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洋哺乳類的潛水冠軍會死於潛水病?

2021-01-21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科學家發現,柯氏喙鯨刷新了哺乳類動物的深潛紀錄。柯氏喙鯨能憋氣85分鐘,下潛至1900米的深海,打破了抹香鯨保持的1200米深潛紀錄。目前,潛水員的深潛紀錄約為600米。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鯨長時間深潛是為了覓食,能夠避免「減壓病」是因為下潛至1000米水深時,前肺部會本能地萎陷,可防止壓縮氧由肺部進入血液。

  近20年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鯨的死亡與人類的聲吶試驗有關。2000年,美國海軍宣布,他們的聲吶試驗導致6隻柯氏喙鯨在巴哈馬群島的海灘上擱淺。從那時開始,至少有5次鯨在聲吶測試點附近的海灘上擱淺而亡的記錄。研究人員至今尚未搞清聲吶如何使動物失去方向感,並最終擱淺的。

  一些海洋生物學家推測,聲吶發出的強烈聲波會迫使鯨浮出水面。研究人員在鯨體組織中發現了小氮泡,推測它們損害了鯨的器官。這種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那些過快上浮的潛水者當中,就是人們常說的氣栓症。為防止氮在體內積聚,鯨在潛水時通常都會屏住呼吸,因此氣栓症的假設似乎難以成立。

  美國麻薩諸塞州Woods Hole海洋學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Peter Tyack推測,鯨可能以某種方式改變了自己的潛水行為。但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作為對海軍聲吶試驗的響應,這些冠軍有時竟會死於一些讓人類潛水員痛苦不堪的減壓疾病。一個新的數學模型推測,聲吶通過複製另一種天敵發出的聲音,迫使柯氏喙鯨採用了一種危險的潛水模式。

  為了躲避天敵,柯氏喙鯨會重複進行一些較淺的下潛。研究人員推測,是否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潛水冠軍的死亡,尤其是海軍聲吶的頻率與柯氏喙鯨最害怕的敵人逆戟鯨發出的聲音幾乎相同,迫使鯨採用一種類似的淺層下潛模式。

  經過一系列的測試,科學家發現,在正常的潛水模式下,當海洋哺乳動物的下潛深度超過72米時,它們的肺會塌陷,它能夠防止氮滲透到血液中。如果鯨的肺在一系列的淺層潛水中沒有收縮,增加的壓力將使氮泡向組織中擴散,從而增加形成氣栓的危險。

  延伸閱讀

  柯氏喙鯨,又名柯維氏喙鯨、柯維氏鯨,是一種生活在海洋裡的哺乳動物,通常不易引人注意,很少能夠在海上觀察到,但分布極廣。除了兩極附近高緯度海域以外,遍布全世界,主要棲息於熱帶至冷溫帶的深層海域。

