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

2021-01-08 中國水網

記者 王 玲

成績值得肯定

2006年,全國城市汙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56%,增加4個百分點左右。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對其運行監管,是實現「十一五」水汙染治理目標的重要保障。

2006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1431.3萬噸,比2005年增長1.2%,增幅與上年相比,回落了4.4個百分點。儘管化學需氧量還是不降反升,但是增長趨勢大幅減緩。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主任孫佑海認為,這個成績的取得,應該說來之不易。如果沒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去年下半年的努力,不可能達到主要汙染物排放增幅減緩的效果,應該對已經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去年以來,全國水汙染物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各級政府結合自身實際,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等手段,加快城鎮汙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的建設,全力推進水汙染物減排工作。

據初步統計,去年一年,全國新增城市汙水處理廠283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近1200萬噸/日;另外,還有近100個汙水處理廠通過提高汙水收集率和負荷率,增加汙水處理能力近500萬噸/日。全國城市汙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56%,增加4個百分點左右。另外,全國還有近180個城市汙水處理廠在建,設計處理能力約300萬噸/日,今年內有望陸續建成投運,可形成化學需氧量20萬噸的削減能力。

有關專家認為,汙染物減排的各項措施到位需要一個過程。實現主要汙染物削減10%,是針對「十一五」期間5年提出的總要求,這是一個動態過程。年度之間汙染排放有升降、有起伏,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加強對這些汙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是實現「十一五」水汙染治理目標的重要保障。專家們建議,今後,應繼續加快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加大管網配套力度,進一步落實汙水處理收費政策,同時環保部門也應加強監管,保證已建成的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加大治理力度

2006年,全國共關閉取締近5000家造紙、釀造、製革、澱粉、製糖等重汙染企業,查處2.8萬家違法排汙企業。應繼續加大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關小上大」的同時要注重汙染物總量控制。

專家估算,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將增加10萬噸左右。2006年,全國GDP增長10.7%。在經濟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對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2006年,全國共關閉取締近5000家造紙、釀造、製革、澱粉、製糖等重汙染企業,查處了2.8萬家違法排汙企業,同時國家環保總局對新開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提高了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能耗、高汙染項目的準入門檻。

與會的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進展還比較緩慢,許多應該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沒有退出市場,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的產能擴張尚未完全遏制,結構性汙染增加了減排壓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認為,我們淘汰了很多落後的生產能力,但新增的生產能力增長很快,結果就是,我們下很大力氣降低的排放量被快速增長的新增排放抵消。

專家建議,要完成減排指標,需要實施汙染物總量控制,在繼續加大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關小上大」的同時,要避免淘汰項目中減掉的汙染物排放量在新建項目中被掩蓋。在對新上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該努力做到增產不增汙或增產減汙,並加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專家們還呼籲,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合作,營造共同推進汙染物減排的良好氛圍。

信心不能動搖

經過「十一五」頭兩年的努力,可以將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穩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後三年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將會逐步下降。

分析當前主要汙染物減排形勢,雖然今後幾年的減排壓力不小,但是專家們對實現「十一五」期間主要汙染物排放削減10%的目標充滿信心。

「我們現在要樹立信心,紮實工作,乘勢而上,千方百計完成『十一五』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與專家們交流時說。

為了實現「十一五」水汙染物減排目標,環保總局將重點落實以下三項措施:一是通過治汙工程實現減排,重點加快實施城市汙水治理工程,嚴格控制新建項目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加快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到2010年全國城鎮汙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億噸/天,年汙水處理量達到310億噸,全國設市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新增350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量。

二是通過結構調整實現減排,主要是通過國家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淘汰汙染重的生產設備和落後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帶來化學需氧量的削減,這是汙染物總量削減的重要保障,據初步估算,重點淘汰造紙、製革、釀造和印染等行業落後工藝,能減排化學需氧量130萬噸以上。

