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可以說是一大育兒神器,現在有娃的家庭基本都有。
不過大家平時買的繪本大部分都是國外引入,其實呢!國內做的好的繪本也是大有書在的。
繪本界有很多極具分量的國際獎項,比如美國凱迪克獎、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等等。
咱們中國也有一個大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它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兩年評選一次,旨在推廣優秀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及表揚為兒童圖畫書作出貢獻的作者、插畫家和出版商。
今天就給大家挑一些歷屆獲獎作品來盤盤,要給娃買繪本的朋友,照這份書單閉眼入沒問題!
《團圓》
餘麗瓊/文,朱成梁/繪
適合年齡:3-10歲
《團圓》是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作品。
故事在過年的特殊背景下展開,主人公小女孩的爸爸在外務工終於回家了,「我」卻遠遠地望著他不敢走近,爸爸一把抱起「我」,用鬍子扎「我」的臉,我被嚇得大哭起來。
這樣的場景簡直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當過留守兒童的朋友應該都有感觸吧。
爸爸在大皮箱裡拿出給「我」和媽媽買的新衣服、去理髮店剪頭、在家門口貼春聯▼
和爸爸一起包湯圓,還在包的湯圓裡放了一枚幸運硬幣▼
沒有誇飾的言辭,小時候那種濃濃的年味通過小女孩的視角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年初四,爸爸又要走了,父女之間告別的不舍和思念,只能通過一個幸運硬幣緊緊地維繫。
團圓是中國人心中一年中最重要的寄託,這本書在簡單的故事中透露的情緒表達釅而不烈,值得好好體味,也會讓孩子對於「團圓」的意義有了更多的思考。
《池上池下》
邱承宗/圖文
適合年齡:3-10歲
這本書曾獲第一屆豐子愷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作者邱承宗是臺灣生態繪本畫家,年過半百,仍像個孩子似的對昆蟲世界充滿好奇。
這本《池上池下》以蜻蜓的一生作為主線,以情景交融的文字和細膩寫實的畫,輔以蜻蜓觀察筆記,為讀者創造一個值得微觀細品的小小生態世界。
封面是一隻白鷺用長長的嘴伸進水裡,捉住了泥鰍▼
清澈的水面將畫面分為池上池下,可以看到生活在這個池塘的各種各樣的生物形態,以及它們在季節更替中進行的生命演變。
看繪本的同時,還可以教孩子認識許多生物種類,尤其是喜歡動物科學的孩子,一定會愛不釋手!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賴馬/圖文
適合年齡:3-10歲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優秀兒童圖畫書獎作品。
有一天,愛生氣的阿古力被蚊子波泰叮了一口,竟開始不停的噴火。對一隻怪獸來說,不停的噴火有多不方便啊!阿古力要怎樣才能滅火呢?
這是一本典型的情緒繪本,怪獸阿古力噴火的動作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對別人發脾氣的行為,讓孩子意識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門》
陶菊香/圖文
適合年齡:4~8歲
一扇門,門裡門外兩個世界。《門》的背景是落在城市生活中人們的互相提防之中的。
從小我們都會教育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可當孩子親自面臨時他會怎麼做呢?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一個小男孩獨自在家時,一位自稱樓上住戶的叔叔來求助,說他的外套被吹到樓下露臺上了。
機智的小男孩通過自己的辦法幫助了叔叔,也堅守住了保護自己的原則。
非常生活化的情境,完全可以作為孩子的安全教育繪本。
父母也可以開放式地引導孩子討論,故事會給孩子一些啟迪,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知道如何處理。
《我看見一隻鳥》
劉伯樂/圖文
適合年齡:3-8歲
2013年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作品。
一本幫助孩子認識各種美麗的鳥類,讓孩子回歸自然、愛上自然的科普圖畫書。
小女孩跟著媽媽在大坑自然風景區玩,小女孩畫了一隻從來沒有看過的野鳥,她拉著媽媽一起去尋找,一路上她們看到了麻雀、野鴿子、五色鳥等各種各樣的鳥,最終她們會找到那隻野鳥嗎?
