的是火星旅遊。馬斯克希望未來Starship飛船能搭載100名人類進行火星旅遊。
  • SpaceX有能力把人送到太空,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
    載人航天,從來沒有在商業公司上進行過,如今,SpaceX即將做到。這意味著,成本被拉到很低,意味著載人航天正式開始由商業公司接管。商業公司的接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項服務會商業化,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載人航天的商業化,便是人類太空旅行實現的基礎。
  • 中國火箭公司成立 「太空旅遊」20萬美元或可成行
    長徵11號運載火箭項目總指揮楊毅強指出,無論怎樣商業化,「安全」始終是中國航天人最重視的品質;可靠性、性能、成本之間要尋求平衡點,這是商業航天的重要任務,但「可靠」始終是第一位的。長徵11號運載火箭也將成為未來中國商業航天發射的主力軍。  李洪介紹,長徵火箭迎來新起點,意味著中國火箭的商業化時代正式來臨,商業航天必將引發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系列變化。
  • SpaceX龍飛船4人團太空5日遊,明年底至後年中出發
    4人成團,雙飛5日遊,2021年末-2022年中出發,參考價5200萬美元/人,約合3.6億元。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出發,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往返,目的地是1000公裡外的太空。要知道,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才400公裡左右。
  • 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
    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這項名為天鵝座14號的任務將在第14趟飛行中交付3,458千克的貨物,以供諾斯羅普·格魯門的機器人Cygnus太空飛行器以及補給飛船的第13項任務,前往國際空間站。
  • 太空旅遊再次成輿論熱議的話題 諸多設想能否實現?
    太空旅遊再次成輿論熱議的話題 諸多設想能否實現?美國休斯敦太空旅遊公司Axiom Space稱,該公司已與SpaceX達成協議,準備藉助載人「龍」飛船,於2021年將3名私人遊客和1名該公司培訓的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並讓他們在那裡生活至少8天。據稱,目前已有一人預定了座位,票價可能為5500萬美元左右。無獨有偶,全球首家上市的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今年7月也公開了其商用宇宙飛船「太空船二號」的客艙設計。
  • 明年可以上太空旅遊了?票價25萬美元,已有600人報名
    很多人不禁要問了 什麼時候能到太空旅遊呢 太空旅遊不再是夢想早在幾年前,就有很多更是宣布其公司創辦人理察·布蘭森明年年初將乘坐公司研發的太空飛機上太空旅遊2」上太空旅遊該公司太空旅遊項目是用改裝的大型客機作為太空飛機發射平臺
  • 太空一日遊,每張票價25萬美元!
    Virgin Galactic終於接近了將遊客(或至少是其創始人)送入太空的這一時刻了。CNBC通過聯邦通信委員會的一份文件得知,Virgin Galactic公司將於10月22日在新墨西哥州使用美國太空港進行最後載人太空船的測試。
  • 一個座位4440萬美元,你想坐著龍飛船去國際空間站旅遊嗎
    與Space Adventures的任務Space Adventures是一家在太空旅遊上經驗非常豐富的公司他們已經計劃了四次太空旅遊,其中第一次確定使用SpaceX的龍飛船。遊客也非常有名,包括好萊塢演員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導演道格·利曼(Doug Liman),另外兩名成員其中一位包括飛行過四次的指揮長,另外一位可能是攝影師。他們將為阿湯哥下一部電影拍攝鏡頭。
  • 美太空旅遊公司推乘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旅遊服務
    近年來,外太空旅遊逐漸受追捧。美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近日推出一項乘坐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的旅遊服務,其相對較低的價格和較長的持續時間,對於普遍意義上的富翁將更有吸引力。但第一趟正式旅遊服務預計在3年內才能啟程。
  • 美國太空旅遊公司,在空難後即將打響的翻身戰
    這些市場剛需,也確實推動了太空旅遊業的試水與發展。為此,他們還獲得了,高達1000萬美元的Ansari X獎!信心大增的他們,很快獲得了更多的資本,同年,他們成立了名叫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航空公司,目的在不久的未來展開太空旅遊業務,且預售票價是,每位乘客的費用為25萬美元。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龍飛船這款太空計程車,今天正式「開始運營」了。由於這種壟斷局面的形成,聯盟號的「船票」一路水漲船高,2018 年漲到了平均 8100 萬美元一張。據統計,在過去的 9 年裡,美國在這一項目上向俄羅斯支付了近 40 億美元。
  • SpaceX成功返航,馬斯克:太空旅行變得普遍,文明的未來將得到保證
    今年 2 月份,一家名為「Space Adventures」的太空旅遊公司與「為什麼不自己開一家公司造便宜火箭?」馬斯克很快將這個大膽的想法付諸實踐。2002 年初,馬斯克開始招兵買馬,招募到了 Tom Mueller 等火箭技術專家。
  • 太空旅遊不是夢,馬斯克即將用火箭把日本億萬富翁送上天
    42歲的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創立了日本最大的在線時尚零售商店,他即將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旅行的私人乘客前澤友作可能是第一個環遊月球的私人乘客, 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周一宣布計劃用即將建造的大獵鷹火箭把日本億萬富翁推送上天
  • 市場容量60億,SpaceX們圈錢58億,谷歌軟銀豪賭太空旅遊白菜化?
    浮動太空港比現有的載人太空設備大得多,預計最少300米長,100米寬,至少有數萬噸乃至數十萬噸的重量。浮動太空港看起來是一個比「星鏈」更為瘋狂的計劃,但在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已具備大載荷發射的背景下,浮動太空港已不再是科學幻想。更為重要的是,商業太空旅遊市場早已走過蠻荒期,正處於爆發式增長的臨界點。
  • 開拓人類視野,打破太空邊界,我們應如何面對太空旅遊時代的到來
    我們現在能進行太空旅行了嗎?確實如此,但是現在太空旅行行業的價格高昂,可不是平民所能負擔的起的,雖然萬事開頭難,但是一些太空旅遊公司已經開了一個好頭。現在公開的,已經有超過700人在維珍銀河公司購買了門票,價格在200000美元到250000美元之間。在旅行中將有六名乘客體驗幾分鐘的失重狀態,並在太空飛機(母船)跳入太空之前,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球美景,然後子飛機會返回跑道著陸。
  • Word軟體之父願花2000多萬美元當"太空白鼠"[圖]
    「骨質疏鬆」    10月26日,美國維吉尼亞州太空探險公司宣布,美籍匈牙利裔億萬富翁查爾斯·希莫尼(如圖)將成為第五位自費遨遊太空者。和以往的遊客不同的是,希莫尼在旅行之餘還甘當「小白鼠」,成為太空骨質疏鬆實驗的志願者。    按計劃,希莫尼將於明年3月9日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他的太空遨遊。希莫尼已經順利地通過了所有必須的體檢,眼下他正在俄羅斯的「星城」接受必要的航天培訓。
  • 太空旅遊飛船內部陳設曝光 票價25萬美元起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維珍銀河公司公布了「太空船二號」的內部設計。這是一艘計劃承載6位乘客到太空旅行的商業火箭飛船,包含6個座位及特別設計的「太空鏡」。維珍銀河首席太空官George Whitesides稱,太空旅行市場非常巨大,全球範圍內淨資產達到千萬美元級別的有幾百萬人,500萬美元級別的可能有上千萬人,這些人群都可以承受得起太空旅行。目前已有600人報名太空旅行,票價為25萬美元。短期內我們或許不能進入太空,但太空旅遊業正在發展。維珍銀河表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消費者完美地從太空感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