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數據顯示土星並非一直有環—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土星環是土星的標誌,但這個環何時形成?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探測器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土星環可能比土星本身的形成晚得多,形成於1000萬至1億年前,約相當於地球上的恐龍時代。

土星形成於約45億年前。有線索表明,它的環系統是後來才出現的,但具體是多久以後呢?

為了釐清土星環的年齡,科學家需要測量環的質量。20世紀80年代初,研究人員藉助「卡西尼」號和「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對土星進行了遙感測量;2017年,在「卡西尼」號壯烈犧牲之前,隨著其燃料不斷耗盡,它在土星和其環之間進行了22次俯衝,這使太空飛行器落入土星的重力場。在那裡,它可以感受到土星和環的引力;而從NASA的深空網絡和歐洲航天局的天線發送到「卡西尼」號的無線電信號傳達了這艘宇宙飛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一旦科學家知道引力對「卡西尼」號的影響有多大,他們就能確定土星以及環的質量。

最新研究作者、「卡西尼」號團隊成員、義大利羅馬大學的魯西阿諾·艾斯說:「只有『卡西尼』號與土星最接近之際,我們收集的測量結果才讓我們獲得這一新發現。通過這項工作,『卡西尼』號實現了其基本目標:不僅確定環的質量,還利用這些信息改進模型並確定環的年齡。」

此前,科學家已經弄清楚了土星環的質量與其年齡之間的關係:質量越低,環越年輕,因為在較長時期內,明亮且大部分由冰構成的環會被行星際碎片汙染並變暗。最新獲得的更精確的質量數據使科學家能更精確地推算出土星環的年齡,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在線版。

