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八方|啟迪科技園賦能數字經濟 打造重慶人工智慧產業新高地

2021-01-15 視界網

疫情期間,啟迪數據云自主研發的體溫快速篩查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大顯身手;啟迪數華又在數據資產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手段。今日,記者來到啟迪科技園,看看這個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產業聚集的科技園區,都有哪些特色企業。

聚集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

開啟「孵化+投資」創新孵化模式

2017年5月啟迪科技園落戶重慶,成為啟迪控股在西南地區布局的首個科技園。園區以重慶市工業產業為基礎,以重慶市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及重慶九龍坡區打造「中國首座人工智慧城市」的重要規劃為指導,與九龍坡區政府聯合打造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產業聚集的科技園區。

園區重點引進人工智慧產業鏈關鍵技術領先企業,圍繞啟迪控股「立體三螺旋」集群式創新發展模式及啟迪科技園「孵化+投資」的全周期創新孵化模式,在重慶不斷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支持下,將項目打造成重慶人工智慧高端孵化科技園。

「園區運營兩年以來,已入駐企業142家,其中工業智能化企業51家、大數據企業18家。園區企業擁有智慧財產權550件,園區企業獲得債權、股權融資近5億。」重慶啟迪科技園產業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龍頭企業聚集方面,園區已聚集創新奇智、啟迪數據云集團啟迪數華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全國總部、區域總部等影響力企業,通過其龍頭示範效應帶動行業下遊相關企業快速聚集。

在智能製造產業生態方面,園區重點圍繞創新奇智、慧都科技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通過引入工業設計企業智安信、工業智能裝備企業博昂科技、菲莫科技、曉渝機器人等,並通過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在汽摩發動機檢測、3C電子產品檢測、服裝檢測等工業場景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應用,已經構成了覆蓋「傳感、網絡、應用、實體」的智能製造產業生態。

在大數據聚集方面,園區匯聚了政務大數據啟迪數華、教育大數據重慶雲華科技、急救醫療橡樹科技、智慧金融百行智能研究院等16家大數據企業,在金融、醫療、地理、消費等多個場景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啟迪數據云構築防控前沿防火牆

智能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期間,啟迪數據云集團根據重慶疫情防控的形勢及轄區地理、人口等特點,啟迪數據云攜成員企業及啟迪控股生態企業打造了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和「重慶九龍智匯防疫平臺」。

啟迪數據云常務副總裁李嚴偉告訴記者,2月6日第一套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查系統在九龍坡區安裝完畢,通過前端攝像頭紅外線抓拍,進出人員的體溫會實時傳輸到電腦後臺,測量過程不到一秒鐘,非常快捷。「同時,這套系統可以同時測量20個人的體溫,這就不用再排長長的隊伍。既加快了測量體溫的速度,也避免了行人擁擠可能會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系統檢測到有發熱的人員,還會預警報告。」李嚴偉介紹。

這套系統由啟迪數據云集團所屬的啟迪智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前端探頭抓拍速度為每秒30次,探測半徑高達10米。一旦發現體溫異常的人,系統後臺將會自動存檔並報警。得益於人臉識別、數據分析、連片防控等技術的融合,該系統還打破了傳統測溫系統的單體測量限制,可以同時測量多人的體溫。

重慶九龍智匯防疫平臺是九龍坡區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的大數據平臺,其中數據歸集平臺將九龍坡區的疫情數據、疫情物資數據、公安復工復產系統數據、多部門行業管理數據以及復工復產企業現場管控實時數據統一納入平臺。

此外,啟迪數據云集團還上線了全市布局社區紅外測溫聯動成網、病毒快速檢測推動解禁、無人機全市邊緣及重點區巡檢、人工智慧「疫情語音衛士」等應用系統,服務全區疫情防控。

據了解,啟迪數據云集團註冊資本60億元,是啟迪控股60%與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平臺公司-重慶渝隆資產40%共同在重慶成立的一家數據產業公司。集團致力打造純內資數據中心第一平臺與數據科技最全鏈條的生態系統。

