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看多了,我們難免很想去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嬪妃們是什麼樣子,於是上網一搜,大跌眼鏡——為什麼照片上的她們都那麼醜?
是審美不同?是政治婚姻?是我瞎?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晚清的妃嬪們,為什麼都那麼醜。
開始放晚清後宮佳麗圖,膽小勿看:(圖片均來自網絡)
光緒瑾妃,總覺得是拼接起來的(捂臉),拼得,哦不,長得也太不走心了。。。
隆裕皇后,一國之後啊!這是想用馬臉+駝背嚇退八國聯軍?
這眼神,懷裡的孩子怕不是偷來的?
體態:比例失調,歪歪斜斜,縮脖聳肩,要麼痴肥,要麼瘦成鬼。
氣質:目光呆滯,神情怯弱,不男不女(森森地同情清朝後期的皇帝們,怪不得出家的出家,花柳病的花柳病,生不出孩子來的。。。。)。
何止是死人,簡直就是假人,行屍走肉的感覺。
作為嬪妃,本應是全國一等一的出身高貴,舉止端莊,可是照片上的她們,貴從何來?端從何來?
反倒讓人想起魯迅筆下辛苦而麻木的百姓,想起白鹿原上愚昧落後的村民。
真的,晚清的嬪妃們,如果換上貧下中農的、小商小販的、叫花子的行頭,一點都不違和,唯獨以嬪妃的身份出現,相當違和。
長相可以說各個年代有各自審美,但是論氣質好壞貴賤,我覺得不光人類有超越歷史和國度的統一標準,就連動物界,去看看猴山的母猴們,得寵的也肯定是精氣神兒好的那隻。
晚清嬪妃們的氣質中,沒有一點兒貴氣,卻充滿了死氣、喪氣、暮氣、怨氣。。。。。
為什麼晚清宮廷獨愛選又醜又慫的女人做嬪妃?
主要就是慈禧,雖然本就身為女人,卻像惡婆婆禍害媳婦一樣,把封建文化對女性的汙水潑得出神入化:紅顏禍水,越醜越無能的女人越不會禍亂後宮。能生孩子就行,至於皇帝的意見,國家我都替你垂簾聽政你還想有什麼意見?
這就是慈谿軍團的後宮佳麗合影,看得出,最醜、最慫的是妃,簡直就是醜得要來挑戰極限的,兩個痴肥,一個大駝背,兩位公主還好,不過有媽的基因在這,也只能說是青春尚好吧。
人家這是故意,故意啊!故意噁心皇上,噁心大清朝,噁心全世界的。
皇上另有喜歡的?不行,給你弄死……
珍妃,這是唯一一個,無論在長相氣質,還是人品才氣上都擔得起我們對於皇帝妃子的遐想的:
不能說她有多漂亮,但她眉宇間滿滿的善良美好,看起來讓人那麼舒服。她與皇帝情投意合,還能幫皇帝分擔政務之憂,自己也有很多興趣愛好。人被美好的念頭填滿了,眼神自然乾淨靈動。哪像上面那些照片,一雙雙眼睛寫滿了怨毒、麻木、冷漠、防備。這唯一一個像活人的珍妃,下場你們知道,被投井了。
左:瑾妃(和珍妃是姐妹)
中:隆裕皇后(慈谿的侄女,指定為光緒的皇后)
左:珍妃,13歲隨姐姐瑾妃入宮,受光緒專寵,後被慈禧投井。
我們就拿珍妃和瑾妃姐妹倆來說,長相差不多,氣質相去千裡。
一個美,被賜了死。
一個醜,獲得了生。
這就是慈禧制定的遊戲規則——誰也不許像個人一樣活著,在我手下要想活命,就得醜、慫、長成豬或者馬的樣子。
人老年的面相無可遮掩地展示著內心——狠戾陰毒。慈禧的模樣,就是一名手腕了得的女政治家,已經沒有半點為人妻母的女人味。
於是在慈禧的鐵腕之下,上至皇宮,下至民間,對女性的審美不得不被帶動著走向「不許有顏,不許有才,不許有思想,不許有個性」,誰更灰頭土臉,誰更低眉順眼,誰更含胸駝背,誰就是符合時代標準的好女人。導致大家都明明能美,卻不敢美,明明想站直,卻只敢勾肩駝背。
不止是女性,晚清的男性官員們、皇帝們,也是一樣的狀態——對國:變法,不行!對家:愛妻,不行!慈禧聽洋人的,大家聽慈禧的,都是心懷怨恨卻無法反抗。
進不得退不得,好不得壞不得,生不得死不得,人的生命力無法向外綻放,只能向內攻擊,呈現在外表上就是生無可戀,整個朝廷呈現出一副頹敗、腐朽,行將就木的景象。最後兩代皇帝連生育能力都失去了,可以說是大清朝一種潛意識選擇的集體自殺。
相由心生,人如是,國運亦如是。顛倒美醜,以媸為妍,便是逆正道而行。這就是我開頭說的:活人都長出死人相了,大清可不是要亡了麼。
後來民國掀起的換妻潮,不得不說是撥亂反正的一種表現,被大母神般的封建文化壓抑久了的男性,覺醒第一件事,就是拒絕掉文化給自己指派的妻子。
舊女性VS新女性,張幼儀VS林徽因,這種抗爭自然是殘忍的,慘烈的,最受傷的仍然是女性。
只是,生命力無法被壓抑,畸形的舊時代和順應其價值觀的個體註定被碾壓。求死,則死,求生,則生。
珍主兒若再選一次,也應寧可在風華正茂時投井,而非在扭曲的環境中,將自己活成瑾妃那般模樣吧。人活著,心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