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醫學生的形勢政策大課

2020-11-26 中國教育新聞網

根據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相關要求,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通過網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課程設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引導醫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深入理解醫者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在這一特殊時期,為醫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大課。

    加強疫情期間教學設計

在院校黨委的支持和指導下,形勢政策課程教學團隊積極策劃,充分做好開課前的準備。「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一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院組織教學團隊加強教學設計,及時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前形勢,積極探討和規劃課程在疫情期間的開課模式。

院校新聞和宣傳部門通力合作,給予大力支持,協助課程的開展,切實保障「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效果。在教育引導大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民族觀念、國家意識、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的同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喜愛課程,並且在課程學習中能夠切實受益,得到理論素養的提升,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專業責任和培養家國情懷。

在疫情期間課程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形勢與政策」課在開設過程中與人民網「人民數字馬院」深度合作,依託其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為協和臨床16級八年制本科生提供了豐富的課程內容。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協和醫學生的情況制定了具體的方案。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安排上,要求學生正式開課前在線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專題公益課」的專題內容,並建議學生從自身做起並帶動家人做好日常防護。

為彌補網絡授課學生課堂參與度相對弱的不足,在課程的整體設計上給學生布置疫情公益課學習的時效性作業。身處資訊時代,網絡發達,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紛湧而來,信息的收集可以讓人應對變化的能力增強,但是也有可能被信息誤導,帶來認知上的偏差。

時效性作業督促和保證大家及時通過疫情公益課的學習,接收到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可靠、科學的信息,也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和課程學習的獲得感。學生們課程學習的感悟通過時效性作業反饋到教師,教師也可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生及時溝通。

    課程緊密結合疫情實踐

「形勢與政策」課要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及時豐富教學內容,上好「國情大課」「社會大課」。

面對疫情,我們國家發揮制度優勢,堅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信心是形勢政策課最實在的教材;疫情防控前線,醫護人員奮勇拼搏、捨身救護患者的精神,是形勢政策課程最生動的教材。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讚了中國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採取的嚴厲措施。他說,中國的努力阻止了病毒在國際範圍的大規模傳播,並為制止病毒傳播提供了「機會窗口」,中國贏得讚譽實至名歸,我們看到了中國扎紮實實的防控行動。

課程也緊密結合疫情實踐,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所見所聞,暢談感悟,明辨形勢,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理性認知個人與國家、權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強國志願。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有理想信念、有科學本領、有責任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課程以疫情實踐作為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結合疫情防控的政策法規,立足當前防疫形勢,深入思考醫者的責任與擔當,在現實中體會、學習、厚植家國情懷。

    激發學生致敬一線醫護

「教育要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課程,學生的情感認同也是「形勢政策」課效果的關鍵。

疫情期間全國湧現出大量的感人事跡,戰「疫」前線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是可以觸及心靈的現實教育,尤其是這些感人事跡的核心和榜樣就是學生身邊和藹的師長,其衝擊力尤為明顯。

榜樣是時代的強音,是看得見的哲理。在院校領導的倡議下,課程組織學生們通過散文、詩歌、畫作等形式表達作為醫學生的思考,致敬奮戰在戰「疫」前線英勇的醫護人員。

致敬戰役前線的活動倡議,得到學生們的高度響應,學生們紛紛提交創作的作品,通過各種形式聲援前方的戰「疫」勇士。比如,劉文昊寫到「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的醫務工作者迎難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力挽狂瀾,化解危局。其間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演繹出戰疫中的最美主旋律。有感於斯,作圖一幅,寫詞一首,表達敬意。」

馬也完成一首《七律·疫中致前線》和一首詞《畫堂春·致白衣同袍》,並註明「庚子元月,江漢時疫大作。舉國同心,勠力支援。白衣同袍赴荊楚各地者眾,餘舅父、師長多在列。念眾親友師長及白衣同袍之仁、勇、義,乃作。」學生們通過不同形式的作品表達了對戰「疫」勇士的致敬。

