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發表諾獎紀念演講 稱大自然是其老師—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12月7日,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在斯德哥爾摩發表諾獎紀念演講。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12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表了諾獎紀念演講。他回顧稱:「獲得預料之外的結果、得遇傑出的老師,我非常幸運。」他還表示,今後將進行面向醫療應用的研究。

 

諾獎頒獎儀式將於10日舉行,紀念演講是頒獎儀式前向眾人介紹研究成果的慣例活動。山中幽默地介紹了自己研發出這一讓世界震驚的人工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過程,多次贏得了會場的熱烈反應。

 

山中強調,研究中出乎預料的結果有助於iPS細胞的研發。他稱自己擁有「兩類老師」,一種是像大阪市立大學教授三浦克之教授那樣引導他的恩師。這位恩師對於出現推翻假設的實驗結果反而感到高興。

 

山中表示:「正為了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而苦苦奮鬥。另一種老師則是大自然本身。自然教給了我未預料之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iPS 細胞之父山中伸彌論文遭質疑
    4月28日下午,iPS細胞之父、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在京都大學舉行記者會,神情嚴肅。
  • 山中伸彌稱有時沮喪到想哭 家人是其成功支柱—新聞—科學網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榮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山中伸彌表示,研究過程中失敗是常有之事,雖然沮喪,但家人是他獲得成功的精神支柱。
  • 諾獎出來了?別急,笑一個先—新聞—科學網
    本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聲學獎、心理學獎、和平獎、物理學獎、經濟學獎、管理學獎、昆蟲學獎、醫學獎、醫學教育獎、材料科學獎共計10個獎項,獲獎科學家遍布全球六個大洲。本次直播選擇了其中最有特色的5個獎項進行了解讀。超過70萬人次參與了此次直播互動。 「話題雖然搞笑無釐頭,但其研究過程中所包含的知識卻是嚴肅認真的,這正是搞笑諾貝爾獎的真諦。」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 2018年諾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高中差點「肄業」
    原標題:高中差點「肄業」 努力奪得「諾獎」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的主題演講於12月7日~8日在瑞典舉行,並面向公眾開放。每場正式演講開始前,諾爾貝基金會的相關委員會都會向公眾分享獲獎者的一些小故事。這堪比學術演講主餐前一道美味前菜。
  • 瑞典媒體稱日教授山中伸彌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日援引瑞典《每日新聞報》消息稱,新型萬能細胞「iPS細胞」的開發者、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最有可能獲得即將於3日公布的2011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報導稱,藍色發光二極體的開發者、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有可能獲得將於4日公布的物理學獎。
  • 本庶佑獲諾獎:獎是真獎 藥非神藥—新聞—科學網
    本庶佑獲獎的理由是:發現抑制人體免疫能力的物質並弄清其機制,對研製癌症藥物Opdivo(Nivolumab)、確立「癌症免疫療法」作出了貢獻。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日報導,本庶佑在接受該報專訪時,談到了他獲獎的原因、獲獎後的打算和希望。他說,他開展研究工作時,正趕上日本科研經費增長期,從年輕時就能夠獲得研究補助資金,得到周圍人們的各種支持,所以他從來沒有過放棄研究的念頭。
  • 為何日本諾獎得主那麼多?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給出答案,學渣逆襲
    我國的莫言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他們都是民族驕傲。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新世紀初定下目標,要在50年內有3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結果從2001年到2016年15年間,已經有22人獲此殊榮。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榮獲上海白玉蘭紀念獎,我們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2020年上海白玉蘭紀念獎日前揭曉,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指導委員會成員庫爾特·維特裡希教授榜上有名。庫爾特·維特裡希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做演講。圖|WLF獨家由於在推進中國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維特裡希教授先後獲得2017年上海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今年的白玉蘭紀念獎,並於2018年獲得了中國「綠卡」,即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 從醫生到諾獎得主——山中伸彌成長之路
