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2020-05-15 鳳凰衛視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迫使人們都呆在家中。停工停產,旅遊停擺,人類的社會生活仿佛一下子「暫停」了,傷痕累累的地球母親卻意外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01

地殼運動強度明顯減弱


科學家們發現,地殼運動強度在減弱,地球變得平靜了。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地殼振動頻率降低了三分之一,這讓很多科學家們甚至可以檢測到以往檢測不到的低幅度震波。如果可以研究地球更微小的震波,甚至可以預測餘震發生位置,這將給人類應對地震帶來福祉。


02

噪音變小了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的噪音降低了呢?


最先觀察到變化的是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科學家們,他們發現頻率在1~20Hz之間的地表運動的強度比平時低了很多。這個頻率是什麼概念呢?它比低音提琴還要低。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而通過人為噪音的變化可以看出,噪音總量在明顯的下降。封鎖後,城市不再喧鬧,也許這正是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去靜下來聽聽動聽的鳥啼、聒噪的知了,興許還會有蝴蝶扇動翅膀的聲音。


03

空氣品質大大改善


2019年《世界空氣報告》盤點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前30個城市中,印度足足佔據了21個。而因疫情頒布的「封鎖令」,則極大的拯救了印度的空氣。


印度從3月25日開始全國封鎖,空氣汙染指數大幅度降低。首都新德裡以及周邊衛星城市的工廠停工、交通停止,令溫室氣體排放大幅度下降。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圖為2019年11月與2020年4月新德裡空氣汙染指數對比)


印度中央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的數據顯示,新德裡目前的主要汙染微顆粒 PM2.5的濃度記錄為滿意水平。上圖中對新德裡疫情前後的空氣汙染指數進行了對比,可見印度封城後,空氣品質改善之大。


新德裡東區一市民在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也感嘆空氣變好了,可視範圍更廣了,久違的星空也回來了: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甚至,印度北部地區的人們如今可以從自家窗戶裡看到壯麗的喜馬拉雅山,而當地與它闊別已有30年了。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在美國洛杉磯和其他一些大城市,許多人都在分享天際線的照片,見證了汙染的減少和潔淨的天空。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麥可·戴維森教授表示,因為加州公共運輸不方便,私家車是大多居民出行的方式,在居家令開始實施後,當地的空氣品質出現明顯提高。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戴維森教授也表示,在不同的地區,因為能量來源的不同,汙染減少的程度不同:「有大量煤炭生產、發電量下降的國家,他們將會看到更晴朗的天空。」


二氧化氮(NO₂)是大氣中主要的汙染物之一,主要由工業生產、發電廠、機動車排放。


歐洲的科學家們透過衛星雲圖觀察到了二氧化氮的濃度比去年大幅降低。今年3-4月,馬德裡、米蘭和羅馬比去年同期下降大約45%,而巴黎的濃度更是下降到了54%。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圖為2019年3-4月與2020年3-4月二氧化氮的濃度對比)


空氣品質大數據和整體解決方案全球提供者「IQAir」4月發布的疫情期間空氣品質報告顯示,由於全球疫情大流行,在各國政府封城期間,全球10個主要城市的空氣汙染水平下降了9%至60%。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在全球範圍內,疫情大流行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IQAir執行長Frank Hammes說, 「雖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但我們也目睹了人類活動造成了多少空氣汙染。在疫情封鎖期間,空氣汙染的急劇減少表明我們的習慣和行為會直接影響我們呼吸的空氣。」


減少空氣汙染可抗擊疫情?


戴維森教授表示,當地一些研究正在學習居家令期間汙染減少和居民健康之間的關係。如果人們可以看到減少能源排放對健康的影響,並付之於行動,加州可能持續會看到潔淨的空氣。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也表示,空氣汙染和新冠肺炎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居住在汙染地區的居民症狀更加嚴重,死亡率也更高。因此許多專家認為,減少汙染是抗擊疫情的一部分。


04

河流得到了淨化


恆河,全球汙染最為嚴重的河流之一,疫情封鎖卻為它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恆河兩岸的工廠全部停工後,原本大腸桿菌超標80倍的水質,現在據說已經達到了飲用水標準。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圖片來自IC photo)


另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威尼斯運河。自義大利政府採取「封城」措施以來,威尼斯原本汙濁的河道漸漸恢復了澄澈,甚至連河床上的青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05

動物重「掌」無人空間


人類活動少了,動物們卻找到了新的天堂。城市裡,這些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們開始「代管」人類的地盤。


在英國,成群結隊的山羊在街道上漫步。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野狼、猴子和野豬分別在美國、泰國、義大利現身。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竟然出現了美洲獅!雖然還是一頭小獅子呢~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泰國的海灘上,遊客們走了,可它們卻回來了——瀕臨滅絕的稜皮龜。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在海灘上築巢,數量是20年以來最多的一次。


疫情隔離下,地球獲喘息機會


疫情之下,人們再次回到了一個古老而常新的問題:


在人類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尋求與自然之間的平衡?


