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表示:曲速引擎在未來可能成為現實

2020-09-03 萬象經驗

由於宇宙大得難以想像,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光年來描述物體之間的距離。簡而言之,一光年是光在一個地球年所走的距離。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東西,其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0萬公裡。因此,一光年大約是9萬億公裡。如果你想去太陽附近,以光速旅行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你的目的地。

然而,如果你想去離我們最近的大星系仙女座,它距離我們大約250萬光年。即使人類能夠造出一艘能以光速航行的飛船,我們也需要250萬年才能達到那裡,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的壽命。然而,如果我們能造出一艘比光還快的飛船呢?儘管這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的內容,但曲速引擎可能離現實又更接近了。



曲速引擎是什麼

在傳奇的《星際迷航》系列電影和電視節目中,曲速引擎技術被描述為一種「操縱空間,違反運動定律」的機器。基本上,曲速引擎能讓太空探險者以超過光速的速度航行。在《星際迷航》中,它的工作原理是產生「扭曲場」,形成包圍星艦的子空間泡,扭曲局部的時空連續體,使星艦以遠遠超過光的速度移動。

然而現實呢?如前所述,在我們虛構的世界裡,一個曲速引擎可以讓我們操縱時空本身,利用物理學中的一個漏洞讓我們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最接近真正的曲速引擎的是阿爾庫比爾曲速引擎,但它仍然只是一個理論構造。它是基於墨西哥物理學家阿爾庫比爾在1994年發表的一篇高度推測性的物理學論文,他提出了一個據稱有效的解決時空和能量相互作用的方法:彎曲時空。



曲速引擎如何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是擁有一艘標準的宇宙飛船,而是一艘安裝了阿爾庫比爾曲速引擎技術的改進後的新飛船。當你飛船運動時,它會導致前方空間收縮,而後面空間會膨脹。你的飛船將在一個氣泡中的時空中移動,也就是所謂的平坦空間的「翹曲氣泡」。



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可以允許這種翹曲速度的旅行,這種解被稱為「阿爾庫別爾度規」。由於飛船不是在這個氣泡內移動,而是隨著區域本身的移動而移動,所以傳統的相對論效應,如時間膨脹,就不適用了。因此,在傳統意義上,時空規則和相對論定律不會被違反。

多虧了「阿爾庫別爾度規」,我們的飛船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方程式。這種現象將賦予我們獨特的宇宙飛船特殊的屬性。在我們的泡泡裡,我們到達目的地的速度比穿過翹曲泡泡外的一束光還快。有趣的是,時空的結構並不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受到光速的限制。

曲速引擎所面臨的問題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製造什麼類型的飛船呢?我們需要創造一個足球形狀的宇宙飛船,它周圍環繞著一個巨大的環,這樣我們才能以比光更快的速度旅行。環繞飛船的環將由「外來物質」構成,它將導致時空在其周圍彎曲,我們將能夠以大約10倍於光速的速度旅行。



