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規培僅僅讓醫學生收穫了情懷?規培成為了合格醫生標準?

2020-12-06 重慶衛生招聘考試

近幾日,重慶護士規培消息以及各醫院招收簡章發布,足足達有22家醫院有規培通知。可是,卻有不少學生引起了熱議,「規培真的有必要嗎?」「醫學生為何要規培才能算合格的醫生嗎?本科不是讀了五年了,規培卻還要三年?」「規培與實習的區別在哪兒?」這些問題,小編相信,不僅僅困擾著很多人,也對應屆生來說是很懵的選擇,下面聽小編娓娓道來。

首先,規培是什麼?

規培是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通過臨床實踐,培養出具有較高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專業技能的高級人才,為下級醫院輸送優秀人才,同時緩解醫學生就業壓力。規培要求本科畢業後規培3年,碩士研究生規培2年,博士研究生規培2年的一個培養方案。主要用於幫助解決大醫院勞動力不足問題,同時又可減少醫院開支。

其次,規培真的有益處嗎?

這個問題,存在爭議性,也是規培制度所給醫學生帶來的矛盾點。

贊同規培制度的學生認為,規培是勢在必行的,小編所認為這句話更務實的解釋在於——規培影響職稱的晉升。更直觀的說,因為職稱影響著醫學生直接的收入問題。在各個醫院官網上,雖然並沒有查到中級職稱的報考條件中要求必須規培,但不少醫學生可能就在醫院實習中,聽老師說中級職稱的報考要求有規培證。目前,執業醫師考試沒有這個要求,總概括,無規培證可以當醫生,但是最終可能會影響考中級職稱。

可能很多人會默默質疑,規培對個人職業發展的優勢體現在哪兒?

無可厚非,鐵打的事實擺在那兒,醫學生由學校步入臨床,剛開始一般比較迷茫,角色轉換不過來。通過規培,就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應該怎麼做,從而積極主動汲取知識、鍛鍊能力。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優勢和劣勢。規培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還學會了如何與患者溝通。所以規培生相對於應屆生在競聘時優勢更加明顯。規培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越早規培越有好處。

還有一個比較生活化的原因,規培最終目的大概是給大多數的人留條活路。

規培的時候你的病人是從上級醫生手裡分下來的,除非你證明了你的能力,不然是不會讓你單獨管病人的。這就讓病人的治療有了一定的保證,至少不會因為你的業務能力不足而出問題,避免了病人的麻煩以及你的麻煩。雖然不敢打包票,但現在畢業的本科生有多少人,在大學期間是真的完完整整地參與了實習的?參與過實習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夠拍著胸口說自己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臨床工作?自信的人中又有多少人不是盲目自信?再說了,畢業考的水分有多大,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能過畢業考的不一定能過執醫考試,能過執醫考試的也不一定就能幹好醫生的工作。

當然有捧,必然有詆毀,甚至可以說是反對該政策的。有不少人認為規培實際上就是向醫院輸送免費勞動力。收入問題,經濟基礎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靠國家那點補助,醫院補貼,三年根本存不了錢。

為何稱為免費勞動力?單論外科來說,手術,主刀通常是副主任,一助是帶教,二助是規培生,就是約定好,抗大腿,但是不給一分錢,有時候為了趕時間,連個縫合的機會也不給。合理來說,二助的參與全程幫助完成了手術的順利,應該得到給予一定的收入回報,然而並沒有。如果沒有規培生,正常來說,醫院科室就應該擴招起碼1/2的的人才能完成日常的工作。大醫院就診人數的擴張,趕不上對應醫生人數的增長,規培生的加入很好地解決了沒人幹活的問題。很多規培生,現在的狀態都是「混」,「喪」,來抗爭這種無法改變的現狀,幹完自己該幹的活就跑到值班室玩手機。當然,有上進心的人,還有負責任的帶教老師還是很多的。

