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8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6
海瑞抬棺諫儉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清廉節儉,剛直不阿,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海瑞四歲喪父,與母親謝氏相依為命,靠祖上留下的幾十畝田勉強維持生活。海瑞自幼攻讀詩書經傳,母親謝氏性格剛強,對海瑞要求很嚴格,不讓他像一般兒童那樣嬉戲玩耍。海瑞讀書時,正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盛行的時期,王陽明提倡「立誠」,這些對海瑞日後的為人產生了很大影響。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中舉,被任命為淳安知縣。海瑞生活節儉,他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僕人種菜自給。浙江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海縣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了二斤肉啊!」
海瑞在任上力主節儉為民,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嚴嵩的黨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兩浙、兩淮鹽政,一路上威風凜凜,到處貪汙勒索,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巡查路過淳安縣,酒飯供應的十分簡陋,同時海瑞還高聲宣稱縣衙狹小不能容納眾多的車馬。鄢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斂威風而離開。
隆慶三年(1569年)夏,海瑞升調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外放應天巡撫,轄區多為江南富庶之鄉。海瑞就任應天巡撫之後,立即頒布《督撫憲約》,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以節儉為本,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招待。考慮到朝廷大員或許仍須稍存體面,他準許公餐可以有雞、魚、豬肉各一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而且也不準超過夥食標準。這個標準是: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連蠟燭、柴火等開支也在上述數目之內。
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這些禮品禮金只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後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於公家的便宜,他更是一分也不佔。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屬吏害怕海瑞的威嚴,貪官汙吏很多自動辭職。有的顯赫權貴把門漆成紅色,聽說海瑞來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督織造,見海瑞來了,就減少車馬隨從。
海瑞興利除害,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併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當地百姓都叫他「海青天」。
而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
隆慶三年(1569年)冬季,都給事中舒化說海瑞迂腐滯緩,不通曉施政的要領,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魚肉士大夫,沽名亂政,於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糧儲。海瑞巡撫吳地才半年就被解職而去,平民百姓聽說後呼號哭泣於道路,家家繪製海瑞像紀念他。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總督、巡撫等邊關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徵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無人敢說時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躬行節儉,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世宗讀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愚名。聽說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奴僕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他自己是不會逃跑的。」明世宗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的上疏,一天裡反覆讀了多次,嘆息說:「這個人可與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啊。」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宮中數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明世宗生病,心情鬱悶,召來內閣首輔許階商討傳位的事,明世宗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已經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偏殿議政,豈能遭受海瑞這個人的責備和辱罵呢!」心中憤恨不已,遂下令逮捕海瑞下獄,解一時之氣。但同時明世宗又深知海瑞是一個節儉為民,剛正不阿的好官,於是又專門留下遺詔,待自己駕崩後再赦免以海瑞為代表的所有諫言諸臣。海瑞被釋放出獄後,官復原職,不久調大理寺任職,提拔為尚寶丞(專門管理皇帝玉璽、印鑑的官員)。
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他沒有兒子,所以去世後,僉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他看見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帷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連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柩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裡不絕。萬曆皇帝追贈海瑞為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明史》評價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
下期 | 「符青菜」符驗
完
總策劃:侯公濤、張衛東
統籌:胡淼、劉法啟
校對:李坤、許銘君
編輯部主任:王千一
供稿:虞城縣紀委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布
關注網信商丘 了解權威發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海瑞抬棺諫儉(六十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