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愛,給你自由也給你枷鎖。這是看《美麗心靈》最直觀的感受。
這部電影拍攝了美國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一生。不論是講述節奏的緩急還是人物經歷的起伏,都完全符合併照顧觀影人的心理感受,並且有歡樂有懸疑、有愛情、有緊張刺激、有反轉,最後以感動落幕。看了這部電影,就能體會到什麼是好萊塢式的講故事。
個人、事業、愛情;他人、競爭、社會;國家、意識形態、軍事管制……這些被導演一環扣一環地縫合入兩個小時的電影之中,完全值得敬佩。
約翰納什一生過得幸福嗎?不好說,受挫、瘋狂、被打擊又回歸了平靜。最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如果以結局評價一個人,那麼他是成功的,被無數人讚揚和崇拜,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傳奇和神話。但是跟著電影回顧他一生旅程的時候,會發現一種美化的改寫還有一種無法抹除的悲涼。
天才最終還是回歸了普通。這不能說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只能說,這是妥協和抗爭後能達到的最好結果。天才終究敵不過周圍人的輿論和壓力,更加敵不過國家民族的限定。看著天才們經歷的無人理解的精神折磨以及被看做瘋子進入精神病院的肉體強制,就不會羨慕他們受敬仰時的光鮮,因為那背後是成為天才的巨大代價。
類似這種天才,還有卷福拍攝的《模仿遊戲》扮演計算機之父圖靈。
他們的愛越深沉,自由越廣闊,限制也越多。
「痴」是一種狀態,人就是活在這種矛盾之中。痴迷到極端,是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世界上所有的怪咖和天才,都過不好最普通的生活。當天才回歸普通,像節食一樣壓抑住自己的欲望,是否是更正確的選擇?
為了更能刺激人們的情感需求,這部電影將愛情的力量也放大了。真實的約翰納什與妻子的關係並不如電影中拍攝的那麼唯美,那麼不離不棄。但是愛情的力量,最終成為了電影裡,納什重新正視自己、正視病痛、正視生活的推動。
愛,又成為了拯救的天使。
故事的開始是「1947年9月,普林斯頓大學的開學季」,約翰納什與很多新生一起進入學校,在課堂上聆聽教授的遠見。但這背景畢竟是1947年,二戰結束沒有幾年,蘇聯和美國的冷戰和對峙成為每個人不自覺意識裡需要面對的壓迫。許多的天才數學家們被寄予了新的厚望。
此時的納什在一群人裡面並不出色,甚至是「吊車尾」。天才和天才同學之間聊天,成為彼此之間針鋒相對的無形壓力。在一場開學酒會上,納什並沒有參與到同學之間的相互介紹裡,而是看到了在陽光照射下的杯子被折射出不同的色彩,由於納什的木訥和不善言辭,甚至被馬丁開玩笑稱為服務員。
納什很不爽地回頂了幾句就離開了,不想和同學們繼續解釋下去。於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而這時,卻出現了以為「浪子舍友」,不斷地說話打斷納什的研究,破壞他的專注,還說納什是個無趣的傢伙。不過,終於邀請到了納什和浪子一起喝酒。
兩個人在教室頂樓喝酒時,納什坦言自己不善於人際交往,人們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人們。又表現出了自己的個人主義。但同時,他也表達了看到同學們發表了很多論文,自己的研究依舊沒有眉目,壓力很大。他迫切想要有所成就,超過馬丁,出人頭地。
當其他同學在下棋的時候,納什卻在觀察一群鴿子,企圖從鴿子的活動中提取一般規律。於是,馬丁嗆聲他,比賽下棋。雖然納什步步為營,認為自己每一步棋子都很完美,但卻又輸給了馬丁。著急慌張之下,他踢翻了棋盤,匆匆離開。
又逃避。躲進了圖書館。
在圖書館的玻璃窗上寫寫畫畫兩天也沒有出去。這時候,浪子舍友邀請他出去吃飯並且打撞球放鬆一下。沒想到在娛樂室又遇見了馬丁一群人。他們起鬨讓納什去酒吧前臺約美女,納什本來信心滿滿,但是話一出口,就被美女賞了巴掌。又被嘲笑了一頓。
