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都長出死人相了,大清能不亡嗎

2020-12-08 氣質研究者蘇純

清宮劇看多了,我們難免很想去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嬪妃們是什麼樣子,於是上網一搜,大跌眼鏡——為什麼照片上的她們都那麼醜?

是審美不同?是政治婚姻?是我瞎?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晚清的妃嬪們,為什麼都那麼醜。

開始放晚清後宮佳麗圖,膽小勿看:(圖片均來自網絡)

光緒瑾妃

光緒瑾妃,總覺得是拼接起來的(捂臉),拼得,哦不,長得也太不走心了。。。

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一國之後啊!這是想用馬臉+駝背嚇退八國聯軍?

這眼神,懷裡的孩子怕不是偷來的?

嚇人的來了
確定要看下去?
大晚上的就別一個人看了

體態:比例失調,歪歪斜斜,縮脖聳肩,要麼痴肥,要麼瘦成鬼。

氣質:目光呆滯,神情怯弱,不男不女(森森地同情清朝後期的皇帝們,怪不得出家的出家,花柳病的花柳病,生不出孩子來的。。。。)。

何止是死人,簡直就是假人,行屍走肉的感覺。

作為嬪妃,本應是全國一等一的出身高貴,舉止端莊,可是照片上的她們,貴從何來?端從何來?

反倒讓人想起魯迅筆下辛苦而麻木的百姓,想起白鹿原上愚昧落後的村民。

真的,晚清的嬪妃們,如果換上貧下中農的、小商小販的、叫花子的行頭,一點都不違和,唯獨以嬪妃的身份出現,相當違和。

長相可以說各個年代有各自審美,但是論氣質好壞貴賤,我覺得不光人類有超越歷史和國度的統一標準,就連動物界,去看看猴山的母猴們,得寵的也肯定是精氣神兒好的那隻。

晚清嬪妃們的氣質中,沒有一點兒貴氣,卻充滿了死氣、喪氣、暮氣、怨氣。。。。。

為什麼晚清宮廷獨愛選又醜又慫的女人做嬪妃?

主要就是慈禧,雖然本就身為女人,卻像惡婆婆禍害媳婦一樣,把封建文化對女性的汙水潑得出神入化:紅顏禍水,越醜越無能的女人越不會禍亂後宮。能生孩子就行,至於皇帝的意見,國家我都替你垂簾聽政你還想有什麼意見?

這就是慈谿軍團的後宮佳麗合影,看得出,最醜、最慫的是妃,簡直就是醜得要來挑戰極限的,兩個痴肥,一個大駝背,兩位公主還好,不過有媽的基因在這,也只能說是青春尚好吧。

人家這是故意,故意啊!故意噁心皇上,噁心大清朝,噁心全世界的。

皇上另有喜歡的?不行,給你弄死……

珍妃,這是唯一一個,無論在長相氣質,還是人品才氣上都擔得起我們對於皇帝妃子的遐想的:

不能說她有多漂亮,但她眉宇間滿滿的善良美好,看起來讓人那麼舒服。她與皇帝情投意合,還能幫皇帝分擔政務之憂,自己也有很多興趣愛好。人被美好的念頭填滿了,眼神自然乾淨靈動。哪像上面那些照片,一雙雙眼睛寫滿了怨毒、麻木、冷漠、防備。這唯一一個像活人的珍妃,下場你們知道,被投井了。

左:瑾妃(和珍妃是姐妹)

中:隆裕皇后(慈谿的侄女,指定為光緒的皇后)

左:珍妃,13歲隨姐姐瑾妃入宮,受光緒專寵,後被慈禧投井。

我們就拿珍妃和瑾妃姐妹倆來說,長相差不多,氣質相去千裡。

一個美,被賜了死。

一個醜,獲得了生。

這就是慈禧制定的遊戲規則——誰也不許像個人一樣活著,在我手下要想活命,就得醜、慫、長成豬或者馬的樣子。

老年慈禧

人老年的面相無可遮掩地展示著內心——狠戾陰毒。慈禧的模樣,就是一名手腕了得的女政治家,已經沒有半點為人妻母的女人味。

於是在慈禧的鐵腕之下,上至皇宮,下至民間,對女性的審美不得不被帶動著走向「不許有顏,不許有才,不許有思想,不許有個性」,誰更灰頭土臉,誰更低眉順眼,誰更含胸駝背,誰就是符合時代標準的好女人。導致大家都明明能美,卻不敢美,明明想站直,卻只敢勾肩駝背。

不止是女性,晚清的男性官員們、皇帝們,也是一樣的狀態——對國:變法,不行!對家:愛妻,不行!慈禧聽洋人的,大家聽慈禧的,都是心懷怨恨卻無法反抗。

進不得退不得,好不得壞不得,生不得死不得,人的生命力無法向外綻放,只能向內攻擊,呈現在外表上就是生無可戀,整個朝廷呈現出一副頹敗、腐朽,行將就木的景象。最後兩代皇帝連生育能力都失去了,可以說是大清朝一種潛意識選擇的集體自殺。

