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入海」後他們進了高壓氧艙,「高原病」「潛水病」是咋回事

2021-01-12 北晚新視覺網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但對於那些酷愛挑戰自我的年輕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潛水病」「高原病」找上門。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原海軍總醫院)的高壓氧科,每天都有「驢友」因為「上山」「下海」,引發了與壓力相關的疾病前來就診。他們坐在高壓氧艙裡,一邊看著電視,一邊進行治療,終於找到了平原上那種自在舒服的感受。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潘樹義提醒,準備玩「極限」旅遊項目的「驢友」們,最好先評估一下身體狀況再出發。

肥胖的人更易得高原病

高壓氧艙看起來就像「太空艙」。記者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院中心的高壓氧科裡看到,大大小小的「太空艙」裡坐滿了治療的患者。高壓氧艙外面的操控臺上各種各樣的按鈕,可以控制艙內的各項指標;電腦屏幕上,每一位正在治療的患者的情況實時可見。

剛剛做完治療的小胖,是一名高中生。他今年才17歲,明顯比同齡的孩子更胖。一周前,他和家人一起去高原旅遊。小胖的家長說,很多人都告訴他們小孩上了高原「沒事」、「沒有啥反應」,於是他們帶著孩子到了高原後,也沒有經過適應就開始了旅行。沒想到孩子很快就覺得不舒服,一家人匆匆結束行程趕回北京進行治療。「剛回來的時候胸口憋悶、頭痛頭暈,治療一個星期,現在已經好多了。」

潘樹義提醒,肥胖的人平時心肺功能就處於超負荷的狀態。到達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空氣含氧量明顯減少,此時就要減少耗氧量大的運動,像大聲說話、快步走甚至洗澡都會消耗更多的氧氣。「小胖上了高原比較興奮,又跑又跳又喊又叫,很快就進入到缺氧狀態,出現了各種高原適應不全的症狀,只能迅速回到平原進行治療或者就近到當地醫院治療。」

潛水前最好先評估身體

在另外一個「太空艙」裡面,正在接受治療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小琳。她剛剛從東南亞潛水回來,回來之後出現了關節疼痛的症狀。小琳說,這次她的休假時間有限,潛水後沒有在當地休息停留,當天就飛回了北京,回來後關節開始疼痛腫脹。有些潛水經驗的小琳知道自己可能與解壓不當有關,於是就來到高壓氧科進行治療,這是她第二次來進行治療。

潘樹義介紹,潛水這幾年特別「火爆」,但絕大多數人去潛水前都沒有進行評估。「潛水的時候,入水是一個增壓的過程,只要深度不超過10米,入水速度快慢對健康影響都不大;水底壓力大,出水的時候,就需要按照規定程度逐漸減壓。」如果減壓過程太快,體內的壓力超過體外的壓力,人體內的氮氣形成氣泡,氣泡進一步積累到關節處,就會引起膝部、肘部、髖部或肩部痛疼。有些人的症狀表現為皮膚瘙癢,嚴重者可以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休克,甚至死亡,這些都屬於潛水減壓病。「出水後早期出現明顯症狀的減壓病患者,一般都可以在當地及時發現,給予治療。但一些比較輕的潛水病,往往被潛水者所忽視。」

