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的記憶!五門課程總有一門虐翻你!

2020-12-05 百家號

俗話說「只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記得小編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前,走廊裡走著、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埋頭背題的醫學生,尤其是以下五門課程,總有一門虐翻你。

免疫學

一大堆分子分分鐘聽到吐啊!尤其是小編這種文科生考上醫學院的,背完免疫,腦袋上旋轉的不是星星,而是二十六個字母!CD、TNF、IFN、MHC、IL、Ig等等,輪番上陣,夢中都是分子!

記得以前有個段子:

突然發現以後自己生病去醫院,門診是自己同學、輔助是自己同學、護理是自己同學、主刀、麻醉還是自己同校的同學,想想都害怕,你妹啊!都是一群考試前才看書的突擊貨……

對於小編來說,學免疫就是這種感覺,考試前硬著頭皮死記硬背,考完試馬上全部還給老師。

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的虐人之處就在於一長串的有機化學反應式、拗口的產物名稱、還有各種相似的名字!是葡萄糖6磷酸還是6磷酸葡萄糖?是HMGCoA還原酶還是合成酶?

分子生物學就更別提了,各種合成、調控、表達、修飾、信號轉導......真想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診斷學

小編記得特別清楚地一件事莫過於有次期末考試前,我們發現我們的診斷學老師是出題老師。於是乎,我們輪番死纏爛打、胡攪蠻纏,終於讓老師鬆了口,答應我們給我們劃重點!劃重點啊!醫學生考前的複習資料都是論整本的啊!劃重點不久能夠只剩幾張紙了!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真是應了那句: too young,too simple。老師認認真真的領我們劃了兩節課的重點。這些重點有多少呢?除了圖片、案例和習題,都劃了一遍......

在我們「憤怒」的將書翻的譁譁直響的時候,老師還很委屈的看來我們一眼,說:這些都是重點啊!我真想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鹼中毒、各種混合性酸中毒統統來一遍!毒死我就不用考試了!

但實際上就是如此,診斷學不好,外科內科也好不到哪去!而且想要真的學會診斷,沒有臨床經驗的磨練,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神經解剖學

解剖難學就在於腦子要好。

人體全身的神經密布,我們要做的就是判斷身體的具體部位由哪一根神經支配和感覺輸入,傳說記憶的最高境界就是病人來了,你看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書上那張神經分布圖。

記得當年我們有個作業就是下課後畫圖,之後記住每個位置的名稱。每次都要死去活來一兩個小時。

外科學

外科學是一本教材中最貴的書,也是一本從來不會丟的書。因為他的厚度堪比內科,800+頁一本,防盜防打劫,一本書拍過去,應該沒幾個人還能直立。但也是一本老師不看著講,你卻必須購買的書!因為那些知識,只看一兩三遍你是記不得的!

外科老師講課一般都很生動,還會領著學生去做實驗,但是......你答一張卷子試試!你考個高分看看!真是笑話!

這些經歷,您有沒有呢?如果這篇文章讓您想起您的大學生活,記得點讚鼓勵一下我們哦!