    山中伸彌工作勤奮,Thomas 老師也很欣賞他。沒過多久,Thomas 老師就告訴他一個假說,在肝臟中過量表達 APOBEC1 蛋白質應該有益於健康。因為 「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會不易產生動脈硬化」。由於無法直接在人身上驗證,於是人為在小鼠的肝臟中表達了大量APOBEC1蛋白。在研究所裡,山中伸彌的工作是通過實驗驗證 Thomas 老師的假說。山中伸彌沒日沒夜努力工作,花了半年時間做成了轉基因鼠。
  • [幹細胞名人堂]山中伸彌成長路:從骨科醫生到諾獎得主
    於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成為第19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同時也是第2位獲得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日本人。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其成長之路有諸多亮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世界上的事情,說起來是很奇妙的。一飲一啄,自有定數。在山中伸彌讀高中的時候,他迷上柔道了,但是沒有什麼天賦,相反常常因為骨折去醫院。
  • 科學網—紀念恩師桑格
    ■洪國藩 驚悉我的老師、英國科學家桑格(FrederickSanger)博士於2013年11月19日不幸逝世,十分悲痛。往事湧上心頭,回顧並寫下我與桑格博士相處的往事,一是作為紀念,二是桑格的為人及其對待科學的態度,對我國科技界或許有所啟示。
  • 小夥稱「發現電荷不存在」將獲諾獎 遭網友打假
    5月7日,一個名為「雲南大學新聞中心記者團」的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篇「打假: 雲大 科學家凡偉發現電荷並不存在」的文字。文中稱,雲南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一名老師說,凡偉不是雲大物天學院的學生,他的行為屬於民科行為,不屬於科學範疇。打著雲大的旗號能使別人更容易相信他,民科很多地方都有,不僅僅是雲南,他們沒有接受科學訓練,觀點也沒有科學價值。
  • 諾獎理財啟示錄
    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個「假」的諾貝爾獎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一點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是一個「假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真實名字其實應該是「紀念諾貝爾」的經濟學獎。諾獎得主們的投資與理財 真的值得學習嗎前不久,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在支付寶上做了一場直播,直播過程中,隨機和一位上海阿姨進行通話。阿姨稱自己平時會買一些銀行理財和黃金,也有投資接房地產。
  • 科學網—山中伸彌與屠呦呦落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之前被看好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則落選,與這一獎項擦肩而過。 據悉,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5萬元人民幣),將分為兩半。因在「先天性免疫系統的活性作用方面」取得成就的美國科學家比尤特勒和盧森堡科學家霍夫曼將平分500萬瑞典克朗(約合463萬元人民幣),剩下一半獎金將由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獲得。
  • 山中伸彌抱怨經費不足 為發薪跑馬拉松—新聞—科學網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依靠發現人體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的山中伸彌教授日前抱怨稱:「為給僱員發工資我每年必須要跑80次馬拉松。
  • 諾獎得主吉野彰激勵學生:沒有失敗就不會成功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在擔任教授的名城大學講了確定獲諾獎後的第一堂課。他從自己曾經的失敗經歷出發,鼓勵學生稱,「沒有失敗,就絕對不會成功」。
  • 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開幕,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
    在當天舉行的主題論壇上,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庫爾特·維特裡希作了題為《21世紀科研的問題與機遇》的主旨演講,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惠特菲爾德•迪菲作了題為《密碼學的未來》的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國強作了題為《手性化學與中西醫藥結合》的主旨演講,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戴維•格羅斯作了題為《物理學的未來》的主旨演講。
  • 《賽先生》:莊小威有同等工作卻未獲諾獎—新聞—科學網
    得獎工作的核心概念和技術都是物理,頒發化學獎頗出人意料。 超高分辨螢光顯微鏡的發明突破了光學衍射極限(0.2微米),使科學家可以觀察到更小的結構,推動了人類從分子水平理解生物學現象和機理。這一技術的發展是近年光學成像領域的重要進展,尤其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研究。
  • 「如果再早幾年,霍金應該也能得諾獎」—新聞—科學網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其「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其「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