總而言之,對於大多數醫學生來說,正如不少醫院所說,在醫院工作都需要情懷,需要夢想。可是情懷和工資之間又不是什麼反義詞,也不是二選一選項。情懷這玩意,自己可以有,用人單位這樣說,就仿佛,給你畫大餅然後草都不想讓你吃多一條。懂。堅持,認真學終會有收穫的,輪轉能看到自己學習專科以外的東西,也讓你認識到臨床什麼樣子,考慮好自己未來發展路選擇。對於規培的東西,需要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規培一:關於規培的這些事,醫學生都該知道,避免多走彎路!
    招生工作進行得早的省份,規培醫生們早已經井然有序地進入臨床醫療工作;而即使招生工作開展得稍微晚一些的省份,他們的規培醫生也進入了規培崗前培訓。雖然今年的規培招生工作已經進展到末尾,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寫一篇文章,去介紹規培醫生相關的一些事情,以幫助正在規培的醫學生或者未來將會進入規培的醫學生們去提前了解一些規培相關的事情。
  • 醫學生考研:規培之後,一地雞毛!
    但當三個親歷規培的醫學生站出來分享他們的故事後,才發現規培之後,可能真的是一地雞毛!規培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在開始今天的主題前,我們先簡單講講什麼是規培?規培,也稱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現如今每個想要踏進臨床工作的醫學生的必經之路。參加規培的人員有很多,但大抵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專碩,他們研究生三年與規培並軌。
  • 讓醫學生們又愛又恨的醫學生實習和規培
    時至今天,每年實習的醫學生數量劇增,遠大於教學實習醫院實際能容納的數量,每個科室的實習生如過江之鯽,僧多粥少。不少醫學生心懷憧憬開始實習歷程後,被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打擊了:包攬科室如取快遞等跑腳雜務,拖氧氣罐,貼化驗單.......有專業技術含量的工作與自己是緣的;再者現在醫患環境不容樂觀,不少患者相當的排斥甚至直接拒絕實習醫生操作。
  • 規培?作為醫學生的我們該怎樣做出選擇?
    相信對於許多應屆本科畢業生來說,是考編制還是去規培,這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有編制的工作往往要比正常的工作要好。而規培對於醫學生而言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影響著之後的工作。那麼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有關編制與規培的那些事~關於編制醫院事業編制是指醫院作為國家衛生單位被列入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或自取自收。
  • 醫學生考研:規培政策下,專碩或成最大贏家!但報考仍需謹慎!
    曾經,一篇題為《上海規培進入3年時代!》在醫生圈中刷屏,在規培生及醫學生中引起了不小轟動。何為3年時代?此規定的實施對大部分即將進入以及已經進入規培基地的同學,尤其是熬過了漫長實驗室生涯的大齡科研型博士們是一個絕對的噩耗!而該決定,甚至會對本科醫學生的職業生涯選擇,造成決定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原本八年制醫學生的最大優勢——年輕,也可能徹底不復存在。
  • 規培醫生進階記:道阻且長,仍在堅持
    錢樂替帶教醫生坐診,給被貓撓傷的小夥開好狂犬疫苗清單,繼續等下一波病人,長達15小時的夜班裡她要獨立面對許多病人,儘管她還只是一名規培醫生。「規培醫生」是醫學生和醫生之間的過渡性群體。2009年,中央就明確要求「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 醫學生注意,全科醫生規培這三點,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全科規培全稱是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同其他臨床專業的規培一樣,培訓時間為36個月。是國家為了發展基層醫療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建設未來醫共體的關鍵性計劃。由於目前國家對全科醫生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科和兒科一起成為了規培專業中的緊缺專業。
