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讓油炸食品變得更健康、菠蘿變粉色還更美味,你願吃嗎

2021-01-13 澎湃新聞

當你在餐廳吃炸薯條時,如果有人告訴你,多虧烹飪時用了特別的油,這些薯條比普通薯條更健康,你會怎麼想?那麼,如果你被告知這些薯條更健康的原因是炸薯條的油來自轉基因作物呢?

將來,你有可能吃上這些轉基因「超級食物」

從健康益處到額外的風味,新一代轉基因食品的研發是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的。

Arctic蘋果永不褐變,2017年11月開始在美國銷售

不褐變的蘋果

有些人不喜歡吃褐變的果肉。Arctic蘋果從不會褐變,已於2017年11月在美國上市。

不會擦傷的土豆

Innate土豆更不容易出現擦傷和隨之而來的黑斑。被油炸時,它產生的丙烯醯胺也比傳統土豆更少。丙烯醯胺是一種疑似致癌的物質。

「優質」麩質小麥

患有乳糜瀉的人很快就可以吃到蛋糕了。世界上至少有兩個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編輯麩質蛋白基因,這種蛋白會破壞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腸道。一種這樣的轉基因小麥正在西班牙進行測試。

粉色菠蘿

這種水果的粉色來源於其中積累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使西紅柿變紅的關鍵,不同於普通菠蘿將它們轉化成黃色的β-胡蘿蔔素,粉色菠蘿保留了這些番茄紅素。2016年12月,美國為這一品種亮了綠燈,但目前它還未正式上市。

番茄紅素被認為對健康有益。據說粉紅菠蘿也比普通菠蘿更甜——冰鎮果汁朗姆酒又有新的原材料可選了。

Ω-3油菜(菜籽油)

這種植物的種子富含有益的Ω-3脂肪酸DHA。該計劃設想先將其作為魚類飼料,再供給人類食用。去年,美國種植並收穫了1200公頃的Ω-3油菜。

高纖維白麵包

基因編輯小麥生產的白麵粉的膳食纖維含量是標準白麵粉的三倍。

超級血橙

血橙富含抗氧化劑花青素,因此被認為有益。正常血橙只有在生長過程中經歷寒冷夜晚才會變紅。而轉基因品系超級血橙的花青素含量不受天氣影響。這種超級血橙尚未上市。

改良香蕉

Matoke(一種香蕉,需蒸熟後食用)是烏幹達人民的主食。這種香蕉的轉基因品系富含維生素A前體。維生素A前體的缺乏可導致失明。烏幹達正在進行這種香蕉的種植實驗,它有望在2021年上市。

低飽和脂肪菜籽油

傳統菜籽油含有7%的飽和脂肪。而基因編輯品種的飽和脂肪含量減半。

黃金大米

為減少維生素A缺乏症而研發的大米在幾十年就出現了,但尚未進入市場。今年早些時候,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宣布人類食用這種大米是安全的,這意味著,在這些國家進口含有少量黃金大米的食品將不會遇到監管問題。

轉基因食品已經存在數十年了,卻並沒有討得消費者的歡心。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上幾乎每一種轉基因作物的目的都是幫助種植這些作物的農民,(例如增加產量、抗蟲害)而不是服務於消費者。而現在,這樣的狀況終於要開始有所改變了。

下一代轉基因食品將擁有獨特的風味或額外的健康效益。市場上目前已經有一些這樣的轉基因食品了,很快就會有更多這樣的食品被擺上貨架、端上餐盤:只含「優質」麩質、對腸胃友好的小麥,油炸時不會產生有害的丙烯醯胺的土豆,富含有益的Ω-3脂肪酸的菜籽油,纖維含量更高的白麵包等等。

