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幫助兒童正確認識自我,從這本繪本開始

2020-12-03 四點老師

(本文是四點老師的第84篇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原創,保護原創從你我做起!)

01.

這一周帶著兩個孩子看了日本作者吉竹伸介的《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這本書,無論是孩子還是我,都很喜歡這本書,也感嘆作者的想像力。吉竹伸介並不是一開始就專門從事這個職業,他在一家遊戲公司工作,出於愛好在業餘畫插畫,4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第一本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本是19年8月份出版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這本書講了一個小男孩小健,覺得每天要上學要整理房間,非常麻煩,就用零用錢去買了一個打折的機器人,想讓這個機器人代替他,然後就開始給機器人介紹自己,書中小健花了很多功夫介紹自己,在介紹自己的過程中逐漸認識獨一無二的自己。

圖畫非常形象生動,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們從外形、家庭、情緒、喜好等方面了解不一樣的自己,這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其實也正好契合了孩子自我認知的發展,從各方面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喜歡這樣的自己,也是孩子們建立自信心的關鍵因素。

02.

自我認知是一種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掘自我的能力,良好的自我認知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主要由三方面構成,分別是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兒童的自我認知能力從很早就開始出現了,比如一歲的寶寶第一次照鏡子,他會對鏡中的自己感到好奇,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外貌特徵。

第一部分: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的是自己的身體形象,包括性別、外表特徵等。

在繪本中,小健非常清晰的描述了自己的外形特徵,這種特徵是非常獨特的、可愛的、客觀的。

家長也可以在孩子兩三歲以後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生理特徵,比如用畫筆畫出自己的樣子,或者語言描述自己的外貌、服飾等,認識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性。

第二部分:社會自我;

社會自我指的是自己在社會關係中的位置,包括自己在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中的影響和社會地位。

這兩頁非常形象的展現了小健在不同人腦海中的樣子,展示了兒童在不同的社會關係中的行為特徵和表現。家長們也可以引導孩子談談這方面的內容,比如你在老師心目中、在朋友心中、在親戚心中、在父母心中是什麼樣的人,有助於兒童對自我形象的完整性的把握。

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孩子能夠很好的觀察自己的行為,進行行為偏差的矯正,反思自己的行為表現是否恰當,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曾提出了「鏡中我」理論,將他人看做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中可以照出我們自己的樣子,而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那個樣子就構成真正的自我。

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都是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根據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而發展起來的,兒童也不例外。

第三部分: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指的是對自己的氣質、能力、性格、情趣、愛好、理想等的認識,這是認識自我的關鍵,需要認真加以分析。

小健喜歡的討厭的東西,家長也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或者提問的方式談論孩子喜歡的顏色、玩具、同學等,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獨特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地方和不擅長的地方,善於發現自己。

各種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孩子認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無論是高興還是生氣,都是正常的情緒表現,都是真實的自己。家長對孩子們的情緒也要抱有接受的心態,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有存在的作用和價值,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引導孩子學會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情緒、優缺點等,這些喜好和情緒無所謂對錯,因為這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充分了解自己的各個方面,孩子們才能客觀看待自己,不會出現認知偏差。

03.

當兒童對自己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就會出現行為不恰當的外在表現,而家長如果只是一味的矯正行為,很可能適得其反,沒有找到根本的原因。

這種認知偏差簡單概括可以分為兩方面:高估自己或者低估自己。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就會出現自負,也就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當這些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會難以接受。所以,在選擇任務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選擇那些非常難的或者非常容易的,非常容易的不會失敗,非常難的即便失敗了也可以歸咎於任務的困難。也或者把失敗歸因於對手的運氣好等因素上,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和優缺點。

反過來說,過於低估自己的孩子會出現自卑心理,無法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情,對自己的能力充滿懷疑。

無論哪種偏差,對孩子的未來的人格獨立和成長都是非常有害的,那麼我們就要找到孩子產生認知偏差的原因了,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

孩子小的時候,對自我的認知大部分來自於家長和周圍人的評價,如果家長過分的以孩子為中心,過於驕縱和誇讚孩子,就容易讓孩子形成自視過高的自我認知。反之,如果經常打擊批評孩子,孩子也會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這就要進行最後一個問題的探討了,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呢?

