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地阿爾法語意為沸騰的蒸鍋,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吉布地境內地形十分複雜,沙漠和火山佔了全國面積的90%,此外還有部分平原和湖泊,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中國卻參與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吉布地位於非洲之角亞丁灣西岸,與阿拉伯半島隔曼德海峽相望,這裡是紅海與阿拉伯海以及印度洋相通的咽喉要道,在它的北邊就是地中海,經由蘇伊士運河溝通,蘇伊士運河是國際石油生命線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以及亞,非,歐之間來往的主要海上通道。
這條運河承載了14%的世界海運貿易總量,每年有為數眾多的貨船經蘇伊士運河駛向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而這些船隻全部都要經過吉布地,其中大多數都要在吉布地港進行補給。
此外吉布地還處在蘇丹,葉門,索馬利亞和伊朗等國的環繞之中,這些地方都是著名的激進勢力所在地,也就是說吉布地處在一個恐怖漩渦的中心位置,所以吉布地也歷來都是各國爭相駐軍的地方。
法國作為吉布地的前宗主國,在吉布地擁有雷蒙尼爾軍事基地和阿爾塔訓練中心等基地,美國同樣也在雷蒙尼爾軍事基地,安布利國際機場等地駐軍,甚至日本也在安布利國際機場附近擁有海上護衛隊基地。
中國自然也在吉布地建設有後勤保障中心,實際上中國一直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第二大出資國,曾多次派遣艦艇編隊參與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的國際反海盜行動,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遠洋航行補給難的問題也是確實存在的,原本中國護航編隊一直在阿曼和葉門等國補給,但是這些地方港口設施太落後而且局勢動蕩不安,所以中國迫切需要在相對安定的吉布地建設一個後勤保障基地,以供護航編隊隨時進行補給,為國際反海盜行動隨時出力,所以在2016年2月中國和吉布地經過友好協商,就中國在吉布地建設保障設施事宜達成一致,相關設施的基礎工程建設已經啟動。
除了對於維護和平意義上的考量之外,中國在吉布地建設相關設施還有極其重要的經濟意義,據估計中國每天有接近10億美元的出口貨物,要經過吉布地附近的亞丁灣和蘇伊士運河進入歐洲,所以保障這一海域的和平並參與建設海港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中國在吉布地常駐的企業共有三種,一種是負責參與港口,鐵路建設的基礎設施建設類企業,一種是負責架設通信電纜的通訊類企業,還有一種是負責港口相關產業的物流類企業,到目前為止吉布地港多哈雷新港,亞吉鐵路,吉布地自貿區等由中國融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吉布地經濟發展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在2013年時中國招商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1.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吉布地港口23.5%的股份,成為該港口的第二大股東,2014年該港口下屬的多功能新港,多哈雷港口正式開工,也是中國融資建設同時也是中資建築企業,是迄今為止在東非地區承接的最大規模港口項目,建成後該港口可停靠10萬噸級船舶,預計年吞吐貨物708萬噸,貨櫃20萬個吞吐能力是舊港的2倍,再配合中國的大型港口設備船舶作業效率能提高3倍,物流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多哈雷新港還是亞吉鐵路的終點和出海口,亞吉鐵路連接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首都,直通紅海出海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之一,這條鐵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融資建設總造價約4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由衣索比亞和吉布地以商業貸款的方式支付。
此外中國還參與了吉布地國際自貿區的建設,該自貿區於2014年開始運營,自貿區位于吉布提港和機場附近,由中國和吉布地共同成立的公司負責運營管理,目前自貿區佔地面積為48.2平方公裡,還預留了30.9平方公裡的發展區,雖然這面積看似不大但佔據了吉布地可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依靠著自貿區和亞吉鐵路以及港口的便利,吉布地有望被打造成為「東非國際航運中心」,為了中心能夠實際運轉起來,中國還提供了優惠貸款幫助吉布地建設了阿薩爾鹽湖鹽業碼頭。
該工程由中國港灣工程公司負責建設,主要是用來幫助吉布地出口鹽化工產品,以提升吉布地的經濟,由中國參與各種基礎設施和經濟設施的建設為吉布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這個落後的國家有了成功的起色,設置有望成為東非地區一大中心國家,吉布地的崛起也證明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計劃的可行性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