不過,在上述轉基因食品中,目前只有更健康的食用油實現了最大量化生產。包括轉基因食品被廣泛抵制的歐洲在內,全球上百萬人很快就能食用這些油。但真正不同尋常的是,儘管轉基因食品有著這樣那樣的好處,卻沒人打算向消費者宣傳。曾於1994年推出的第一批轉基因食品Flavr Savr番茄,具有比普通番茄更長的保鮮時間。也就是說,這種轉基因番茄可以在成熟後採摘,因此比超市裡的普通番茄更好吃,後者因為往往在還綠著的時候就被採摘而欠缺了部分風味。但短短三年後,這種番茄就停產了,因為它並不能盈利。

其他轉基因作物仍在蓬勃發展。目前,全球大部分大豆、以及超過四分之一的玉米和油菜都是轉基因的。在美國等國家,大部分加工食品都含有至少一種來自轉基因作物的成分,比如玉米糖漿。

轉基因作物通常具有一些優良性狀,比如抗蟲或者抗除草劑,但這些只是對農民而言的好處。在過去幾年裡這樣的狀況開始有所改變,一批旨在為消費者帶來好處的轉基因食品即將上市。

更健康的大豆油

舉例來說,Innate公司的土豆更不容易因擦傷而產生黑斑,而且在煎炸時產生的潛在有害物質丙烯醯胺比傳統土豆更少。自2015年起,它就以White Russet的商品名在美國出售了。

還有不會在切開後發生褐變的Arctic蘋果,旨在吸引不愛吃褐變水果的人(尤其是兒童),已於2017年11月在美國上市。

迄今為止,上述這些食品的生產數量還相對較少。但下一種在我們的餐盤或外賣盒中出現的轉基因超級食品產量相當大。

大豆油在餐飲業廣受歡迎。這非常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它其實並不適合烹調。生的大豆油含有大約60%的多不飽和脂肪。這些脂肪非常不穩定,不但限制了大豆油的保存時間,還會在油炸過程中被分解、形成不好的風味和有害的副產品。

與之相反,單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中的油酸)性質更加穩定,也更適合烹調。但油酸含量高達80%的橄欖油十分昂貴。

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起,生產商就開始將廉價的大豆油氫化,以使其性質更加穩定。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美國銷售的食用油中,有一半以上是氫化植物油。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使用範圍第二廣的植物油,僅次於棕櫚油。

氫化過程解決了廉價植物油烹調穩定性的問題,卻給人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一過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們逐漸意識到,反式脂肪酸會顯著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患病風險。2003年,丹麥成為首個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的國家。

因此,幾十年來,生物公司一直致力於通過基因工程手段來生產廉價、不含反式脂肪的油,這種油中油酸的含量往往也更高。目前為止,已經有兩家美國公司培育出了富含油酸的轉基因大豆品系:培育出Vistive Gold的孟山都(Monsanto),和培育出Plenish的杜邦先鋒(DuPont Pioneer)。在他們生產的大豆油中,油酸含量高達70%,這已經非常接近橄欖油的油酸含量。

儘管如此,這些油一直屬於小眾產品,直到2015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規定,所有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都必須在今年6月之前被淘汰。

「那時我們意識到,針對反式脂肪的這一紙禁令將對整個食品行業產生重大影響。」Calyxt公司負責人費德裡科·特裡波迪(Federico Tripodi)表示。該公司通過基因編輯開發出了一種高油酸大豆。

高油酸大豆的產量會持續飆升,這不僅僅是受到禁令的推動,還因為從去年起Plenish和Vistive Gold已在包括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盟在內的主要出口市場中獲得了全面批准。

「據估計高油酸大豆的長期潛在市場可達到1500萬至2000萬英畝。」杜邦先鋒的大衛·泰格德(David Tegeder)說。這意味著高油酸大豆將成為美國種植最廣泛的作物之一,全球至少數百萬人將食用由它們製成的植物油。

這是個好消息。用高油酸大豆油替換傳統的氫化植物油有望通過多種方式改善人們的健康。

讓轉基因植物油更健康

很快,我們就有望吃到一種新型、更健康的轉基因植物油了。它們健康在哪兒呢?

