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研發新型高通道數矽上量子點雷射器 數據傳輸速率高達4.1...

2020-11-28 OFweek維科網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UCSB)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成功創建了一個高通道數20 GHz無源鎖模量子點雷射器,也是該小組首次在矽襯底上直接生長的這種新型雷射器。

研究人員表示,該微米級雷射器具有4.1 Tbit / s的數據傳輸容量,比目前最佳數據傳輸商業標準已經提前了整整十年(目前乙太網的速度為400 Gbit / s)。該技術是通過行之有效的波分復用(WDM)技術研發的最高效技術。

「我們希望在一個廉價的光源中產生更多的相干波長。」Songtao Liu(其中一位研究人員)表示,「量子點能提供寬增益譜,這也是我們能實現高通道數的原因。」

雷射器實行了鎖模以防止雷射腔中的波長競爭產生噪聲,同時還能穩定數據傳輸過程。這種鎖模能形成具有6.1nm 3dB光學帶寬的頻率梳。

該雷射器或將成為矽電子和光子集成電路(EPICS)的一部分。雖然矽是光質量的良好材料,它可以引導和保存並且很容易以低成本實現大量生產,但是卻不太適合產生光。Liu表示:「如果想要有效的產生光,則需要一個直接帶隙半導體。而矽則是一種非直接帶隙半導體。」在UCSB的納米加工工廠中逐個分子在矽上生長的量子點雷射器是一種利用了幾種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特性來提高性能和功能(包括它們的直接帶隙)以及矽本身良好狀態的結構。

自從John Bowers和他的UCSB小組在10年前聯合英特爾演示了全球首個混合矽雷射器以來,矽光子世界不斷創造出更高效率、更高性能的技術,同時還維持了儘可能小的佔地面積,以便實現大規模生產。Bowers和Liu表示,他們研發的矽上量子點雷射器是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可為未來的設備提供卓越的性能。