協和臨床八年制的學生,都是未來的醫生,醫學界的精英,學生們看到自己的校長,看到自己的師長,看到無數醫生護士,面對疫情,選擇了無畏的逆行,奔赴一線,這些身邊的榜樣的力量,觸及學生的心靈,通過課程致敬戰役前線活動也激發學生對專業責任和家國情懷的情感認同。協和新聞中心和宣傳部大力支持,及時把學生的作品在院校網站和院校新聞中心公眾號上及時推出,傳遞學生們對前線醫護的致敬和真摯情感,傳遞社會正能量。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6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四川師範大學同上一堂「形勢與政策」課
    中國高校之窗5月21日,在四川師範大學上下全力推進返校復學工作的關鍵時刻,學校通過長江雨課堂在線教學平臺為36000名學生同上一堂「形勢與政策」課。此次線上課堂緊扣「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旨在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自覺肩負責任,厚植家國情懷,把實現個人夢融入偉大中國夢之中,用努力奮鬥的青春書寫人生華章。本次課程共有兩集,時長共計53分鐘。
  • 【人民網】東北大學:上好「形勢與政策」課 打贏疫情防控「思想戰」
    根據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停學」的相關要求,在校、院兩級教學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和指揮下,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組結合當前疫情防控,開展網絡教學,為上好疫情防控期形勢與政策課進行了充分準備。
  • 教育部:保證「形勢與政策」課覆蓋所有在校本專科生
    今日(4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嚴格落實「形勢與政策」課的學分。  《意見》稱,要保證本、專科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開課不斷線。本科每學期不低於8學時,共計2學分;專科每學期不低於8學時,共計1學分。
  • 醫學生考研:規培政策下,專碩或成最大贏家!但報考仍需謹慎!
    》在醫生圈中刷屏,在規培生及醫學生中引起了不小轟動。何為3年時代?而該決定,甚至會對本科醫學生的職業生涯選擇,造成決定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原本八年制醫學生的最大優勢——年輕,也可能徹底不復存在。雖然此前已在2014年定下了「5+3」的規培模式,但這個政策中關於規培的具體年限上,各個醫院還有一定的彈性可以把握。
  • 奇點大課:科技驅動未來創業
    由中信出版集團奇點學院主辦的奇點大課——「科技決定未來」日前成功開課。來自世界500強企業高層、大型國企高管、科研專家學者、科技公司創始人及關注科技創新創業者等百餘人成為中信奇點學院首批學員。本次奇點大課邀請3位頂尖科技創新大神走進奇點課堂傾授經驗、為科技變現指點迷津。
  • 醫學生考研:規培之後,一地雞毛!
    很多年前,規培政策沒有出臺前,醫學生的畢業後教育完全依靠一開始去的醫院。如果一開始的醫院水平不行,你的水平也就一直限制在那裡,發展不上去。想要提高,一般只有去大醫院進修才有可能。但這種進修機會並不多見,也不能輕易輪到你。
  • 安徽理工大學「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形勢政策課開講
    用好信息技術,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融合    「停課不停學」使得教育形式從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走向了多元。為此,安徽理工大學輔導員們將疫情期間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系統整理,通過「雲端」課堂,生動地向同學們闡述了全國動員、全員參與抗疫的生動實踐和奮鬥精神。
  • 穩定有基礎 政策有空間——透視我國金融形勢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 題:穩定有基礎 政策有空間——透視我國金融形勢新華社記者吳雨、劉慧、劉開雄這源於國內疫情防控成效明顯,源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改,也源於近年來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進展。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形勢是影響金融市場非常重要的變量。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為恢復經濟、穩定金融創造良好環境。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憑藉國內巨大的市場、齊備的生產要素等優勢展現出了較強韌性和較大迴旋餘地,長期向好的大趨勢沒有變。
  • 研究生擴招對醫學生有哪些好處?
    網上常說,總有那麼幾個專業奉勸各位學弟學妹繞路,比較明顯的就是醫學生,曾有句名言叫」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確實很難,讀完本科一般還要讀個碩士博士,當然很多人也都理解,畢竟水準不高的醫生怎麼能夠救死扶傷呢?
  • 醫學生不配得到關懷?醫學生:不僅沒關懷,我們連頭髮也不配擁有
    醫學生不配得到關懷?醫學生:不僅沒關懷,我們連頭髮也不配擁有大家好,說到考試月份最慘的是什麼專業?醫學科必須擁有姓名,本以為通過大學入學考試,來到了我夢想中的大學,但是我剛入坑,噩夢就開始了,可怕的是每次考試都會像大學入學考試,書,整本都是是重點,醫學生也非常絕望,每次要考試都想「當場去世」。醫學生鼓起勇氣問了老師有沒有重點,醫生說:「病人會按重點生病嗎?」醫學生真的很慘,可是還不配得到關懷,就連多喝熱水的關懷都不配得到。