04.

誇讚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要注意的是,多誇獎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誇獎他聰明,多誇獎具體的細節,而不是「你真棒」之類的籠統誇獎。鼓勵孩子沒有錯,但是方法不對,孩子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鼓勵孩子,但是卻把鼓勵孩子當成了一味的誇獎,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能得到家長的鋪天蓋地的誇讚和表揚,孩子們自然會生出一種自己無所不能的感覺。

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去誇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總是隨意表揚和肆意誇讚。

比如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了一個積木城堡,儘管它看起來不太像樣子,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孩子努力的地方,可以試試這樣說:「我看這個城堡你做的非常用心,你真是一個有耐心的小朋友啊,而且這個城堡堆的很與眾不同呢!」

走心和沒走心,孩子是可以聽出來的,拿著手機敷衍的抬頭說了一句:「你真棒!」孩子感受不到你的關注和肯定,心裡都能覺察的到。

肯定優點,也要看到缺點,客觀的評價孩子;

評價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用這樣的語言:「我看你幹啥都不行」或者「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真是一無是處」等等非常籠統的批評和打擊,對孩子的心理傷害非常大。

時間久了,孩子可能會非常自卑膽小,對自己的評價也會很低,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當然,這並非是說孩子不能批評,而是說批評要具體,不要以偏概全。比如孩子不夠認真,做題的時候總是敷衍,那我們就針對孩子的不認真來批評,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而不是以偏概全,說孩子哪兒哪兒都不行。

引導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接觸更優秀的人;

帶孩子長見識,是為了讓孩子了解到世界的廣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不足的地方,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學習別人的優點。

帶孩子旅遊、到博物館、看展覽、閱讀、結識不同的朋友等,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認為自己是「世界第一」。

當然,家長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接觸外界並非是讓孩子一味的比較,在孩子最討厭家長做的事情裡面,跟別的孩子比這一項是非常靠前的,一定不要說「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降低,對對方充滿了敵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都有自己的個性,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喜歡這樣的自己。

就像繪本最後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像一棵造型不同的樹,樹的種類是天生的,我們無法選擇,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怎麼去培育它、裝飾它,樹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自己的這棵樹。

我們養育孩子,也是希望孩子喜歡這樣的自己,有優點有缺點,有各種情緒有各種小心思的自己,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作者:四點老師,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二寶媽媽,記錄育兒趣事,探尋育兒規律,不做完美媽媽,做一個跟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的媽媽。