相關焦點

  • 量子點雷射器: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的希望
    低功耗的光源對於現代光通信網絡及數據中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018年,一種新型的量子點雷射器摻雜方式被提出,大幅度提升了其閾值電流特性,改善了雷射器的高溫工作特性。這種直接摻Si的方式,可有效鈍化量子點附近或內部的非輻射複合中心,提高材料質量,同時增加雷射器載流子(電子)的填充。圖3為利用該方法製備的量子點雷射器。
  • 可見光通信技術突破:實現高達2.2Mb/s的數據傳輸速率
    一個由紐卡斯爾大學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通過使用一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開發了一種能夠達到2.2Mb/s數據傳輸速率的可見光通信(VLC)裝置。為了達到這個速度,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遠紅/近紅外溶液處理有機發光二極體。通過將光譜範圍擴展到700-1000 nm,成功地擴展了帶寬。
  • 澳洲研發光纖傳輸新方案,1秒可下載千部電影
    相比於澳大利亞寬帶網絡公司NBN的現有方案,這項技術的數據傳輸速率提升了2倍;相比於活躍在澳大利亞光纖網絡中的任何設備,這項技術的數據傳輸速率提升了100倍。這支研究團隊由來自蒙納士大學、斯威本理工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
  • 可見光通信技術,獲得突破:實現高達2.2Mb/s的數據傳輸速率
    科學家正在用一種全新有機LED來突破數據速度的界限。一個由紐卡斯爾大學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通過使用一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開發了一種能夠達到2.2Mb/s數據傳輸速率的可見光通信(VLC)裝置。為了達到這個速度,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遠紅/近紅外溶液處理有機發光二極體。通過將光譜範圍擴展到700-1000 nm,成功地擴展了帶寬。
  • 可見光通信技術,獲得突破:實現高達2.2Mb/s的數據傳輸速率!
    科學家正在用一種全新有機LED來突破數據速度的界限。一個由紐卡斯爾大學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通過使用一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開發了一種能夠達到2.2Mb/s數據傳輸速率的可見光通信(VLC)裝置。為了達到這個速度,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遠紅/近紅外溶液處理有機發光二極體。
  • 光子前沿:納腔光子晶體雷射器
    納腔光子晶體雷射器的目標不只是實現世界上最小的雷射器。波士頓大學光子學中心的Hatice Altug表示:「光子晶體利用納腔控制自發輻射,大大增加了耦合到雷射模式的能量,從而降低了雷射閾值。因為納腔的尺寸約等于波長的平方,因而可以獲得很高的信號調製速率。」
  • 答案就在新型矽鍺合金裡
    隨著信息數據的爆炸性增長,為了大容量和高速率傳輸的需要,電晶體特徵尺寸不斷減小,電互連面臨著信號延遲大、傳輸帶寬小、信號串擾大、功耗大、加工困難、成本高等局限,這促使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技術途徑。此時,矽基光子晶片應運而生。
  • 矽基砷化鎵量子點雷射器有望推動光計算發展
    日本東京大學宣稱首次在電泵浦矽基砷化銦/砷化鎵量子點雷射器中,實現1.3微米激射波長。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矽(001)軸上直接生長砷化鎵。在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生長量子點層之前,通常採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法沿矽(001)軸生長。
  • 國外用世界首個矽雷射器打造光子晶片,可將光通信速度提高千倍
    近日,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矽合金,這種矽合金可以發光,實現光子傳輸。該團隊現在將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矽雷射器,集成到當前晶片中。  在電子電路中,數據通常通過電子流傳輸,而電子流在通過晶片電晶體的銅線和許多電阻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這意味著數據量越大,電子流傳輸產生的熱量越多。若要繼續推進數據傳輸,則需要一種不產生熱量的新技術——光子傳輸。  最近,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矽可以發射光子來傳輸數據,傳輸過程中並不會帶來熱量,可以消除高能耗晶片與晶片間通信帶來熱量過多,導致傳輸緩慢的問題。
  • 新型OLED實現數據速率高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
    導讀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採用一款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開發出一款數據速率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裝置。,開發出一款數據速率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裝置。技術紐卡斯爾大學智能傳感和通信研究小組的通信講師 Paul Haigh 博士是研究團隊成員。他領導了以最快速度實時傳輸信號的研發項目,通過使用自主開發的信息調製格式實現了這一目標,達到了約2.2 Mb/s的傳輸速度。
  • 新型OLED實現數據速率高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
    導讀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採用一款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開發出一款數據速率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裝置。,用一款全新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突破了這一領域數據傳輸速度的極限,開發出一款數據速率達2.2Mb/s的可見光通信裝置。
  • 答案就在新型矽鍺合金裡—新聞—科學網
    隨著信息數據的爆炸性增長,為了大容量和高速率傳輸的需要,電晶體特徵尺寸不斷減小,電互連面臨著信號延遲大、傳輸帶寬小、信號串擾大、功耗大、加工困難、成本高等局限,這促使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技術途徑。 此時,矽基光子晶片應運而生。
  • 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是個啥?
    由於GaN材料與矽襯底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晶格常數失配和熱膨脹係數失配,直接在矽襯底上生長GaN材料會導致GaN薄膜位錯密度高並且容易產生裂紋,因此矽襯底InGaN基雷射器難以製備。該研究方向是目前國際上的研究熱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僅有文章報導了在光泵浦條件下矽襯底上InGaN基多量子阱發光結構的激射。
  • 圖解Intel最新成果:50G矽基光通訊技術
    【IT168 專稿】7月27日,英特爾研究院正式發布了50G矽基光電聯結系統的研究成果(詳見這裡)。利用混合矽雷射器技術,英特爾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雷射器的矽基光電數據聯結系統,並在實驗室內完成了每秒500億比特(50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
  • 新型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教授張昭宇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可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的矽基三五族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矽基InP/InGaAs雷射器陣列三維示意圖此外,與量子阱雷射器相比,量子點(QD)的離散分布特點使其具有更好的位錯容忍度,能夠有效過濾位錯缺陷對有源區的影響,基於量子點的雷射器具有更好的溫度特性和更低的閾值電流。
  • 準零維量子點雷射器的發展歷程及瓶頸
    隨著生長技術的不斷改進,二維量子阱材料的質量和器件的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現在很多量子阱光電器件都實現了商業化。而更低維度的量子線、量子點,由於其特殊的結構,表現出比傳統半導體器件更優越的性能,成為最近研究的熱點。1982年日本東京大學的Arakawa等通過理論計算指出量子點雷射器的熱穩定性要比傳統的半導體雷射器有很大的提升。
  • 群雄逐鹿矽光子晶片市場
    矽光技術的核心理念是「以光代電」,即採用雷射束代替電子信號傳輸數據,將光學器件與電子元件整合至一個獨立的微晶片中。在矽片上用光取代傳統銅線作為信息傳導介質,大大提升晶片之間的連接速度。數年前,Intel宣布他們的 Light Peak技術能夠讓高速光連結降到平價,這讓光互連領域為之興奮(Light Peak 後來演變成蘋果的 Thunderbolt)。用於電傳輸。對矽光子的投入則是英特爾對之前探索的延續,他們還在2015年推出了一款全新矽光子產品,這個採用內置混合集成雷射器+矽調製器的方案可以在數據中心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提供極大速率。
  • 美利用光波-聲波耦合開發出新的矽基雷射器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利用聲波開發出一種新的矽雷射器。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說:「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矽光子技術呈爆發式增長。我們開始看到這些技術進入消費品,使我們的數據中心運行得更快。我們還發現新的光子器件和技術,有望在生物傳感、片上量子信息等領域引起變革。」
  • MACOM發布業內首款100G數據中心CWDM4傳輸晶片
    (「MACOM」)10日發布其全新的MAOP-L284CN晶片,將雷射器集成在矽光子集成電路(L-PIC™)中,實現100GCWDM4和CLR4傳輸解決方案。  MACOM的MAOP-L284CN包括四個高帶寬Mach-Zehnder調製器,與四個雷射器(1270、1290、1310及1330 nm)和一個CWDM多路復用器集成在一起,每個信道支持高達28 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