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家中的食物基本都放冰箱,但是冰箱可不是保險箱,用冰箱存放食物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不宜放入冰箱的食物
1、熱帶的水果
香蕉產自熱帶,低溫儲存反而會對其造成破壞,使其表面發黑,更快地腐爛、變質。荔枝、火龍果、芒果、木瓜等熱帶水果都和香蕉一樣,放在冰箱中易被「凍傷」。
2、洋蔥、大蒜
冰箱的潮溼環境會讓洋蔥和大蒜失去辛辣的口感,並加快它們的腐爛速度。而且切開的洋蔥氣味比較刺激,放在冰箱裡會使整個冰箱染上味道,甚至還會使別的食物串味。
3、麵包
麵包之所以柔軟有彈性,是因為它在烘烤過程中澱粉的直鏈部分被破壞。隨著放置時間的變長,直鏈部分會慢慢粘合,從而使麵包變硬,而低溫會更為加快麵包變硬的速度,所以麵包這類的烘焙食品也不宜放置在冰箱中。
4、土豆
冰箱中的水分含量較高,如果將土豆放在冰箱這種水氣比較充足的環境中,就很容易導致土豆發芽,所以不適合。土豆需要存放在乾燥、通風、避光的環境中,在放土豆的袋子裡可以放一兩個蘋果,這樣可以散發出「乙烯氣體」,延緩土豆發芽。
在冰箱裡正確存放食物
冷藏區、冷凍區的溫度不同,適宜儲存的食物種類也有所差異。
◎冷藏區的溫度在0~4℃左右;
◎恆溫冷藏區,也就是抽屜那層溫度在0℃左右;
◎冰箱門的溫度在6℃左右;
◎下層的冷凍層溫度可以達到-18至~30℃左右。
想要食物儘可能地新鮮,你要學會這樣正確放置,正確放置食物順序。
冷藏區上層可放熟食和密封保存的剩菜剩飯;中間可放水果蔬菜;最下層的恆溫冷藏區適合放蛋類、乳製品、豆製品,當日要吃的肉也可以放這一層。
冰箱門適合擺放飲料、調味品、醬料等食物。
冷凍區上層可放茶葉、堅果、水果乾以及一些速凍食品;生肉、海鮮等則可放置在下層。
生食熟食分開放
生食中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細菌,特別是容易存在於生肉中的李斯特菌,人感染後會引起噁心、腹瀉、發熱等食物中毒症狀,嚴重的甚至還會發展成腦膜炎、敗血症等。
建議大家生食熟食一定要分開放,無論是冷藏還是冷凍室,都應儘量將熟食放上層,將生食放下層,避免取用時細菌落下;充分利用保鮮盒、保鮮袋、保鮮膜等用品分裝食物;各類食物擺放時應留有空隙,不宜過緊。
冰箱中的食物也有保質期
一般來說,冷藏室的溫度為4~8攝氏度,這可以減緩大多數細菌的生長,但是一些細菌仍然可以生長。剩飯剩菜尤其是肉類,動物性食品蛋白質含量比較豐富,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大量細菌滋生,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冷凍室的溫度通常低於18攝氏度,常見的細菌可以被殺死,但冷凍不等於完全消毒,有些頑固的細菌仍然可以存活。所以,任何食品在冰箱裡貯存時間都不要太長,最好隨買隨吃,過長時間貯存既影響食品的鮮美又容易變質。
如果不得不放在冰箱中保鮮,就要注意不同的食物在冰箱中的保質期也是不同的。
定時清理過期變質食物
大家應定期查看冰箱中食物的狀態,及時清理掉過期、變質的食物。每2~3個月,可用開水徹底浸泡後的毛巾,蘸取適量消毒殺菌液擦洗冰箱內部、冰箱門及表面。
冰箱保鮮3大秘訣
冰箱只放七分滿
冰箱放六七分滿最合適,在食物或容器之間也要儘量保留空隙,讓冷空氣流通,使冰箱的每一個角落都達到理想的低溫。
保鮮溫度控制在4°C以下
一般微生物的最適生長溫度大多介於5°C~57°C,被稱為「危險溫度範圍」,食物應避免處於此溫度區,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長。
避免存放過期食品
建議在冰箱的門上掛一份備忘錄,記錄冰箱中所放的食物種類、大概數量和購買日期。在取用冰箱中的食物時,養成「先進先出」的習慣,儘量先取用較早貯藏的食物,定期檢查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食物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