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也有煩惱》:孩子不認同自己,覺得自卑?這本繪本幫助你

2021-01-15 橙西讀童書

《企鵝有煩惱》出續集啦,這次有煩惱的是一隻長頸鹿。

在《企鵝有煩惱》中,一隻生活在南極的企鵝居然怕冷,這種意外和衝突給讀者造成一種奇異的荒謬感,企鵝怎麼會怕冷呢?它們就生活在冰天雪地裡啊!更有趣的是,這隻企鵝不僅怕冷,所有人類覺得可愛的地方,都是它的煩惱,比如嘴巴太尖、不會遊泳、走路搖搖擺擺。最讓企鵝覺得煩惱的是,它和其他企鵝看上去一模一樣。

這種憤世嫉俗的碎碎念有一種「你一點都不懂我」的感覺,非常好玩。所以《企鵝有煩惱》這本書自出版以後廣受歡迎,是全美暢銷圖畫書,也是亞馬遜的年度最佳兒童讀物,還斬獲了一系列大獎。

到了續集《長頸鹿也有煩惱》又不一樣了,因為長頸鹿的特徵太明顯了,就是脖子長,要想讓讀者再有驚豔感,就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了。這套書的作者喬裡·約翰和繪者萊恩·史密斯沒有讓人失望,這是又一本好玩有趣的童書。

首先是來自官方的吐槽,所有我們能想到的關於長頸鹿脖子的特點,長頸鹿愛德華自己都一口氣講出來了。

為了讓脖子好看一點,長頸鹿還給自己的脖子戴滿了圍巾和領結。

或者把自己的脖子藏起來。

可是,長頸鹿還是不喜歡自己的脖子,覺得其他小動物的脖子更漂亮。連大象這種幾乎沒有脖子的動物,也硬誇了一下。

這本書是給3-6歲的孩子看的,作者非常懂得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心理學大師皮亞傑認為,3-6歲的孩子所處的階段叫做「前運算階段」,就是正式使用邏輯思維、分類排序、逆向思維等「具體運算階段」之前的那一個階段。

在前運算階段中,孩子並不是沒有邏輯思維,而是只擁有單向的邏輯思維。這條邏輯思維的起點是自己,終點是他人,孩子還不會反過來思考。說得更簡單點,就是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問題,很難想到事情還有另外一面,或者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這不正是長頸鹿的問題嗎?它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到自己和別人完全不同,自己的脖子不好看也不方便,沒有反過來想自己的長脖子有什麼用處。

然後故事就接著解決問題了。長頸鹿碰到了一隻烏龜。這隻烏龜非常想要有一隻長脖子,因為它在小山上站了七天,等待香蕉成熟,可是它脖子太短,夠不著香蕉。

這對長頸鹿來說,一點都不是難事,它一仰頭,就「嘣」的一聲摘到了香蕉。

幫助烏龜的過程,就是幫助長頸鹿「去中心化」的過程,你別光從自己出發,從別人出發看一看,大家很羨慕你的長脖子呢,那麼高的香蕉都能摘得到。這個過程,也是長頸鹿自我接納的過程,它開始喜歡上自己的脖子了,還和烏龜來了一頓「商業互吹」,讓原本也不喜歡自己脖子的烏龜,覺得自己的脖子也挺好的。

整體來說,《長頸鹿也有煩惱》和《企鵝有煩惱》是一體兩面的,企鵝煩惱自己和別人長得太像,沒有自己的特點;長頸鹿煩惱自己和別人長得不一樣,認為這是自己的缺陷。

不管是太像,還是不太像,這都涉及到自我接納的問題。我是誰,我是不是認同自己並接納自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直纏繞著他們的問題。

那孩子從哪裡獲得自我認同呢?有意思的是,他們不是從父母處獲得,而是從同伴處獲得。

書中有一個細節,長頸鹿媽媽早就告訴長頸鹿了,它應該以長脖子為榮,很多動物都想要長脖子。但是長頸鹿仍然堅持「沒人想要這樣的脖子」。但是,媽媽的話沒有安慰到長頸鹿,直到它碰到了烏龜。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說的話不管用,因為孩子分辨不出父母們說的是事實,還是只是想要安慰他。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他的同伴中沒有得到認同,即便父母說的是對的,他們也還是很傷心。

同伴關係從童年開始就對孩子產生影響了,獲得同伴的認可,繼而接納自身,對孩子來說比別的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同伴們一般對什麼事會表示認可呢?3-6歲的孩子更注重物理特徵,比如外貌和體型。他們喜歡和自己差不多大,差不多高的孩子玩,還喜歡和同性別的孩子玩。我常常聽女兒說,我只喜歡和女孩子玩,不喜歡和男孩子玩,問她為什麼,她也說不上來。這就是孩子們的特點,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更容易建立友誼。