相由心生,人如是,國運亦如是。顛倒美醜,以媸為妍,便是逆正道而行。這就是我開頭說的:活人都長出死人相了,大清可不是要亡了麼。

後來民國掀起的換妻潮,不得不說是撥亂反正的一種表現,被大母神般的封建文化壓抑久了的男性,覺醒第一件事,就是拒絕掉文化給自己指派的妻子。

舊女性VS新女性,張幼儀VS林徽因,這種抗爭自然是殘忍的,慘烈的,最受傷的仍然是女性。

只是,生命力無法被壓抑,畸形的舊時代和順應其價值觀的個體註定被碾壓。求死,則死,求生,則生。

珍主兒若再選一次,也應寧可在風華正茂時投井,而非在扭曲的環境中,將自己活成瑾妃那般模樣吧。人活著,心已死了。

相關焦點

  • 死人為什麼會給活人託夢?
    這是人們心裡正常的想法和意識的區分,到底死人能不能給活人託夢,這是一個非常尖端的陰陽揭秘。因為人死後是靈魂,也是鬼魂,常人說陰陽兩層天,陰性的物質和陽性的物質是無法接融的,對於這個陰陽的概念在法道中曾經有過說法,法無定法一切事物的轉化和超越都有它的特殊性。死人和活人也是一樣,活著的人成為陽性的人,死了的人成為陰性的人,這樣兩種剎那的轉變和陰陽的區分是非常的殘酷。
  • 講道024 | 審判活人死人的主
    提摩太後書 4:1  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看聖經上下文解釋:是祂的顯現和祂的國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祂的顯現是指耶穌第二次再來,審判活人死人。所以祂要提摩太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因為只有神的道才可以把人帶到基督裡,道能審判活人死人。     我們通常以為現在在世界上還活著的是活人,已經死去的就是死人,不!正解:信耶穌的人是活人,不信耶穌的就是死人。
  • 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在中國古代,有這樣一種習俗,有些人家心痛子女年幼早逝,會選擇為死去的未婚者尋找配偶,這種所謂的習俗被稱之為「冥婚」,也叫「陰婚」。
  • 基督徒有兩種人:一種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一種是活人中尋找死人
    它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後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歷史學家根據《聖經》和先進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聖經》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由於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死人為什麼要綁腳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人來到這個世界就相當於是已經有了生命,生命終將會消逝的,人都是會死的,只是死的時間不一樣而已,死人為什麼要綁腳?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
  • 你看賈家敗落後住的鐵檻寺:不分活人死人
    你看賈家敗落後住的鐵檻寺:不分活人死人風月寶鑑鏡這把鏡子十分奇怪,賈瑞從它照看,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容貌,而是他心心念念的王熙鳳的影子。更加奇怪的是,鏡子正面是風姿卓越的鳳姐,背面竟是一具骷髏。可為什麼脂硯齋會說這樣一句話,難道看過全本《紅樓夢》的脂硯齋是借用此句,說紅樓女兒最後的結局都是悲傷慘死,最後都化作白骨嗎?但從現有十二釵正冊中人物來看,至少惜春的結局是明了的,那就是「可憐侯門繡戶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惜春是出家,但沒有慘死,這一點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
  • 袁天罡給此人看過面相後,轉身就把他的錢扔了,說活人不要死人錢
    從古至今,人們都想知道自己的未來和命運,但是常人是不能窺破天機的。但是有一種人卻能窺破天機,這種人被稱為相士。而相士中最出名的就是袁天罡,袁天罡給人看相無數,當然收取一定的酬金,但是他這個人看相的時候,卻轉身就將酬金給扔了,還說活人不要死人錢。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袁天罡給這個人看相,等人走後把錢扔了,還說活人不收死人錢
    文/隨風飄散袁天罡給這個人看相,等人走後把錢扔了,還說活人不收死人錢說起袁天罡,很多人都不感到陌生,他是隋末唐初的玄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不過有傳言說袁天罡非常善於面相,還能僅僅憑著風的聲音和方向就能跑判斷出吉兇,非常的神奇。
  • 證明一個活人,是一個活人,很難嗎?
    比如,你的身份證不能用了吧,你都已經死了,身份證肯定失效了。那你再拿這個死人的身份證去買火車票或者機票,那肯定買不了票了,因為死人是不能飛機和坐火車的。你要真上去了,旁邊的人也不敢跟你坐在一起。 再比如,你不能辦銀行卡了吧?死人怎麼可能擁有銀行卡呢?難道讓別人給你燒紙,你來收嗎?
