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總想做些什麼」,看醫學生如何擔當

2021-01-11 澎湃新聞

2月14日,瑞金醫院臨床醫學院2017級4+4碩博班的洪士彬、周誠斌和臨床醫學院黨總支書記邵潔一起,風塵僕僕地踏進了上海血液中心的大門,擼起袖子,獻血!

洪士彬

由於疫情的緣故,血庫庫存緊張,作為獻血「老隊員」的洪士彬毫不猶豫地預約了2月14日去血液中心獻血。

「身為醫學生,疫情當前,總想做些什麼,看著自己熟識的老師們,或是馳援武漢或是在發熱門急診一線,他們為抗擊疫情拼搏奮鬥的樣子深深激勵著我們。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但是需要血液的手術病人以及血液病病人並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所以當得知血站開始招募志願者時,我豪不猶豫的答應了!」 洪士彬說。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經累計獻血2400ml了!

周誠斌

當得知室友洪士彬要去獻血時,周誠斌立刻表示要一同前往。「如果我的一點點善舉,可以幫助到需要的患者,那是何其幸福的一件事!而且這段時間我們都沒有很大的體力活動,很適合獻血,這是對社會最直接的貢獻!」周誠斌表示。其實,周誠斌之前也有三次獻血史。

疫情期間,兩名醫學生對於出門安全防護措施絲毫不敢馬虎。為了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可能導致的感染風險,他們決定騎車前往血站。出發前,兩個學生按照慣例,向臨床醫學院黨總支書記邵潔老師匯報將要出門,並告知了行程。

邵潔

「當看到孩子們發的信息時,我很感動,也很慚愧」,邵潔說,「我沒想到的事情他們想到,而且立刻就去做了。」她立即決定自己開車送他們前往。出乎學生們意料的是,邵潔不僅是「送行」,還加入了他們的「陣營」,捲起袖子一起參加無償獻血,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學生在一起」的承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路,在我即將步入臨床的時候遭遇這場波及全國的疫情,這也是對我們這代人的考驗。雖然不在前線,但「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是我們共同的誓言!無論是做好自我隔離,還是響應血庫號召積極獻血,亦或是對周圍人進行科學防護教育,都是我們醫學生的擔當,盡責不分大小。」