相關焦點

  • 盛開鮮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從這些繪本開始!
    原標題:盛開鮮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從這些繪本開始!除了耳提面命之外,用繪本來傳遞自我保護意識,無疑是更便捷更溫和的方法,同時讓不敢面對安全教育中負面信息的孩子有了一個更好的接受方式。 關於這方面的繪本有很多,之前麥田老師也在主題書單中推薦過一些。但是最值得推薦的還是這套地震出版社出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系列繪本。
  • 為什麼英國小學一年級必讀這本繪本?
    原標題:為什麼英國小學一年級必讀這本繪本? 鴨子的好朋友都很心疼鴨子,他們希望能做點什麼來幫助鴨子。 它抓住兒童直觀認識事物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更易產生厭惡懶惰的心理,樹立對待正確的勤勞與懶惰觀念。 03 關於團結合作: 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精神 我孫子喜歡這本書,它可以教給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剝削和團結合作的問題。
  • 繪本中的智性探究:什麼是兒童哲學繪本?
    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有一種做哲學的潛能,是天生的哲學家。後一年,啟發繪本館出版了《皮皮羅的哲學啟蒙繪本》系列,而海豚傳媒也相繼在當年出版了《幼兒第一套哲學啟蒙繪本》。這三套書都是從法國引進的,討論的內容都比較貼近幼兒生活,比如為什麼我不能撒謊,為什麼我不能買玩具,為什麼小貓咪會離開,為什麼我要上學,為什么爸爸愛我等等。這些討論都是涵蓋在故事之中的,所以也易於幼兒理解。
  • 這10本超好玩的繪本,讓寶貝輕鬆愛上英文
    2、Color Zoo作者:Lois Ehlert適合年齡:0-2歲推薦人:靈兒媽媽這是一本幫助小朋友認識形狀的繪本,也是一個非常能夠激發孩子想像力的繪本。讀這本繪本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摸摸小兔子,一起玩躲貓貓,還可以聞花香,可以多方面地調動孩子的視覺、觸覺、嗅覺和動手能力,繪本故事還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6、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
  • 中國的「凱迪克大獎」童書,這些國產繪本每本都是用心做的好書
    繪本可以說是一大育兒神器,現在有娃的家庭基本都有。不過大家平時買的繪本大部分都是國外引入,其實呢!國內做的好的繪本也是大有書在的。繪本界有很多極具分量的國際獎項,比如美國凱迪克獎、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等等。咱們中國也有一個大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後臺不少媽媽留言,讓我推薦一些寶寶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從牛牛4個月開始,我就給他買了人生第一套經典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堅持用書餵了孩子四年多,目前家裡有5個繪本架,圖書超過700多本。公號成立四年半,我也做了四年多的童書繪本團購,看得多懂得多,也有一些經驗分享給你們:①國外的繪本不一定都是好的,要看翻譯,還要看拿到版權的出版社,是否用心去做這本書。
  • AI伴學機器人V6做寶寶快樂成長的啟蒙好夥伴
    為了幫助家長們解決這一困擾,正確開啟寶寶的啟蒙教育,優學派秉承「實現現代科技與優質教育資源的完美結合」的理念,首次創造性的將AI手指點學系統應用到兒童早教產品中,推出了首款AI伴學機器人V6,實現了集學習、科技、陪伴、娛樂為一體,能夠引導兒童在日常互動中開心學習,陪伴孩子快樂玩耍,解決了年輕父母在孩子啟蒙教育與工作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 孩子必讀的兒童繪本:小雞球球系列(1~3歲)
    兒童繪本就是相當好的一種和孩子的交流模式。本身,兒童繪本這種漂亮的圖畫故事結構,孩子就相當喜歡容易接受。並且,兒童繪本中所講的故事都是有針對性的,孩子可以通過繪本來學習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都是無意識性的學習,比家長單純的說教效率要高得多。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並且藉助兒童繪本的故事為媒介,來直接表達出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父母的愛。
  • 心理學家推薦的20本兒童繪本
    六一兒童節剛過,家長們除了給予孩子物質上的禮物之外,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閱讀」。兒童心理學家吳念陽長期從事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她為孩子們推薦了20本繪本。看下文,了解這20本繪本都是哪些?
  • 兒童智慧機器人——體面實用的送禮好物,螢寶陪護機器人開箱
    兒童智能手錶我考慮過,但是百度後發現更適用於5-12歲的大寶貝。不是特別符合我選禮物的需求。後來又搜索到智慧機器人,它的用戶適用年齡正好符合我的需求,它據說是功能全面的兒童陪伴利器。可為0-12歲的孩子成長助力。網上搜索兒童機器人可選的品牌、類型也有很多,例如米兔、LUKA、火火兔、牛聽聽、螢寶等等。