繪本的每一幀畫面都生動地展示了不同鳥類的真實形態,非常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
故事中的媽媽一點一點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思考,而不是直接回答,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父母們學習的。
《棉婆婆睡不著》
廖小琴/文 朱成梁/圖
適合年齡:3-6歲
《棉婆婆睡不著》,這是一個關於愛和牽掛的故事,榮獲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文字創作獎佳作獎。
棉婆婆翻來覆去睡不著,於是,她反覆起床,關好門閂,收拾屋子,又走到村口望著遠方發呆。原來,她是在等待棉爺爺的歸來。
最後棉爺爺回家了,這一次棉婆婆不再有牽掛,可以安然入睡,再也不用數羊了。
繪本暖黃色的主調就像溫暖的燭光一樣,勾起讀者心中的溫暖和眷戀。
孩子現在可能還無法理解棉婆婆對棉爺爺的情意,但沒關係,總有一些故事要種在孩子心中,等待他慢慢長大,那份特別的感悟也會留在心裡。
《很慢很慢的蝸牛》
陳致元/圖文
適合年齡:4-8歲
一隻小蝸牛想要去葡萄樹上吃葡萄,因為爬得很慢很慢,被很多小動物們嘲笑。他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向著目標一步一步的往前爬。路上,他遇到了一隻毛毛蟲,兩個好朋友一起慢慢地爬、快樂地玩,反而體驗到其他人所看不到的風景……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總希望能比別人更快一些,同時我們也很浮躁,比較急功近利。
故事中的大嘴娃和水蛇雖然比蝸牛速度快,很快就吃到了葡萄,但這未必是好事。因為來的太早,葡萄還沒有完全成熟,又酸又硬。
這本書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快與慢的哲學,同時也讓父母們自我反思,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一些急躁,多點耐心多點時間。
《看不見》
蔡兆倫/圖文
適合年齡:4-8歲
這本書的用意很特別,是讓孩子們體驗視障者的世界的故事,所以名為《看不見》。
故事在一片黑暗中開始,男孩在什麼也看不見的情況下,摸索著下樓梯,走到戶外,面對外界的嘈雜聲響,心裡充滿了恐懼……
原來這是幾個小男孩在玩遮眼罩的遊戲,取下眼罩,終於看到了彩色的世界。
繪本中黑白和彩色的強調對比,能讓孩子們感知道「看見」是多麼珍貴的事,體會到視障人士的辛苦,培養孩子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杯杯英雄》
蔡兆倫/圖文
適合年齡:2-6歲
這本書也是蔡兆倫老師的作品,憑藉《杯杯英雄》他第三次斬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
孩子們心中應該都有一個成為英雄的夢想吧,那什麼樣的人才是英雄呢?
在故事中,杯杯王國有個傳說:誰能爬上廣場中央的高塔,就是杯杯英雄。
所有的杯杯都有英雄夢,為了爬上高塔,摘得英雄獎盃,途中不斷有人失敗,掉落。
然而杯杯小巴卻一直默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打掃,從塔底一直掃到塔樓。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個故事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價值觀,「成為英雄」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天生的才能。
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就是自己的英雄!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張寧/改編圖文
適合年齡:4-7歲
這本書改編自王小波同名代表作,作者藉此第二次獲得第六屆豐子愷圖畫書獎,首次獲獎作品叫《烏龜一家去看海》,也值得一看。
小麥家的大白母豬生下九隻小豬,八隻白色的,和母豬一個模樣,還有第九隻小黑豬,母豬吃了一驚。
小黑豬和別的豬不同,它不想當一隻光會長肉的大肥豬。它和公雞學打鳴,和老貓學捉老鼠,學會了一身「沒用的」本領,最終它的命運會因此而改變嗎?
作者在繪本中表現的小豬身姿健碩,象徵著自由的靈魂。
旨在鼓勵孩子生活不應當被別人所設置,而要依靠自己勇敢去創造。
希望給孩子種下一顆自由靈魂種子的父母,非常值得給孩子讀一讀。
看了這麼多優質的國產繪本,真是不要太開心。以後給娃挑書總算有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