下沉街鎮與鄉村

啟迪數華打造「智慧城市」

啟迪數華科技有限公司是啟迪旗下控股企業,亦是啟迪雲智業務全國總部。公司依託自身的技術與產品優勢、啟迪控股的產業與資本優勢以及清華大學的科研與人才優勢,致力於打造成為中國領先的數字運營商。

啟迪數華總裁王英傑介紹啟迪數華圍繞國家「數字中國」戰略,提出行業數位化、數據資產化、資產價值化、數字產業化「四化戰略」,推出了數據資產管理、數據價值運營兩大核心平臺產品以及一系列跨部門協同數據應用與行業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並形成了智慧園區、城市、鎮街、鄉村、企業等一系列創新型行業解決方案,以實現通過數位技術提供數據資產價值化服務。

「啟迪數華積極推動數位化服務下沉,積極響應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推出了數字鎮街、數字鄉村解決方案,致力於解決基層社會治理問題,利用數位化手段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式發展。」王英傑表示,「目前,成功案例已覆蓋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鎮、仁和鎮、重慶市豐都縣雙路鎮、湛普鎮以及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等。」

相關焦點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RCEP港城故事二十五】借勢RCEP賦能百業 市北打造人工智慧產業新...
    賦能百業,打造RCEP試驗基地增長極人工智慧(簡稱AI)是以「賦能百業」著稱的新興產業。例如,啟迪協信把立體三螺旋模式,與創新平臺網絡相結合,整合了啟迪科服等科技服務資源、啟迪之星等孵化服務資源、啟迪金控等科技金融資源、協信星光等商業運營資源、天驕物業等生活服務資源,開發建設科技園並進行專業化運營管理。
  • 智匯方象:給新零售賦能的一年
    原標題:智匯方象:給新零售賦能的一年   零售業運營管理,解決方案是關鍵基礎。最前沿技術與解決方案將帶來全新運營管理理念。
  • 啟迪三螺旋總部落戶城陽 打造青島數字創新中心
    當天,啟迪青島(城陽)數字創新中心項目也同時籤約,該項目由啟迪三螺旋公司投資,項目將依託啟迪控股全球創新網絡以及在數字領域(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的成功經驗,本著「自帶一批,引入一批,孵化一批」的原則,圍繞著「人工智慧+智能製造」領域,打造「人工智慧+智能製造」雲平臺,培育相關領域數字創新型公司,形成產業聚集。
  • 【智匯科學城】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智匯科學城】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20-08-27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
  • 打造數字生命體:數智園區白皮書
    「新基建」無疑將為數字經濟的加速提供有力支撐,為「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的進一步升級提供保障。在「新基建」的助推下,數字經濟也將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按下「加速鍵」,實現「空間數位化」。小到店鋪和車間,大到整個城市,將在「數字」的帶動下,成為不同規模下「有溫度、善感知、智生長」的數字智慧空間。
  • 智惠行動——2020年第15期數字經濟大講堂暨第五期「數字工匠...
    實務能力提升工程研修班,走進了蕭山新塘科創園和北京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旨在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曹斌在《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數據思維賦能業務創新》指出大數據是智能時代的第一資本,當今最有價值的一批網際網路巨頭,他們手中掌握的大數據資源是真正的資本,掌握了大數據就掌握了對於這個世界精準的認知。
  • 智匯八方 | 工作效率提高200% 這兩家企業的智能化升級有啥妙招?
    華龍網-新客戶端記者 吳黎帆 攝(華龍網·智匯八方記者 吳黎帆 8月20日20時訊)當下,智能門鎖已家喻戶曉,而殊不知這小小的門鎖也凝聚了不少「黑科技」;一個從事機械零配件生產的企業,從自己的裝配車間下功夫進行智能化升級,讓工作效率提高了200%……今(20)日,記者來到銅梁,看看這兩家公司的各自的智能化發展「妙招」。
  • 重慶:數字經濟發展邁出「加速度」
    新華社重慶7月4日電(記者黃興)到2022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打造一批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培育100家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近日,重慶召開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提出未來幾年間數字經濟發展目標。錨定這一目標,重慶數字經濟發展邁出「加速度」。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先行。
  • 2020實創匯論壇: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高端製造引領發展
    由杭實集團主辦的「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高端製造引領發展」主題實創匯2020年四季度論壇於在西溪溼地成功舉辦。做優存量的同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推動新製造業計劃落地。2020年領投了高品自動化、明峰醫療、天境杭州、雲和恩墨、半導體基金等多個優質項目,為後續構建產業投資生態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朱少傑強調,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領域孕育出大量新的發展機遇。