潘樹義說,潛水活動是要有一定的身體條件的,體質弱的、平時忙著減肥的時尚女孩,最好就別去潛水了;還有人在水底由於各種因素導致不能按規定程序減壓出水,而是迅速浮出水面,就更容易出現潛水減壓病。「如果就是酷愛這種時尚項目,出發前應該到醫院做個評估;到了當地等到休息好之後再下水,出水一定要慢。」潘樹義特別建議身體狀況一般的潛水者,出水後最好在當地休息一天再坐飛機回國,「從海平面到空中再到北京,會經歷氣壓從1個大氣壓到0.8個大氣壓再到1個大氣壓的過程,這種變化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編輯 丁肇文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高壓氧艙治療那曲首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在明確兩名病人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並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後,立即進行高壓氧艙治療。   截至目前,病人已接受6次高壓氧艙治療,夫婦二人從「抬進去」到「走出來」、從神志不清到意識清醒,治療效果顯著。該病例系那曲市首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接受高壓氧艙治療,不僅成功挽救了兩名患者的生命、填補了醫療技術空白,更積累了相關危重症治療經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沙市醫院首次成功救治潛水病患者
    他成為該院新建高壓氧艙成功救治的首例患者,由此也改寫了以往三沙居民潛水病救治時須轉回海南本島的歷史。  潛水病又稱「減壓病」,一般是潛水作業人員上浮過快,溶解在體液中的氣體無法及時析出導致,在三沙漁民中比較常見,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昨天,陳志苗在鴨公島海域潛水作業時不慎患上這種病,一度重度昏迷,情況十分危險。  獲悉情況後,三沙市委、市政府緊急組織救治。
  • 嘉興一院啟用高壓氧艙,患者不再望「氧」興嘆
    嘉興市第一院整體搬遷後,硬體水平不斷提升。最近,該院高壓氧艙通過驗收並於春節前試運行。過去由於市本級醫院高壓氧治療項目稀缺,不少患者望「氧」興嘆「求治難」的狀況將被改寫。  高壓氧艙是啥模樣?  市一院高壓氧艙獨立於住院樓東側一隅,執行封閉式管理,內有候診大廳、診療室、安檢室、氧艙治療區、值班室、更衣室等區域。該設備之所以被稱為「高壓氧艙」,其外形就像一艘小型潛艇,通過密閉的圓筒形艙體上的有機玻璃,可以看到艙內設有空調、錄像監控系統、對講系統等,布置得舒適美觀,可同時容納16人進行治療。
  • 你問我答:高壓氧艙旁居民很安全
    有關方面答疑———  人體血液對氧氣的吸收與氣壓成正比,高壓氧艙可以將氣壓升高至2個大氣壓,身處其中血液對氧氣的吸收也可以增加一倍,對於許多疾病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據醫療界人士透露,高壓氧艙並非新鮮事物,在國內已使用了幾十年。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高壓氧艙原來設在一棟醫療大樓內,後因大樓拆遷,1996年遷址到現在距旁邊市民住宅區較近的位置。
  • 甘肅蘭州考生高壓氧艙裡求「減壓」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蘭州有不少考生走進高壓氧艙,一邊吸氧,一邊複習。  7月6日下午4時,蘭州軍區高壓氧治療中心高壓氧艙內已坐有戴透明氧氣面罩的6名考生,其中有5名女生,他們或翻看手中資料,或閉目養神,神態十分放鬆。
  • 走進神奇的「太空艙」——高壓氧治療
    近年來,高壓氧治療在提供醫學輔助治療、提高患者治癒率的同時,「吸氧」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工作。高壓氧提供專業醫學輔助治療在恩澤醫院路橋院區新高壓氧艙治療中心內,呈現在記者面前的這個龐然大物,外觀像個潛水艇,其實這是一套兩艙四門大型空氣加壓氧艙。患者走入高壓氧艙,背靠艙壁坐好,關閉艙門,醫生通過操作臺的電腦控制,給艙內空氣加壓。
  • 飛機艙壓變化或影響胰島素泵 高壓氧治療前摘泵嗎?
    胰島素泵與飛機起降艙壓變化有報導稱:一位應用胰島素泵的10歲女童(1型糖尿病),其血糖水平在飛機起飛後的一個小時降得太低。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紐卡斯爾約翰亨特兒童醫院(澳大利亞)的布魯斯·金領導一個小組進行了相關研究——在一架商務客機上擺放了10個胰島素泵。
  • 優氧高壓氧艙:從氧氣到氧感知,DNA端粒讓這些老人的身體年輕了25歲
    導語:「高壓氧艙」,或許是一個讓人們既陌生又略感熟悉的名詞。就連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一些患者在高壓氧艙的配合治療下,竟都逐漸痊癒。1777年,一位瑞典籍的藥劑師——卡爾·舍勒,在一次將二氧化錳與濃硫酸共熱的實驗中,意外的發現了一種奇怪的 「火氣」。後來,經過舍勒進一步的實驗論證,發現這種「火氣」就存在於空氣中,並且約佔空氣的五分之一。年僅32歲的舍勒,一個連大學文憑都沒有的年輕人,卻在兩年前就已榮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頭銜。
