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伸彌: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山中伸彌(日文:山中 伸彌,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東大阪市,日本醫學家,京都大學教授,大阪市立大學醫學博士(1993年)。2008年,獲頒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外電:日本與英國科學家獲諾貝爾醫學獎
山中伸彌約翰·格登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外電報導,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與英國科學家約翰•格登(John Gurdon) 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山中伸彌簡介:山中伸彌,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ell)創始人之一。京都大學再生醫 科研究所幹細胞生物系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12年,山中伸彌與英國發展生物學家約翰—戈登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 醫學獎。
-
科學網—山中伸彌與屠呦呦落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法新社10月3日消息,北京時間3日下午,2011年諾貝爾獎首個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布魯斯·比尤特勒、盧森堡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三人
-
日英學者同獲2012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已19人獲獎
山中伸彌與約翰·戈登 中新網10月8日電綜合報導,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8日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的成長之路
10 月 8 日 ,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約蘭·漢松在眾人的期待下宣布:「 201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英國醫學教授約翰·格登和日本醫學教授山中伸彌,以表彰他們在「體細胞重編程技術」領域做出的革命性貢獻。」
-
山中伸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創始人之一
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畢業於大阪市立大學。現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及下屬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12年,山中伸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稱:2025年,可預見將有40%日本人移植幹細胞
倘若有歷史學家為幹細胞研究撰寫通史,山中伸彌毫無疑問將被載入光輝史冊。這位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發現並證實了人類成熟細胞可以重新編程成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山中伸彌(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發現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
-
失敗的學生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啟示
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8日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8日中國新聞網)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兩位得主可謂難兄難弟。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山中伸彌:iPS細胞命名與iPod有關
昨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約翰·格登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在幹細胞領域的貢獻共同分享這一獎項。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當地時間2012年10月8日,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右)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 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 當地時間2012年10月8日,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右)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左)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獲獎。 ——「差生」的逆襲 英國生物學家格登求學時,曾被譏諷是「蠢蛋」,還得到了老師的一份「差生報告」。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 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
-
日英科學家分享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 經濟不景氣獎金下調兩成
山中伸彌(左)與約翰·戈登(右)。(來源:諾貝爾獎網站)。綜合外國媒體消息,諾貝爾獎評審團9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布,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以及來自英國的科學家約翰•戈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於經濟危機,今年的諾貝爾獎金將削減到每個獎項800萬瑞典克朗(約合759萬人民幣),比2001年時減少了200萬瑞典克朗。
-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30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獲獎理由為「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 John B. Gurdon,1933年出生於英國的Dippenhall。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百年獎項,記錄對抗傳染病的「戰鬥...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領獎。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也說,在全球化時代,人類的命運是共通的,呼籲全球科研和醫務工作者以開放的態度和合作的精神,投入到傳染病防治中去。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百年獎項,記錄對抗傳染病的「戰鬥史」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當地時間2012年10月8日,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右)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左)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獲獎
-
瑞典媒體稱日教授山中伸彌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日援引瑞典《每日新聞報》消息稱,新型萬能細胞「iPS細胞」的開發者、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最有可能獲得即將於3日公布的2011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報導稱,藍色發光二極體的開發者、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有可能獲得將於4日公布的物理學獎。
-
山中伸彌:畢生目標是將幹細胞技術帶到病床邊
2012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在電話裡向採訪他的記者這樣說道。而他在1962年的經典青蛙實驗中所使用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通常被稱為克隆技術,並由其他科學家在後來成功培育出多利羊。 而另一方面,山中伸彌的發現則表明,完整的哺乳動物成熟細胞能夠被恢復為像胚胎一樣的細胞。這些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類似於胚胎幹細胞,能夠發育成為身體的各種組織。他最初在小鼠細胞,隨後又在人體細胞中完成了這一壯舉。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檔案:近10年誰曾載譽而歸?
2016年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細胞自噬的機制,榮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領獎。 2014年 英國科學家約翰•奧基夫和挪威兩位科學家愛德華•莫索爾和梅•布萊特•莫索爾因「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給出答案,學渣逆襲
我國的莫言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他們都是民族驕傲。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新世紀初定下目標,要在50年內有3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結果從2001年到2016年15年間,已經有22人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