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龍灣區巧用水生植物治水 看,河道裡的「綠色陣營」

2021-01-10 浙江環保新聞網

  浙江日報7月21日訊 在溫州龍灣區狀元街道狀元河邊,有一處特別的風景——紫色、藍色、黃色……盛開的香水蓮花點綴著河道的清綠。與這批蓮花為鄰的,則是去年底種下的銅錢草,此時已極為茂盛,鑲嵌在兩岸,仿佛兩條「綠腰帶」。

  生態修復後的四佰河

  風景好看,卻不簡單,它還有一項特殊的功能。記者仔細打量,這些蓮花被放置在泥盆中,十多個泥盆被放置在浮網上,固定於河道兩岸。

  「它們不止美化了河道,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淨化功能。」狀元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玉增介紹,狀元河全長2100多米,毗鄰狀元農貿市場,生活汙水較多,河道經常發黃髮臭。「五水共治」以來,片區內大部分住宅區已經納入管網,他們也對沿河小作坊進行了整治,黑臭現象雖然得以遏制,但每次檢測,氨氮等生物指標依然偏高。

  去年11月,狀元街道與溫州蓮情水生花卉專業合作社合作,在河面上鋪設600餘平方米的水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據蓮情水生花卉負責人陳承勝介紹,由於銅錢草根系的吸附力超強,所以先期在河道裡植入銅錢草進行首輪修復;而今又補種了500株蓮花,壯大了修復類水生植物的「陣營」。

  綠色鄰居,

  喚回清清河水

  「蓮花種在水裡,很好看。不僅水清了,魚兒也多了起來。」談起河裡的「綠色鄰居」,附近居民謝修國豎起大拇指。近兩年,溫州龍灣區不少河道的水面上出現了多種水生植物:四季蔥綠的銅錢草,花開嫩橘的美人蕉,淡紫花色的鳶尾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從與這些水生植物為鄰後,一些水質較差的河道甚至在幾個月間搖身變為清渠。

  這些水生植物的生態修復能力真有這麼強嗎?見記者有疑慮,陳承勝請我們去靈崑街道的四佰河看一看。

  來到四佰河旁,記者發現,這條10來米寬的內河河道儼然是一個「水上植物園」,共有16種水生植物在這裡爭奇鬥豔——除了7個品種的香水蓮和「淨化王」銅錢草外,還有美人蕉、狐尾藻、鳶尾草、水蔥、大葉皇冠草等,這裡一群、那裡一簇,與周邊成片的綠色農田相映成趣。

  陳承勝翻出手機裡的圖庫,一張修復前的四佰河圖片跳了出來。從圖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修復前的四佰河是一條發黑髮臭的垃圾河。

  靈崑街道辦事處城建辦副主任胡志勇證實,河道附近300米處有一個垃圾中轉站,由於尚未完成該片區的截汙納管工作,垃圾中轉站的汙水只能流入河中,因此形成了之前的黑臭現象。村民見河道黑臭,也會將一些生活垃圾傾倒在河邊,緊挨著河邊住的棚戶農民因受不了河道的臭味,時常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投訴。

  去年底,當陳承勝的團隊將水生植物種入四佰河時,鎮裡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並沒對「植物大戰黑臭」抱有太大的期望。可當胡志勇每隔一段時間來四佰河旁巡查時,卻發現黑臭一次比一次少,水質一次比一次好。半年後,不僅河中的黑臭已完全絕跡,而且河水開始透清了!

  「現在這樣的水質當然沒話說!」住在河邊棚戶裡的瓜農陳愛民笑了。更令他驚喜的是,附近村民們一改以往向河邊傾倒垃圾的習慣。「大概是河裡的這些花花草草太美啦,大家扔不下手了!」陳愛民說。

  巧妙布局,

  蓮花種遍母親河

  陳承勝介紹,這場「植物大戰黑臭」之所以取得勝利,與他們對各種水生植物的熟悉及種植時的巧妙布局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汙水口的旁邊,他們布局了大面積的銅錢草和狐尾藻,因為這些都是水中的「淨化王」,吸附能力最強;在河岸邊,則有層次地布局了美人蕉、水蔥、鳶尾草、大葉皇冠草,因為這些植物大多開花,既有淨化能力,也能起到美化河道的效果;他們又在河道中央種植蓮花,多種色彩的蓮花優雅脫俗,花期長達10個月,形成河裡的主要景觀。

  陳承勝是回歸溫商,原來在內蒙古從事房地產開發。2010年,他回到家鄉投資3000餘萬元建成浙南地區最大的水生花卉種植基地,總面積達500多畝,光是蓮花品種就達40餘種,蓮花種養、觀光旅遊、蓮花深加工是蓮情園最初的定位。

  這兩年,「五水共治」在各地展開,陳承勝馬上聯想到,蓮花等水生植物具有強大的淨水作用。2013年起,他在蓮情園附近的鄭宅村試點用蓮花清淤,收效良好。在這過程中,他充分了解了各種水生植物的淨化特性,增加了20餘種具有淨化能力的水生植物。

