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渾源、應二州交界的小村(今應縣大臨河鄉北小村)出了一位侏儒神醫,姓張名景顯,外號「小大同」,雖個子矮小,但聰慧過人,醫卜稱奇,名滿雁門關外。
有關他離奇的行醫故事,傳說紛紜,最典型的病例就是給大同總兵姜瓖看病。明末崇禎年間,大同的總兵官名姜瓖,一度時間體倦厭食,昏昏沉沉,數召名醫,均未見效,最後把」小大同」請入府中。「小大同」把脈後,微微一笑說:「大人無妨,席間細說。」總兵官聞知「小大同」好酒,便吩咐擺宴。私下,師爺按「小大同」的吩咐做了安排。
總兵大人在妻妾的陪伴下款款入席,「小大同」一眼就瞅準了年輕貌美的小妾,坐在美人的身邊。總兵大人見狀,已有三分不悅。席間,「小大同」不時地向小妾勸酒菜,總兵大人乃一介武夫,豈能容忍。當「小大同」再次向小妾勸酒時,總兵大人怒不可碣,拍案而起。與此同時,站在總兵大人背後的兩個侍衛同時把總兵大人的兩手緊緊抓住,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小大同」用一枚銀針飛釘在總兵大人的咽喉。
此時,「小大同」才向總兵大人恭身謝罪,秉明病情。原來總兵大人得的是盤腸蟲,腸子有多長蟲有多長。只有用激怒法,蟲的頭才能探出咽喉。「小大同」已用銀針把蟲的項部釘住,然後從總兵大人的口中將長長的蟲拉出。
一次,「小大同」在大同街上行走,正好碰到家出殯,他無意中發現從棺材底部滴落到地上幾滴血,不禁大聲失色,走近棺前一瞅,心裡不由得好笑,咋麼「死人抬活人」。不由分說硬把出殯隊伍攔住,說棺材裡的人還活著有救,千萬不能活埋。說棺裡的死者是個孕婦,已懷孕八個月,得的是「小抓心」,就是說嬰兒因突受刺激,用小手把孕婦的心抓住了,導致假死。必須立即當街開棺,方可有救。
街坊路人和死者的家屬一聽是「小大同」,深信不疑,當街開棺把死者扶起,心口只輕輕一針,孕婦便慢慢甦醒,母子平安。沒過多久,那名抬孕婦出殯打頭的槓夫卻急病而亡,自今留下了這段「死人抬活人」的傳奇。
圖片為:李先海先生的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