要說這本書我最喜歡的還是插圖,下面這幅圖中,僅僅是烏龜眼睛的變化,就能傳神地表達烏龜的情緒。

這幅長頸鹿和烏龜對話的圖,長頸鹿的脖子要穿過自己長長的腳,才能和烏龜對視,也是非常有趣的對比。

好的繪本就像一個藝術品,外表漂亮還有底蘊加持。這大概也是我喜歡《企鵝有煩惱》和《長頸鹿也有煩惱》的原因,故事的風格是輕鬆有趣的,畫面是精緻可愛的,最後還加了那麼一點有意思的內核,不僅孩子喜歡,大人也覺得讀起來非常有趣。

相關焦點

  • 孩子自卑不敢嘗試,因為孩子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這讓老師們覺得非常可惜,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歡歡不去報名,後來班主任跟歡歡進行聊天之後才知道歡歡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孩子,歡歡並不敢報名,她覺得自己不行,因為對數學感興趣的人有很多,而她只是默默無聞的一個,是不可能獲得冠軍的。
  • 這10本超好玩的繪本,讓寶貝輕鬆愛上英文
    ,因為這本繪本不僅可以讀,還可以玩,更可以讓孩子動起來!看起來沒多少字,畫的也很簡單,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會有非常多的啟發。有些家長買繪本總是看字多不多,畫面美不美,太簡單的就覺得不值,那其實真的要錯過很多經典了。
  • 孩子總是不自信,可能是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幫助孩子改變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期許,有的家長在乎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在乎的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還有的父母在很努力的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可是很少有父母去關注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很多人看起來和大多數人一樣,可他的內心極度自卑,這與原生家庭是密不可分的,這其實也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
  • 《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幫助兒童正確認識自我,從這本繪本開始
    吉竹伸介並不是一開始就專門從事這個職業,他在一家遊戲公司工作,出於愛好在業餘畫插畫,4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第一本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本是19年8月份出版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這本書講了一個小男孩小健,覺得每天要上學要整理房間,非常麻煩,就用零用錢去買了一個打折的機器人,想讓這個機器人代替他,然後就開始給機器人介紹自己,書中小健花了很多功夫介紹自己,在介紹自己的過程中逐漸認識獨一無二的自己。
  • 3年級現象的本質是孩子思維邏輯能力弱,你家書架需要這類繪本
    人的潛能就像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大冰山,只有少部分人能觀到冰山的全貌,大部分人還是看到冰山一角,所以,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還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潛能。思維教育不等於數學教育很多父母認為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幫助孩子開發數學思維能力。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繪本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經歷因為怕黑的經歷,甚至不敢一個人入睡。《吃掉黑暗的怪獸》裡的主人公也一樣,他不敢入睡,害怕有一隻怪獸出現。小怪獸出現了,它因為很餓很餓吃掉了房間裡所有的黑暗,但是因為這樣世界沒有黑暗只有光的時候,一切都變得不方便了。
  • 孩子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孩子更自信
    1、自信心就像舉世無雙的陳楚楚一樣,身邊的人都把她看作是最為有能力的人,大家閨秀,名門之後,她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源於她對自身的不認同,才讓自信心流失,沒有對自我的認可可言。所以,自我認同感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一個人的自信心。
  • 從育兒角度解析《想見你》:探究青春期孩子,要如何做到自我認同
    對自己的存在表示懷疑,不喜歡自己也不認同自己。他們自卑、不願意與人接觸,不願意打開自己,只想要躲在自己的小角落裡不被打擾。 青少年兒童的自我認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大部分家長都沒有重視這個問題,所以錯失了及時引導孩子的時機,導致了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比較低,這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緩解分離焦慮,這9本繪本推薦親子閱讀
    一本繪本能夠給孩子帶來心靈慰藉固然好,但效果不明顯,也屬正常。畢竟每個人對一件作品的感受都會不同,孩子的關注點和我們必然存在差異。最初我給維尼屯書的時候,的確因為這本書的名稱而未將它列入首選。因為這本書的名字的確太容易引起誤導了,我也有一種擔心:會不會讓孩子看完了更不想去幼兒園了。但實踐證實我想多了。
  • 「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好」:自我認同感低的人,如何提高自信?
    可是偏偏有不少人,就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好。周而復始,自我認同越來越低,越走越遠。自我認同感低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簡單而言,就是你對自我的認可程度,決定了你的自信程度。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缺乏自我認同感。
