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知識:疫情下身體隔離的幾何分析

2020-12-05 量子認知

在新冠病毒流行疫情下,如何在辦公室、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安全地身體保持一定隔離,這實際上是數學家們研究了幾個世紀的數學問題,也成為了當今全世界數百萬人在考慮的問題。

確定如何在疫情下的公共場所身體隔離,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幾何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必須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弄清楚有多少人可以容納在一個餐館飯廳或學校教室裡,可簡化為是一個將多少非重疊圓容納在一個平面中的幾何問題。

就像在化學中對晶體結構建模和資訊理論中的抽象消息空間建模一樣,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一些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對其進行了研究,並且今天仍在進行激動人心的研究,尤其是在更高維度上。

讓人們在一定空間間隔一定距離,就如是將橘子裝在盒子裡的問題一樣,容器的尺寸和形狀是問題的關鍵。但是對於大多數數學家來說,球體填充理論是關於填充所有空間的。在二維中,這意味著用大小相同且不重疊的圓覆蓋平面,猶如一箱飲料罐排列的頂視圖:

可以想像此圖案在各個方向上都重複,就像平鋪瓷磚一樣。圓圈之間的微小縫隙意味著平面並未完全覆蓋。問題是對有效的平面所佔的百分比感興趣,這被稱為「堆積密度」。上面的排列稱為正方形堆積,可以將圓心想像為正方形的頂點。

這些正方形以規則的方式覆蓋整個平面,因此圓圈所覆蓋的平面百分比與圓圈所覆蓋的任何一個正方形的百分比相同。因此,仔細看看其中一個正方形。

假設每個圓的半徑為r。這意味著正方形的邊長為2r。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中的每個頂點都被一個四分之一圓覆蓋,因此,每個正方形所覆蓋的百分比就是一個完整圓的面積與一個正方形的面積之比:

每個正方形大約有78.54%的圓圈覆蓋,因此根據平鋪視圖,整個平面大約有78.54%的圓圈覆蓋,這即為平面方形容納的密度。注意半徑r如何從這個答案中消失的,因為無論圓有多大,正方形仍將包含四個四分之一圓,與半徑r無關。

現在,如果你曾經嘗試過將飲料罐這樣堆疊在一個盒子裡,知道它們會滑入空隙間,所以還有另一種在平面上堆積圓圈的方法。與上述方法相似,我們可以將這種排列中的圓心想像為正六邊形的頂點。

這種安排似乎比方形包裝更有效地填補了空白。為了進行驗證,比較一下它們的包裝密度。就像正方形一樣,六邊形平鋪在平面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單個六邊形來確定這種排列的堆積密度。

這個六角形有多少被圓覆蓋?由於正六邊形的內角為120度,因此在六邊形的六個頂點中的每個頂點處都有一個圓的三分之一,總共相當於兩個完整的圓。因此,每個六角形都被三個圓圈覆蓋。如果每個圓的半徑為r,則總面積為3πr^2。邊長為s的六邊形實際上是邊長為s的六個等邊三角形,由於包裝中六角形的邊長為2r,因此其面積為:

因此,被圓覆蓋的六邊形面積的百分比,即通過將三個圓的面積除以六邊形的面積,有:

每個六邊形大約有90.69%被圓形覆蓋,這使得容納密度比方形排列更有效。注意,圓弧的半徑又如何從這個答案中消失的。實際上,這種布置更有效。

拉格朗日和高斯等著名數學家,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開始了上述研究,但直到1940年代,所有可能的安排,包括常規和不規則安排等,才得到了嚴格的處理。在可視化的兩個維度上解決這些看起來容易的問題,實際上花了很長時間,這警示了當在更高維度上延伸時並不是那麼容易。

如此類推,可以考慮三維填充球體這一更為複雜的問題,儘管它確實具有與其二維相對體相同的特徵。有所謂的「面心立方」或「立方密排」問題。這兩種相似但本質上不同的排列方式在化學中顯示出來,它們描述了不同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例如,諸如銀和金之類的金屬具有面心立方結構,而諸如鋅和鈦之類的金屬具有立方密排結構。

實際上,可以通過混合樣式來創建無限多個包裝,但是「面心立方」或「立方密排」模式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都能產生最佳包裝!它們不僅具有相同的堆積密度π/(3x2^(1/2)) ≈ 0.7405,而且是三維空間中球體中最密集的堆積。

