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稱有時沮喪到想哭 家人是其成功支柱—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榮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山中伸彌表示,研究過程中失敗是常有之事,雖然沮喪,但家人是他獲得成功的精神支柱。

 

山中和知佳兩人在大阪教育大學附屬中學是同級同學。高中畢業後,知佳進入醫科大學,目前擔任皮膚科醫師。

 

記者會上,山中強調了家庭對他的支持。「研究的過程中實驗過好幾十次,失敗是常有的事。有時沮喪到想哭,回到家總能看到妻子和女兒的笑臉。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我就無法將研究堅持下去。「在研究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回到家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後煩惱便一掃而光,她們是我精神上的支柱。」

 

山中還表示將繼續致力於iPS細胞的研究工作。不過,知佳對他的身體健康略有擔心:「他休息放鬆的時間較少,回到家的大部分時間也在打電話討論工作,希望他能夠好好休息。」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山中伸彌抱怨經費不足 為發薪跑馬拉松—新聞—科學網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依靠發現人體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的山中伸彌教授日前抱怨稱:「為給僱員發工資我每年必須要跑80次馬拉松。
  • 瑞典媒體稱日教授山中伸彌或獲諾貝爾醫學獎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日援引瑞典《每日新聞報》消息稱,新型萬能細胞「iPS細胞」的開發者、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最有可能獲得即將於3日公布的2011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報導稱,藍色發光二極體的開發者、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有可能獲得將於4日公布的物理學獎。
  • 山中伸彌稱08年日本iPS細胞研究進展不大
    山中伸彌稱
  • 從醫生到諾獎得主——山中伸彌成長之路
    在許多年以後,山中伸彌在一次講座中總結了其中的經驗教訓:其一,科學是不可預測的,假說終歸是假說;其二,不要嘗試在病人身上做新基因的治療;其三,也許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信導師的假說。Thomas 老師的假說變得不成立了。但山中伸彌想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意外情況,因此在研究所剩下的時間裡便開始埋頭於癌症的研究。
  • 山中伸彌:畢生目標是將幹細胞技術帶到病床邊—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趙路 「我畢生的目標便是將這種幹細胞技術帶到病床邊,帶到病患前,帶到診所中……」50歲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得知自己獲得
  • 科學網—山中伸彌與屠呦呦落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之前被看好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則落選,與這一獎項擦肩而過。 據悉,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5萬元人民幣),將分為兩半。因在「先天性免疫系統的活性作用方面」取得成就的美國科學家比尤特勒和盧森堡科學家霍夫曼將平分500萬瑞典克朗(約合463萬元人民幣),剩下一半獎金將由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獲得。
  • iPS細胞發現者山中伸彌:致瘤不是唯一的挑戰
    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是去年幹細胞研究領域的熱門人物,他的小組最先重組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並成功利用人類纖維原細胞得到了iPS,避開了胚胎幹細胞的理論爭議。這些發現掀起了幹細胞研究的新一輪浪潮。
  • 人物|逆轉生命的時鐘-山中伸彌
    其中一個小組的負責人正是山中伸彌。由皮膚細胞製成的幹細胞叫做誘導多能幹細胞(IPS)。1993年博士畢業後,因為覺得日本國內的研究環境不夠完善,山中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留學研究,從事小鼠癌症相關基因的重編碼研究。到那裡後,山中伸彌發現美國簡直就是「天堂」,不僅容易接觸到胚胎幹細胞系,並且經費充足,可以和很多頂尖科學家交流。 在研究的過程中,山中慢慢迷上了轉基因和基因敲除技術。
  • [幹細胞名人堂]山中伸彌成長路:從骨科醫生到諾獎得主
    於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成為第19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同時也是第2位獲得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日本人。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其成長之路有諸多亮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世界上的事情,說起來是很奇妙的。一飲一啄,自有定數。在山中伸彌讀高中的時候,他迷上柔道了,但是沒有什麼天賦,相反常常因為骨折去醫院。
  • 山中伸彌就14年前論文問題公開致歉,並否認存在捏造
    昨晚(4月28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亦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他人對其於200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實驗數據的質疑。他為其「對實驗記錄的保管不當」向公眾致歉,但他否認存在捏造行為,並表示論文結論可信。
  • 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稱:2025年,可預見將有40%日本人移植幹細胞
    >山中伸彌(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發現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山中伸彌:40%日本人移植(iPS)成為可能2019年2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在大阪市舉行的關西記者俱樂部會議上發表演講,稱「希望在(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上披露「MyiPS」計劃。
  • 山中伸彌IPSc專利遭遇被竊取危機
    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學術雜誌《細胞》上率先報導了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隨後世界各地不同科學家陸續發現其它方法同樣也可以製造這種細胞。該研究也使得山中伸彌與喬治·布朗一同分享了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山中伸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創始人之一
    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日本醫學家,畢業於大阪市立大學。現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及下屬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12年,山中伸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日本又一學術造假,山中伸彌是否引咎辭職?
    Modeling of Blood-Brain Barrier with Human iPSC-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 Pericytes, Neurons, and Astrocytes via Notch Signaling(DOI: http://dx.doi.org/10.1016/j.stemcr.2017.01.023)山中伸彌在
  • 山中伸彌發表諾獎紀念演講 稱大自然是其老師—新聞—科學網
    12月7日,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在斯德哥爾摩發表諾獎紀念演講。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12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表了諾獎紀念演講。他回顧稱:「獲得預料之外的結果、得遇傑出的老師,我非常幸運。」他還表示,今後將進行面向醫療應用的研究。 諾獎頒獎儀式將於10日舉行,紀念演講是頒獎儀式前向眾人介紹研究成果的慣例活動。
  • 山中伸彌:畢生目標是將幹細胞技術帶到病床邊
    ■本報記者 趙路 「我畢生的目標便是將這種幹細胞技術帶到病床邊,帶到病患前,帶到診所中……」50歲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得知自己獲得
  • 幹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給出答案,學渣逆襲
    今天糖果媽媽和大家分享一個由學渣逆襲到學霸的故事,希望看過後對您能有所啟發哦。山中伸彌:經歷5次大失敗,終拿諾獎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那些獲得巨大成就的人,小時候好像都特別聰明,他們總是出類拔萃,得到周圍人的讚賞。
  • 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稱iPS細胞能為應對新冠肺炎作貢獻
    來源:共同網 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所所長、教授山中伸彌日前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大,令人非常擔心。我覺得iPS細胞也能為應對疫情作貢獻。」
  • 諾獎得主、iPS 細胞之父山中伸彌論文遭質疑
    4月28日下午,iPS細胞之父、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在京都大學舉行記者會,神情嚴肅。
  • 日本內閣擬集資為諾獎得主山中伸彌捐贈洗衣機—新聞—科學網
    資料圖:生理學和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京都大學iPS萬能細胞研究者山中伸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