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處在兩大板塊之間 未來會不會被「吞噬」掉?

2021-01-08 shh時事兒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因為該國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消亡地帶,而這裡正是地震頻發的地段。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不由的讓人們擔心日本是否會因為板塊運動最終沉沒?

如果根據大陸漂移學說,那日本很有可能會沉沒海底。大陸板塊處於漂移狀態,而板塊之間是垂直性運動,很容易觸發海嘯,日本位於兩大板塊的交界處,板塊運動引發的海嘯地震最先傷害的就是日本。

據美國航空局測算,日本的本州島已經向東移了2.4米,在亞歐板塊的推壓以及太平洋板塊後退的情況下,日本每年以10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因為板塊的垂直運動,已經在海底造成了一條寬150公裡長300公裡的裂縫,按照這樣的移動趨勢,日本最後很有可能滑入大海溝。有美國學者表示,自印尼大地震後,地質板塊會越來越脆弱,日本應當儘快向周邊國家尋求幫助,當災難來臨時,儘可能將傷害減小。近年來日本的確是多災多難,不論是地震、海嘯還是火山,面臨的威脅都遠遠超於其他國家。

不過也有種說法認為,太平洋板塊一直處於俯衝的過程,太平洋與亞歐板塊相撞反而會讓日本島越來越向亞歐大陸靠近,在這種情況下人本並不會沉沒。這兩種說法完全截然相反,然而究竟哪種說法是正確的估計還得等科學家們進一步論證了。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黑洞附近的引力非常強大,可以將周圍的物體吞噬掉。會不會有一天地球也被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吞噬掉?雖然我們不能說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人類完全不必擔心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掉。科學家設想了很多讓地球毀滅或者人類毀滅的方式,包括超新星爆發、伽馬射線暴、太陽變為紅巨星、彗星撞擊地球等等,從未考慮過地球會被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吞噬掉。
  • 地球在不斷接近銀心黑,未來會被吞噬掉嗎?
    據報導,近日,通過最新出爐的銀河系新地圖,研究者們發現,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縮小,在1985年的時候,官方給出的距離數據是27700光年,而如今這個數據則變成了25800光年。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地球正在不斷被銀河系中心黑洞所吸引?未來有一天,我們會被吞噬掉嗎?
  • 島嶼國家「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或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這是一個很有市場的問題,首先日本地處環太平洋消亡邊界,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處,由於兩大板塊的相互擠壓,板塊隆起,在日本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底形成了深邃的海溝,而在日本群島一側則相對隆起形成了島嶼。
  • 被黑洞吞噬掉的東西會去哪?黑洞會不會時期掉落到另外一個空間?
    被黑洞吞噬掉的東西會去哪?黑洞會不會時期掉落到另外一個空間?黑洞是恆星死亡後發生自身坍縮,形成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天體,所以黑洞的中心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天體。黑洞並非是一個通道,這是一個天體,只不過逃逸速度比光速還大,連光都無法逃逸,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空洞。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
    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所以人類並不能直接觀察到黑洞,只能通過觀測被它的引力吞噬的物體從而達到間接地觀測它,所以黑洞它經常只出現在我們人類科幻電影中,從來沒有真實的照片來證明黑洞的形狀,然而就在最近才出現首張黑洞的照片。當然,作為首個被人類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其必然備受關注。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科學家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當恆星的質量超過一個極限,那麼它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拋掉多餘物質,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必然算是恆星級別的,只不過比太陽要大很多。目前這項研究已經被發表在《日本研究學會歐文研究報告》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日本科學家稱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更近了,大約是25800光年,近了將近2000光年左右,同樣的繞銀心運動速度變成了227公裡每秒。日本科學家主要是通過銀河系三維圖的重新繪製,得出的準確數據,只不過目前無法得知,是之前的測量數據有誤差,還是地球正在向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靠近。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科學家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當恆星的質量超過一個極限,那麼它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拋掉多餘物質,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必然算是恆星級別的,只不過比太陽要大很多。而最後一類就是超大質量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巨大,遠超過恆星級別的黑洞。還記得2019年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嗎?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而且那麼小,為什麼不會被太陽吞噬掉?