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克卜勒於1611年對此進行了推測,但直到1998年,數學家託馬斯·海爾斯(Thomas Hales)才提供了完整的證明。

一般來講,隨著空間維度n的增加,n維球體佔據的n維空間越來越少,從而產生了超密堆積的高維空間。這些特殊的、被認為是最佳的排列的球體堆積問題,一直是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

直到2016年,才由著名的80後、年輕的烏克蘭美女數學家、瑪麗娜·維亞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解決了8維空間的球體堆積問題,之後又與其他數學家合作解決了24維空間的球體堆積問題。

以前,這個問題只在三維或更少的維度上才有解,而且三維的證明還需要冗長的計算機演算。維亞佐夫斯卡對8維和24個維空間中該問題的證明卻具有"驚人的簡潔"。她所證明的將球體包裝到8維和24維空間中的最佳方法,是手機優化中所使用的糾錯碼或在空間探測器中進行通信所必需的技術。

相關焦點

  • 初中幾何19種模型專項解析,吃透中考數學成績不下138,收藏列印
    初中幾何19種模型專項解析,吃透中考數學成績不下138,收藏好(可列印)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幾何算是一個難點重點知識,很多同學在幾何這部分上丟分嚴重,導致數學考試分數不高,每次數學考試,幾何部分都是丟分最嚴重的題目之一,這也讓很多同學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一遇到幾何題就打起了退堂鼓。
  • 初中數學幾何圖形初步,實例分析易錯點及考點,打下良好幾何基礎
    進入初中之後,幾何圖形的學習也與小學有了明顯的區別,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幾何圖形初步是進入初中學習數學幾何知識的基礎,因此為了給後面的幾何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和同學們一起通過實例的形式,分析幾個圖形初步中的易錯點和考點,希望能夠給同學們帶來幫助。
  • 18世紀數學的發展,代數、幾何、分析三大分支開始形成
    自17世紀,創立微積分學以來,便大量應用於理論物理、力學和天文學等領域,並因此刺激和推動了微分方程、無窮級數論、微分幾何、變分學和複變函數論等新分支的產生。這些新學科與微積分本身的發展成為18世紀數學最重要的內容,使分析學形成了在內容和方法上都具有鮮明特點的、獨立的數學領域,與代數、幾何並列為數學三大分支。
  • 究竟什麼才是數學新課標中的「幾何直觀」
    新課標給出的定義是:藉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其具體涉及:利用空間形式認識事物的位置關係、形態變化與運動規律;利用圖形描述、分析數學問題;建立形和數的聯繫;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摸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從直觀想像的定義來看,該素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
  • 2021「新高考」數學試卷結構&題型分析,提前了解,絕不吃虧
    在新高考形式下,數學成為了很多同學最為關注的學科。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新高考數學全國I卷的試卷結構和分析!希望能夠幫上你!新高考數學試卷結構: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第二大題,多項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部分選對得3分,有選錯得0分,共20分;第三大題,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第四大題,解答題,共6小題,均為必考題,涉及的內容是高中數學的六大主幹知識:三角函數,數列,統計與概率,立體幾何,函數與導數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注重基礎覆蓋全面、多學科聯繫重應用
    記者在試後採訪到了哈師大附中數學教師張琳浛,張琳浛老師圍繞數學試題結構、難易比例等作出了分析。哈師大附中數學教師張琳浛張琳浛老師表示,2020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Ⅱ卷充分發揮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上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察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在穩定中帶有創新。
  • AI眼中的高考數學考了啥?科大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高考數學試卷
    7月10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大智慧教育研究團隊「另闢蹊徑」,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分析方法,以數學試卷為切入點,從人工智慧的角度出發,以獨特的視角展示AI眼中的高考試卷,揭露藏在試卷中的高考冷知識。 分析一:今年考了啥?
  • 心理學專家:突發疫情環境下的「隔離期」或可成為孩子的特殊成長期
    疫情來襲,民眾應對心理壓力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青少年學生群體更面臨開課不開學的挑戰,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是學校和廣大家長們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當代中小學生大多未曾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的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是他們人生經歷中首次遇到的嚴重危機。
  • 2018初中數學幾何輔導:學好初中「幾何」的關鍵是什麼?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幾何輔導:學好初中「幾何」的關鍵是什麼?》,僅供參考!
  • 吳國平:高考數學高分的保障,會解平面解析幾何相關問題
    如平面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其核心內容是直線、圓和圓錐曲線相關知識內容。解決平面解析幾何最本質的思想就是用代數的方法研究圖形的幾何性質,而這恰好體現高考數學的精神,不僅考查一個人知識內容掌握情況,更能考查一個人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高低,因此平面解析幾何在每年的高考數學當中佔有較高的比例。
  • 【數學】高中數學各題型考查內容與知識整合
