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羅兵
運動營養食品的概念如何普及?運動營養食品科研人才如何培育?7月16日~17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運動營養食品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與業內人士就運動營養及其相關產業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表示,近10年來,我國運動營養食品科技與產業的發展迅猛,給我國競技運動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運動員保持更加健康的身體狀態,適應最高水平的對決,持續保持最佳競技狀態,獲得更長的運動生涯,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的同時,必須理解和懂得科學的訓練及營養計劃,學會和掌握如何藉助運動營養食品為訓練和比賽服務。「以康比特為代表的運動營養食品企業,通過他們優質的產品和悉心的解決方案,為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們希望通過運動營養專家努力和運動食品企業的共同參與,能夠為運動員提供安全、高效的運動營養產品。」蔣志學說。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運動營養食品行業的成就值得肯定,但也應當看到,整個行業的發展與歐美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這種差距首先體現在產業格局的落後。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運動營養食品行業已經湧現出30多個知名品牌,形成了以GNC為代表的優質企業群體。而中國目前的產業格局尚不成熟,像康比特一樣具備相當實力和規模的企業還未大量湧現。其次,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不足。美國一年推出的運動飲料達上百種之多,在品種、配方設計和使用功效等方面的市場細分度已經非常成熟。而國內的運動營養食品種類還比較單一。再次,運動營養觀念的普及也不如國外廣泛。可以說,歐美的運動營養食品行業在多個方面都有值得國內行業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2011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從政府的高度對全民健身、科學運動作出了有力的號召和詳細的規劃。基於這樣的宏觀政策背景,運動營養食品專家、業界代表都對中國運動營養食品未來10年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展望。他們認為,隨著我國群眾運動基礎的擴大、群眾健康意識覺醒、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加大以及產品技術和加工工藝的逐步成熟,中國運動營養食品行業將會迎來由小做大、由服務競技體育到面向大眾營養的最佳時機。
「這幾年運動食品的研究,已經不僅限於為專業運動員服務。」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盛志國說,據前幾年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鍊的現狀調查反映,現在僅有不到10%的群眾接受到健身指導。健身指導一方面是健身方法和技能的指導,另一方面就是健康營養的作用。通過體育健身會增強體質,但是一旦出現了一些慢性病和老年病後,光靠體育健身是不夠的,因此通過健康營養的補充這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什麼是科學健身?除了要去參與運動以外,也包括有好的運動營養的補充,還有一些科學健身方法的指導,還有一些補充人群參與健身項目的選擇,對健康的促進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運動營養是科學健身過程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盛志國認為。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女士預計,2012年中國食品產業將達到9萬億元的產值,在去年全球經濟非常低迷背景下,我們依然有31.6%增速和7.8萬億產值。「相比於強大的傳統的中國食品工業,我國新興的運動營養食品行業還面臨著諸多難題與挑戰。」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白厚增博士坦言,行業的監管、法規的建設是運動營養食品行業面對的主要的問題。「當然還有技術的投入,行業的企業要持續的技術投入,包括自己的研發設備,包括國際間健康營養食品的交流,包括人才的培養都是很重要的。」
中國的運動營養食品產業起源於為專業運動員服務,至今仍然沒有為普通大眾所熟悉。除了在運動場館和健身房銷售之外,國產的運動營養食品並未在商超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這也是屢屢讓外界質疑中國運動營養食品產業何時真正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對此,同時擔任康比特公司負責人的白厚增博士樂觀地認為,國外開始的時候也是從大眾營養、保健營養大學科裡面開始,後來越來越向指向人群聚焦,越來越指向產品消費的功能性。「這個行業從小眾走向大眾,除了我們自己國家經濟發展以外,我們企業也需要有一些準備。這個準備的過程我覺得也不要想得太複雜。」他透露,康比特公司生產的一些飲料正在和一些大的商超談進場的問題,估計很快就可以在商超方便地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