首先,高油酸大豆油不含傳統氫化植物油中的有害反式脂肪。丹麥國家食品研究所的瑪麗安娜·雅各布森(Marianne Jakobsen)說,毫無疑問,從食物中去除反式脂肪是有益的。

在烹飪時,高油酸大豆油也不太可能分解成醛類,這些醛類比反式脂肪毒性更甚。

第三個好處是,高油酸大豆油中的飽和脂肪含量更低,所以相比於傳統植物油,食用高油酸大豆油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應該更低,儘管近期有研究質疑了飽和脂肪對我們有害的觀點。

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用超高脂飲食餵養小鼠時,相比於餵食普通大豆油,餵食高油酸大豆油的小鼠更不容易肥胖或患糖尿病——儘管我們尚不清楚背後的原因,也不知道在人身上能否得出類似的結論。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吃用高油酸大豆油烹調的油炸食品就對人體有益,相比於採用氫化多不飽和油烹調的油炸食品,它只是不那麼有害。「這總是取決於我們比較的對象。」雅各布森說。

低調的生產商

那麼,你可能會認為,這些產品背後的公司將會爭先恐後地向消費者標榜自己的優點,特別是考慮到轉基因食品正長期處於受打壓的狀態下。但事實遠非如此。

《新科學家》採訪了Calyxt、孟山都和杜邦先鋒,詢問他們是否會直接向消費者宣傳高油酸大豆油的好處,以及是否將這些產品視為一個強調轉基因食品也能使消費者受益的機會。而沒有一家公司表示他們會這樣做。

杜邦先鋒表示,他們將會把重點放在加工大豆的公司,將大豆油賣給包括餐廳在內的食品工業各個環節。Calyxt的立場與之類似,而孟山都沒有回應記者的提問。

這意味著只有當地的標籤法能決定,消費者能否判斷他們在購買或食用的食品是否含有這些轉基因大豆油。

餐廳(尤其是快餐店)最可能迅速接納這類新型植物油。與傳統植物油相比,高油酸大豆油的保質期更長,並且在需要更換前,可以在煎鍋中使用更長時間。

然而,鑑於仍有許多人反對轉基因食品,宣傳這一轉變的餐廳並不會得到好處。因此在美國,大多數消費者都不太可能知道他們吃的薯條是用什麼油炸的。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是如此,雖然那裡的法律要求大多數轉基因食品貼上標籤,卻不包括餐廳中現做的食物。

Plenish和Vistive Gold都已獲準在歐盟上市。歐盟要求餐廳必須在菜單上標明加工過程中是否使用了轉基因食品,但即使在歐盟國家,消費者很可能對此也一無所知。反轉基因運動人士表示,有許多餐廳都在不標明的情況下使用轉基因大豆油。

優質麩質

「我確信這種事情正在發生,我們有許多軼事證據,」反轉基因組織GM Freeze的麗茲·奧尼爾(Liz O』Neill)說。該組織的工作是監控轉基因食品在英國的銷售狀況。

他們沒有進行正式的檢查,她說,但是當志願者們查看那些自稱沒有使用轉基因大豆油的餐廳丟棄的垃圾時,卻經常發現空油瓶。這未必是刻意欺騙,也有可能是一些小快餐店在批量購買烹飪用油時,沒有讀到包裝上聲明轉基因食品的小字。

除了餐廳,你的購物車情況又如何呢?在美國,轉基因食品不需要被貼上標籤,所以大多數美國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們購買的White Russet土豆或Arctic蘋果是轉基因食品。事實上,2013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的美國人甚至不知道超市是否出售轉基因食品。

當優質麩質三明治真正出現在菜單上時,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在美國,一項將於今年7月生效的標籤法要求食品公司必須向任何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的包裝上添加可掃描的條碼。然而,這項法律的草案直到今年5月才公布,而且它似乎並未要求由基因編輯作物製成的食品也貼上標籤。

