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才是數學新課標中的「幾何直觀」

2021-01-08 火花學院官網

不知各位老師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每當講到諸如「正四面體的內接或外接球」「圓錐曲線交點弦」等需要空間想像等幾何問題的時候,臺上老師口沫橫飛,臺下學生哈欠連天。

老師:已知地球半徑為R……

學生:好的…

老師:球面上A,B兩點都在北緯45°圈上,他們的球面距離為1/3πR,A點在東經30°上……

學生:emmmm……

聽不懂!看不明白!

高中數學課標更新之後,《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提出了新的六大核心素養,今天我們主要為讀者們介紹解決數學難題的利器之一-幾何直觀,並且還要教大家使用這把「武器」。

直觀想像的概念

直觀想像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中所提出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

新課標給出的定義是:藉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其具體涉及:利用空間形式認識事物的位置關係、形態變化與運動規律;利用圖形描述、分析數學問題;建立形和數的聯繫;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摸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從直觀想像的定義來看,該素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

那麼問題來了,兩者的具體概念是什麼?培養兩方面能力的意義是什麼?

咳咳~小板凳搬好,小本本準備好,劃重點啦~

幾何直觀幾何直觀屬於數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是學習數學學習的核心技能,它與數學抽象密不可分,是完成由感性至理性認知的重要條件。

「幾何」是什麼?幾何是研究形的科學,以人的視覺思維為主導,培養人的觀察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洞察力。這麼說吧,小學時候的七巧板,初中最為經典的勾股定理,高中的平面解析幾何(沒錯,就是那個讓人痛哭流涕、生不如死的圓錐曲線部分)以及立體幾何,這些都屬於幾何。幾何的發展首先是歐幾裡得的歐氏幾何,其次是19世紀上半葉,非歐幾何的誕生,再次是射影幾何的繁榮,最後是幾何學的統一。

「直觀」是什麼?依據《辭海》中的解釋,直觀是不經過理智推理過程,而由感覺或精神直接體驗的一種認識作用。它是指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直接接觸而獲得感性認識的一種方式。腦科學理論認為,用視覺等感覺器官感受客觀物體,在大腦中形成對客觀物體直接的、生動的反映。在教育中,直觀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心智模型,幫助同學掌握通過操縱心智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說到這裡,火花學院的可視化教學了解一下~)。

那麼,幾何和直觀,雙劍合璧組成的幾何直觀,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即通過幾何圖形對事物進行的直接感知和整體把握。幾何直觀對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7年版課標」中明確提到:幾何直觀表示藉助圖形和圖形、圖形和數字來認知與研究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將不容易掌握的數學問題轉化的更為具體化、簡單化和形象化,有利於尋找化解問題的思路與方式,這是幾何直觀的基本意義。也就是說:幾何直觀有利於將繁雜的數學數據問題直觀化展現。

更有資料證明:大多抽象的數學問題,其數學本質可以用直觀的圖形來表達。正因如此,幾何直觀符合中學生數學的學習特徵,而藉助幾何圖形來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也十分實用。

密密麻麻的字看得人腦闊疼,下面給大家舉個慄子消化消化~

在證明勾股定理的時候,做8個全等三角形,設它們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再做三個邊長分別為a、b、c的正方形,把它們像上圖那樣拼成兩個正方形。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兩個正方形的邊長都是a+b,所以面積相等,即

整理得

筆者在教學時,提出如下三個問題:

① 觀察以上兩個正方形,其面積關係如何,為什麼?

② 如何用數學語言描述兩個正方形的面積。

③ 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什麼?其圖形語言又是什麼?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從最初的「直覺認為兩個正方形面積相等」到 「通過證明知道兩個正方形面積相等」,正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再由圖形語言發展到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從而逐步得到勾股定理公式。最後再從數學語言回到圖形語言,實現了圖像與數量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是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 由此可見,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

空間想像空間想像是什麼?(讀者內心OS:按照上面的套路,下面又要進行拆開再合併的套路了bingo!猜對了,沒有獎勵!)

空間是什麼?從比較嚴格的角度上來說,空間是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但兩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從奇點爆炸之後,宇宙的狀態由初始的『一』分裂開來,從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運動狀態等差異,物與物的位置差異度量稱之為『空間』。通俗直白地說,空間就是由長、寬、高表現出來的有大小、位置的立體維度。

那什麼是想像?想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裡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emmm~所以,只要你敢想像,就沒有想不成的事!

