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生物科技、文化旅遊、數字產業 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發布

2021-01-18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今天,由團省委、省工商聯、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等部門聯合主辦的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

閃電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涵蓋生物科技、文化旅遊、數字產業等行業。依託於魯商集團強大的產業根基,以及目前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經驗,通過大數據賦能、數字產業化等現代化方式,以產業園區為抓手,匯聚融合各方產業資源,創造性地提出了魯商「智學、智匯、智造、智能、智享」五智系列產業園區的策劃。「智學」系列:未來教育、研發中心、產學研孵化基地等產業方向; 「智匯」系列:智慧零售、文化創意、直播電商、電子競技等產業方向;「智造」系列:智能製造裝備、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產業方向; 「智能」系列:超算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產業方向;「智享」系列:生物醫藥、健康養老、醫療器械、健康食品、醫療美容、中醫中藥等產業方向。

據了解,「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包括魯商泰山佑生態旅遊小鎮、魯商知春湖康養小鎮、魯商生物大健康產業園、魯商曲阜生物科技產業園、魯商福瑞達生物醫藥產業園、魯商數字產業港、魯商臨沂文化產業總部基地等。

閃電新聞記者 王淥 黃健容 報導

相關焦點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
  • 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發布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
    據悉,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欣文旅」)、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魯商發展)、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南戴河文化產業園區獲「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秦皇島晚報訊(通訊員 趙迎俠 記者邵金霞)8月13日,「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授牌儀式在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舉行,以南娛為軸心的南戴河文化產業園區被省文化廳授予「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榮譽稱號。
  •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數據驅動,科技支撐。落實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部署,共建共享文化產業數據管理服務體系,促進文化數據資源融通融合。把握科技發展趨勢,集成運用新技術,創造更多產業科技創新成果,為高質量文化供給提供強有力支撐。融合發展,開放共享。推進數字經濟格局下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端點科技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打造數智園區「中樞大腦」
    12月21日,端點科技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在山東濟南中升產業園區正式上線。解決方案主要基於端點科技提供的多產品線PaaS底座能力,通過技術共享、場景豐富等方式,為園區產業輸出統一的科學規劃、產業引進、園區運營的商業模式。為打造數位化園區的中樞大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打造數字生命體:數智園區白皮書
    導語:數智園區是數字社會的產物,它基於數字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滲入產業園區的所有業務活動——生產運行、園區管理與運營、職場各類人員的服務等,通過產城融合改變了城市、產業、市場、社會以及家庭的運行理念和方式,成為智慧社會架構的基層組成部分和智慧目標的基礎設施,可謂新基建的抓手。
  • 魯商發展發布健康3.0品牌 化妝品業務大爆發
    魯商發展(600223)是魯商集團控股的國有上市公司,起家於地產,在2018年通過收購福瑞達醫藥布局生物醫藥行業,又在2020年初完成對焦點生物的收購。公司目前擁有明仁、博士倫等多個著名藥品品牌,以「妝藥同源」理念做化妝品,目前擁有頤蓮、璦爾博士等眾多化妝品品牌。
  • 【智造】渝北數字產業智能產業高科技企業掃描
    乘著數字經濟東風 鑄就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渝北數字產業智能產業高科技企業掃描建設一座城市,如同繪製一幅圖畫。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繪製圖畫的「顏料」也越來越豐富,數字產業、智能產業,就是其中的濃墨重彩。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12月26日晚,「全域旅遊 紅色南雄」——南雄市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三佳農業公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文化旅遊+數字經濟,杭州在全國首創「數字經濟旅遊十景」
    自2018年杭州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以來,杭州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用科技創新賦能全產業集群化發展,網際網路、文化創意、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新能源等新經濟產業不斷湧現發展,「數字經濟第一城」名副其實。 這裡面,既有萬向、娃哈哈、吉利、傳化等民營經濟龍頭不斷變革創新、走智能化之路,也有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大華等頭部企業搶佔數字經濟賽道。
  • 地方文化產業輿情周報(第27期)
    預計到2015年,新區將培育2-3家上市文化科技公司、30家左右資產過10億元的骨幹文化科技企業、10個以上國內外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名牌文化產品,15個以上專業文化產業園區,逐步將濱海新區打造成為中國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領航區。
  •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在京發布首都文化產業發展繼續...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聯合發布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發布會上,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副主任趙恩國介紹了《白皮書》的編撰背景和主要內容,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教授進行了專家解讀,並就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自2013年起,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編撰發布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為社會各界提供一個了解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 成都兩家園區上榜2020生物醫藥產業百強園區
    生物醫藥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已成為諸多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記者昨日獲悉,工信部賽迪顧問和新浪醫藥聯合發布了《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榜上有名,分列第9和第30名。
  •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在京發布
    來源:時刻頭條11月13日,以"新就業、新模式、新引擎"為主題的《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發布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騰訊公司、閱文集團、歡聚時代、智聯招聘等單位協辦。
  • SAP發布產業集群策略,助力中小企業打造數字能力_軟體動態_信息化...
    2020年5月29日,北京訊——近日,政府啟動了針對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制定的 「上雲用數賦智」 行動,以大力提升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賦能數字經濟新業態。為積極響應這一行動,SAP於今天發布了產業集群策略,旨在以地方產業集群為中心、以區域性「創新賦能中心」為平臺,凝聚政府政策、人才培養、金融資本、信息技術等賦能要素,構建中小企業數位化生態體系,助力中小企業群體快速實現數位化轉型。該消息於SAP「數字經濟大潮中的生態賦能與聚鏈共生」直播論壇上發布。    利用數位化轉型應對不確定性、加強企業韌性已成為當下中小企業的必修課之一。
  • 華僑城發力文化創意板塊 與騰訊旗下科技公司打造數字娛樂產業
    1月8日,華僑城文化集團與騰訊持股的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涉及IP運營、線下娛樂開發、產業投資和園區建設等多個領域。而且,除了電競地產開發,雙方還將設立數字創意產業基金,用於參與相關領域企業的投資、上市及併購,幫助優質成長期企業整合資源。   公開資料顯示,創夢天地投資了貓眼微影、萬達影業、熊貓直播以及英國AR公司Zappar和Proxy42等多家企業,以完善產業鏈布局和引進前沿科技。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中期成果②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升級攻略
    澎湃新聞·智庫報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蹤調研上海26個特色園區,探尋上海產業創新升級的可能路徑。生物醫藥產業是世界公認的具有發展前景的高端、高效、高質產業,一直以來也是上海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張江「藥谷」正在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文化產業發展信號
    2011年3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出臺,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2012年,《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  至此,我國文化產業進入一個持續平穩的發展階段,年增速保持在10%至15%,文化產業結構逐漸發生變化,
  • 智匯八方|啟迪科技園賦能數字經濟 打造重慶人工智慧產業新高地
    在智能製造產業生態方面,園區重點圍繞創新奇智、慧都科技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通過引入工業設計企業智安信、工業智能裝備企業博昂科技、菲莫科技、曉渝機器人等,並通過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在汽摩發動機檢測、3C電子產品檢測、服裝檢測等工業場景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應用,已經構成了覆蓋「傳感、網絡、應用、實體」的智能製造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