這裡的重點在於,通過對其自身基因進行改造獲得的基因編輯作物,與添加了來自其他生物體的基因的一般轉基因作物不是一個概念。美國監管機構似乎也贊成這種觀點。比如,他們告知Calyxt,他們生產的高纖維小麥(由天然小麥剪切掉編碼會導致部分人胃腸不適的麩質蛋白基因而成的作物)及由此製成的高筋麵粉,將會和傳統食品一視同仁,而不是歸為轉基因食品。

歐盟仍在搖擺不定。如果遵循美國的做法,那麼大多數基因編輯食品並不需要貼上標籤。這樣的結果是,人們在吃這些食品時可能並不知道它們是經過基因改造的。在英國也是如此,「我們認為消費者的選擇權至關重要。」公益團體GeneWatch的海倫·華萊士(Helen Wallace)說。

觀念能否改變

認同這種做法的,不僅僅是轉基因作物的反對者們。「我的觀點是,標籤是必需的。」英國洛桑實驗站(Rothamsted Research)的喬納森·納皮爾(Johnathan Napier)說。喬納森致力於研發轉基因作物,並始終提倡應用轉基因作物。「消費者必須能夠自主選擇。並且我們希望消費者在作出選擇的時候是知情的。」

然而,即便那些能夠使消費者受益的轉基因食品在上市時都帶上清晰的「已經過基因改良」標籤,也不能保證人們的態度會因此有所改變。「我認為我們很難改變人們的想法。」反轉基因運動的支持者、作家兼環保主義者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說。事實上,這些消費者友好型食品既有可能改變當下不利的公眾輿論,也有可能激起反對者的聲討巨浪。「任何能給人們帶來益處的轉基因生物都同時有可能被看作更大的威脅。」他說。

曾經的「黃金大米」就是一個例子,人們最初研發這種大米是為了防止可導致失明甚至死亡的維生素A缺乏症。這種富含維生素的轉基因食品原本有望改善數百萬兒童的生活,卻遭到了反轉基因組織的強烈反對。

風險依然很高。轉基因作物能夠幫助我們以更環保的方式生產出更好的食物,隨著人口增長和全球變暖,這一點將變得更加重要。納皮爾正在研發的、富含有益Ω-3脂肪酸的作物就是這樣的例子。對人體有益的Ω-3脂肪酸通常需要從野生魚類中獲取。雖然目前採用的捕撈野生魚類再進行人工養殖的方法已經比傳統漁業方法更加可持續、有利於健康,其代價依然比種植作物更大。

一代能夠讓消費者明顯受益的轉基因作物的到來將成為一個大新聞。但這還遠不能幫助轉基因食品贏得人心,畢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意識到,他們在吃的食品會對他們帶來什麼影響。

