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長興臺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近日,長興縣和平鎮東山村一座磚石結構古墓吸引了學界的關注,經過考古專家確認,這裡埋葬著的是生活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名臣徐階。
長興縣和平鎮東山村一處茶山腳下,一座磚石磊砌的古墓在竹林掩映中若隱若現。長期以來,周邊村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沒有人清楚這裡埋葬的究竟是誰。
直到最近,地方文史研究人員在一次走訪途中發現了一塊出自這座古墓的石板,石板上的信息表明,這座墓的墓主人,應該就是明代著名的內閣首輔徐階。
墓志銘由於長期暴露在外,文字漫漶不清無法解讀,但通過墓誌蓋,可以斷定墓主人就是徐階。
研究人員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古墓整體尚存,蓋板、磚牆等主體結構基本完好,但墓室本應封閉的入口已經損壞。
據長興縣博物館副館長 周鳳平介紹:我們到了墓葬的現場,看到的它這裡只有單口
那麼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一個獨葬墓 ,不是合葬墓,這個墓葬的形制其實也就是
文物的信息和文獻的,記載其實也是相吻合的。
徐階出生在松江府華亭縣,即現在的上海市松江區。但據文獻記載,徐階生前就曾寫下「好志華亭徐仲子,厭離鄉土葬湖州」的詩句,希望死後能夠安葬在湖州。
如今這座墓葬的發現,印證了史料記載的準確性,同時也為研究明代政治體系、喪葬制度提供了寶貴的一手材料。
據長興縣博物館副館長 周鳳平介紹:這種一系列的因素的解讀,其實都是有賴於我們的考古發現,包括對墓志銘的解讀和對墓葬形制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跟那個時代進行接軌。
由於徐階墓年久失修,需要儘快進行保護修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興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整個區域啟動了考古勘察,下一步將繼續進行搶救性處理,並最終依照原本的墓葬形制,對徐階墓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