相關焦點

  • 北大五門課程、五項教材課件獲評2020年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
    2020年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和「優質本科教材課件」遴選結果於近日揭曉,北京大學李娜教授主講的《儀器分析(小班閱讀討論課)》等五門課程被評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詹思延教授主編的《流行病學(第8版)》等五項教材課件被評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
  • 清華大學學生,有一門課程到期末考試,都要「拜」楊冪
    這則新聞是說清華大學的學生,有一門課程一到期末考試,大家都會「拜」楊冪,某些同學更是「虔誠」,考試前一周就將自己的頭像換成了楊冪的照片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帶大家一探究竟!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是所有大學生們一年之中最「難受」的時刻,因為,這一段時間正是大學生的期末考試周。
  • 一名在讀博士醫學生說……
    從醫學生到醫生,在這條漫漫長路上,不知道這期間有多少人在硬著頭皮學下去,又有多少人選擇了放棄。 都說學醫苦,到底苦在哪裡?除了上述的時間成本高之外,學醫還是一件十分無助的事情。 首先,跟其他專業比起來,醫學課業十分繁重。對於醫學生來說,完全沒有高中老師所說的「上了大學就好了」。
  • 《世界記憶冠軍帶你走進科學記憶法》直播課程上線啦!
    你的孩子也能記憶超群!由趣記憶總部為廣大學子打造的學科記憶類直播課程《世界記憶冠軍帶你走進科學記憶法》千呼萬喚始出來,重磅上線!課程由世界記憶總冠軍、《最強大腦》中國戰隊總隊長王峰老師和世界記憶總亞軍、世界記憶冠軍教練劉蘇老師領銜,帶領趣記憶精英講師團共同授課!
  • 大學裡最難學的4門課程,你也掛科了嗎?
    最近,一則山東大學數學系大三學生期末考試,抽象代數這門課程竟然有一半以上學生成績不及格的新聞迅速火遍了網絡。抽象代數作為數學專業最難的課程之一,已經成為了很多數學系學生的噩夢。對於這件事,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讓醫學生們又愛又恨的醫學生實習和規培
    ,作為醫學生課程表上一項重要的教學計劃,執行相當一段時間了。老師們認真給予實習生指導,實習生努力學習,人少機會多,那時醫患關係也沒有現在這麼緊張,實習生們有較多的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勤奮、悟性高的實習生,一年實習期下來,不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還培養臨床思維,醫學專業知識技能有了質的飛躍。時至今天,每年實習的醫學生數量劇增,遠大於教學實習醫院實際能容納的數量,每個科室的實習生如過江之鯽,僧多粥少。
  • 《系統解剖學—全英文》課程在MOOC網站第四次上線
    近日,浙江大學《系統解剖學-全英文》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網站第四次上線。該課程由浙江大學醫學院張曉明教授主講,是臨床醫學的必修課之一。課程主要面向竺可楨學院8年制臨床醫學生和留學生。
  • 上好醫學生的形勢政策大課
    根據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相關要求,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通過網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課程設計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引導醫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深入理解醫者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在這一特殊時期,為醫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大課。
  • 「疫情當前,總想做些什麼」,看醫學生如何擔當
    「身為醫學生,疫情當前,總想做些什麼,看著自己熟識的老師們,或是馳援武漢或是在發熱門急診一線,他們為抗擊疫情拼搏奮鬥的樣子深深激勵著我們。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但是需要血液的手術病人以及血液病病人並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所以當得知血站開始招募志願者時,我豪不猶豫的答應了!」 洪士彬說。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經累計獻血2400ml了!
  • 不會畫畫的醫學生到底有多難?看了這些圖,美術生笑瘋了
    前些天,網絡上曝出了「不會畫畫的醫學生到底有多難」的話題,一時間有不少醫學生紛紛po出了自己私藏多年的「繪畫作品」:前幾十年,醫生這個職業還可以秀一秀自己的書法:但很多時候醫學生還是得靠畫畫輔助學習,以此全面成體系的掌握醫療相關知識。比如像下面這位醫學生的:雖然這位同學的畫近乎於靈魂畫手的水平,不過對於醫學生而言已經算是高手了。耳熟能詳的卡通形象足能夠引起觀者的興趣,富有創意的文字板書這對於美術生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創作上的「靈感」。
  • 科研攻關課程教學兩不誤,新冠前沿成果走進醫學生課堂