「封城令」、「居家令」、「停工令」、「旅遊禁令」,人類的社會活動被大幅禁止後,自然悄悄地恢復成了它本該有的樣子。


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我們應當停下來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臺

編輯:Kyra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的反思:疫情,能否讓我們學會善待自然?
    半月談評論員 郭豔慧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近,全球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一個現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人們的外出活動普遍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動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間,自然環境也迎來自行修復的機會。
  • 新冠病毒使地球有喘息機會,「鎖國」政策令佛州再現瀕危鋸鰩
    雖然不確定這一切與「鎖國」政策有沒有關聯,但有專家指出,人類防疫讓地球獲得喘息機會,西班牙150年以來,首度出現棕熊的身影、印度孟買意外成為紅鶴的落腳地、威尼斯運河清澈見底,還有魚類在悠遊。
  • 美國暫撤電子菸禁令 電池供應鏈獲喘息機會
    這也意味著國內電子菸廠商及電池等上遊供應鏈,均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中國電子菸生產製造佔據著全球90%以上市場,而美國作為全球電子菸最大的消費市場,佔據著全球近半的份額。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對于禁售調味電子菸的表態,引起全球電子菸市場一片譁然。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 疫情後,多顆衛星發現地球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地球正在自我清理
    今年,全球的衛星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地球表面不再是幾年前渾濁的面貌,而是變得異常清澈!這不是某個衛星的拍攝結果,而是所有衛星共同勘測的事實。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有保護她的責任和義務,但工業革命之後,隨著蒸汽機的出現,人類社會從「手工社會」發展到「機器社會」,機器的出現固然提高了社會發展的進程,但也給地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疫情帶來的自然環境的復甦,人類要抓住機會與大自然共建美麗家園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直從2019年末直到現在,長達百天的時間,全球各地的禁足,封城封國,所有事物全部停下,投身疫情防護。在這一期間,大自然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首先說全球大氣方面,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驚人的直線下降,大自然也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大自然得到了喘息,萬物也就得到了復甦的機會,環境的日益變好,肉眼可見的河水變清,天空變藍,能呼吸上更好的新鮮空氣,這就是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無私反饋。義大利威尼斯運河,出現了它的身影。
  • 疫情下,能救地球的,只有中國!
    殊不知,到如今,疫情蔓延地球已經一年的時間了,而自詡是地球上最高級的文明智慧動物,所謂的科技發達,卻連病毒的真正來源也說不清楚,由此看來,相比較於浩瀚無邊的地球,我們人類,該是多麼的渺小啊! 在今天天氣再次出現多變的日子裡,它讓我不由得又想起去年這個時候,發生的那些事情。
  • 3600億校企獲喘息:20億債券成功展期 發生了什麼?
    來源:債市觀察原標題:3600億校企獲得喘息!20億債券成功展期,這21天都發生了什麼?從12月2日債券違約到23日成功獲得展期,「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獲得喘息機會。01成功展期,400億債券獲喘息不久前的12月2日,方正集團發行的2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19方正SCP002」發生違約,未能按時兌付本息。募集說明書規定了15個工作日的寬限期,若12月23日未能兌付,將觸發方正集團境外美元債交叉違約條款。
  • 何大一:疫情尚在早期 全球應仿效「武漢式隔離」
    想當初,如果這個地球上的人更有智慧也更有緊迫感,就會在武漢封城時,把整個世界也都封上,這樣的話,現在這個大流行病可能就接近滅絕了。當然,沒人能夠預測未來。現在,眼看著疫情從第二波到第三波、第四波,送走一波又迎來一波。
  • 疫情肆虐下,瑞士酒店搞「豪華隔離」,印度村民卻住樹上自我隔離
    # 01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到全球多個國家。#美國新冠肺炎患者超16萬#目前每日有近1200人從英美返回新加坡,英美已經成為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的最大來源。在這些豪華酒店隔離期間所有的三餐,住宿費用,和從機場到酒店的交通費用,一律都是免費的。一位21歲學生Chelsie Lee剛從英國回到新加坡,而她所隔離的地方正是香格裡拉聖淘沙度假酒店。