(原標題:轉基因能讓油炸食品變得更健康、菠蘿變成粉色還更美味,你願意吃嗎?本文獲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huanqiukexue 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把油炸食物變得既健康又美味呢?原來這麼簡單!
    在短時間高溫裡炸好的食物,一般都保持著色澤金黃,外焦裡嫩,內外酥脆的特點,咬上一口,渾身上下的細胞都在尖叫著美味,真的是從頭髮絲爽到腳後跟。炸雞,炸甜甜圈,炸酥肉,炸排骨,炸香蕉,每一樣都是讓人慾罷不能啊。可是油炸食物雖好,一說到油炸食物,大家都想到不健康三個字,高油脂,高熱量,容易發胖還不好消化,吃的多了還會給身體器官造成負擔。
  • 轉基因食品是「偽科學」嗎?對此你怎麼看?轉基因食品還能吃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生活軼事匯,帶你了解更多有關三農方面,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轉基因食品是「偽科學」嗎?對此你怎麼看?轉基因食品還能吃嗎多年來,人們就為生產轉基因食品是否合法,打過不少口水仗。
  • 知否|你吃菠蘿的時候,其實菠蘿也在"吃"你?
    在我們吃菠蘿的時候,其實菠蘿也在「吃」你;這都要歸結於菠蘿之中擁有的一種「菠蘿蛋白酶」,它不是簡簡單單的一種酶,而是一系列酶的統稱,而且和大多數多汁的植物一樣,菠蘿為了防禦食草動物也會在體內積累大量難吃的物質,特別是幾種蛋白質水解酶,統稱「菠蘿蛋白酶」(Bromelain)。
  • 世界10大轉基因食品,你轉基因吃多了嗎?
    轉基因之爭時至今日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問題了,甚至上升成了一種「信仰」的程度,比如現在流行的懟人金句「你轉基因吃多了嗎」。轉基因食品,也稱為生物工程食品,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將改變的DNA引入生物體產生的食品。與以前的選擇性育種和誘變育種方法相比,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引入新的形狀和更好地控制性狀。
  • 科學網—農大教授羅雲波: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昨天(6月11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雲波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些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存在種種誤解和猜測,而實際上,「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羅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對300名市民、企業代表和工商執法人員,講解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 轉基因食品到底是危害健康還是有益健康?
    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根據轉基因食品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
  • 方舟子說自己吃轉基因食品,還提倡國人天天吃轉基因食品!
    ,自己經吃了二十年了,現在美國幾種最主要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油菜、甜菜、棉花等,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的品種。經過研究發現,經常吃轉基因食品的動物多半都有併發症,比如像早產,流產,不育,並子宮脫垂等。除此之外,在動物實驗中還發現,很多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動物都出現有不能生殖或出現假懷孕的現象。
  • 油炸食品中的丙二醛致癌?
    最近,有媒體報導稱食用油反覆使用三次後,丙二醛就會翻十倍,而丙二醛是一種致癌物,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丙二醛是什麼?油炸食品中為何會有丙二醛?油炸食品還能吃嗎?    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評定認為,目前的實驗和統計數據並不能得出丙二醛在常規劑量下致癌或者危害健康的結論。但是,由於在細胞中發現可能損傷DNA,以及統計數據和實驗結果的局限,所以,IARC將它劃為第三類致癌物,即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症。可見,說丙二醛致癌,還為時過早。    油炸食品還能吃嗎?
  • 機場中的十大健康食品你知道嗎?
    機場中的十大健康食品你知道嗎?在許多遊客眼裡,機場是一個垃圾食品集結的地方。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機場也有一些健康食品供遊客們享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營養而又健康的食品呢?當你去品嘗一種酸奶時,要注意其中的脂肪含量和所含糖量,由於品牌、類型和口味的不同,所以這些物質含量也有一定的差異。麥片穀物食品那些黏糊糊的玉米粥早已在機場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味而又充滿質感的燕麥粥,其配上乾果,撒些紅糖和堅果,那種香氣令人垂涎三尺啊。燕麥粥是星巴克咖啡館菜單中的熱品,而且許多機場的食品銷售點也會提供含有豐富燕麥的營養早餐。