期中考核之後,教授們根據學生成績分配研究室,但是納什從來沒有上過一節課也沒有完成論文或者發表作品,只是埋頭做自己的原創理論。雖然聲稱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卻被教授打擊,說他不夠集中注意力,並且說根據納什的表現不保證可以推薦他工作。納什失落地看著大廳裡收到眾人鋼筆的榮譽教授的場景,自己十分落寞。
回到宿舍房間後,又在窗戶上寫寫畫畫,但是心情急躁根本無法繼續下去。浪子舍友和納什發生爭執,並且把納什的書桌從樓上推了下去,說納什面對天空的方式並沒有錯,而是同學教授們面對牆壁的方法不適合他。看著從maybe五樓摔下的桌子碎片,兩個人和解,納什發洩後也露出了笑容。
之後,納什又和馬丁一群人在酒吧看美女。從夥伴們談論如何贏得最漂亮的美女歡心時,納什推導出了亞當斯密理論的錯誤,找到了個人和團體之間利益最大化的答案,終於找到了靈感。
於是,回宿舍窗戶前,經歷了冬去春來,終於作出了「偉大的研究」。被教授認為,這是推翻有史以來一百五十多年牢不可破理論的paper,可以獲得所有研究室的通行證。
在臨近半個小時的過程中,納什終於翻身了,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惠特勒研究室。慶祝酒會上,馬丁也為納什感到高興。
於是,學生時代結束了。外部世界的政治意味逐漸加強。
鏡頭一轉,五年後,1953年,五角大樓。納什受邀參與國防部的密碼破譯。納什發現有一位人影一直觀察著他。回到研究院後,兩位助手提醒他去上課,但是納什卻想以裝病為藉口不理學生,認為上課是浪費時間。到了課堂後,很不耐煩地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公式就離開了。
提著公文包出來的納什,卻正好發現那位在五角大樓監視他的人。並且邀請他參與國家的最高機密,幫助破解蘇聯原子彈計劃,並且為了計劃的隱蔽性,在納什的胳膊上蓋上了密碼章。
第二天,一位穿著紅裙的女學生來到納什辦公室,說自己已經解答出了納什留下的題目。但納什看了之後說答案是錯誤的,女學生也沒有離開,反而約納什吃飯。於是,兩人一起參與了高逼格的州長出席的酒會。在酒會上,納什發現有兩個人鬼鬼祟祟盯著自己,於是心神不寧。而艾麗西婭卻敬佩一副畫作的色彩。其實,這裡有回應道納什在自己開學初看到陽光下杯子折射出絢麗光束的場景,也暗示了兩個人在某些方面「志同道合」。酒會結束後,兩人還浪漫地一起看星星。
之後,納什在期刊雜誌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密碼與信息,很多字母會在他的眼前浮現出來。於是他收集了很多文章,推算出了古巴哈瓦那有飛彈,用機密文件和密碼送達到與國防部「黑衣人」約定的信箱裡。在準備離開時,又注意到有人跟蹤。
而每次經歷暗黑系的緊張就會畫風一轉,來到明亮的兩個人約會的湖邊樹林。艾麗西婭的衣服第一次出場是紅色,之後是端莊的黑色,而此刻是活潑的橘色。然後,就有了第一次親吻。
在校園古樹草坪下尋找規律時,發現了一個天真的小女孩來搭訕,並且再次遇到了曾經的浪子舍友。浪子說小女孩是自己的侄女,由於她媽媽也就是自己的妹妹出車禍死了就由他撫養孩子,並且說自己現在在哈佛支持偉大作家研討會。納什也告訴了浪子他的近況,說自己有了喜歡的人。
晚上,納什又忘記了與艾麗西婭的約會,匆匆忙忙遲到了。在道歉之後,納什拿出了一塊閃耀著各色光芒的「大鑽石」,欲言又止想要求婚。
於是,兩個人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候舉行了婚禮。但是在舉行婚禮的場所外,納什發現自己仍然被監視。
這個階段,納什的愛情生活告一段落,暗示了接下來他會陷入更加黑暗的地步。
1954年10月,納什再次傳遞機密信件時,黑衣人開著掛有政府牌照的車將納什接走,並且瘋狂躲避其他人的追捕,還進行了一場槍戰。最終以追擊車的落水,納什才逃過一劫。回到家裡時,深情頹廢,鬍子拉碴。艾麗西婭問他去哪裡了,納什卻把自己鎖在屋裡,蹲在牆角,什麼也不說。
白天去辦公室工作時,「黑衣人」威廉再次到訪,看到慌亂的納什告誡他要冷靜。而納什因為艾麗西婭的懷孕,不想再參與這些機密事件,但是黑衣人說,已經無可挽回了。如果不幫助國防部,就會落入蘇聯人的手中。
而這時,他的同事對納什的行為已經表示出不解。
