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用知識改變命運,激勵了幾代人,如今怎樣

2021-01-12 照見古今

當丁真因為潔白牙齒而爆紅引起"做題人"的怨氣時,當"打工人"笑稱"小丑原來是我自己"時,很多60、70後不禁想起了當年他們的偶像——海迪姐姐。

一、病魔來襲,小姑娘奮力抗爭

1981年,新華社山東分社記者宋熙文偶然發現了一個奇蹟,在莘縣這個不大的小地方,人人都知道一個叫"玲玲"的殘疾小女孩,很多人都時不時把她掛在嘴邊,動不動就"玲玲的病怎麼樣了"。

在深入採訪中,宋熙文知道玲玲真正的名字叫做張海迪,她的父親原來是濟南市文聯幹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下放到莘縣。

張海迪本來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可惜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百般求醫無效,5歲時高位截癱,不得不整天坐在輪椅上。

小小的張海迪沒有被命運的捉弄擊垮,她自學文化知識,還學習針灸來醫治鄉裡鄉親。

雖然病魔一直苦苦折磨張海迪,但宋熙文見到的,是一個開朗,樂觀,周圍總有一群人圍著她轉的女孩。

她似乎就是小青年們的知心姐姐,他們一起唱歌,講故事,談理想談未來,張海迪是那麼生機勃勃善解人意,完全看不出她和正常人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張海迪也曾經絕望過甚至自殺過,她不是因為錐心刺骨的疼痛,也不是因為怕麻煩家人而一天到晚不喝一滴水,而是因為成績優秀卻叩不開高等學府的大門,因為想擁有一份工作,甚至不計報酬卻被一次次拒之門外。

她在遺言上痛苦地說:我多想做這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而不是旁觀者。不過對生的渴望讓幾近昏迷的張海迪開始呼救,醒來後的張海迪如涅槃的鳳凰,更努力的認真生活。

隨著宋熙文的報導,張海迪瞬間被媒體關注,一夜成名,成了億萬國人的偶像。榮譽,鮮花,掌聲不斷向她湧來,十幾萬的信件如雪花般飛到她身邊。

張海迪沒有陶醉於突如其來的榮譽之中,她繼續用心學習,1993年,張海迪成為吉林大學哲學專業碩士,在那時全國所有碩士中,張海迪是唯一一個坐在輪椅上答辯的人,後來為了提高自己,張海迪還曾到德國遊學,這也為她後來成為帕運會主席打下了基礎。

二、榜樣的力量,張海迪激勵幾代人樂觀向上

也正是因為張海迪,很多殘疾人看到了希望,他們向海迪姐姐學習,實現了大學夢。

山東伏牛山一位殘疾孩子,考了大學五年,年年成績優異,就是因為身體殘疾而落榜,1993年他終於被山東大學中文系錄取,他激動地給張海迪寫信說:謝謝你海迪姐姐,正是因為宣傳了你,當地人都把我也叫做"海迪",大學才破格錄取了我。

最讓張海迪高興的是,因為自己是名人,她能幫助更多殘疾人,有個叫做何樂芹的苦命女人被丈夫摳瞎了雙眼,可是她丈夫判刑卻很輕。

張海迪得知她的悲慘遭遇之後伸出援手,研究法律諮詢律師,最終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何樂芹也在張海迪的幫助下學習按摩,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由於張海迪病情時好時壞,她經常動不動玩"消失",1993年,張海迪又患上了基底細胞癌,手術,放療,植皮,脫髮,經過幾年的努力,張海迪再次獲得新生。

因為消息的不透明,社會上傳出各種謠言,有人說張海迪死了,有人說張海迪出國了,還有人說張海迪下海經商,鑽進錢眼裡面了。

經歷過非凡人生的張海迪從來不為自己辯解什麼,她用自己的名人效應為殘疾人四處奔走,為更多的殘疾人帶去光明和希望。

如今已經是中國殘聯主席的張海迪更加忙碌,在今年的9月28日,中國殘聯主辦的"融合發展.我們在行動"中,張海迪不僅出席並講話,還和所有人一起唱由她作詞、盲人歌手蔣燦作曲的《我心向天唱》,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也許有人說,如果不是官方宣傳,張海迪不會這麼有名,可是張海迪坦然地說:

即使沒人宣傳我,我會照樣把日子過得很好,我會針灸,會修理家電,愛好繪畫寫作。我熱愛生活,生活也會優待我!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   就看你怎樣去追求。   只要你能昂起頭,   苦水也能化美酒。"

這是當年小小的張海迪寫下的詩,也是她一生信奉的信念。她是殘疾人,是弱者,卻創造了人生的奇蹟。

如今社會浮躁,兩極分化,年輕人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過上夢寐以求的土豪生活。然而奮鬥、挫折、磨練、積極、樂觀這些美好的精神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海迪姐姐是豎立在那的一面永遠青春的旗幟!