  其前額微斜,嘴喙較小而不明顯;其頭部和嘴喙形狀有時被比擬為鵝嘴,又稱鵝嘴鯨、鵝喙鯨。

  出生時長2.7米,重350公斤。成年雄性可達7.5米,成年雌性為7米,重量可達近3000公斤。壽命至少約40年以上。幾乎所有研究資料都來自於擱淺個體的調查。

  一般單獨或組成3到12頭左右的小群體活動,能潛水20-40分鐘,在海面時每10-20秒噴氣1次,其噴氣低而發散。

相關焦點

  •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上浮突發潛水病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上浮突發潛水病王清友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大連晚報訊 8月7日上午,大連長海縣海洋鄉43歲的潛水員王清友在潛水打撈扇貝時突發意外:腳被水下異物纏住,擺脫束縛後的王清友急速上浮,卻因為上浮過快突發潛水病
  •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突發潛水病
    :腳被水下異物纏住,擺脫束縛後的王清友急速上浮,卻因為上浮過快突發潛水病,昏迷不醒生命垂危。8月7日下午,在大連旅順口區一家專門治療潛水病的醫院,王清友正在接受減壓艙治療。海洋鄉政府黨委辦公室主任王東升介紹說,王清友今年43歲,是海洋鄉一名老資格的潛水員,服務於海洋鄉一家水產養殖公司。王清友告訴自己,昨日7點左右,他下水從事捕撈扇貝作業,作業水深在20米左右,在作業過程中,他突然感到腳被海中的異物給纏繞住了,無法掙脫,這讓王清友焦急起來。
  • 鯨魚竟然患上潛水病(圖)
    為了尋找獵物,它們能夠下潛到水下2000米的深度,柯氏喙鯨也因此成為哺乳動物中的潛水冠軍。然而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作為對海軍聲吶試驗的響應,這些冠軍有時竟會死於一些讓人類潛水員痛苦不堪的減壓疾病。一個新的數學模型推測,聲吶通過複製另一種天敵發出的聲音,迫使柯氏喙鯨採用了一種危險的潛水模式。  最近20年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鯨的死亡與人類的聲吶試驗有關。
  • 深海王者何以患上潛水病
    為了尋找獵物,它們能夠下潛到水下2000米的深度,柯氏喙鯨也因此成為哺乳動物中的潛水冠軍。然而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作為對海軍聲吶試驗的響應,這些冠軍有時竟會死於一些讓人類潛水員痛苦不堪的減壓疾病。一個新的數學模型推測,聲吶通過複製另一種天敵發出的聲音,迫使柯氏喙鯨採用了一種危險的潛水模式。 最近20年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鯨的死亡與人類的聲吶試驗有關。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沙市醫院首次成功救治潛水病患者
    他成為該院新建高壓氧艙成功救治的首例患者,由此也改寫了以往三沙居民潛水病救治時須轉回海南本島的歷史。  潛水病又稱「減壓病」,一般是潛水作業人員上浮過快,溶解在體液中的氣體無法及時析出導致,在三沙漁民中比較常見,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昨天,陳志苗在鴨公島海域潛水作業時不慎患上這種病,一度重度昏迷,情況十分危險。  獲悉情況後,三沙市委、市政府緊急組織救治。
  • 秘魯潛水員不幸患上潛水病身體腫大變形嚴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5日報導,近日,秘魯海產品工作人員亞歷杭德羅•拉莫斯•馬丁內斯(Alejandro Ramos Martinez)在潛水捕魚時,由於上浮速度過快而患上了一種可怕的潛水病,致使他體型增大了一倍
  • 喙鯨:被天敵逼出來的動物界潛水冠軍,在人造聲納面前卻不堪一擊
    說到動物界中潛水能力的佼佼者,我們常常會提起抹香鯨,它們能潛水海底2200米的深度,深潛事件長達90分鐘,因此也常常被認為是動物界中的潛水冠軍。但是在鯨魚家族中,還有一種隱藏的王者,喙鯨,這種長著短短的喙的鯨能潛到2900米的深度,潛水持續時間長達137分鐘!
  • 36歲新加坡男子潛水身亡,潛水到底有多危險?
    你有可能死於水肺潛水嗎?  在雪梨發生過的一起潛水事故,死者是一個美國女孩,死亡水域深度只有五米左右。許多在雪梨的潛水員都表示,事故發生的水域水流平靜,能見度好,是最最合適新手的。但這個女孩卻轉眼就掉隊了,隨後被發現死於水底。
  • 不會遊泳我還不能潛水了?!
    生命起源於海洋,所以回歸大海是一種多麼美好的體驗。但是多少人卻因為自己是旱鴨子而猶豫不前呢?
