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明代內閣首輔徐階墓葬被發現!裡面的秘密也隨之公布!

2020-12-05 都市現場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長興臺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近日,長興縣和平鎮東山村一座磚石結構古墓吸引了學界的關注,經過考古專家確認,這裡埋葬著的是生活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名臣徐階。

長興縣和平鎮東山村一處茶山腳下,一座磚石磊砌的古墓在竹林掩映中若隱若現。長期以來,周邊村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沒有人清楚這裡埋葬的究竟是誰。

直到最近,地方文史研究人員在一次走訪途中發現了一塊出自這座古墓的石板,石板上的信息表明,這座墓的墓主人,應該就是明代著名的內閣首輔徐階。

墓志銘由於長期暴露在外,文字漫漶不清無法解讀,但通過墓誌蓋,可以斷定墓主人就是徐階。

研究人員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古墓整體尚存,蓋板、磚牆等主體結構基本完好,但墓室本應封閉的入口已經損壞。

據長興縣博物館副館長 周鳳平介紹:我們到了墓葬的現場,看到的它這裡只有單口

那麼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一個獨葬墓 ,不是合葬墓,這個墓葬的形制其實也就是

文物的信息和文獻的,記載其實也是相吻合的。

徐階出生在松江府華亭縣,即現在的上海市松江區。但據文獻記載,徐階生前就曾寫下「好志華亭徐仲子,厭離鄉土葬湖州」的詩句,希望死後能夠安葬在湖州。

如今這座墓葬的發現,印證了史料記載的準確性,同時也為研究明代政治體系、喪葬制度提供了寶貴的一手材料。

據長興縣博物館副館長 周鳳平介紹:這種一系列的因素的解讀,其實都是有賴於我們的考古發現,包括對墓志銘的解讀和對墓葬形制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跟那個時代進行接軌。

由於徐階墓年久失修,需要儘快進行保護修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興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整個區域啟動了考古勘察,下一步將繼續進行搶救性處理,並最終依照原本的墓葬形制,對徐階墓進行修復。

相關焦點

  • 明代內閣的六張泉州面孔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短短36年間,泉州先後有6人(李廷機、史繼偕、張瑞圖、楊景辰、蔣德璟、黃景昉)入閣成為內閣輔臣。這六張獨特面孔,各自書寫一番風雲史錄。□記者 吳拏雲 文/圖踽踽獨行的清謹之人對於大明王朝來說,萬曆十年(1582年)註定是糾結的一年。正是在這一年裡,主持萬曆新政的改革家、內閣首輔張居正永遠合上雙眼。
  • 仙遊挖出明代縣官墓葬群 古墓保存完好為合葬墓(圖)
    根據墓志銘顯示,該墓葬為明代廣東肇慶府高要縣丞鄭必寅及家人的合葬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昨日,記者在烏石村見到了從墓葬中出土的銅鏡、髮簪、剪刀等陪葬品,讓人驚嘆的是,由於該古墓保存較完好,出土的墓主人屍骨、服飾完好,甚至連毛髮都清晰可見。
  • 明朝極無恥的首輔,亡國後污衊崇禎帝是昏君,最終被夾裂腦袋而死
    其實就晚明士大夫的表現來看,能做到「臨危一死報君王」的還算是有良心之人,尚有不少身居高位的大臣非但做不到這一點,反而還會在投靠新朝的同時,恬不知恥地攻擊舊朝,而崇禎朝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德,正是其中的典型。那麼,魏藻德是何許人也?他都有哪些為人不齒的舉動?
  • 圖坦卡蒙死後,墓葬3000年未被盜,打開墓葬的人為何離奇死亡
    這也讓我們明白了,墓葬秘密選址的重要性,我國三國時代的曹操的墓葬,就屬於一個秘密,至今,人們也沒有找到曹操的確切墓葬,而現在已知的墓葬一般都是衣冠冢,並不是曹操的真實墓葬,可見曹操不僅生前老謀深算,即使是在死後墓葬的問題上,也是考慮周到。
  • 袁世凱統治時期,其內閣成員都有誰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隨之成立,黎元洪(1864~1928,湖北人)任副總統,胡漢民(1879~1936,廣東人)為秘書長,黃興(1874~1916,湖南人)任陸軍總長,黃鐘瑛(1868~1912,福建人)任海軍總長,王寵惠(1881~1958,廣東人)為外交總長,陳錦濤(1871~1939,廣東人)為財政總長,蔡元培(1868~1940,浙江人)為教育總長,張謇(1853~1926,江蘇人
  • 九江星子發現罕見明代高僧壁畫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龜趺
    6月5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5月至今,該所考古專家在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了一座明代塔院,清理高僧墓葬3座,發現精美的壁畫,出土了一批珍貴青花瓷器和白釉瓷器,以及大量與塔院建築有關的石構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此次發掘為研究江西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僧人的喪葬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洛江發現一明代豎葬墓(組圖)
    考古人士稱極為罕見  本報訊(記者羅劍生)昨日,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居民發現一奇特的明代古墓,和其他墓葬不同的是,古墓棺木是豎起來下葬的。經考古工作者考證後認為,這是迄今泉州發現的第二座豎式古墓,對研究泉州乃至我省古代墓葬風俗有重要意義。
  • 雲南首隻人工輔奶滇金絲猴「康康」開始野化訓練
    2019年4月底,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助了一隻被遺棄的小滇金絲猴寶寶——康康,救護站工作人員通過人工輔奶方式精心飼養,滇金絲猴寶寶健康成長,現在康康已經一歲八個月了,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開始進行野化訓練。
  • 考古學家打開明代棺材,發現了古人能讓屍身不腐的機密
    江蘇省泰興市曾經多次出土不腐古屍,1980年的徐蕃夫婦、2002年的劉鑑、2011年的無名女性、2013年的何嵩都出土於500年前的明代古墓,它們不僅屍身不腐,皮膚尚有彈性,500年歲月洗禮後5具屍體不腐的奇蹟背後究竟有怎樣的原因呢?考古專家們慢慢解開了這個謎題。
  • 明代三才子之一,有擒王滅寇之能,晚年精神分裂,開啟了自殘模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階出任內閣首輔,將胡宗憲列入嚴嵩黨,不斷參劾,並於次年鎖拿胡至京。 三年之後,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死於獄中。胡宗憲幕僚中的眾人早作鳥獸散。他也早已抽身,但胡宗憲的死訊傳來,他還是如同萬箭穿心,同時也憂懼自己會受到牽連,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
  • 他是大明的首輔,死後被抄家,堪稱明朝真正的政治家!
    明代實行內閣制,內閣成員為宰相集團相當於溼的當然,在中國,只要有團體,就必須制定一個或兩個或三個。內閣成員按入閣時間排序。明朝276年,張居正是最大的內閣領袖,在張居正統治期間,他執行新協議,建立等級制度,任命了救亡圖存、延續明朝的人才。張居正本人也是位極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