    我們都知道在萬有引力當中,越是靠近太陽的行星,其中它的公轉速度很快,這是因為它離太陽的距離相對於近一些,距離的平方的反比與它的速度有關,即距離越小,速度越大,靠的越近太陽對它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如果速度不夠快一點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太陽吞噬掉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自2011年3月11日的311大地震後,還經歷過小笠原群島近海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和2018年北海道地震三次地震,當然規模無法還311地震相比,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地震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依然非常擔心,像311這種大地震未來什麼時候會發生
  • 日本或會因此消失,地殼的變動會給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日本會不會就此沉入馬裡亞納海溝是我們挺關心的一件事,但是不管從那個方面來想,我們關心這件事都不可能是擔憂日本人的安全吧。其實日本一直有著這些方面的隱患,本身他的土地面積就比較少,在加上濱海面積比較大,所以一直處在隨時會被海洋吞噬的可能性中。
  • 每年吞噬30億噸海水,並傳出未知怪叫聲,馬裡亞納海溝藏著什麼
    實際上,海溝存在於各大板塊之間,有的位於大洋深處,由於獨特的深度,這裡的壓強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到達海平面下五千米左右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板塊構造,馬裡亞納海溝每年會吞噬30億噸的海水,並且該現象仍在持續,數千萬年都是如此
  • 日本真的要消失了?因地殼運動,日本或將沉入大海中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六大板塊,板塊移動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地震,在板塊的交界處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地震帶,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實面臨的地理災害是很大的,因為他不僅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海嘯、颱風等其他自然災害從未遠離這個國家
  • 太陽在未來會發生什麼?它會不會爆炸?
    「太陽在未來會發生什麼?它會爆炸嗎?它會不會燃燒殆盡?它離地球越來越近了嗎?它會不會像流星一樣墜落?」來自墨爾本12歲的蘇菲和10歲的馬克思問道。 這真是一組奇妙的問題——我會試著回答全部。我會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往前回答。
  • 地球會不會最終被黑洞吞噬?
    古代有杞人憂天,總是擔心天會突然塌下來,因此常年的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這一系列事件,就算不導致人類的強大,也會導致另外某種地球物種的強大。就像一個人突然中了彩票頭等獎,回頭分析他買彩票前24小時的吃飯喝水,都像是要註定中大獎的樣子。但這只是一種偶然。此人不中獎,別人也要中獎。 那麼既然人類已經在地球表面佔據了優勢,現在就要擔心未來會不會有新的變亂,導致人類的衰敗甚至是徹底消失。其實概率仍然擺在那裡。昨天推文中說到。
  • 日本未來真的會滑入海溝,沉入海底嗎?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恰好就處於各大板塊的拼接地位,日本也經常會發生地震,有時還會伴隨著強大的海嘯。有的日本人就提出用一種建圍牆將整個日本圍起來的想法,不過這種想法太過理想化。還有美國科學家推測,因為火山帶越來越脆弱,火山爆發越來越頻繁,日本的位置會發生偏移,很可能會滑入馬裡亞納海溝,然後沉入深海,這會是真的嗎?
  • 宇宙中可怕的「饕餮巨獸」,連盾牌座都比不上,吞噬力難以估算
    我們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最令人生畏的天體,因為它巨大的引力可以吞噬掉宇宙中的一切,就連光也無法逃逸。宇宙中存在著多個黑洞,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的黑洞。天體Ton 618,位於距離地球104億光年之外的獵犬座,這是一顆由美國航天局新觀測到的類星體。
  • 2億年後,下一個超大陸會是什麼樣子?四個推理圖讓你耳目一新
    我們腳底下地面看起來十分硬實,科學家也將地球這層地面比喻成「堅硬雞蛋外殼」,但實際上它們正以每年幾釐米的速度在地球上移動,未來必然會聚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大陸。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地球內部板塊運動從沒有停歇過。地球6大板塊就像「著了魔」一樣,一直遵循著這句名言上規律:聚集,然後分離,再聚集,再然後分離......一直這樣循環運動下去。
  • 板塊運動導致日本地震頻發
    日本恰好處於兩大板塊交界處,因此導致地震頻發。板塊之間移動的速度雖然非常緩慢,但經過億萬年後,地球的海陸面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當兩個板塊逐漸分離時,在分離處即可出現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東非大裂谷就是在兩塊大板塊發生分離時形成的。當兩個大板塊相互靠攏並發生碰撞時,就會在碰撞合攏的地方擠壓出高大險峻的山脈,比如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板塊邊界地質結構不穩定,易引發火山地震,又被稱作地震帶。
  • 為防止沉入海底,日本投資5萬億造「海底城市」網友:不求中國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處在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境內遍布火山,海嘯、地震,對日本來說稀鬆平常。而近年來,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全球現象,對此一些美國專家預測,日本全境有可能會被拖入馬裡亞納海溝。日本民眾這下再次不淡定了,一旦日本列島沉沒,他們將去哪?
  • 日本沉沒是真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