  • 帶你認識下醫院裡神秘的高壓氧艙,你不能不知道的禁忌!
    什麼是高壓氧艙,它的真面目就是這個。我們知道船艙,可到底什麼是高壓氧艙呢?艙外醫生通過觀察窗和對講器可與病人聯繫,大型氧艙有10~20個座位。高壓氧艙神秘在哪裡?高壓氧治療的原理很簡單,雖然我們沒法讓血流量增多從而增加供氧,但我們可以利用高壓氧艙增加攜帶氧氣的含量。這樣一來,細胞同樣能得到更多的氧氣,從而避免組織器官的功能下降,能起到修復自身功能的作用。
  • 日本進口的家用高壓氧艙到底有多神奇?
    近日,上海弘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邀請國內近百名醫學界專家齊聚上海,召開一次關於高壓氧艙未來家庭化的學術研討會,並對該公司引進日本的高壓家用氧艙項目進行了討論,其中部分學者及記者對氧艙進行了全新的體驗。
  • 高壓氧艙治療了解一下→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高壓氧艙主任萬健介紹,一氧化碳中毒是「漸進式」的。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人在吸入時不會有明顯的感覺,當感覺不對勁時可能手腳已經不聽使喚了。吸入一氧化碳後,它會隨之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氧能力,導致缺氧,會引起全身無力、頭暈、頭疼、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中毒症狀。
  •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上浮突發潛水病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上浮突發潛水病王清友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大連晚報訊 8月7日上午,大連長海縣海洋鄉43歲的潛水員王清友在潛水打撈扇貝時突發意外:腳被水下異物纏住,擺脫束縛後的王清友急速上浮,卻因為上浮過快突發潛水病
  • 【疾病科普】高壓氧艙對腦部疾病患者的治療有什麼幫助?
    認識高壓氧艙 我院高壓氧艙 高壓氧艙是進行高壓氧療法的專用醫療設備,按加壓的介質不同,分為空氣加壓艙和純氧加壓艙兩種。
  • 潛水員水中被異物纏住腳 擺脫後突發潛水病
    王清友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大連晚報訊 8月7日上午,大連長海縣海洋鄉43歲的潛水員王清友在潛水打撈扇貝時突發意外:腳被水下異物纏住,擺脫束縛後的王清友急速上浮,卻因為上浮過快突發潛水病,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 成立僅三年,佔據家用高壓氧艙行業40%市場份額,優氧健康是怎麼做到...
    在高壓(超過常壓)的環境下,呼吸純氧或高濃度氧以治療缺氧性疾病和相關疾患的方法,即高壓氧治療。一般來說,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於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採用高壓氧治療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從上個世紀開始,高壓氧艙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高壓氧艙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已經發展為一門完整的學科。
  • 《衰老》期刊:高壓氧艙待3個月,細胞青春25歲?
    近日,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以色列科學家,在《Aging》期刊發文聲稱,在一系列「高壓氧」研究中,他們通過吸氧逆轉了一組老年人的人體衰老過程。參與研究的Shai Efrati教授在論文中描述:氧氣療法改變了老年人的身體細胞,使其狀態恢復到25年前。
  • 《衰老》期刊:高壓氧艙待3個月,細胞青春25歲?
    近日,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以色列科學家,在《Aging》期刊發文聲稱,在一系列「高壓氧」研究中,他們通過吸氧逆轉了一組老年人的人體衰老過程。參與研究的Shai Efrati教授在論文中描述:氧氣療法改變了老年人的身體細胞,使其狀態恢復到25年前。
  • DK800-6轉子流量計在高壓氧艙中的應用與維修
    0 引言    在高壓氧治療中,將機體置於高壓氧艙>內的高氣壓環境,讓患者呼吸與環境等壓的純氧,是空氣加壓艙高壓氧治療的兩個重要環節。
  • 健康 | 通過高壓氧艙,以色列科學家首次將人體衰老過程逆轉
    以色列科學家在加壓艙中對老年人進行氧氣治療,首次將人體的衰老過程在生物學上得到了逆轉。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衰老》(AGED)雜誌上。現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證明,給老年人在高壓氧艙中提供純氧,可以使他們的端粒長度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