要建造一艘強大到足以彎曲時空的宇宙飛船,它必須是巨大的,所需的最低能量大約等於木星的質能。然而,這有可能嗎?美國宇航局詹森航天中心的科學家表示,這是有可能的,但是還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們可以把希望寄托在發展離子推進上。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表示:曲速引擎在未來可能成為現實
    儘管這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的內容,但曲速引擎可能離現實又更接近了。基本上,曲速引擎能讓太空探險者以超過光速的速度航行。在《星際迷航》中,它的工作原理是產生「扭曲場」,形成包圍星艦的子空間泡,扭曲局部的時空連續體,使星艦以遠遠超過光的速度移動。 然而現實呢?如前所述,在我們虛構的世界裡,一個曲速引擎可以讓我們操縱時空本身,利用物理學中的一個漏洞讓我們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
  • 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未來去月球只要四小時
    美國宇航局已經電磁驅動裝置能夠在宇宙空間中運行,未來的人造衛星重量可大大降低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運用空間翹曲(space warp)作為引擎來推進已成為一些物理學家所研究,例如米給爾·阿庫別瑞的阿庫別瑞引擎。目前尚未有堅實的技術方法被提出,也不知道阿庫別瑞所提的效應理論上要怎麼引發。    曲速引擎被認為是一個科幻元素。    目前美國宇航局已經對這種非人類科技的動力裝置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
  • 曲速引擎可以通過量子推進器成為現實
    美國宇航局物理學家哈羅德「桑尼」懷特正在實驗室中使用雷射測量裝置在較小規模上試驗這些概念。科學家正在尋找幹涉儀上光子路徑長度的變化,因為這可能產生正在尋找的效果。在不同的分析技術和不同的實驗中,已經看到光路長度的變化。讓幹涉儀的一條腿看起來有點短,因為這個設備處於打開狀態,而設備關閉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正在尋找它。
  •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外星人可能曾造訪過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立的部分目的是為了在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的蹤跡。雖然政府太空機構還沒有找到任何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美國宇航局的一位科學家認為,外星人可能已經訪問過我們的地球。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席爾瓦諾·科隆巴諾除了是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計算機科學家之外
  • 打破發動機傳統,量子引擎正在成為現實,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
    然而「斜爆轟衝壓發動機」卻並不被美國主流社會所認同,因此這款發動機長期只存在於概念中,直到中國科學家完成了它。而不久前我國的量子計算機取得歷史性突破,那麼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將來研製量子發動機的可能。而量子引擎的概率也常常被引入科幻作品中,比如說《三體》中的人類未來所製造的宇宙戰艦採用曲率引擎,而曲率引擎就被認為是量子引擎的延伸,而量子引擎與傳統發動機的不同之處又在哪裡?
  • 微波相對論引擎沒有違反牛三定律,你們想太多
    ,關於所謂的微波相對論引擎, Roger Sawyer親自解讀這個奇怪的玩意,精彩就在川陀太空!上周,一篇洩露的美國宇航局論文指出科學家已經成功製造出微波相對論引擎的工作模型。該革命性引擎無需燃料,與物理規律背道而馳,因此被科學家冠以「虛妄」之名,但如果一切成為現實,人類去往火星僅需10周。儘管許多人對此發現持懷疑態度,專家表示可能真有這事兒,若真是這樣,其原理可能與我們目前的認知截然不同。
  • NASA:全新噴氣引擎測試成功,可能徹底改變空中旅行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成功測試一種全新的噴氣引擎,並稱其可能徹底改變空中旅行。這種噴氣引擎可嵌入到飛機機翼中,促使「雙泡沫」等激進設計出現。這種設計最多可提高燃料效率8%,大大減少未來飛機的重量和飛行阻力,同時可改善空氣品質、減少噪音等。
  • 超空間引擎、曲速和《三體》無工質核聚變引擎,哪個最容易實現?
    這三種都是在科幻大片和小說經常出現的引擎,無論是超空間引擎還是曲速引擎,以及獲得「星雲獎」的《三體》中無工質核聚變推進引擎,這些聽名字就是高大上的技術,哪種最容易實現?哪種的推進效率最高?這就是「無工質」核聚變引擎的推進原理!這個無工質其實是有工質的因為這種引擎輻射的高能粒子和電子都屬於介質,因此它也只能被稱為工質發動機,只是它的工質是自身,省去了攜帶大量額外工質的壓力,因此要稱它為「無工質」引擎在某些角度上也行!
  • 美國宇航局揭示一種「將人帶入火星的引擎」—霍爾推進器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和噴氣火箭發動機公司(AeroJetRocketdyne)的工程師們透露,在一種旨在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激進離子引擎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它被稱為霍爾推進器,它利用電場和磁場電離氣體,如氙氣,並排出離子產生推力。