影片進行到一個小時時,納什變得神經質一般。在自己的家裡,不讓艾西莉亞開燈,透過窗戶,總是能夠看到黑衣人出現。直至後來參加「哈佛大學數學研討會」時,演講的納什看到會場裡出現了兩名抓捕者,他飛快地從後門逃離現場,而在場的浪子舍友也沒有對納什伸出援手。跑了一段之後,他被制服住了。所有的人都只是圍觀,而對此行為無動於衷。最終,麥克阿瑟精神病院的醫生給納什注射了一針,帶走了納什。
麻醉藥藥效有所減退的時候,精神科醫生發現納什一直處於幻想之中。
額,這裡震驚到我了,一直以為浪子室友是個好人。
納什虛構出了國防部黑衣人,也虛構出了自己當初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有一位舍友。
所以,這之前發生的大部分事情,其實並不成立。當我得知這個真相的時候,實在是拒絕承認這個事實。這也和納什表現出的狀態相似,納什絲毫不承認自己的幻想。
所以,導演和編劇的高明,就在於,讓拒絕承認的納什和拒絕相信的觀眾一起跟隨者艾麗西婭的調查,慢慢醒悟自己的執念。簡直是打擊。
於是,在納什兩位助理的幫助下,艾麗西婭走進了自己從未過問的納什辦公室,看到牆壁上全部是報紙和符號。助理其實也並不清楚納什究竟在幹什麼,也不知道到底納什的工作與軍方有無關係。後來,艾麗西婭又去查看了納什每次進行機密信件投遞的郵箱,發現所有的信件都原封不動地留在那裡。明白了,納什一切的幻想。但是,在精神病院的納什依舊不承認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還是堅持蘇聯方面在迫害他,導致與艾麗西婭鬧翻了。
於是,醫生給納什強制注入胰島素,迫使他安靜並昏迷。強制治療了十個月後,納什出院了,並且想要通過破解另一個數學難題恢復原職。但是服用那些藥物,對他的思維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並且對於夫妻間的正常生活也提不起精神。
納什就偷偷地把藥藏了起來,但是停藥之後,幻覺再次襲來。報紙上的字母數字又會自動浮現,黑衣人也出現了。在不知不覺間,納什走向了更加嚴重的幻想。當艾麗西婭發現時,納什差點把自己的孩子在浴缸裡淹死。並且,納什看到了黑衣人、浪子室友及其侄女同時出現在了自己家裡。
在艾西莉亞忍無可忍的時候,納什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幻想,因為這麼多年,小女孩侄女一直沒有長大。納什怕自己再次會傷害妻子或孩子,堅持讓他們離開自己。但是艾麗西婭卻留了下來,並告訴納什要相信他們的愛,要堅持下去。
於是,納什鼓起勇氣,去了馬丁的研究室求職,不再趾高氣昂,而只要求能夠在圖書館的角落做研究。但是,意外又發生了。納什在校園裡因為幻想又看到黑衣人而大喊大叫,引來圍觀。這個階段的納什,只是承認了幻想人物的存在,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納他們。所以,精神依舊處於緊繃中。
當他慢慢想要和解的時候,逐漸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終於,第一次走進了教室聽課。並拒絕黑衣人或浪子室友的所有搭話。也不管周圍人的嘲笑目光。
直至,1978年10月,二十幾年過去了,納什還是在普林斯頓圖書館做著演算,不再試圖反抗和掙扎。有一天,一位新來的印度年輕學生走進了納什的窗戶下,說自己把他的理論往前推演了,想要納什給予指導。經由此,納什終於打開了心扉,接納了學生,願意在大學教室裡教書。但是,納什的幻想依舊環繞在他的周圍。
1994年10月,諾貝爾的工作人員來到普林斯頓告訴納什他獲獎,並且把他的理論應用到了實際當中。納什向工作人員坦言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自身的問題。而在場的其他教授們,用自己贈送鋼筆的行為,表達了對於納什的肯定。
而這一幕,我覺得,在納什心裡肯定五味雜陳,明明是自己的妥協,卻換來了眾人的肯定和諾貝爾的光臨。
1994年12月,納什終於登上了瑞士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的領獎臺,回顧自己的經歷和事業,並且向艾麗西婭表示無限的感謝。
於是,愛情戰勝了數學,成為納什和這部電影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