  • 吸純氧潛水會出人命!
    Q:用壓縮空氣潛水,氧氣會不夠嗎?壓縮空氣含氧量21%,和地面上一樣。如果21%的氧氣都不夠的話,酷小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是怎麼活到現在的!Q:為什麼要用到這麼複雜的氣體配比?因為各種氣體對人體的影響在高壓下都會產生變化。
  • 「上山入海」後他們進了高壓氧艙,「高原病」「潛水病」是咋回事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但對於那些酷愛挑戰自我的年輕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潛水病」「高原病」找上門。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原海軍總醫院)的高壓氧科,每天都有「驢友」因為「上山」「下海」,引發了與壓力相關的疾病前來就診。
  • 動物界的潛水冠軍是誰,能潛到海底一萬米嗎?
    說起動物世界的潛水冠軍,很多人都說是抹香鯨,這是真的嗎?海生動物的深潛紀錄是多少?有沒有鯨類能下潛到一萬米深的海底?本文解決這些問題。鯨類的潛水極限:3000米鯨類實際上主要生活在淺海層,例如現今最大的動物藍鯨多在水面下100米以內活動,而海洋霸主虎鯨的極限憋氣記錄只有十幾分鐘。最廣為人知的潛水鯨類當屬抹香鯨,它的深潛記錄是2250米,可連續憋氣一個多小時。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51:海鳥中誰是潛水冠軍
    333.海鳥中誰是潛水冠軍?大多數海鳥的食物並不在海水錶層,海鳥要想捕到食物必需潛水下去。各種海鳥的潛水深度不一樣,有的3~4米,有的超過10米甚至更深。據記錄,鸕鷀能潛水37米,白頭潛鳥最大潛水60米,南極企鵝能淺80米,普通海鴨的潛水深度是180米,而潛水最深的則是皇企鵝,能潛265米,稱得上是海鳥潛水之冠。334.通常被稱為軟體動物活化石的是哪種螺?
  • 【潛水知識】電腦表,只為更安全的潛水——潛水電腦表你知道多少?
    ,因此會得到一個相當保守、安全,但卻縮短許多的潛水時間。以往使用潛水計劃表時,只要有任何深度較大的潛水便會發現,潛水時間會少的可憐,在遵守計劃表的情形下,甚至一天內無法用到三支氣瓶以上。甚至有些人既不使用潛水計劃表也不用電腦表,這樣無疑是將自己暴露在危險的潛水模式下。
  • 抹香鯨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這幾種海洋哺乳動物表示非常不服氣
    人類藉助工具才能克服壓強和氧氣問題,而海洋中的這些哺乳動物完全以血肉之軀潛入人類難以想像的深度。最著名的潛水高手——抹香鯨提起海洋中的潛水高手,很多人都會想起抹香鯨,它曾是公認的下潛最深的哺乳動物。抹香鯨喜歡吃烏賊,無法消化的烏賊喙聚集在體內,刺激腸道產生分泌物,這種分泌物被人類稱為龍涎香,抹香鯨由此得名。抹香鯨是最大的齒鯨,體長可達20米,體重約50噸。
  • 男子潛水作業遇故障 減壓不當導致得"大頭病"
    陪同王先生到醫院治療的工友向記者介紹說,他們專門從事水下工作,王先生已經幹了二十多年,10日下午他們到15米深的水下幹活,誰知剛乾了 10分鐘,王先生頭罩上的供氧管道突然斷了,擔心時間長了會憋死,所以王先生趕緊浮上水面,但就在他浮上水面摘掉頭罩後,突然感覺胸悶、憋氣、頭疼,更嚴重的是整個面部全都腫了起來,工友們趕緊將他送往醫院治療。     「現在這種大頭病已經很少見了。」
  • 已知潛水能力排行前十的動物,抹香鯨位居第三!
    ·奈瑞在2006年創造的113米(畢竟陸上跑的比不過水裡遊的);在有設備的情況下,人類潛水記錄保持者則由一埃及男子阿梅德·加爾布在2014年創造的332米,但這證明不了人類在海洋也能生存(廢話)。據研究,人類在不依靠任何設備情況下最大潛水限度為20米,超過20米的水壓會對體內的內臟器官及耳膜造成致命的壓迫性損害。
  • 已知潛水能力排名前十的哺乳動物,抹香鯨位居第三
    自然界的每種生物似乎都擁有人類難以企及的超能力,就拿潛水來說,目前人類在無裝備的情況下潛水深度不超過200米,而在身著簡易裝備的情況下,最深紀錄由阿梅德·加布爾在2014年創造,為332米。人類的血肉之軀抗壓能力極為有限,不過藉助先進的潛水器可以潛到萬米深處。2012年,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了馬裡亞納海溝10898米的深處。
  • 潛水電腦表你知道多少?
    在開放水域課程中都有學過潛水計劃表的使用法,使用潛水計劃表時,皆以最大潛水深度計算整個潛水時間中體內的含氮量,因此會得到一個相當保守、安全,但卻縮短許多的潛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