  • 美國科學家將開發穿梭時空飛行器
    美國科學家將開發穿梭時空飛行器 2008-08-04 eNet&
  • 曲速驅動引擎技術
    根據NASA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博士哈羅德·G·懷特認為在愛因斯坦相對論基礎上可能無法實現三維空間中的超光速運行,但我們可以通過彎曲空間的通道達到超光速運行的效果。早在1994年,墨西哥物理學家米格爾·阿爾庫維雷就發現愛因斯坦理論中存在極限速度的可能性,如果科學家能打造出壓縮和膨脹時空的技術,就可以實現超光速時空旅行。
  • 未來建造火星基地可能會使用什麼材料?美國宇航局回答:真菌!
    你可能常常陶醉在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關於火星的題材可能是為數最多的。呈現在我們眼中的是奇異的外星地貌、紅色的沙丘、飛行的機器和由金屬建造的城市或基地。但科幻畢竟是科幻,現實可能和你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出入,比如說,未來的火星基地用什麼材料建造?就地取材燒磚或煉鋼嗎?錯!
  • 科幻電影《星際迷航》的諸多技術正在成為現實
    去年,美國宇航局一個實驗室宣稱開發出名為EMdrive的超速引擎。據說它引發許多爭議,因為它打破了物理定律。可是如果這種引擎真的試驗成功,它可能大大減少我們前往月球、火星乃至更遙遠宇宙的時間。這種引擎還不屬於曲速引擎(warp drive),但它可能成為我們開發超光速旅行方式的踏腳石。
  • 曲速引擎能實現嗎?1966年NASA啟動研究曲速引擎,如今如何了?
    曾經愛因斯坦就已經表示,人類要想穿越時空首先速度就必須要達到光速,然而光速是人類目前無法達到的。不過科學家對於時空穿梭的研究依然沒有放棄,在1966年,NASA就開啟了曲速引擎的探索。說到曲速引擎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大家應該都看過《星際迷航》吧,《星際迷航》中試飛的飛船「鳳凰號」就實現了曲速引擎,而曲速引擎指的是一種超光速推進系統,曲速技術設想通過在宇宙飛船周圍出了一種正常時空的人工「氣泡」,使得飛船可以安全的以快於光速的幾個數量級的速度航行,同時又迴避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性的問題。
  • 超越光速的曲速引擎技術能實現嗎?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談談未來科技,曲速引擎飛行技術。有點科幻,歡迎來噴。曲速引擎是通過產生一個曲速泡。壓縮前方空間,拉伸後放空間,並把前方空間一勺一勺挖到後方,來完成推進的,注意,是在普通空間,並且是連續的。超空間引擎是另一種想像的超光速推進設定。需要進入到一個有別於普通空間的「超空間」。是更高維度是瞬時跳躍。
  • 我們能實現超光速旅行嗎,「曲速引擎」或許可以
    旅行者1號是目前飛得最遠的人造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NASA)於1977年9月將其發射升空,35年後它才離開了太陽系。以目前的技術,星際旅行並不十分方便。 放眼銀河系,它的直徑大約10萬光年,即使我們能以光速旅行,要想走出銀河系也需要幾萬年的時間(從地球的角度看)。
  • 未來20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探測的重大項目
    過去一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了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包括讓人類重返月球和利用核動力直升機在土衛六搜尋生命跡象。除了這兩項任務,未來10年宇航局還將實施其它一系列任務,其中包括探測一顆死亡行星的金屬核心,搜尋木衛二地下海洋的生命和拍攝大爆炸。這些任務將耗資數十億美元,橫跨數百萬英裡。就像宇宙不斷膨脹一樣,宇航局的探索觸角也在不斷延伸。
  • 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
    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在我們的認知中,人類生存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僅有的存在生命痕跡的星球。隨著時間流逝和科技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變得詳細起來。從上個世紀開始,各國為了更好地研究外太空,向其發射了各種類型的探測器。經過多年的研究,科研人員心中的疑惑也在不斷增多,或許外太空中的很多星球中都有生命體存在,這是怎麼回事?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這樣的推進系統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它們會在現實中實現嗎?本文就將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是2200年,宇宙飛船可能超光速,而這將使它們能夠穿越時空。科學家們會把物體推進的問題放在一旁,重點研究如何產生扭曲時空所需的能量,以及宇宙飛船如何以超光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