  • 舟山普陀:科技賦能 打造海洋產業新高地
    「肩負著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群島新區等國家戰略,近年來,普陀區海洋電子信息和海洋高端裝備製造加快布局,以海洋生物肽為代表的海洋生物醫藥蓬勃發展,海洋經濟佔GDP比重80%以上。」普陀區委書記張立軍表示,普陀區重點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智能裝備、綠色新能源等領域,正奮力打造海洋產業新高地。
  • 涵蓋生物科技、文化旅遊、數字產業 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發布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今天,由團省委、省工商聯、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等部門聯合主辦的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
  • 南方智享會在廣州舉行 專家熱議數字賦能新智造
    1月15日,由南方日報社主辦的「2021南方智享會主題沙龍——數字賦能新智造」上,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賦能新智造產業路徑,為廣東製造共謀良策。   南方網訊 1月15日,由南方日報社主辦的「2021南方智享會主題沙龍——數字賦能新智造」上,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賦能新智造產業路徑,為廣東製造共謀良策。  當天,南方產業智庫正式發布《數字新動能——廣東產業轉型數字力量》一書。
  • 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AI City落子重慶高新區 「高」「新」要素...
    其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22個、總投資815億元,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眾多領域。開工現場所在的重慶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總投資200億元,總建築規模約120萬平方米,2年內將形成有重要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產業基地。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蘇州「新年第一會」:讓「數字」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
    1月4日,蘇州以「新年第一會」的方式,召開全市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發展推進大會,主動順應數位化發展浪潮,舉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推動數字經濟和數位化大發展。  「當前,數位化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核心力量。」
  • 匯創新|促科研成果轉化,造環高校就業帶,這個區校合作的大學科技園...
    打造「同門經濟圈」在嘉定同濟大學科技園9樓辦公區,入駐有近20家車載智能設備相關企業,其中八成以上企業的創始人都畢業於一路之隔的同濟大學。上海欣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路遙透露:「我們團隊只有4個人,去年7月組的局,9月就在科技園註冊了公司。我們與合作夥伴一同研發樣車,並參加了北京車展。」讓曾路遙沒想到的是,他和同伴獲得了德國一家知名企業的合同訂單。公司發展迅速,但上下遊的供應、實驗設備的來源、資金壓力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好在,這些問題大多都能在科技園裡得到解決。
  • 2020數字創新經濟峰會劉慶峰:人工智慧為「數字經濟」轉型畫龍點睛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右二)入選「年度新經濟領軍人物」安康碼、智慧教育、智醫助理、城市超腦等等,在《用人工智慧助力社會治理》主題演講中,這些在身邊、當下用、正推廣的功能應用屢屢被提及,背後則是人工智慧的支撐賦能
  • 浙江杭州: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賦能「數智杭州」
    如何為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數智杭州」持續賦能?杭州聚焦數字經濟黨建工作統籌力、組織覆蓋力、管理智治力、發展推動力,率先成立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綜合黨委,以「四力」提升工程為總抓手,構建業務主管部門、重點平臺、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多元矩陣,推動「黨建+產業」同向聚力,杭州在數字經濟黨建領域持續探索、發力。
  • SAP發布產業集群策略,助力中小企業打造數字能力_軟體動態_信息化...
    2020年5月29日,北京訊——近日,政府啟動了針對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制定的 「上雲用數賦智」 行動,以大力提升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賦能數字經濟新業態。為積極響應這一行動,SAP於今天發布了產業集群策略,旨在以地方產業集群為中心、以區域性「創新賦能中心」為平臺,凝聚政府政策、人才培養、金融資本、信息技術等賦能要素,構建中小企業數位化生態體系,助力中小企業群體快速實現數位化轉型。該消息於SAP「數字經濟大潮中的生態賦能與聚鏈共生」直播論壇上發布。    利用數位化轉型應對不確定性、加強企業韌性已成為當下中小企業的必修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