  • 書單丨孩子怕蟲子?幾本繪本解決煩惱,暑期和孩子試起來!
    大自然給了孩子無限的探索和科學的啟蒙,對於辛苦整整一個學期的孩子來說,這兩個月的暑期正是與大自然接觸的好時機。但很多家長提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時,孩子怕蟲子怕得要命,今天布穀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昆蟲」的繪本。讓這些既富有童趣、又體現出了各類昆蟲的外形特徵,不失科學性的繪本圖書帶給寶貝們不一樣的樂趣吧!1.
  • 【繪本時間】瓜的繪本之路--《抱抱》
    繪本買了,但瓜的興趣不大,我也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如果他愛聽就多講講,不愛聽就擱一邊。一周歲半左右,瓜經常會主動要求看繪本,有時他會看著《我爸爸》學做鬼臉還哈哈笑,繪本給孩子帶來了最為直觀的感受,也讓他感受到了快樂,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正式把讀繪本當成習慣來培養是兩周歲以後。有一晚給瓜講了《抱抱》。
  • 孩子不聽話,家長束手無策,如果身份互換會怎樣呢?看看這本繪本
    但是,在這個故事中,他們的身份發生了轉換,變成了孩子想要睡懶覺,家長吵著要去動物園。平時任憑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都聽不進去,這一次,身份互換後,他們或許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由此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對方的心意了。家長可以體會孩子想要玩樂的單純心思,孩子也能體會家長的愛和不易。
  • 繪本②《搬過來 搬過去》丨用愛與智慧搭建幸福
    這是一個以愛情、婚姻為主題的系列故事,今天,我們在孩子面前提到相愛、愛人這樣的字眼,我想,應該沒有哪位老師會認為這是不恰當的吧!《搬過來 搬過去》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愛是天賦也是學習。的確如此,在學校教育裡,沒有哪一門學科,沒有哪一本教材,也沒有哪一篇課文會教孩子應該怎樣與自己的愛人相處,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家庭,而愛情和婚姻卻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課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一門學問。
  • 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推薦
    我給唯唐買了600多本繪本,每一本都和他一起讀過,有的繪本我們一起笑到崩潰,有的繪本我們看得抱頭痛哭……我精選了80本最棒的繪本,如果你有小孩,或者你想重新當一次小孩,買繪本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哦!等小孩驚慌時,他們樂了;比如威脅「你爸爸媽媽更喜歡隔壁的小妹 妹!」等小孩嫉妒時,他們爽了;比如脫掉小男孩的褲子,嘲笑他的小雞雞,等小孩羞憤時,他們笑翻了……有誰會鄭重對待小孩子的負面情緒呢?當小孩子害怕、 難過、自卑、嫉妒……的時候,他們該怎麼辦?這套書一共7本,專門教孩子如何給自己最好的情緒管理。害怕和無助都是源於未知。當你了解自己的感覺,知道它 的命名時,你會鎮定很多。
  • 【四月親子季】閱讀之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
    這本繪本的名字叫《長頸鹿不會跳舞》,繪本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傑拉德是一隻長頸鹿,它有一個優美而纖細長脖子,但是它的膝蓋卻向外彎曲,並且腿瘦得骨頭都連著皮,所以它一轉圈它就會摔跤,並且就會摔得四腳朝天,所以傑拉德它自己也認為自己壓根就不會跳舞。
  •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黑色」繪本
    有一些和黑色有關的繪本,可以讓家長陪伴孩子面對並接納害怕。讓我們跟隨「黑色」的繪本,陪孩子開啟一場成長之旅吧。直面內心的害怕和恐懼小白兔早上醒來,心情非常愉快。可以他突然發現,有一個巨大的大黑兔在自己面前。她非常害怕。可是大黑兔卻一直跟著他。接下來,她跑進了又黑又暗的森林。大黑兔不見了,可是大灰狼出來了。
  • 總是低頭不自信?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原因家長難辭其責
    正文字數:1674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孩子的自我認同,一旦讓孩子心裡產生了自卑,孩子就會出現不自信、膽怯、畏縮等狀況。這種情形下,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充滿矛盾,也很難有所作為。
  • 一篇文章告訴你,0-1歲英文繪本到底如何選
    這套繪本被譽為繪本界的愛馬仕,所以價格不菲是一定的了,不過如果你能狠狠心買一本,基本上後面的就都不用看了,因為有這一套就夠了哈哈哈這套繪本的毛氈非常精緻,設計也十分有趣,隨便展示兩個內頁,真的是連我這個大人看了都覺得好動心。這套繪本有紅色、綠色和星空三個版,分別適合不同的年齡。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以下心理學書單,相信當你讀完這12本心理學書,你會更愛你自己。這12本心理學書,我為大家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認識心理學、認識自我、療愈自我和提升自我。重要的是,她不僅從心理學層面幫助你分析問題,讓你看清自己,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你有什麼樣的內心衝突,快來這本書裡尋找你自己的答案吧。04《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美】奧古斯都·納皮爾 / 卡爾·惠特克為什麼本該親密無間的家人之間會有種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