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礦化還原技術 持續改善開善河水質
「開善河入涪江口已於7月22日實施礦化還原技術改善水質。接下來將分為三個階段完成治理。」遂寧市經開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開善河河道內藻類過度繁殖,影響水質。他們通過全面排查流域內沿岸汙染情況,試點選取了開善河部分河段,布置礦化還原技術技術設備。 「在不截汙、不新增汙染源的情況下,礦化還原技術能夠持續分解底泥,從深層次治理水體。」據設備實施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設備通過分解水產生羥基自由基作用水體汙染物,隨水流可達到全流域治理,且無二次汙染產生。
-
碳納米礦化還原環境治理技術通過國家級鑑定
中國環境報訊 由瑞寶環境治理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碳納米礦化還原環境治理技術」近日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國家級成果鑑定。 鑑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技術報告、查新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審查了相關技術資料,並實地考察了北京市南護城河水汙染治理項目。
-
創新「智慧大腦」、規劃「河道公園」……南通市打造高質量治水...
經過一年的努力,南通目前已完成濠河核心區336個排口溯源排查和問題整改,3300餘處問題排汙點整改,實現了「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濠河及中心城區66平方公裡內主要河道達到Ⅲ類水質」的工作目標,18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
城市河道汙染治理研究
(2)城市化進程下,新城鎮、新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改變,用水條件得以改善,但由於排汙舉措未有效跟進、生活習慣未充分轉變等原因,沿河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中,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進而汙染水體。(3)雨水對大氣進行衝刷,匯聚地面上各類分散的汙染物,形成地表徑流,具有不易監控,難以預測等特點,形成較大汙染源進入河道。
-
微生物和納米技術將成為環境修復的「利器」
胡勇有教授說,想要縮短河道治理的周期,必須採用多種技術針對不同汙染形態的河道進行系統治理。其中,強化河道微生態系統的重建和平衡是重要的技術環節。該技術的要點在於,在激活河道水體中「土著」微生物的同時,投入高效降解菌和調理菌劑,短期內實現水質改善,並通過建設生態河床和堤岸和生物操控技術,在河道中重新構建一個健康的微生態和宏觀生態系統,促進水體恢復自淨功能和生態功能。該技術應用方便,見效快,成本較低。
-
【展望】生物礦化在重金屬汙染治理領域的研究進展
生物礦化在重金屬汙染治理領域的研究進展黨政1, 代群威1,2, 趙玉連1,2, 鄧遠明1, 董發勤1,21.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學,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 綿陽 621010摘要
-
家門口的河道變清了 原來杭州用了這三招
三個片區河道特點不同,治理手段自然也不一樣——康橋片區用的是食藻蟲引導水體生態修復技術、上塘南片區採用了生物載體掛膜技術,而祥符片區利用的則是沉水植物種植床等技術。 聽著很暈嗎?杭州市區河道監管中心的工作人員說,拱墅這三個片區水域所採用的技術,正是杭州市區河道生態治理的縮影。 目前,杭州市區河道用得比較多的「治水招」為底泥處理、曝氣增氧、生物膜技術、生態浮島等舉措,他們會根據每條河的不同特點,將其中幾招相互結合打出「組合拳」,以期達到最佳的治水效果。
-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2020-12-03 11: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關於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2020年全年工作完成情況的公示
根據《關於印發浙江省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方案的通知》(浙治水辦發〔2018〕47號)、《關於印發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方案的通知》(杭治水辦〔2018〕186號)的文件要求,現將本市城市黑臭水體和餘杭區赭山港2020年度的治理完成情況,公示如下:杭州市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2020年全年工作完成情況表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一、 技術優勢「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是以納米氣泡設備為核心的綜合技術。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2、黑臭水體「黑、臭」的分級標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公布了城市黑臭水體分級的評價指標包括透明度(SD)、溶解氧(DO)、氧化還原電位(ORP)、和氨氮(NH3-N),分級標準見表1。Ⅱ. 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Ⅲ.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二、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城市河道、湖塘各類邊界條件、水動力狀況不盡相同,所以需要進行詳細調查後制定黑臭水體的整治方案。
-
杭州高新區(濱江)治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幸福河湖科技助力
那麼,在高新區(濱江),高新企業與高新技術的蓬勃發展,究竟是如何具體賦能治水工作的呢? 科學布局,前端感知更全面。高新區(濱江)區內河道多為人工開挖,存在斷面規整、河道順直、坡度小、水流緩慢的情況。
-
深圳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到2021年底,我市將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2025年,我市生態水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市政府關於水汙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的報告透露了未來五年治水的目標。
-
城市黑臭河道快速處理技術研究
三是水體的熱汙染。熱電廠等的冷卻水直接排入天然水體,引起水溫升高,水中溶解氧減少,導致水體發臭。四是重金屬汙染。缺氧導致河水中的鐵、錳等重金屬還原,與水中的硫離子形成硫化亞鐵等,使水體呈現黑色。五是很多城鎮水體缺少徑流量,河流本身的自淨功能喪失等。
-
...生生物多樣性,重建河湖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治水的根本措施
從水生態系統改善,到植物過量結構性失衡,再到精細調控重現水清魚戲,鳳凰湖的治理之路雖坎坷艱辛,但探索應用了新技術,開創了新模式,為城市河湖的治理提供了不少啟示。 「打造科學健康的水生態不只是桐鄉人的目標,也是我們今後治水工作的重點之一。」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浙江各地許多河湖歷經控源截汙、河道清淤、生化處理等多種手段治理後,短期內均能實現水質的明顯改善。但後續之路都面臨著和鳳凰湖類似的困境。水體看起來乾淨,但水生動植物匱乏,生態多樣性被破壞。「死水一潭,汙染極易反彈。」如同「水下沙漠」一般。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但是,近兩年清澈湖面時不時泛起的股股「彩」流,漂蕩的點點泡沫,又再次敲響長湖治水的「警鐘」。 為徹底不讓長湖等水體「掛彩」,防止水質反彈回潮,竹馬以「汙水零直排」建設為契機,組織鄉鎮幹部聯合技術人員,以網格為單位,全面排查並收集轄區內所有排汙情況。
-
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之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案例分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
-
越城區追根溯源,探索藍藻治理新模式
越城區以靈芝街道曲屯河水域為試點,實施「以魚養水」的藍藻生態治理模式,建立魚--植物--水循環系統,有效解決藍藻爆發問題,持續改善維護周邊水生態環境。一是調研考察究其因。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之汙染源控制技術案例分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汙染源控制技術、管網普查及修復技術、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等。
-
讓文化與水交融輝映 中國鐵建打造水環境治理3.0版
從1.0版本的基本的水質達標,到2.0版本的恢復水生態、創建水景觀,鐵四院在此基礎上深度挖掘「水文化」,在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逐步形成了先進獨特的設計理念,水環境治理3.0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西隆水系位於佛山市獅山鎮東南角,作為廣東省工業重鎮,2019年全國百強鎮排名中,獅山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