  • 心理學專家:突發疫情環境下的「隔離期」或可成為孩子的特殊成長期
    疫情來襲,民眾應對心理壓力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青少年學生群體更面臨開課不開學的挑戰,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是學校和廣大家長們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當代中小學生大多未曾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的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是他們人生經歷中首次遇到的嚴重危機。
  • 新冠期間,地球在自我清理?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不斷的進步,人們對地球資源的需求也進一步擴大,無節制開採,令地球已經遍體鱗傷。加之重工業的發展,使得全球環境進一步遭到破壞,大氣汙染、水汙染、全球變暖問題頻發。即使這樣,人類還是不願意承認造成地球受傷的事情和自己有關,而在今年地球卻突然有了很大的轉化,環境也變得異常的乾淨。隨著航天技術不斷發展,我們向外太空發射衛星,觀測地球的運轉,而除了我們國家以外,其他國家也以此來檢測當地的氣候。
  •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因疫情防控,考場安排、進入考場流程與往年不同,增設防疫副主考、隔離考場等。7月6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考點。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校考點前,警戒帶、警戒樁、遮陽棚擺放整齊;自動測溫門頂部,覆蓋著一張綠色防曬隔熱網;安全檢測、身份識別系統一應就緒;校園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人員對考場進行消殺。
  • 海馬李偉勝:「後疫情時代」存大好機會
    2019年的盈利給了海馬汽車再一次喘息的時間,但面對2020年依舊不景氣的車市再疊加新冠病毒的巨大衝擊,海馬汽車必須有更多行之有效的行動來應對。今年,海馬汽車有三款新車計劃上市,或許能為整個蟄伏已久的品牌帶來新的增長點。海馬汽車的另一個突破口是出口。2020年,儘管全球汽車行業籠罩於病毒疫情陰影之下,海馬汽車仍有萬臺出口銷量預期。
  • 「隔離」獲選《劍橋詞典》2020年度詞彙(雙語新聞)
    下面是「隔離」獲選《劍橋詞典》2020年度詞彙(雙語新聞)的內容。  「隔離」獲選《劍橋詞典》2020年度詞彙  Cambridge Dictionary names 『quarantine』 as word of the year for 2020  《劍橋詞典》日前宣布,「隔離」成為其選出的2020年度詞彙。
  • 面對疫情,長期隔離如何才能不焦躁
    剛開始,學生們很高興,終於有機會什麼也不幹躺著還可以賺錢了(每天20美元報酬)。然而,第二天開始,有些學生的想法就改變了。後來幾天,他們決定叛逃,因為他們覺得這不是人過的日子。「感覺剝奪」讓他們煩躁不安、精神渙散、甚至出現幻覺。
  • 新冠疫情成為「傾聽」地球最好的機會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飛機、列車停運,工廠停產,世界似乎按下暫停鍵,由人類引起的地球振動大幅減少,令地震學家能夠傾聽地球發出的各種微弱聲音。,今年3月至5月人類相關地球振動平均減少50%,為有記錄以來降幅最大、振動減少持續時間最長。
  • 經濟學人:疫情下的地球日
    文章是關於疫情對世界地球日的影響以及對地球日的一些思考。在講解原文的同時我加入了一些考研中出現的句子以及外刊中的選段同時做了一些擴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閱讀指南    關注後臺回復「外刊」可獲得2019全年五本外刊。
  • 歐洲疫情期間發現萬有引力?牛頓的硬核隔離經歷給我們這些啟示
    在新冠疫情之下,不少人開始了居家隔離的生活。而在醫療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的幾百年前,自我隔離也是應對疫情的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鼠疫曾先後多次襲擊歐洲,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如何渡過漫長的隔離期的?
  • 數學小知識:疫情下身體隔離的幾何分析
    在新冠病毒流行疫情下,如何在辦公室、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安全地身體保持一定隔離,這實際上是數學家們研究了幾個世紀的數學問題,也成為了當今全世界數百萬人在考慮的問題。確定如何在疫情下的公共場所身體隔離,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幾何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必須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弄清楚有多少人可以容納在一個餐館飯廳或學校教室裡,可簡化為是一個將多少非重疊圓容納在一個平面中的幾何問題。
  • 獨家| 疫情結束後的100個創業機會
    疫情之下,用戶雖然還是原來的用戶,但是需求已經不是原來的需求。需求變了,新的市場機會就會出現。於是,我們把創投圈翻了個底朝天,採集到疫情後可能誕生的100個創業機會。  在企業服務領域,視頻會議、協作工具等遠程辦公工具獨領風騷,尤其頭部平臺數據產生千萬級增長。此外,細分領域同樣蘊藏著機會,比如在企業軟實力和抗風險領域,將會產生企業文化服務、企業保險等新型服務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