科學家將繼續研究土星環是如何形成的。此外,土星環比較年輕這一新證據,也為「土星環從一顆彗星而來」增添了佐證。這一理論認為,這顆彗星距離土星太近,被土星引力,或致更早一代冰月分崩離析的事件所撕裂,形成了土星環。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數據顯示: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鐘
    (原標題:「卡西尼」號提供最新數據顯示 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鐘)
  • 卡西尼號歷時七年飛行後成功進入土星運行軌道
    10時57分,在距土星56000公裡時,由於進入土星勢力範圍,在引力的作用下,卡西尼號略有加速,飛行速度達到26公裡/秒。屏幕上顯示卡西尼在正常運轉,點火之後一切都很順利。   「到目前為止都是好消息,一切正常!」從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直播現場不斷傳來令人振奮的聲音。
  •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在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後,卡西尼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預定任務。按理說,我們已經可以和11歲高齡的卡西尼說拜拜了,但卡西尼號續的能力著實讓人感嘆。此時的卡西尼仍然狀況良好,在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後又繼續續了9年時間,卡西尼號為何會如此長壽呢?
  • 這正是卡西尼號墜毀土星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當探測器結束了大結局並開始進入土星的大氣層時,這對任務團隊來說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時刻。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的地點是白色的,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儘管任務已經結束,科學家們仍在忙於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
  • 「卡西尼」號探測器長眠土星前,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人類探索土星的最大功臣卡西尼號,已經於去年9月墜毀於土星,卡西尼號總共執行22項任務,不斷的穿梭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為人類留下了大量關於土星的數據,雖然卡西尼號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它留下的大量數據依舊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回數據,數據顯示土星一天時長僅為地球一半!
    土星和地球是不相同的,它擁有無陸地標誌的表面和獨特的磁場,而這些會阻礙科學家們精確的測量自轉速率。如今研究人員使用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回來的數據,已經解開了這一謎團。研究的結果已經發表在了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面,土星環上的粒子對土星內部振動反應就像地震儀對地震的反應是一樣的,它也可以產生可測量的波模型。研究人員聲稱,土星環上的粒子能夠感受到了行星引力場的振動,在土星環的特定位置,產生的振動就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內捕捉到了土星環粒子,從而慢慢的積累能量,用以觀測波的形式觀測到。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為什麼要探索土星?土星軌道飛行器(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探測器是太空飛行器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卡西尼號被派去收集有關土星及其衛星的數據,而惠更斯號探測器則被派去研究土衛六的表面。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土星也許是最優雅和神秘的。幾十年來,甚至幾百年來,它一直吸引著科學家。
  • 土星光環下的雨,卡西尼號嘗了嘗
    每一秒,土星環都會向土星的雲層播散大約數百千克的水冰、有機分子和其他微小的顆粒。在卡西尼號執行任務的最後幾周裡,它先後22次從土星和它的光環之間穿過,品嘗了光環雨,讓科學家終於有機會直擊土星及其光環間驚豔而複雜的相互作用。認識這一複雜性,並非只是一項難懂的學術研究,還朝著揭開土星系統最亙古不變的謎題邁進了一步。
  • 卡西尼號踏上謝幕之旅,拍下震撼土星照片
    20年前離開地球飛向土星的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終於迎來了它的謝幕之旅,它正在逐漸墜向土星。在這場死亡俯衝的過程中,卡西尼號為人類拍下了最後一批的震撼土星圖片。這幅圖展示了土星的光環以及大氣。自今年4月26日起,卡西尼號開始進入了22圈的「謝幕軌道」。
  • 卡西尼號,在土星探索任務中看到了什麼?1997-2017
    1997年10月卡西尼-惠更斯號宇宙飛船開始了長達20年的土星探索之旅,宇宙飛船包含兩個元素卡西尼軌道器和惠更斯探測器,旨在研究土星系統及登錄土衛六。顯示了土星大氣層顏色的細微差異,巨大的明亮環和冰冷的土衛二(左上角可見的小亮點)。
  • 「卡西尼號」近距離與土星打招呼 它留下了什麼?
    卡西尼號(Cassini)是卡西尼恵更斯號探測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惠更斯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但是在它墜毀之前它最後一次拍攝了一張土星的圖片。它一直在為土星探測做出它的貢獻。在最後的時刻還在做出它的最後一份努力,雖然它沒有生命,但就是這樣才會深深的震撼我們的內心。照片的名字叫做「再見,土星」。卡西尼號探測器一直在為人類了解土星做出它的貢獻。
  • 曾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土星是僅次於木星的第六大行星,從當天的距離來看,它的大小僅次於木星,是第二大行星。迄今為止,已有四個太空飛行器探測過土星:先鋒11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以及近年來退役的卡西尼號。它們向地球發回了大量數據,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土星的理解。
  • 史上最悲傷自毀:卡西尼號探測器今日墜入土星
    第一個打入土星內部的人類探測器卡西尼號今天將和我們告別了。1997年10月15日它發射升空,走了7年,才到達土星,然後圍著土星工作了13年。根據推測,北京時間9月15日19時54分左右,將是超齡服役的卡西尼號的最後時刻,我們將再也接收不到來自卡西尼的信號。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時刻表
    北京時間7月1日  10時10分——「卡西尼」土星探測飛行器旋轉角度,其高低增益天線保護飛船在穿過土星環平面時免受塵埃粒子撞擊。  10時36分——太空船啟動引擎減速,依靠土星重力進入運行軌道。  12時12分———「卡西尼」號進入土星軌道。
  • 土星上的這個「黑洞」是什麼?卡西尼號拍攝了壯觀「日食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下了這張「壯觀」的照片,照片中土星上出現了一個類似黑洞的物體。美國宇航局在長達13年的卡西尼號任務期間拍攝了這張美麗的土星照片,NASA的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圍繞這個環狀巨行星旋轉了近300圈,收集了有關這顆行星表面、衛星和光環的數據。
  • 多圖欣賞: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和它的衛星們
    在未來更多的任務派發到土星之前,卡西尼號拍攝的各種圖片會繼續滿足我們對其探索的需求。影響位置:紅外影像這組圖像由卡西尼號裝載的可視化紅外線譜儀於2017年9月15號這天發回的數據合成的卡西尼號進入土星大氣層的位置。
  • 探索土星13年後 「卡西尼」號墜入茫茫太空
    責任編輯:孔慶玲   原標題: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飛船熔解 結束13年土星探索  中新社休斯敦9月15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9月15日上午7時55分,「卡西尼」(Cassini)號宇宙飛船以極超音速墜入土星大氣層,經幾分鐘熔解後化為灰燼
  • 美國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在23年前的今天,1997年10月15日(農曆1997年9月14日),美國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成就到2012年10月為止,這顆探測器對土星及其星環和衛星的觀測已有8年時間。向地球傳回大約444GB科學觀測數據,其中包括30萬多幅照片。
  • 卡西尼號的土星之旅:毅然前行,壯烈獻身
    13年後,它投入土星,消失在土星的大氣中。 這是一場詩意的旅行,它沿途捕捉了許多太空美景;同時又是壯烈的,在生命的終點它化作土星上空轉瞬即逝的絢爛焰火。 這是卡西尼-惠更斯號的一生。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搭乘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卡西尼號將穿越土星光環,持續通過多種儀器發回數據,直至9月15日信號消失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