  把蓮花種遍母親河,再現「八十裡荷塘」好風光,是陳承勝的夢想。如今,他的蓮花已在龍灣、鹿城、蒼南、樂清等地的10多個河道裡陸續開花。據透露,接下來,他還將在海濱圍墾地裡試驗種植蓮花,以蓮花改善土壤的鹽鹼度,使圍墾鹽鹼地轉為水稻良田。

  「蓮花的美不僅在表面,更在於它高貴的精神品質、神奇的功能特性。它的美令人折服!」陳承勝說。

相關焦點

  • 新街鎮錢南村:每周打撈水生植物 力保河道水清通暢
    (記者 盧怡 通訊員 張月琴)9月14日上午10點半,新街鎮錢南村三組村民高勝友剛剛完成了部分河道打撈任務。一上午他都乘著船,打撈河道裡的水葫蘆,中午休息後,他還要從下午兩點繼續打撈水生植物一直到傍晚六點。
  • 完成河道水生植物栽種160餘公裡
    本報訊 日前,筆者從區生態河長辦獲悉,截至目前,我區已完成河道水生植物栽種160餘公裡,對淨化河流水質、消納農業面源汙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三河」流域水質,保護好良好的水環境,去年以來,各鎮街結合自身實際,紛紛制定切實可行的河道水生植物栽植方案,包括河道臺帳、河流實施範圍、水生植物類型、栽植起止點、電子地圖等內容。同時,抓住冬春農閒時節,積極推廣栽種河道水生植物,主要有苦草、菹草、睡蓮、水菖蒲等近10個植物品種。
  • 杭州市備用水源貼沙河試種銅錢草治水
    與此同時,杭州市城管委、河道監管中心已啟動應急響應。針對這次來勢兇猛的綠藻,市河道監管中心採取了增加從錢塘江取水,加快貼沙河水體的更新循環速度。然後,加派河道河道保潔員將水面上的綠藻用網線集中起來,用水泵將被汙染水體排到汙水管中。截至目前,綠藻汙染已基本得到控制。
  • 家門口的河道變清了 原來杭州用了這三招
    杭州市區河道監管中心的工作人員說,拱墅這三個片區水域所採用的技術,正是杭州市區河道生態治理的縮影。  目前,杭州市區河道用得比較多的「治水招」為底泥處理、曝氣增氧、生物膜技術、生態浮島等舉措,他們會根據每條河的不同特點,將其中幾招相互結合打出「組合拳」,以期達到最佳的治水效果。
  • 溫州「五水共治」(河長制)負面典型案例曝光臺
    溫州市治水辦(河長辦)  鹿城區  鹿城區七都街道上江瀝河:周邊生活汙水雨汙混排、水面才在大面積的油汙(鎮級河長為七都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嘉興);七都街道漁船蒲河:水體成褐色、發臭,水面有大量的油汙和浮萍(鎮級河長為七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章志義);七都街道秧子湫河:老塗南路60號附近,河道水體嚴重黑臭,河岸垃圾,岸邊亂搭建及家禽養殖
  • 杭州城市河道裡藏了80萬隻河蚌,以後你吃的河蚌肉掛的珍珠項鍊可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鄭穎我們吃的河蚌肉珍珠粉、掛的珍珠項鍊、戴的珍珠胸針,以後可能會產自杭州拱墅紅旗河片區的河道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紅旗河片區5條河內藏了80萬隻河蚌。在杭州城市河道裡養河蚌,這可是頭一遭,運用的可是中科院認證的「智能生物鏈靶向治水」專利治水技術。今天(9月25日)上午,小時新聞記者就來到了杭州拱墅區紅旗河片區。只見汩汩的黑水像自來水一樣流進一個被劃好的「沉澱池」裡。杭州市拱墅區河道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範能介紹,這黑水是河底的淤泥,淤泥抽上來聞著味道很重,因為裡面存在氨氮等元素,但是它們對河蚌來說是有益的。
  • 贊贊贊……治水新技術!溫嶺探索河道中使用水體礦化還原治理
    這是溫嶺市環綜委在治水工作中引進的水體礦化還原治理技術,專門為了清除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溫嶺是台州首個把這項技術應用到河道的縣(市)。溫嶺市的「五水共治」行動開展至今,取得了不少成效,市環綜委五水辦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方式,助推治水行動。為了考察這項技術,五水辦的工作人員前往舟山一探究竟,在多方考量後終於決定引進。
  • 拱墅區治水出「新招」: 在羅家鬥河邊上建起了一套「初期雨水處理...
    拱墅區治水出「新招」: 在羅家鬥河邊上建起了一套「初期雨水處理系統」 把雨水層層過濾後再排到河道   有研究表示
  • 水生植物的分類和淨化原理
    水生植物對於汙水治理用著顯著的作用,在汙水處理廠、黑臭河道治理及農村汙水治理領域案例眾多,通過富集、吸收、過濾、沉降、吸附等特性可以進一步提升水質。水生植物有哪些種類,深入了解其進化水質的機理有助於我們營造良好的水生態。
  • 引種水生植物粉綠狐尾藻應慎重
    近年來不斷有城市在部分河道投放粉綠狐尾藻進行水體綠化,但該植物在引入水體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粉綠狐尾藻原產地為歐洲,又稱大聚藻、水聚藻、青狐尾、綠羽毛、水松。是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在原產地多匍匐生長在稻田、溪流和池塘,引種馴化後被作為觀賞用水生植物或養魚用水草,引入我國臺灣地區已有十年以上,引入大陸時日尚短。