  • 世界盃來了,15本與足球相關的繪本推薦給爸爸和孩子們!
    今天麥田為大家整理了15本與足球有關的繪本,爸爸媽媽不妨借著世界盃培養孩子對足球甚至體育的興趣,或者培養孩子團隊合作的精神或者幫助孩子去體會社會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規則也許,你就此培養了一名足球明星哦!
  • 《回到大海》:溫情暖心的鯨魚童話故事,讓孩子正確認識友誼
    拿到《回到大海》繪本時,我被暖到了,在這本書中或許能找到無數個曾經相似的我們。一天放學後,男孩蒂姆遇見了迷路的鯨魚薩姆,除了蒂姆沒有人注意到迷路的薩姆,小男孩想盡辦法,最終幫助薩姆回到大海。看似平淡無奇的友誼故事,其實不然,男孩蒂姆與鯨魚薩姆的孤獨被彼此治癒,這才是友誼中的難能可貴,誠如書籍一開始作者寫的那句話,「獻給所有認為自己不曾被注意過的人,以及那些需要回到大海的鯨魚。」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所以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是由一個問題開始的,比如:《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教孩子認識世界;《後來呢後來怎麼了》:和孩子輕鬆聊死亡……今天為孩子們推薦8本他最具「成長力」的繪本,每一本都值得大人和小孩反覆閱讀。這些書告訴大人和孩子們:這樣就可以了、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 英語啟蒙:孩子不願意讀英文繪本怎麼辦?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48篇原創文章。近日,有寶媽誇獎苗爸說:「苗爸,你分享的方法真的很好,非常接地氣。感謝你這麼無私的分享。」 聽到這裡,我心裡暖暖的,仿佛突然看到了自身的價值似的,心裡美滋滋的。接著,這位寶媽話鋒一轉,說到:「現在的問題是,我家的孩子死活不喜歡讀英文繪本。我要給他讀,他還把書推一邊,要我讀中文繪本故事。
  • 5套幼兒園指定繪本,搞定「開不了口」的性教育!
    了解性教育的內容之後,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正確地進行性教育呢?渝姐為大家推薦5套性教育繪本,適讀年齡在3-6歲,也就是說,性教育可以從孩子3歲就開始普及,當然提前也可以。,家長千萬別慌,如果你說不出口,可以看看這本繪本是如何教孩子認識身體的。這本性教育繪本趣味十足、簡明易懂,在巧妙的故事中解答了孩子的各種疑問,同時讓孩子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提高性防範意識。
  • 0-3歲英語啟蒙必讀繪本,這五本絕對不能錯過,強烈推薦
    推薦了5本我覺得非常適合0-3歲小寶寶英語啟蒙的繪本:  入門最佳的《Where is Baby's  繪本裡句子很簡單:Where are baby's eyes?Where are baby's feet?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幫助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可是寶寶們的建立自我意識的很關鍵的一步哦。這本書讀完後,媽媽們可以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用英文詢問他:Where are baby's eyes?多數寶寶都能愉悅地回答正確。
  •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激發自己的潛力?
    面對自我的困惑如果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能正確的定位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那麼他就是你成功道路上無形的一堵牆。那麼如何打破怎麼這堵牆呢?我們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做法,那就是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正確的定位自己,才可以改變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
  • 兒童繪本《蹦!》全書就一個字,看我如何陪孩子閱讀這本書
    它是日本作家松岡達英創作的一部童趣十足的少兒繪本,語言簡單幽默,畫面溫馨有趣,一個「蹦」貫穿全文,深受小朋友喜歡。松岡達英,平常特別喜愛蟲子,24歲開始便環球世界,痴迷自然十年如一日,40多年如痴如狂筆繪自然,被譽為日本的「自然科學繪本大師」的畫家。根據在世界各地採訪過程中收集的資料,出版了大量的科學繪本。
  • 3~4歲孩子適合看的40本英文繪本,都給你整理好啦!
    :當我還是個嬰兒的時候,我一直穿尿褲便便,還經常穿著尿褲到處搗蛋!但是當我漸漸長大,我就不能穿尿褲了。每當我想便便的時候,我就必須去廁所,坐在便盆上便便!我每次便便都需要花好長時間,但最後我還是成功地做到了……這本書的故事簡單而富有吸引力,貼近生活,讓年幼的孩子不再抗拒使用便盆,學會成為」大孩子」,對一些手足無措的父母來說,這本書是幫助他們對孩子進行「便盆訓練」的好教程。
  • 這本繪本幫助你
    更有趣的是,這隻企鵝不僅怕冷,所有人類覺得可愛的地方,都是它的煩惱,比如嘴巴太尖、不會遊泳、走路搖搖擺擺。最讓企鵝覺得煩惱的是,它和其他企鵝看上去一模一樣。這種憤世嫉俗的碎碎念有一種「你一點都不懂我」的感覺,非常好玩。所以《企鵝有煩惱》這本書自出版以後廣受歡迎,是全美暢銷圖畫書,也是亞馬遜的年度最佳兒童讀物,還斬獲了一系列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