三是通過加強管理和監管來實現減排,加強對重點工業汙染源環境監管和深度治理,對佔全國工業水汙染負荷65%以上的3000多家企業重點監管,可每年減排50萬噸化學需氧量。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十一五超額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經濟網記者]:請問趙華林司長,因為我知道「十一五」的時候,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減排量、減排指標完成得非常好,但「十二五」的時候我們增加了兩個指標,而且減排量也有變化,我想問一下為什麼?謝謝。
  • 化學需氧量
    到2015年底,吉林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減排指標可分別完成「十二五」任務的144%、108%、429%和116%,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減排數字的背後,是一幅幅天藍雲白、水秀山清的生動畫面,展現的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吉林新篇章。
  • 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必須減排10%
    其中,總量控制指標兩項,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是必須削減10%;環境質量指標3項,分別從國控斷面和七大流域水質、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確定了量化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國家將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量化考核,保障了規劃的可操作性。  周建表示,實施「十一五」環保規劃,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也是動員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
  • 如何有效減排氨氮?
    但是,無論是為了實現改善水環境的最終目標,還是為了滿足水體氮循環轉化的內在需求,實施氨氮減排都不應僅停留在氨氮濃度的減少上,要從長遠考慮,從氨氮減排對總氮的貢獻和對水環境的實際改善效果上下功夫。根據「十一五」化學需氧量減排的經驗,全國汙水處理廠基本執行統一的《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或A標準,對北方汙水處理廠來說,進水濃度高,達標困難;對南方汙水處理廠來說,本身進水濃度就很低,有的已經接近於排放標準,建設費用很不經濟。因此,制定新的排放標準和減排目標不宜全國實行一個標準「一刀切」。
  •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衡量某一地區水汙染程度、大氣汙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國家「節能減排」工作中是重點考察減排的指標。國內不同地區基於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應的指標也存在不同,15個副省級城市也沒有統一的指標。
  • 涼山州2020年度主要水汙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
    為確保完成全州「十三五」及2020年度主要水汙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經研究,我州對2020年主要水汙染物約束性指標目標任務進行了分解,大家快來看看吧!一、提高減排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十三五」期間,省政府下達我州的重點工程減排任務量為:化學需氧量 6940噸,減排比例13%,氨氮600噸,減排比例10.7%,下達目標量為淨削減量,即扣除新增城鎮生活源排放量(以新增城鎮生活用水量換算)。根據省生態環境廳初步反饋,截止2019年底,全州共形成重點工程化學需氧量減排量5695.56噸,氨氮減排量774.61噸。
  • 2010年我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將得到控制
    《規劃》提出,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規劃》全文約2.2萬字,共分為六部分,包括環境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投資重點,保障措施,規劃實施與考核。
  • 單位GDP碳排放降六成的目標如何實現
    解讀中國2030年低碳承諾——單位GDP碳排放降六成的目標如何實現    距巴黎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召開還有5個月時間,剛剛從法國正式訪問歸來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氣候大會東道國發布減排計劃,向國內外宣示了中國走綠色、低碳
  • 化學需氧量COD知識詳解
    化學需氧量還可與生化需氧量(BOD)比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汙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費時間較長,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為便捷一般取五天時已耗氧約95%為環境監測數據,標誌為BOD5。詳解化學需氧量表示在強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氧化一升汙水中有機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汙水中的有機物量。
  • 淺析化學需氧量COD快速測定法的應用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化學需氧量是表徵水體中還原性物質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水質時必不可少的一項測定參數。我國頒布的環境水質標準(2004年中),規定了以酸性重鉻酸鉀法測得的值稱化學需氧量(下面簡稱標準回流法)。然而,該方法測試過程需回流2小時,實驗裝置佔用空間大,成本高,不適於批量樣品的測定。
  • 2019年度水汙染物總量減排情況
    2020年11月20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於通報2019年度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審核結果的函》(皖環函﹝2020﹞634號),正式確認我市2019年度水汙染物總量減排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等環保約束性目標圓滿完成。
  • 化學需氧量(COD)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0.05.11 星期二 化學需氧量(COD) 作者:重鉻酸鉀法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強酸並加熱條件下,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
  • 何建坤:實現1.5℃溫升控制目標,甲烷減排刻不容緩
    實現1.5℃的溫升控制目標比2℃的目標會極大減少氣侯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但是他所帶來的減排成本也會增加3~4倍。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統籌應對氣侯變化的行動以避免地球的風險。實現1.5℃的溫升控制目標,那麼減排的進程就會更為緊迫,到2050年,全球需要實現所有溫室氣體的近零排放,也就是要實現碳的中和。
  • 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稱COD)是指水體中易被強氧化劑氧化的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結果折成氧的量
  • 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本標準規定了水中化學需氧量的重鉻酸鹽法。本標準適用於地表水、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本標準是對《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GB 11914-89)的修訂。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HJ 828—2017代替GB 11914-89)   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Fast
  • 什麼是溶解氧、溶氧量、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請您頂置本公眾號,更易得到環保相關的內容(如何頂置本號見後在海洋深約四、五百公尺處,常有最少含氧量層,幾乎達0至1ppm溶氧量,可能系因此處細菌消耗量大,水錶層生物死亡後,沉到此處,又開始分解,所溶氧量會這麼低生化需氧量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
  • 《聚創環保》水樣中化學需氧量COD測定的5種新方法
    本期為您推薦的5種水樣化學需氧量檢測方法:第I種:化學發光法化學需氧量中的化學發光法具有敏感度較高、檢測範圍大等特徵,可適用於現場檢測及無機、有機物檢測中。同時,化學發光檢測技術所需能量主要來源於化學反應,無需加熱或光源照射,大大提升了化學需氧量檢測效率。
  • 中信證券:節能減排捲土重來,關注「四大效應」
    中信證券:郤峰 陳華良 劉浩波 2011-09-09 「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完成較好,但「突擊」的負面影響較大。「十一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中,減排指標超額完成,節能指標完成情況略有不足。
  •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圖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程婷 圖「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浙江:汙水處理COD減排不達標不能評園林城市
    3月23日電(記者 嶽德亮)浙江省建設廳日前決定,對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加強監管,凡是COD(化學需氧量)減排不達標的地方,評選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