由於空間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方位、形態等性質加以計量與描述過程中抽象得到的,所以空間想像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方位、形態)進行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存在的空間秩序方面的形象及內心活動,其對事物的形態、方位、體積、排列順序的認知,也就是對空間形式的認識。

好了,說了這麼多,空間想像這玩意兒對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呵呵,畢竟,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凱庫勒一樣,做個夢就解決了苯環的結構。

在求解球面面積的時候,學生們常常因為難以完成對腦海中二維圖形到三維圖形的轉換,導致其求解問題困難,比如以下這道題。

已知地球半徑為R,球面上A,B兩點都在北緯45°圈上,他們的球面距離為1/3πR,A點在東經30°上,求B點的位置及A,B兩點在其經緯圈上所對應的劣弧的長。

求解這道題的時候首先需要分析,要求B點的位置,就是要求∠AO1B的大小。所以只需要求出弦AB的長度即可。對於AB,應該把它放在 △OAB中求解,根據球面距離概念計算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經歷了一個從二維到三維再到二維的轉變。也就是說,其結論經歷了一個「看」的過程,會「看」需要直觀想像的素養,而立體幾何內容恰恰為學生提供了培養直觀想像素養的最好平臺。

火花學院素材

用直觀想像講幾何技巧

史寧中教授說過:「無論進行怎樣的課程改革,如果用一句話描述數學教育的根本,那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直觀,因為數學的結論是「看」出來的,不是「證」出來的,「看」依賴的就是數學直觀,這是「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顯示世界、會應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現實表現,數學直觀是一個人長期進行數學思維形成的,是逐漸養成的一種思維習慣,這個思維習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數學素養,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學科都應該把培養學科的直觀作為這個學科的終極培養目標。」

在教學中如果對幾何直觀這一名詞只是提的多,理性分析不夠,不能把握其培養規律,就可能造成這樣的結果:少部分有悟性的學生的幾何直觀得到了提高,而大部分學生則收益甚少,乃至於視「函數」「立體幾何」等數學的學習為畏途。那麼該如何用直觀想像講授數學,並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幾何直觀?

走過的路過的可別錯過~Show time now!下面簡單闡述一下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經驗。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的幾何知識經驗是在日常生活中累積起來的。例如對圖形的直觀感知,這對於他們發展幾何直觀、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徵「「三視圖」「平面公理」等各種概念與定理起著引導性的作用。所以,幾何教學應當聯繫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特別是對於那些十分抽象的幾何公理定理、各類判定與性質等,除了要藉助形象直觀的視覺素材,同時,也應準備相關的實物舉例以聯繫生活。從而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形成相關幾何概念的直觀認識。

建立「數形結合」直觀想像是利用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概念及問題的過程。其中概念是對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數學概念是某種對象在數與形方面的內在的固有屬性,由某些特定的數學符號來表示。對於初學者,可能較難理解,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很難體會到某個數學概念所表達的共同特徵。所以對於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可以結合直觀圖形,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而對於解決數學問題,數學中數與形的聯繫,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本質的理解和認知,從而使學生能更快地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在函數、向量等知識模塊中,數形結合都是十分實用的理解和解決概念與問題的方法。

【案例1】藉助圖形理解分段函數。

藉助特殊模型如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若能藉助特殊模型,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特殊模型中點、線、面的位置關係,積累空間幾何體的表象,增強空間圖形的直觀感,養成空間思維習慣,對增強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直觀想像素養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案例2】藉助正方體模型理解空間中點、線、面的位置關係。

火花學院素材

【案例3】藉助特殊模型理解祖𣈶原理。

火花學院素材

總之,教師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挑選適宜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直觀想像力。「顯而易見」、「由題易知」這些大神用語,學生真的get不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教師應當科學對待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之間的聯繫。

