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在規培期間工資多少?為什麼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學醫了呢?

2020-12-06 大友遊戲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些話?醫學生好找工作,是鐵飯碗福利待遇好,還特別好找對象。聽說還能收紅包,一年能賺幾十萬。每天就是看看病,工作輕鬆不累。真的是這樣麼?如果確實如此為什麼很多家長在高考志願時不想讓自己孩子學醫了呢?在規培期間的醫學生工資有多少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費用問題,我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深知我們實習期間是沒有薪水的,而且我們雖然人不在學校但是我們的學費還是照樣要交的,並且實習期間還需要自己租房子,水電費,夥食費都需要自己來扛。這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人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其次,醫學生真的那麼好找工作麼,這樣說吧,如果你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還相對於好些,如果你是一個普通本科生呢?你必須要考研,因為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們手上握著的都是生命。

最後,醫學生也並不是可以收紅包的,醫院的監控也都不是擺設,而且如今的醫患關係如此緊張,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並不能做到與他們全部做到良好的溝通,可能一句話會讓你遭到投訴,設置離開你的工作崗位。還有的人會認為醫學生都好找工作,醫生找小護士,小護士找男醫生。

其實並不是如此,有很多醫生護士都是單身,醫院的工作那麼忙,就算倒班注休息了,也是宅在家裡,躺在床上緩解疲勞,哪有閒心去想別的事情啊!而且醫生和護士真的般配麼?我並不認為。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個行業的,否則醫院豈不是沒人了,雖然實習期間很難熬,但是熬過去就是晴天啦,畢竟醫生的福利待遇還是蠻好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麼,歡迎大家積極評論哦