    熟悉公理、定理的內容和功能,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與概括,掌握立體幾何中解決問題的規律--充分利用線線平行(垂直)、線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轉化的思想,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有些題目有好幾問,前面的小問你解答不出,但後面的小問如果根據前面的結論你能夠解答出來,這時候不妨引用前面的結論先解答後面的,這樣跳步解答也可以得分。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又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高考對本章的考查比較全面,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考查每年都不會遺漏。
  • 結構法及幾何構造分析知識要點,急用用它
    幾何構造分析PPT(85頁)本資料是幾何構造分析PPT,共計85頁。問題:是不是任何一個結構都能成為工程結構?目的:分析、判斷一個體系是否幾何可變,或者如何保證它成為幾何不變體系,只有幾何不變體系才可以作為結構。1)研究結構正確的連接方式,確保所設計的結構能承受荷載,維持平衡,不至於發生剛體運動。
  • 以數學思維分析疫情 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用統計圖表展現探「疫...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趙小倩)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本次停課不停學的疫情期間,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開展了以疫情為背景的數學項目式學習活動:以抗擊新冠狀肺炎為素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疫情,通過收集、追蹤有意義的數據,進行整理,用數學的思維分析疫情,再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疫情,得出孩子們心中合理的結論。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求幾何體體積與表面積命題分析和解題模板
    立體幾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一般是兩道小題,一道大題.小題常以三視圖和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尤其是球)為載體,求解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與數學運算能力。⑦用公式或定理,利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或勾股定理,求相應的幾何度量(如稜長、高等)。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積公式等求面積,並代入相應的柱體、錐體、球體的表面積或體積公式,從而求得幾何體的表面積或體積.
  • 【數學博覽】幾何三角 三角幾何
    三角幾何 幾何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也叫幾何學,是研究空間圖形或形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的相互關係的科學。幾何可以分成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畫法幾何、解析幾何、微分幾何等。 我們在小學學習的幾何,是幾何的初步知識。有關直線、垂線、平行線、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扇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等知識,都是屬於幾何研究的內容。幾何中的大部分內容,在生活及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要努力學好它。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正文】中考數學四大難點:函數、三角形、圓、幾何動點最值問題,為了初中學生能夠系統學習整個中考內容,我將初中數學全部內容用十個專欄進行了梳理。其中代數部分5個,幾何部分4個,概率統計1個,對中考數學進行了從入門到精通講解,從考點出發,系統學習各章節知識,將中考題型分類講解。可以做到從零基礎起步,迅速掌握圓的通性通法和秒殺技巧,學透學會所有題型。
  • 學好物理需要掌握哪些數學知識
    今天小卜老師就帶新初二的小朋友們了解一下,在學習物理之前,你要掌握哪些數學知識點,才能學好這個科目01科學計數法1. 物理在計算時,如果數字比較大,就要用到科學計數法表示,在公式中和單位轉換時會涉及到科學計數法相關計算,永遠不要忘記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的規律哦!02行程等問題2.
  •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因疫情防控,考場安排、進入考場流程與往年不同,增設防疫副主考、隔離考場等。7月6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考點。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校考點前,警戒帶、警戒樁、遮陽棚擺放整齊;自動測溫門頂部,覆蓋著一張綠色防曬隔熱網;安全檢測、身份識別系統一應就緒;校園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人員對考場進行消殺。
  • 2020山東考研數學高數第八章知識歸納: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
    2020山東考研數學高數第八章知識歸納: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 2018-12-26 14:19:55|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備戰2020山東考研數學,特為大家帶來「2020山東考研數學高數第八章知識歸納
  • 2019年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數學筆試考情分析和備考指導
    其中中小學數學試卷中選擇題共有10道,每到4分共40分。填空題5道,每道4分共20分。解答題共7道,其中包括考察專業知識的解答題有5道,每道8分。另外還有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每題10分。試卷分值共120分。數學學科專業基礎主幹知識約佔70﹪,數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內容約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