  • 這些零食已進「黑名單」,你還在天天吃?想要健康又美味,學會321法則
    有些零食口感美美的,一吃起來就停不下來,卻可能很不健康,你是不是還在吃?在零食與快樂之間搖擺的你,是不是拉黑了薯片、夾心餅乾、方便麵、炸雞塊、可樂、水果糖,選擇了0糖、0脂、非油炸的健康零食?秋葵、胡蘿蔔、芋頭、菠蘿蜜等新鮮蔬果經過VF真空低溫油炸脫水技術的處理,搖身一變成為酥脆的蔬果乾。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原來是這樣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 哪些人不適宜吃菠蘿 吃菠蘿有什麼好處
    天氣逐漸變得炎熱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不想吃飯,水果受到了大家的青睞,菠蘿也是春夏的應季水果了,那麼哪些人不適宜吃菠蘿?菠蘿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菠蘿的食譜推薦大家不妨學習下,一起來看看關於菠蘿的相關情況吧!
  • 製作油炸食品小技巧及面點油炸技術要領
    在高飽和脂肪中煎炸的食物比在不飽和脂肪中煎炸的食物表面更適口,油味更少,因為飽和脂肪冷卻後會重新凝固。此外,許多飽和脂肪,如鴨肉和牛肉脂肪,比精製液體油更可口。所以從口味和質地的角度來看,固體脂肪是油炸的好選擇。 然而,飽和脂肪被認為不如液態多不飽和脂肪健康,因為它們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有關。
  • 39、轉基因食品科學家不吃?領導不吃?你還真想錯了
    39、 你吃轉基因嗎?科學家吃嗎?領導為什麼不帶頭吃轉基因食品?答:我本人選擇食品時不會在意它是不是轉基因,而且由於目前市場上能買到的轉基因食品只有轉基因食用油和木瓜——即使我選擇它們,攝入的量也很有限。如果將來抗蟲玉米、水稻我會傾向於選擇它們,原因很簡單,這些品種可以少打農藥,轉基因抗蟲玉米不發黴,幾乎沒有黃麴黴毒素,食品安全性更高。如果還有其它改善營養品質的轉基因作物上市,我更會選擇食用它們。
  • 11道別具一格的油炸食品,油炸蠍子不算啥,就問你敢喝油炸啤酒嗎
    油炸蠍子——蠍子扔油鍋裡炸,炸至兩面脆嫩時撈出,隔壁大爺饞極了。油炸糖果——知道你喜歡吃糖,油炸食品也吃著嘎嘣脆,所以就給你做一道油炸糖果吧,滿足了你的兩種口欲,怎麼樣?油炸黃油——可能炸了黃油後就更肥了吧!就是沒炸時我都不敢一口一口吃,更別說炸過之後。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科普作家、環保人士馬克·林納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迄今為止,有食用有機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卻沒有人因為吃了轉基因食物而死亡。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科普作家、環保人士馬克·林納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迄今為止,有食用有機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卻沒有人因為吃了轉基因食物而死亡。有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2011年夏,德國大腸桿菌疫情席捲歐洲,致使53人死亡,3500人患上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傳染源是德國北部一家有機農場生產的有機豆芽攜帶的致病性大腸桿菌。
  • 那麼好吃的菠蘿,你知道它的好處嗎?又該怎麼吃它呢?
    在中國,有很多以海聞名的城市,那些有蔚藍的天,清澈的水,更重要的是因為面積大才能稱為海,那麼你知道菠蘿海嗎?知道在湛江徐聞的菠蘿有多少嗎?想像一下海你就有畫面了,一望無際的菠蘿仿佛要蔓延到天際。菠蘿口感香甜可口,那麼你知道它的好處和吃法嗎?今天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熱帶果王——菠蘿。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現在很多科學界和醫學家都致力於研究基因,希望在基因層面為人類健康帶來更美好的願景。比如重組DNA、克隆、轉基因等基因工程技術。在醫學界,也開發了基因工程藥物,以及未來可能實現的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這為我們展現了無數可能發生的美好場景。然而任何一個理性的人都知道,從理論到實踐,必然經歷無數的嘗試、失敗和修正等。
  • 很多人愛吃的甜玉米和紫薯都是轉基因食品嗎?
    可能有小夥伴會問: 糖尿病人能吃甜玉米嗎? 我的答案是:可以吃。 我們國家進口的轉基因玉米只可以作為加工原料,所以說生活中大家能夠見到的只有轉基因的玉米油。根據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轉基因食品必須在標籤上明確標註,所以說如果是我們自己購買產品的話,不可能稀裡糊塗地就吃到轉基因食品的。 02 紫薯也是轉基因食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