每天分享有趣的科普小知識,喜歡記得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規培一:關於規培的這些事,醫學生都該知道,避免多走彎路!
    招生工作進行得早的省份,規培醫生們早已經井然有序地進入臨床醫療工作;而即使招生工作開展得稍微晚一些的省份,他們的規培醫生也進入了規培崗前培訓。雖然今年的規培招生工作已經進展到末尾,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寫一篇文章,去介紹規培醫生相關的一些事情,以幫助正在規培的醫學生或者未來將會進入規培的醫學生們去提前了解一些規培相關的事情。
  • 規培僅僅讓醫學生收穫了情懷?規培成為了合格醫生標準?
    近幾日,重慶護士規培消息以及各醫院招收簡章發布,足足達有22家醫院有規培通知。可是,卻有不少學生引起了熱議,「規培真的有必要嗎?」「醫學生為何要規培才能算合格的醫生嗎?本科不是讀了五年了,規培卻還要三年?」「規培與實習的區別在哪兒?」
  • 醫學生考研:規培期間,我要不要考研?
    與往常不一樣,今天下了夜班的小A,在幹完活後沒有立即回宿舍休息。相反,小A帶著輔導資料,急忙地趕往考點周邊,入住自己早已預訂好的酒店,並為第二天的初試做著準備。雖然還在規培期間,但小A還是報名了研究生初試。而今年正好是她的第三次考試。
  • 醫學生考研:規培政策下,專碩或成最大贏家!但報考仍需謹慎!
    曾經,一篇題為《上海規培進入3年時代!》在醫生圈中刷屏,在規培生及醫學生中引起了不小轟動。何為3年時代?而該決定,甚至會對本科醫學生的職業生涯選擇,造成決定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原本八年制醫學生的最大優勢——年輕,也可能徹底不復存在。雖然此前已在2014年定下了「5+3」的規培模式,但這個政策中關於規培的具體年限上,各個醫院還有一定的彈性可以把握。
  • 讓醫學生們又愛又恨的醫學生實習和規培
    所以現在很多醫學實習生在實習期並沒有多少實踐臨 床技術的機會。同悲的還有規培醫生。同等學歷的同齡人早已就業自力更生,而自己好不容易畢業,等著的卻是兩至三年待遇不存生存的規培職業生涯。醫學生規培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常有爆出:不久前江蘇大學醫學院在讀碩士小顧在實習醫院連續上班14小時後突然暈倒後死亡;雲南某醫院因不允許規培醫生在醫院飯堂就餐,實生醫生、規培醫生、進修醫生的電動車不能停在醫院內(醫院正式職工可以)引起炸鍋......
  • 作為醫學生的我們該怎樣做出選擇?
    相信對於許多應屆本科畢業生來說,是考編制還是去規培,這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有編制的工作往往要比正常的工作要好。而規培對於醫學生而言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影響著之後的工作。那麼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醫院的正式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其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由國家事業費開支及單位收入組成。工作人員的工作範圍及收入分配均按崗位等級決定。技術崗位等級分為:高級崗位包括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具備較長工作年限、較多工作經驗及較高業務水平的工作人員。
  • 醫學生考研:規培之後,一地雞毛!
    幾乎所有的醫學生都需要規培,但相配套的平臺或者說是規培基地,卻顯得有些不足。因為三甲醫院平臺不足以容納下這麼多人,所以許三甲醫院暗地裡會出臺一些騷操作。比如,就以我在的這家醫院舉例吧!我在的這家醫院是一家二乙私立醫院,本來是沒有規培基地的資格。
  • 一名在讀博士醫學生說……
    01 至少八年」抗戰」 醫學生的圈子流行著這樣一個段子:「學醫之前要先去算算命,命短的不適合學醫」。這話雖是調侃,卻道出了醫學生的酸楚。 首先,我們總結一下醫生的道路,看看成為一名能給人看病的醫生到底需要多少年。 事實上,這個問題十分複雜。
  • 父母眼裡最有前途的專業,無外乎醫學,法學,師範,公務員
    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父母認為這些都是有前途的專業。我不知道這些專業有沒有前途,但是,我知道學醫的學生累是真的。 父母認為醫生,老師,公務員這三大職業就是鐵飯碗,因此讓自己的孩子去上這幾個專業。但是,父母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學生身上,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壓力。父母自己認為某個專業是熱門專業,然後就必須讓孩子去讀某個專業,不管孩子的想法。
  • 醫學生考研:專碩or學碩?院校?專業?導師?預報名可以這麼選!
    因為曾經走過不少彎路,所以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們,也可以有所啟發,不用重複我之前的老路,這也是小編對這篇文章寄寓的最大希冀!廢話不多說,開始正文部分!首先,是醫學生的就業現狀!受規培政策影響,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假如想繼續從事臨床,晉升主治,就必須得參加規培!但即便參加完三年規培後,就業之路依然充滿坎坷。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不學化學可以學臨床醫學專業嗎?
    當下醫學類專業似乎像是一座圍城,一方面,每年高考季都有醫學生勸說他人不要學醫,另一方面醫學類專業都是每年的熱門專業,其分數線也是高出其他專業不少。醫學類專業之所以呈現如此矛盾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其利弊太過於分明。
  • 什麼樣的中國醫學生適合考USMLE?
    又到畢業季,北京某醫科大學同學王少聰申請到山東的一家醫院進行規培,他計劃一年內獲得中國醫師執業執照後,去美國參加住院醫的面試,是的,他從大學二年級就志向成為美國的臨床醫生,開始參加USMLE考試,他傲嬌的說去美國做醫生是嚮往自由,他是中國醫學生奔向海外執業中的一員,但是大多數中國醫學生對於USMLE並不清楚。
  • 想學臨床醫學,「5+3」一體化和八年制,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臨床醫學生,大部分都會選擇考研。所以,如果能選擇5+3或者八年制是非常好的。那麼大家在報考志願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的5+3一體化以及8年制的兩大類別,區別到底在哪裡呢?畢業後可直接拿到6個證書,其中普通本科五年結束拿到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三年研究生學習結束後拿到執醫證、規培證、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畢業後可直接上崗成為醫生。
  • 為什麼唐氏症候群'喜歡找這2種孩子?希望你家孩子不在其中
    對於孩子的成長,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寄望。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可以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能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等等。但實際上,父母對於孩子最大的寄望莫過於孩子可以身體健康。前段時間,同事小樺順利產下了一名男嬰。小樺還來不及高興,就被醫生告知,自己的孩子患有唐氏症候群,很可能會出現先天性愚鈍。
  • 親子關係最大的障礙:是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認為不可能有父母資格考試,也不可能通過事前準備成為合格的父母。」李喜榮希望告訴大家: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只有跟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父母絕不可能成為『完結型』,也許一輩子都要活在『正在進行中』的狀態吧。」
  • 不努力的父母,是怎樣一點點拖累孩子的?
    孩子20歲前的人生是父母給的,父母現在越努力,孩子以後就越幸運。 2 其實為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呢? 但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好的教育,很費錢。
  • 當程式設計師告訴父母真實工資後:親戚開始嫉妒,如今想把話收回來
    這年頭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都希望兒女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樣過上了好生活後也可以踏實了。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跟父母有太多的溝通,都是過上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就連自己的工資也不敢說出來。程式設計師告訴父母真實工資後,親戚開始嫉妒最近就有一位網友就遇到這樣的問題,父母就問到底有多少錢一個月,而網際網路行業的薪水都是非常高的,如果是程式設計師月薪是有一兩萬的,這樣的收入在農村可是無法想像中的那麼高的。這位網友就說了真話,沒多久所有的親戚都知道了,可以感覺到他們憤怒加嫉妒,包括自己的父母,現在想知道怎麼把話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