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諾貝爾獎是全世界科學家、文學家等都激烈追逐的大獎,一個國家能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更是無上榮耀。
我國的莫言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他們都是民族驕傲。
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新世紀初定下目標,要在50年內有3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結果從2001年到2016年15年間,已經有22人獲此殊榮。
日本為何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如此大量的諾獎得主呢?這和日本的大環境有關,當然也和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對於孩子來說,其實不必仰望這些璀璨的星光,做到這些,你也許就是下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為人類的進步做貢獻。
今天糖果媽媽和大家分享一個由學渣逆襲到學霸的故事,希望看過後對您能有所啟發哦。
山中伸彌:經歷5次大失敗,終拿諾獎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那些獲得巨大成就的人,小時候好像都特別聰明,他們總是出類拔萃,得到周圍人的讚賞。
可事實上,學霸的養成也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他們甚至要經歷比常人還要多的失敗,才能獲得成功,失敗乃成功之母,此言不虛。
了解山中伸彌的人,對此感受頗深。他的父親有家生產裁縫機零配件的小工廠,受父親影響,山中伸彌從小對機械特別感興趣,他喜歡將機械分解開來研究。
可糟糕的是,每次分解後的機械他都很難再組裝起來,他的這一興趣非但沒有幫助父母,反而成為了破壞大王。
這次失敗經歷對他影響至深,從此他放棄了機械這條路,雖然內心也有不甘。
第二次失敗的經歷則有些慘痛,山中伸彌在進入高中後醉心於柔道,他曾立志參加奧運會,可惜他在這方面似乎天賦也不高,高中三年練習柔道,骨折了十多次。
有人嘲笑他說,不應該來重點高中啊,而應該選擇去體育學校。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疼痛,加上父親的勸說,山中伸彌決定去從醫,以拯救受傷的人們。
而在高中階段,山中伸彌還曾參加過樂隊,作為吉他手他也暢想過去專門做音樂。但是很快第三次人生夢想的破滅又來臨了。
一次樂隊主唱在臨演出前拉肚子,山中伸彌臨時頂替他去唱歌,這次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五音不全,受到臺下人們的噓聲,這也徹底打碎了他的音樂夢,從此再不碰音樂。
不碰音樂,不練柔道,山中開始全身心地衝刺高考,最終順利考入國立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骨科醫生,不過做起手術來卻慢的出奇。
同樣的手術,其他醫生半小時之內就能完成,而山中則需要花費2個小時。第四次失敗讓山中醒悟,他或許不適合做醫生,但可以去研究藥理,同樣可以治病救人。
山中在加州一個實驗室開啟了降低血脂的新的研究,最終公老鼠「懷孕」宣告實驗的失敗,其實這些實驗小鼠並非懷孕,而是得了肝癌,肝臟腫大撐大了肚皮。
第五次失敗的山中決定回國,要是一般人恐怕早已懷疑人生了。
山中伸彌沒有,他充滿熱情地再次投入到幹細胞的研究中去,終成IPS的集大成者,並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山中身上的4大特質,值得學習
為什麼日本的諾獎獲得者這麼多,從山中伸彌的身上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四大特質,值得學習。
1)好奇心
對未知領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山中伸彌身上最大的特質和優勢。他喜好機械、柔道、音樂、醫學和藥理學,雖然不見得每一個都大獲成功,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的腳步。
他對新鮮事物和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都保持好奇,更像是一份童心。這份童心難能可貴,它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愛好,提高專注度,也更容易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做出成績。
而最為根本的是,好奇心能給孩子帶來動力和快樂,這是其他任何事情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家長不要隨意打擊孩子的好奇心,而是引導和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一技之長。
2)專注度
想做柔道運動員,甚至想代表國家出戰。山中伸彌的高中時段幾乎都是在摔打、骨折、恢復、繼續訓練中循環度過的。
決定做某件事情,就會全力以赴,在這點上山中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而在夢想破碎之後,他決定考取醫學部後,又在短時間內突擊成功,順利考上名校學醫。
山中的智商肯定是很高的,專注度也是十分驚人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對孩子專注度的培養都十分有必要。
而且家長不要覺得這是在孩子上學後的事情,從學前孩子的遊戲和讀繪本中,家長都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度。
3)抗挫折能力
山中伸彌雖然屢戰屢敗,仍然能做到屢敗屢戰,他的抗挫折能力是很強的,目標感也很強。
只要定下了一個目標就會全力以赴,中途會有無數次失敗,還有來自身邊人的冷嘲熱諷,他都沒有輕易放棄。
如果經歷了前五次的失敗山中就一蹶不振了,那麼不會有最後的成功,也不可能造福人類。
現在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情商、智商費盡心力,其實對孩子逆商的培養也很關鍵。
雙商在順境的時候發揮威力,而逆商在困境之中則能力挽狂瀾。
4)靈活度
以前人們常說「在哪兒跌倒了就在哪兒爬起來」,縱觀山中的轉變,你會發現他是屬於「在哪跌倒了就換個地方爬起來」的典型。
堅持固然重要,靈活也必不可少。如果經歷千錘百鍊仍然無法突破的領域,建議孩子自行調整方向,去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堅持不是固執,要開拓創新而非墨守陳規,失敗的時候多思考,有時候換一條路就盤活了,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