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 玲
成績值得肯定
2006年,全國城市汙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56%,增加4個百分點左右。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對其運行監管,是實現「十一五」水汙染治理目標的重要保障。
2006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1431.3萬噸,比2005年增長1.2%,增幅與上年相比,回落了4.4個百分點。儘管化學需氧量還是不降反升,但是增長趨勢大幅減緩。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主任孫佑海認為,這個成績的取得,應該說來之不易。如果沒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去年下半年的努力,不可能達到主要汙染物排放增幅減緩的效果,應該對已經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去年以來,全國水汙染物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各級政府結合自身實際,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等手段,加快城鎮汙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的建設,全力推進水汙染物減排工作。
據初步統計,去年一年,全國新增城市汙水處理廠283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近1200萬噸/日;另外,還有近100個汙水處理廠通過提高汙水收集率和負荷率,增加汙水處理能力近500萬噸/日。全國城市汙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56%,增加4個百分點左右。另外,全國還有近180個城市汙水處理廠在建,設計處理能力約300萬噸/日,今年內有望陸續建成投運,可形成化學需氧量20萬噸的削減能力。
有關專家認為,汙染物減排的各項措施到位需要一個過程。實現主要汙染物削減10%,是針對「十一五」期間5年提出的總要求,這是一個動態過程。年度之間汙染排放有升降、有起伏,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加強對這些汙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是實現「十一五」水汙染治理目標的重要保障。專家們建議,今後,應繼續加快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加大管網配套力度,進一步落實汙水處理收費政策,同時環保部門也應加強監管,保證已建成的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加大治理力度
2006年,全國共關閉取締近5000家造紙、釀造、製革、澱粉、製糖等重汙染企業,查處2.8萬家違法排汙企業。應繼續加大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關小上大」的同時要注重汙染物總量控制。
專家估算,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將增加10萬噸左右。2006年,全國GDP增長10.7%。在經濟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對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2006年,全國共關閉取締近5000家造紙、釀造、製革、澱粉、製糖等重汙染企業,查處了2.8萬家違法排汙企業,同時國家環保總局對新開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提高了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能耗、高汙染項目的準入門檻。
與會的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進展還比較緩慢,許多應該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沒有退出市場,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的產能擴張尚未完全遏制,結構性汙染增加了減排壓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認為,我們淘汰了很多落後的生產能力,但新增的生產能力增長很快,結果就是,我們下很大力氣降低的排放量被快速增長的新增排放抵消。
專家建議,要完成減排指標,需要實施汙染物總量控制,在繼續加大重汙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關小上大」的同時,要避免淘汰項目中減掉的汙染物排放量在新建項目中被掩蓋。在對新上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該努力做到增產不增汙或增產減汙,並加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專家們還呼籲,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合作,營造共同推進汙染物減排的良好氛圍。
信心不能動搖
經過「十一五」頭兩年的努力,可以將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穩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後三年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將會逐步下降。
分析當前主要汙染物減排形勢,雖然今後幾年的減排壓力不小,但是專家們對實現「十一五」期間主要汙染物排放削減10%的目標充滿信心。
「我們現在要樹立信心,紮實工作,乘勢而上,千方百計完成『十一五』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與專家們交流時說。
為了實現「十一五」水汙染物減排目標,環保總局將重點落實以下三項措施:一是通過治汙工程實現減排,重點加快實施城市汙水治理工程,嚴格控制新建項目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加快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到2010年全國城鎮汙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億噸/天,年汙水處理量達到310億噸,全國設市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新增350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量。
二是通過結構調整實現減排,主要是通過國家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淘汰汙染重的生產設備和落後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帶來化學需氧量的削減,這是汙染物總量削減的重要保障,據初步估算,重點淘汰造紙、製革、釀造和印染等行業落後工藝,能減排化學需氧量130萬噸以上。
三是通過加強管理和監管來實現減排,加強對重點工業汙染源環境監管和深度治理,對佔全國工業水汙染負荷65%以上的3000多家企業重點監管,可每年減排50萬噸化學需氧量。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