  • 一名醫學博士的自述:學醫十年,我卻還不是醫生……
    後來,規培來了,徹底洗牌。規培,全稱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醫學生在規培基地(通常是三甲大醫院)輪轉培訓,合格後獲得規培證。當所有的醫院招聘都要求規培證的時候,規培就成了剛需。現在,專業型碩士和規培已經並軌,在讀專業型碩士的同時可以獲得規培證,大大節省了學醫就業的年限,也使得專業型碩士成為了香餑餑。
  • 醫學生考研:規培期間,我要不要考研?
    今年是她規培的第二年。與往常不一樣,今天下了夜班的小A,在幹完活後沒有立即回宿舍休息。相反,小A帶著輔導資料,急忙地趕往考點周邊,入住自己早已預訂好的酒店,並為第二天的初試做著準備。雖然還在規培期間,但小A還是報名了研究生初試。
  • 醫學生在規培期間工資多少?為什麼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學醫了呢?
    醫學生好找工作,是鐵飯碗福利待遇好,還特別好找對象。聽說還能收紅包,一年能賺幾十萬。每天就是看看病,工作輕鬆不累。真的是這樣麼?如果確實如此為什麼很多家長在高考志願時不想讓自己孩子學醫了呢?在規培期間的醫學生工資有多少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職場百科:醫生的職責中多少!需要多久才能成為正式醫生?
    本科5年+3年研究生+3年規培,19歲讀大一,正常速度30歲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當然當上醫生還不是終點,才是行業開始的起點,3年需要將學校8年的知識融會貫通,考核上崗。醫生的職責知多少!醫生履行就是富商的職責,在工作中無條件維護病人利益,全心全意治療病人,但同時以上還承擔著對病人家屬,病人安全,的社會責任。需要多久才能成為正式醫生?
  • 一名在讀博士醫學生說……
    01 至少八年」抗戰」 醫學生的圈子流行著這樣一個段子:「學醫之前要先去算算命,命短的不適合學醫」。這話雖是調侃,卻道出了醫學生的酸楚。 首先,我們總結一下醫生的道路,看看成為一名能給人看病的醫生到底需要多少年。 事實上,這個問題十分複雜。
  • 什麼樣的中國醫學生適合考USMLE?
    又到畢業季,北京某醫科大學同學王少聰申請到山東的一家醫院進行規培,他計劃一年內獲得中國醫師執業執照後,去美國參加住院醫的面試,是的,他從大學二年級就志向成為美國的臨床醫生,開始參加USMLE考試,他傲嬌的說去美國做醫生是嚮往自由,他是中國醫學生奔向海外執業中的一員,但是大多數中國醫學生對於USMLE並不清楚。
  • 醫學生考研:專碩or學碩?院校?專業?導師?預報名可以這麼選!
    首先,是醫學生的就業現狀!受規培政策影響,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假如想繼續從事臨床,晉升主治,就必須得參加規培!但即便參加完三年規培後,就業之路依然充滿坎坷。現在,稍微好點的市級三甲醫院,入職門檻都直接要求是研究生。而趨近飽和的內、外科的某些科室,要求則更高,在某些大學的附屬醫院,更是要求只有博士才能進!
  • 聽聽老師怎麼說,聽完醫學生哭了!
    提到好工作,很多家長都會提到醫生這個職業,但是我們又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到底難在哪?我的孩子該不該選擇學醫這條路呢?醫學生學習到底有多累?大學學醫學,期末考勝似高考。從學習的角度來說,醫學生要學的東西很多,分析化學、生理學、物理化學、無機有機啊等等一些生物、化學學科,這些書非常的厚,自然記起來、學起來就非常的難。
  • 醫學生跪地救人無效遭惡評 導師:她們已是有經驗的臨床醫生,其中...
    8月23日,「兩名醫學生跪地救人無效卻遭惡評」的消息一度登上了熱搜榜。25日,紅星新聞聯繫到其中的一名救人大學生陳家利,據她介紹,救人是自己的本能,自己做了該做的,並不在乎輿論如何評價。而據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院長、同時也是另一名救人大學生彭婕婷的導師段俊國介紹,陳家利和彭婕婷是眼科學院的研究生,經過了5年的學習以及3年的規培,在多個科室都有輪轉學習,已經是有一定經驗的臨床醫生。其中,彭婕婷還已經考上了本校的博士。跪地20分鐘沒能救回男子施救大學生:我們做了該做的「其實網上的評論我們也沒有怎麼去在意,我們做了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