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直觀想像的情境與設想引導學生,藉助特殊模型以及實物模型等,建立數形結合,以培養學生空間想像思考能力,不僅能有效的簡化數學問題,更是建立直觀想像素養的根本途徑。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等5門課程課標
    必修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物理、化學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此次發布的是其中5門課程標準,另外5門將於近期陸續發布。課標的研製遵循《方案》總體要求,由課程性質與任務、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等6個部分組成。
  • 高中數學丨詳細講解「立體幾何」常見的二級結論及解題應用
    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中,立體幾何部分的考題絕對算得上高中數學的一大難點題型,這類題型一般出現在高卡數學最後一兩道壓軸中,所佔據的分值比例也非常的高,一道題就佔據了15分的分值,所以掌握學習好這部分的內容,對於高中階段的同學們而言意義重大。
  • > 高考數學知識點:平面解析幾何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4年數學高三必修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有向線段直線圓,橢圓雙曲拋物線,參數方程極坐標,數形結合稱典範。  笛卡爾的觀點對,點和有序實數對,兩者—一來對應,開創幾何新途徑。
  • 直觀、形象——靜電場之用動態幾何畫板描繪點電荷電勢分布
    tips:本文需要立體幾何知識及相關問題的物理知識。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款數學軟體——GeoGebra(簡稱GGB),一款結合幾何、代數、概率統計與微積分等的動態數學軟體,它融合了代數與幾何兩大學科,既可以通過滑鼠點擊繪製出點、向量、切線、球面、曲面等圖形,也可以直接輸入方程和點坐標,精確繪製圖形,做到了圖形與代數方程的同步變化,實現了真正的動態演示。高中物理,概念規律多,有些物理過程複雜又不直觀,思想方法也是抽象。
  • 數學,究竟要學個啥?
    數學,一門令人又愛又恨的學科, 有的時候可以把數學踩在腳下,有的時候又不得不叫 ta 爸爸, 想要真正愛上數學,你首先得了解兩個問題 : 第一個:【數學究竟是啥?】
  • 美國的初中幾何教材究竟怎麼樣?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初中幾何教材究竟如何呢?美帝的教材版本多,內容難易差別巨大。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初中幾何核心課程教材。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就解題思維而言,得先判定平行,然後才能用平行線的性質。就學習規律而言,使用性質較易,判定性質較難,(猶如設計手冊上的每一條規則的推理過程由少部分教授研究得清清楚楚,大量工程師雖不能完全研究透,卻都能運用自如!)下面分節介紹:第一節 線和角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幾何奧秘?
    作者/顧險峰號稱「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幾何學中的黎曼葉狀結構發揮到極致。自由彎曲的曲面,肆意張揚的曲線,是數學讓建築大師的偉大構想得以實現,在建築中更能窺見數學應用的奧妙玄機。如此優美的形態在幾何學中對應著一個非常深刻的數學幾何概念——黎曼葉狀結構。看那自由彎曲的曲面,肆意張揚的曲線,只要對建築藝術稍有了解的人一眼就可以辨認出這是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沒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是扎哈的遺世絕唱——天鵝之歌。
  • 2018初中數學幾何輔導:學好初中「幾何」的關鍵是什麼?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幾何輔導:學好初中「幾何」的關鍵是什麼?》,僅供參考!
  • (乾貨)初中數學專題講座:幾何最值問題
    今天我們來系統地講一下初中數學專題:幾何最值問題。幾何最值問題是一種常見的數學題型,但卻有很多的學生對這種題感到無從下手,事實上,只要掌握了方法,這種題並不難。當問題僅涉及平面圖形時(平面幾何或解析幾何),其基本方法主要有兩種:1、(形)直觀地觀察圖形,看所求的量在何時取得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教育部專家回應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數學,作為「最能拉開區分度」的學科,總是家長、老師最重視的科目之一。它更是課外培訓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種選拔考試中的必選項。早年間轟轟烈烈的「奧數班」曾熱鬧一時,直到今天,「數學作業拍照能檢測正確答案」仍是各課外輔導軟體最大的賣點。
  • 數學建模研究過程指導:從高中數學體會數學概貌和數學建模
    ▌研究方法指導:從高中數學體會數學概貌和數學建模新課標中將數學建模引為數學學科六大核心素養之一,並作為線索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類課程之中,是為了通過數學建模的學習令大家對數學學科以及數學學科在其他學科和領域內的應用,有一個概觀的、基本的、科學的認識。
  • 漫談黎曼幾何,揭秘高維空間的數學骨架,遠比你想的簡單.
    半個多世紀後,愛因斯坦的出現,才喚醒了它真正的價值,成了支撐廣義相對論的基石。這就是解讀空間奧義的黎曼幾何。黎曼幾何的出現,預示著我們生活的空間,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我們對於空間原有的認知,就像一個盲人在描述色彩一樣滑稽。黎曼:我們對空間的描述太不真實。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專家:更強調解決問題能力
    它更是課外培訓班中的「重中之重」,是各種選拔考試中的必選項。早年間轟轟烈烈的「奧數班」曾熱鬧一時,直到今天,「數學作業拍照能檢測正確答案」仍是各課外輔導軟體最大的賣點。數學課改牽一髮動全身,它的每一點變化都備受關注。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
  • 機器學習:向量的直觀解釋
    在機器學習中我們經常提到向量,究竟什麼是向量呢?在本文中,我們將首先研究向量的定義,然後對其數學運算進行直觀的解釋。定義向量我們在X、Y數字網格上繪製一個點(1,2),其中X代表水平方向,Y代表垂直方向。我們已經很好地定義了一個向量。
  • 臨沂春季高考中平面解析幾何的考是什麼?重點是什麼?
    臨沂春季高考數學主要測試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考查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評價學生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邏輯推理數學抽象和數學建模的數學素養。臨沂春季高考考試中允許使用函數型計算器。下面我們來說一下臨沂春季高考中數學的知識點。
  • 直觀推理:反正切函數arctanX導數的幾何原理
    書本上求反正切函數arctanX的導數用的是純代數方法的推導,嚴禁簡單,但不顯得那麼直觀,如下圖所示今天我們就用一種比較直觀的幾何方法求反正切函數的導數同樣做一個四分之一的單位圓,但這裡為了更加直觀僅用直角三角形來演示其原理首先旋轉一個微元的角度θ,這時形成一個新的微元三角形
  • 2020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大綱《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大學本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程的知識是指: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大學課程中與中學數學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數列極限、函數極限、連續函數、一元函數微積分、向量及其運算、矩陣與變換等內容及概率與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其內容要求是:準確掌握基本概念,熟練進行運算,並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中學數學的問題。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教育部專家回應
    走向社會之後,哪怕一些數學知識遺忘了,還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在新課程標準制定和修訂過程中,我們希望數學給孩子留下的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記者:作為親歷者,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數學學科經歷過的幾次變革?
  • 向量究竟是什麼?
    前言很多時候,我們學習一樣東西,開始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它,僅僅只是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很有用,具體在哪裡有用,怎麼用,可能老師也說不清或者他自己也沒有應用過,就像大學學過的數學知識,不管是高等代數還是線性代數,一堆的公式和推理,也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