  • 此人嘆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十餘天后果然應驗了
    興非一日之功,亡也非一日之弊。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晚清時期,社會弊端叢生,內憂外患,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衣不蔽體,更無立錐之地。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傀儡。而同樣是出身於愛新覺羅家族的他,卻一直在努力為這個國家奮鬥。但是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僅憑一人之力,又怎麼挽救,這偌大的國家。
  • 《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話說在清朝順治年間,山東半島地區出了一個人物,起兵造反。此人名叫於七,本來是個農民,從他造反之始至結束,歷時十五年之久。 清庭為鎮壓於七之亂,大興株連和連坐之法,對該地區人民血腥屠殺。於七造反的事是清朝的史稿裡都有記載,確有其人。
  • 凡是做給死人看的事,都是做給活人看的
    底下的人就說「這樣還得了,這樣不公平。」年輕力壯的人整天在排隊,別人想要的也得不到。這樣就失去意義了。所以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說「凡是來領米的人,把眉毛剃掉」。來一個剃一個。有一個很窮的秀才去排隊領了米,然後就把眉毛剃掉了。回去他太太問他「你眉毛怎麼了?」他說「沒辦法,為了領米」。
  • 人死後體重有什麼變化揭秘 死人為什麼會比活人感覺沉?
    不知道你有沒有抬屍體或者背屍體的經驗,很多人說人死後身體會變沉,不過也有人說人死後身體會變輕,到底人死後體重會有什麼變化呢/   人死後身體變沉是怎麼回事?活人,不管是抱著,還是拖著,拉著,都能自己保持平衡,尤其是在抱著的時候;    死人,不管怎樣,就不會和別人配合,因為失去了自身平衡的能力,所以你要控制,幫助他保持平衡
  • 他們接觸過的死人可能比活人多
    這樣血腥的場景,有多少人能心態淡然地面對呢?我想,只有法醫能夠做到。毫不誇張地說,法醫這一個行業,見過的死人可能比活人還要多。面對高度腐爛的屍體,他們不能夠有怨言,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操守。但他們比誰都清楚,如果連法醫都不願意為死者發言,那麼這個世界還有誰會為他們伸張正義。這世界上誰都能害怕屍體,唯獨法醫不能。他們必須留下,聽死者在世上的最後一次「講述」。其實有時候,在法醫的工作環境中,死人比活人更具危險係數。
  • 死人的靈魂能說能聽嗎?喬·克魯斯,牧師
    若能正確作答,那麼,所有關於死亡和靈魂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真正關鍵的問題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是什麼?上帝是怎樣造的人?上帝賦予了人必死的本質,還是不死的本質?根據字典的解釋,「必死」一詞的意思是「受死亡支配」,而「不死」的意思是「不受死亡支配」。所以,我們的問題可以簡單概括為:上帝創造的人具有死亡的本質,還是永生的能力?聖經是這樣回答的:「必死的人豈能比上帝公義嗎?
  • 此人臨死前說:我一死,大清必亡!果不其然10天後,大清滅亡!
    其中有一個人就是,他在臨死前曾經說道:我一死,大清要亡。很多人都選擇不會相信,但是十天之後,大清朝果然走向了滅亡之路。 在清朝末年這個危急時刻很多的愛國有志青年都站了出來。
  • 【答網友問】精盡會人亡嗎?
    2016-01-15 14:03 來源: 澎湃新聞 問:精盡會人亡嗎?答:當然不會。你見過有誰死因是精液耗盡嗎?在很久以前,我們還在得病看誰身體好生孩子看誰命硬的時代,醫家和方術士們觀察到「精液能創造娃娃」的現象,一拍大腿覺得哎呀這是生命的精華啊肯定非常貴重呀,用多了肯定傷身呀。實際上,精液是個可再生資源。
  • 喪屍題材長紅不衰的秘密 挖掘活死人的前生今世(三)
    「活死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殭屍」或者「喪屍」,以及其他諸如吸血鬼、跳屍、各種「復活的死人」或者「如同死了一樣的活人」。由於有些是舶來品,有些是中國傳說,各種說和主張不一,這篇文章中我們說的「活死人」只包括「殭屍」和「喪屍」。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皇太極一聽說林丹汗的戰略謀劃,驚出一身冷汗,不得不佩服他的英雄。皇太極立刻進軍控制了西藏,這回相反他們清洗了紅教扶持了黃教,授予大清皇帝活佛稱號,號稱文殊菩薩轉世。至此大清完成了草原與藏區的一統,他們構建起了一個能容納多民族的管理系統。中原已是囊中之物。漢人加入這套系統也是遲早的事。我們現在說起清朝,那都是各種貶義各種不好的印象,那主要來自晚清末年的近代歷史。
  • 清朝兩則神奇預言 如何準確「預測」了大清的滅亡?
    五德終始說的基礎,是戰國時期一度流行的陰陽五行思想,因為這套理論比較玄乎,很多說法都可以往這上面附會,以致每個朝代進入動蕩時期時,圖讖之說就大為流行。漢代以後,圖讖融入儒家經義,發展出了讖緯學。讖緯,就是一種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