  • 商務形勢述評之二:繼續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統攬全局、積極應對,在立足擴大內需的同時,加快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穩外需的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了外貿的穩步復甦,圓滿完成了保市場、保份額的目標。
  • 衡水市衛健委統籌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有關工作
    市衛健委深刻認識到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以下簡稱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是深化醫改、加強全科醫生培養的重大舉措,對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健康扶貧、建設健康河北等工作具有重大意義。他們要求各縣市區、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結合相關職責,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增強服務意識,強化宣傳引導,實施精準管理,深入貫徹落實,統籌做好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履約管理、就業安置、違約處罰等工作,並將其作為深化醫改的重點工作,納入年度醫改考核,推動我市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相關工作落地落實。
  • ...攻堅克難同發聲——南開大學濱海學院開展「形勢與政策」課程線...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延期開學『形勢與政策』課照常開課」,考驗著教師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檢驗著思政課教師的能力素養。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教研室共有教師20人,全部為中共黨員。在線上集體備課中,馬列教學部主任趙鐵鎖講到:「教育工作者應在今天的『疫情防控整體戰、阻擊戰』中承擔光榮歷史使命和培養教育學生重要責任,我們要有所作為,發聲擔當。
  • 高培勇: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配置思路應有所改變
    高培勇表示,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既不同於疫情之前,也不同於高速增長階段,對於經濟形勢的把握必須要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礎上向前深入一步。具體而言,高培勇給出了兩種基本看法:一是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要有兩個參考系,二是對宏觀政策的配置分析要堅持對症下藥。
  • 推特上,一個美國大三醫學生的帖子火了
    戴好你們的口罩!」反對戴口罩的美國網民「挑刺」隨著共鳴和反思而來的,同樣還有其他美國網民的質疑和反對。有網民就懷疑,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網民從本尼特的簡介著手提出了質疑。還有網民列舉他們搜索到的信息指出,三年級醫學生的主要工作應該是測量體溫。本尼特本人並沒有針對這些質疑作出回應。但從本尼特幾個月前的一些推文來看,她在「出名」前已經提到過救治病人的事。今年8月16日,她就曾發推稱自己「失去了第一個病人,心情沉重」;8月22日,她又發布了一張穿戴防護裝備的照片。
  • 讓醫學生們又愛又恨的醫學生實習和規培
    點擊醫學生實習,作為醫學生課程表上一項重要的教學計劃,執行相當一段時間了。時至今天,每年實習的醫學生數量劇增,遠大於教學實習醫院實際能容納的數量,每個科室的實習生如過江之鯽,僧多粥少。不少醫學生心懷憧憬開始實習歷程後,被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打擊了:包攬科室如取快遞等跑腳雜務,拖氧氣罐,貼化驗單.......有專業技術含量的工作與自己是緣的;再者現在醫患環境不容樂觀,不少患者相當的排斥甚至直接拒絕實習醫生操作。
  • 2020年四川省深度貧困縣免費醫學生(專科)定向培養項目實施方案
    ,為深度貧困縣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醫學人才。「醫藥衛生類深貧縣免費醫學生(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單列計劃,安排在對口    招生(本科)錄取結束後,對口招生(專科)投檔前進行,限對應專業類別的醫藥衛生類深貧縣對口考生填報。醫藥衛生類深貧縣免費醫學生(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的招生、就業等相關政策按本方案實施。(四)錄取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
  •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圖)
    2020年「最美大學生」、南醫大博士研究生倪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 規培僅僅讓醫學生收穫了情懷?規培成為了合格醫生標準?
    這個問題,存在爭議性,也是規培制度所給醫學生帶來的矛盾點。贊同規培制度的學生認為,規培是勢在必行的,小編所認為這句話更務實的解釋在於——規培影響職稱的晉升。更直觀的說,因為職稱影響著醫學生直接的收入問題。
  • 疫情局勢下,2021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大綱解析分析變化
    大家都了解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及形勢與政策這門學科,雖然叫「當代」,但真正考試的範圍僅限於一年,也就是2020年1-12月,國內外發生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事件。2020年的世界離不開一個醫學名詞——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