撰文/唐文佳

原標題:《「疫情當前,總想做些什麼」,看醫學生如何擔當》

相關焦點

  • 「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網絡)研討會召開
    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學工作者,其認知水平、態度、覺悟及使命擔當,關係著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當代的醫學生是未來健康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不僅要有更好的醫術,更美的醫德,也要學會擔當,這是我們的光榮和責任。此次研討會以醫學生為主角,意義非凡。
  •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圖)
    2020年「最美大學生」、南醫大博士研究生倪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 上好醫學生的形勢政策大課
    根據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相關要求,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通過網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課程設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引導醫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深入理解醫者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在這一特殊時期,為醫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大課。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90後中大醫學生的使命擔當
    熊葉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在讀研究生,返鄉後本來可以在家休假,但是面對當前肆虐的疫情,她主動找到新村村黨支部,亮明黨員身份,向黨組織寫下志願加入全村疫情防控組織的請求書。
  • 醫學生的開學第一課:連線抗「疫」前線白衣戰士,共話使命擔當
    「當時,我帶著部分緊急醫療隊成員接手了這家醫院的1個病區,每天至少3個多小時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在隔離病房查房、了解病情,馬不停蹄和同事商量有關針對性治療方案……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這個崗位,就同時選擇了一份堅強,一份擔當……」近日,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 程遠雄:培養醫學生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傳承鍾南山的精神力量
    今年疫情發生後,56歲的他數次請戰馳援武漢,後來以隊長身份帶領該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輾轉徵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雷神山醫院及協和醫院西院區ICU病房。該醫療隊成為全國支援武漢醫院最多、廣東省最後一支撤離的醫療隊之一,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引眾怒
    不是什麼都能拿來賺流量的。近日,一位百萬粉絲的網紅,為了賺取流量,偽造醫學生的身份,在疫情封校期間偷偷進入大連醫科大學解剖館拍攝大體老師及實驗動物並上傳至網絡的行為,招致了網友的強烈批評。目前相關視頻已在大連醫科大學學生的強烈要求下刪除。
  • 西安交大二附院醫學生:要像老師一樣擔當使命
    陽光訊(買秋霞 王妮 記者 鄭亞雷)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援鄂國家醫療隊隊長鞏守平,在參加了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後,載譽歸來。交大二附院莘莘學子用青年人的熱情,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鞏守平老師送上了鮮花和教師節寄語。讓全國抗疫先進個人、陝西省高等教育師德標兵鞏守平教授提前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教師節。當日中午,載譽歸來的鞏守平教授受到了交大二附院醫護人員和學生代表的熱烈歡迎,他所帶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為老師送上了鮮花和教師節寄語。
  • 網紅冒充醫學生拍攝「大體老師」,為何引發眾怒?
    不是什麼都能拿來賺流量的。 近日,一位百萬粉絲的網紅,為了賺取流量,偽造醫學生的身份,在疫情封校期間偷偷進入大連醫科大學解剖館拍攝大體老師及實驗動物並上傳至網絡的行為,招致了網友的強烈批評。 目前相關視頻已在大連醫科大學學生的強烈要求下刪除。
  • 揚青春之帆,懷濟世之情——樹責任意識擔醫學生使命
    在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廣大青年學子應繼續傳承、發揚、踐行五四精神,要樹立好責任意識,作為醫學生們要在大災大難面前用「仁心、仁術,造福人民」,踐行醫責。肩負起時代使命,把建設健康國際自由貿易島作為我們努力的時下目標,將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做為奮鬥的終生目標,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絢麗之花。
  • 疫情當前,上海紀錄片人不喧譁、自有聲
    疫情當前,上海高度重視,醫院、社區、工廠各負其責、眾志成城,疫情前線激戰正酣、忙碌非凡。而遠離前線的你我,為了避免疫情擴散,自覺居家多日,這份安靜的守護,在全民齊心抗擊疫情的當下,同樣勾成了一種宏大的背景聲。於是,上海安靜了下來。
  • 學者談新冠︱張生:面對疫情,我們歷史學人能做些什麼?
    【編者按】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封城、隔離、口罩……每個人的生活都被其深深改變。面對這一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澎湃新聞·思想中心特別策劃「學者談新冠」系列稿件,訪談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從不同視角切入,分享他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
  • 醫學生的記憶!五門課程總有一門虐翻你!
    記得小編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前,走廊裡走著、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埋頭背題的醫學生,尤其是以下五門課程,總有一門虐翻你。免疫學一大堆分子分分鐘聽到吐啊!分子生物學就更別提了,各種合成、調控、表達、修飾、信號轉導......真想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 源頭如何管住?苗頭如何看住?人頭如何抓實?——直擊當前疫情防控...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題:源頭如何管住?苗頭如何看住?人頭如何抓實?——直擊當前疫情防控三大焦點新華社記者曹智、徐揚、汪偉、王君璐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消息,12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7例,本土病例7例(遼寧5例,北京1例,黑龍江1例)。
  • 徐州醫科大學舉辦「雲上」畢業典禮 戰疫答卷學校給醫學生們「滿分」
    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簡單而隆重的畢業典禮,300餘名學生代表參加現場典禮,無法到場的畢業生和家長通過網絡觀看,隔屏相望,遙寄祝福。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現場「經歷過庚子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相信作為醫學生的你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會更深刻,對身上的責任和擔當的理解會更清晰。」
  • 昭昭醫學教育: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如何區別?醫學生須知!
    昭昭醫考小編為大家整理出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的區別,讓大家充分認識三者區別,做到知識就是免疫力~作為醫學生即將要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我們需要知道這些知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以上就是「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如何區別?醫學生須知!」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歸來順利通過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為人民服務!
  • 初雪總要做些什麼吧,比方說來青羊……
    初雪總要做些什麼吧,比方說來青羊……
  • 醫學生不配得到關懷?醫學生:不僅沒關懷,我們連頭髮也不配擁有
    醫學生不配得到關懷?醫學生:不僅沒關懷,我們連頭髮也不配擁有大家好,說到考試月份最慘的是什麼專業?醫學科必須擁有姓名,本以為通過大學入學考試,來到了我夢想中的大學,但是我剛入坑,噩夢就開始了,可怕的是每次考試都會像大學入學考試,書,整本都是是重點,醫學生也非常絕望,每次要考試都想「當場去世」。醫學生鼓起勇氣問了老師有沒有重點,醫生說:「病人會按重點生病嗎?」醫學生真的很慘,可是還不配得到關懷,就連多喝熱水的關懷都不配得到。
  • 疫情當前,寫論文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嗎?
    近日,各大學術論文網站頻頻發出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文章,吸引眾人關注科學家們抗擊疫情進展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網友的憤怒,狂噴中國的科學家們只知道發論文,對抗擊疫情毫無幫助。 然而疫情當前,發論文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嗎?先別著急噴,今日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吃一吃學術界的這份瓜。
  • 《三體》裡面的葉文潔,在紅岸基地看日落時都想了些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三體》裡面的葉文潔,在紅岸基地看日落時都想了些什麼。其實在小說當中人的共識不管是在現實社會當中,還是在虛擬社會當中,人類死亡以後都會想起自己一生的某些事情,比如說那些讓她記憶深刻的事情,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總能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