  • 創新「智慧大腦」、規劃「河道公園」……南通市打造高質量治水...
    這一兩年看到市委市政府致力於抓治水和環境整治,而且抓出了成績,我們非常滿意。」發布會現場,長期參與南通市治水督查工作的南通市民、巡訪團成員張女士由衷地感慨,「關鍵不是為了治水而治水,而且把治水和環境整治攻堅結合在一起,把治水為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結合在一起,全民參與、智慧治水,值得我為他們點讚!」
  • ...生生物多樣性,重建河湖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治水的根本措施
    桐鄉市治水辦(河長辦)常務副主任邱永堂站在湖邊指著碧波淼淼的湖面說。  10年前,桐鄉全市30餘條主幹河道水質不佳。為保證飲用水安全,鳳凰湖於2012年正式開挖,並根據高標準規劃,對入湖河水進行多道工藝的淨化,確保出水水質達到Ⅲ類水標準。但長效保持良好水質,是一場持久戰。桐鄉人要直面的挑戰,不只是治汙,更要「活」水,打造出一個科學完善、健康循環的鳳凰湖生態系統。
  •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應用
    水生植物,顧名思義是指生長在水中,或對水分的要求和依賴比較強的植物。我國國土幅員遼闊、溼地眾多,水生植物資源豐富、類型多樣。一般來說,水生植物生長迅速,栽培粗放,管理容易,功能性強,在園林綠化方面尤其是在溼地公園綠化中用途廣泛。
  • 南京培育了一批新水生植物
    &nbsp&nbsp&nbsp&nbsp紫金山/金陵晚報訊(記者於飛)南京水系發達,河道特別多,然而,南京常用水生植物多為黃菖蒲、水蠟燭、蘆葦、千屈菜、睡蓮等20多種,水生植物種類不夠多,水體景觀不夠豐富。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竹馬鄉黨委書記姜建軍坦言,不查不知道,原來在看不見的地底下,一根根管道就如同毛細血管,而餐飲油汙、毛髮、垃圾汙水等的日積月累,已經讓整個鄉鎮「氣血不暢」。  如何讓整個鄉鎮「氣通血暢」,既有「面子」,又有「裡子」呢?竹馬在實施工業園區、小區截汙納管的同時,落細落小,圍繞解決河塘洗衣這一長期影響治水成果的「小痛點大頑疾」,高水平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 那些適合種在院子裡的水生植物,庭院有一方水景,柔和了整個院子
    那些適合種在院子裡的水生植物,庭院有一方水景,才柔和了整個院子很羨慕電視劇中橫禍在蘇州等地家裡或者一出門就有水塘的人家,總覺得水塘裡面養上幾條魚,種上點水生植物,閒來無事的時候看看花逗逗魚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那麼今天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適合在院子裡的大水池或者浴缸裡的水生植物吧。
  • 水生植物中的「美麗殺手」
    雖然入侵植物種類所佔比例較小,但是帶來的經濟損失卻不可忽視。我國外來入侵植物造成的損失每年數以億計。近年來,一些「顏值高」的水生入侵植物更是蛻化成為「美麗殺手」,她們泛濫成災,在水域中「笑傲江湖」。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水生植物中的「美麗殺手」。
  • 【河長說河】問渠那得清如許,且看三星全民治水
    【河長說河】問渠那得清如許,且看三星全民治水 2020-07-25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家住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的王阿姨每天都在七裡河邊散步,見證了河道的變化。「春節假期,親戚好友來拜年,吃完飯我就帶他們來河邊散步,都誇我們這治水很來斯呢。」     據悉,在治理之前,幾條河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淤泥嚴重、水面漂浮物多、汙水直排等突出問題。另外,鎮北河河道封閉,交換性差,沿線施工工地多,存在治理難度。河道治理刻不容緩。岸線貫通、控源截汙、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生態治理等「十八般武藝」一一「上場」。     鎮北河全長約為2公裡,為一段封閉河道。
  • 水生植物的園林養護要點
    中國園林網7月7日消息:水生植物是指植物體部分或全部長期生活在水中或潮溼土壤中,並能完成繁殖循環的一類植物。多樣化的葉子、花色、花形以及種實的水生植物,它們可以呈現多種趣味。根據生活型可分為:溼生植物——蒲葦、荻、花菖蒲、斑葉芒、狼尾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