    實驗室裡出爐的最前沿的新冠病毒相關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出現在醫學生們的課堂上,成為最鮮活的「教材」。在3月23日正式上線開課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的在線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在「雲端」獲取最新的學科前沿訊息。值得一提的是,基礎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教學團隊,正是在進行新冠課題攻關的百忙之中完成課程錄屏及相關教學準備。
  • 學習一門語言的 '避坑' 之談
    學習語言真的就是這樣子,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不要懷疑自己,這是語言的鍋,我們也是可以克服的!!!💪當你背多了以後你就會發現sion和幾個字母組合基本上會發一個音節,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大大的減少了你記憶時的組合單元。根據詞源 tele-,遠的,vision 看,視野。這個方法相當於又多記了一個單詞,而且更加深刻;同時我們還可以再聯想到另一個形似的詞,telephone 電話。
  • 深圳少兒英語課程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現在學好一門外語是很必要,畢竟隨著我國和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以後用到英語的時候也越來越多,學習英語從娃娃抓起,結合少兒的成長發育的規律,推出3到6歲STARTERS課程。本課程採用教材,引進AI技術,為學生打造一個線上結合線下的,安全、綠色的全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孩子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聽說能力,為讀寫打下基礎。課程內容對3-6歲的孩子精心設計打造的成效和趣味緊密結合的幼兒啟蒙英語產品。全面調動孩子的感官功能,幫助孩子在浸入式語言環境中產生英語學習興趣。
  • The Survival of the Sickest 適合醫學生的原文書推薦
    作為人類,我們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血型?為什麼非裔美國人更容易高血壓?為什麼有的吃芹菜後曬太陽會出現皮疹?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困擾我們的遺傳病、慢性病,曾經幫助我們的祖先克服了嚴酷的生存環境,繁衍下來?適合人群:英語詞彙量3500以上,醫學生可在學習《遺傳學》後閱讀。
  • 什麼樣的中國醫學生適合考USMLE?
    準備USMLE考試也是對於美國臨床醫學學習的一個過程,美國基礎醫學教育也會更偏向於臨床,對於中國醫學生的醫學能力提升是有幫助的,尤其是在進入醫院輪轉之前學習。   USMLE的考試資格?   中國184所醫學院擁有報考資格,ECFMG對於醫學生的考核主要是臨床醫學學位、學習周期超過4年和學習的課程符合臨床醫學。
  • 耶魯醫學生陷「屍體猥褻門」,你在解剖課上這樣做過嗎?
    耶魯醫學生陷「屍體猥褻門」,你在解剖課上這樣做過嗎?年鑑中的一張照片 | John Hay Whitney Medical Library事件始末:一年級解剖課照片是年鑑「保留節目」
  • 謝謝你,再見!教一門前的鳳凰木……
    謝謝你,再見!目前正值花期,可以看到,傾倒的樹上已經有不少花苞。據悉,這棵鳳凰木是1984年第一教學樓落成後所植,種植時為綠化大苗,估計樹齡接近40年。樹冠舒張優美,枝葉婆娑,每到夏天一樹豔紅,令人心曠神怡。兼之種植在教一門口,旁邊是丁穎先生的雕像,具有紀念意義。教一門前,鳳凰樹下,是每年很多畢業生拍照留影的聖地。
  • 吳恩達deeplearning.ai五項課程完整筆記了解一下?
    ,分別對應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基礎、提升 DNN 性能的技巧與方法等、結構化機器學習項目、卷積神經網絡和序列模型五門課程。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完成的筆記十分詳細,基本上五門課程的知識點全都覆蓋到了。例如第一項課程以每周不同主題為序記錄了從神經網絡簡介到 Goodfellow 採訪等基本知識點。由於前四課很多知識點都已經介紹過,因此本文我們著重介紹第五課的筆記概要,讀者可自行查閱 GitHub 閱讀完整的筆記,也可查看機器之心往期發過的一些課程資料。
  • 研究生擴招對醫學生有哪些好處?
    網上常說,總有那麼幾個專業奉勸各位學弟學妹繞路,比較明顯的就是醫學生,曾有句名言叫」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確實很難,讀完本科一般還要讀個碩士博士,當然很多人也都理解,畢竟水準不高的醫生怎麼能夠救死扶傷呢?
  • 超級聯想記憶法,記憶法課程,記憶力訓練課程
    下午領導讓你準備的材料,下班後居然就給忘了!!!你發現了嗎,不管你其他能力有多強,只要「記不住」,你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不但如此。年紀越大,學習新事物的效率越來越低……在生活和工作中,記性差往往會讓你錯失很多機會。反觀記憶力好的人,總能輕易地將看過的事物,閱讀過的書,聽到的趣聞,遇到的人,迅速記憶下來,不管在社交場合,還是在工作生活中,都能第一時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