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重慶護士規培消息以及各醫院招收簡章發布,足足達有22家醫院有規培通知。可是,卻有不少學生引起了熱議,「規培真的有必要嗎?」「醫學生為何要規培才能算合格的醫生嗎?本科不是讀了五年了,規培卻還要三年?」「規培與實習的區別在哪兒?」這些問題,小編相信,不僅僅困擾著很多人,也對應屆生來說是很懵的選擇,下面聽小編娓娓道來。
首先,規培是什麼?
規培是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通過臨床實踐,培養出具有較高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專業技能的高級人才,為下級醫院輸送優秀人才,同時緩解醫學生就業壓力。規培要求本科畢業後規培3年,碩士研究生規培2年,博士研究生規培2年的一個培養方案。主要用於幫助解決大醫院勞動力不足問題,同時又可減少醫院開支。
其次,規培真的有益處嗎?
這個問題,存在爭議性,也是規培制度所給醫學生帶來的矛盾點。
贊同規培制度的學生認為,規培是勢在必行的,小編所認為這句話更務實的解釋在於——規培影響職稱的晉升。更直觀的說,因為職稱影響著醫學生直接的收入問題。在各個醫院官網上,雖然並沒有查到中級職稱的報考條件中要求必須規培,但不少醫學生可能就在醫院實習中,聽老師說中級職稱的報考要求有規培證。目前,執業醫師考試沒有這個要求,總概括,無規培證可以當醫生,但是最終可能會影響考中級職稱。
可能很多人會默默質疑,規培對個人職業發展的優勢體現在哪兒?
無可厚非,鐵打的事實擺在那兒,醫學生由學校步入臨床,剛開始一般比較迷茫,角色轉換不過來。通過規培,就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應該怎麼做,從而積極主動汲取知識、鍛鍊能力。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優勢和劣勢。規培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還學會了如何與患者溝通。所以規培生相對於應屆生在競聘時優勢更加明顯。規培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越早規培越有好處。
還有一個比較生活化的原因,規培最終目的大概是給大多數的人留條活路。
規培的時候你的病人是從上級醫生手裡分下來的,除非你證明了你的能力,不然是不會讓你單獨管病人的。這就讓病人的治療有了一定的保證,至少不會因為你的業務能力不足而出問題,避免了病人的麻煩以及你的麻煩。雖然不敢打包票,但現在畢業的本科生有多少人,在大學期間是真的完完整整地參與了實習的?參與過實習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夠拍著胸口說自己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臨床工作?自信的人中又有多少人不是盲目自信?再說了,畢業考的水分有多大,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能過畢業考的不一定能過執醫考試,能過執醫考試的也不一定就能幹好醫生的工作。
當然有捧,必然有詆毀,甚至可以說是反對該政策的。有不少人認為規培實際上就是向醫院輸送免費勞動力。收入問題,經濟基礎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靠國家那點補助,醫院補貼,三年根本存不了錢。
為何稱為免費勞動力?單論外科來說,手術,主刀通常是副主任,一助是帶教,二助是規培生,就是約定好,抗大腿,但是不給一分錢,有時候為了趕時間,連個縫合的機會也不給。合理來說,二助的參與全程幫助完成了手術的順利,應該得到給予一定的收入回報,然而並沒有。如果沒有規培生,正常來說,醫院科室就應該擴招起碼1/2的的人才能完成日常的工作。大醫院就診人數的擴張,趕不上對應醫生人數的增長,規培生的加入很好地解決了沒人幹活的問題。很多規培生,現在的狀態都是「混」,「喪」,來抗爭這種無法改變的現狀,幹完自己該幹的活就跑到值班室玩手機。當然,有上進心的人,還有負責任的帶教老師還是很多的。
總而言之,對於大多數醫學生來說,正如不少醫院所說,在醫院工作都需要情懷,需要夢想。可是情懷和工資之間又不是什麼反義詞,也不是二選一選項。情懷這玩意,自己可以有,用人單位這樣說,就仿佛,給你畫大餅然後草都不想讓你吃多一條。懂。堅持,認真學終會有收穫的,輪轉能看到自己學習專科以外的東西,也讓你認識到臨床什麼樣子,考慮好自己未來發展路選擇。對於規培的東西,需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