相關焦點

  • 當代保爾張海迪:高位截癱卻自學成才,15歲懸壺濟世活成了傳奇
    ——張海迪在漫漫人生路上,誰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有些人萎靡不振,有些人艱難爬起,有些人碌碌無為,有些人功成名就。張海迪,被稱為「當代保爾」,身體高位截癱卻自學成才,成為億萬青年的好榜樣,她的事跡激勵了無數迷茫掙扎的人。
  • 80年代新雷鋒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身殘志堅,如今已官至正部級
    有這樣一部小說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其中身殘志堅的主人公「保爾」也成了激勵一代人的典範。殊不知在我們國家,也有這樣一位中國式的「保爾」,她在五歲的時候因病導致高位截癱,她甚至比「保爾」還要頑強,現任中國殘聯主席團主席,官至正部級,通過她自己的努力,她獲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就,這位中國「保爾」究竟是誰,她的現狀又如何?我國當代殘疾人作家張海迪。1955年的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濟南市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她的小名叫玲玲。
  • 當代「保爾」張海迪:五歲高位截癱,官至正部級,現狀如何?
    命運就像一個無形的大手操縱著一切,我們就相當於人偶,有的人不甘心受命運擺布,不想放棄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一切,所以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心理學上有一種表示,遇見困難不要想著逃避,而是要面對她們,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會鍛鍊出堅強的心靈,任何東西都不會再可怕。正文張海迪在2008年的時候當選新一屆的中國殘聯主席。這位在五歲的時候就高位截癱的小女孩,長大了。
  • 你是否還記得張海迪這個名字?曾經5歲高位截癱,現已官至正部級
    ——張海迪相信大家小學的時候都學習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這個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保爾是個殘疾人,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成為了一代人的標杆。張海迪就是現實中的一個保爾,張海迪五歲的時候因為血管瘤而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高位截肢讓她失去了與同伴一起去學校讀書的機會,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官至正部級。
  • 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後官至正部級,被贊輪椅上的當代「保爾」
    張海迪就是如此,她的事跡深深影響著我們,對於突如其來的困難與挫折,她用自己頑強的信念一直在支撐。我們所了解的都是那個坐在輪椅上談笑風生的張海迪,可卻不知她在這背後承擔了多少壓力與心酸。她出生於1955年,從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父母也是非常的開明,在生活中也是充分尊重她的選擇,可以說,她是被愛包圍著長大的小公主。
  • 當代「保爾」張海迪:五歲高位截癱,享受正部級待遇,後來怎麼樣?
    張海迪的堅強品質時至今日仍然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她用自己頑強的信念作為生命的支撐,用對知識和對美好目標的追求作為生命的支柱,砥礪前行。張海迪,作為一位英雄人物一直存在著,普通人所了解的大多是那個在輪椅上發言、談笑風生的樣子,但是這僅僅是她表現出來的一部分。張海迪其實也有和普通大眾相似的地方,比如她有愛好,她有追求,她有煩惱,她有各種喜怒哀樂。
  • 5歲截肢、官至正部級、拿下駕照,65歲的張海迪在輪椅上活出自己
    她5歲高位截癱,沒有自怨自艾、沉浸在身體不健全的痛苦中,反而是通過自己的自強不息,學習文化和針灸,被稱為「當代保爾」,後來她官至正部級。 5歲女孩因病癱瘓 張海迪出生在一個美滿的家庭中,父親是濟南文聯主席,從小就讓她接觸到了豐富多彩的文學世界,讓張海迪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她也想成為父親那樣充滿書卷氣的學者,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受益。
  • 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身體高位截癱,自學成才,終成一代人的榜樣
    張海迪的父母當時都是文藝工作者,他們對自己的長女寄託著美好的希望,從小對女兒愛護有加,而小海迪在父母的呵護下過得十分幸福快樂,和許多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嚮往和希望。但在她5歲那年,一場災難性疾病降臨到了她的身上。一天,小海迪在幼兒園裡正在排練節目,她唱著、跳著,忽然覺得眼前一片發黑,從舞臺上摔倒了。平時,她摔個跟鬥,自己總是不聲不響地爬起來。
  • 張海迪委員:讓殘疾老人生活得有尊嚴有幸福感
    有一次在國外,張海迪看到這樣一個廣告:一個老奶奶拉著一個小姑娘的手,對她說:「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今天你是年輕的,可明天你會變老的。」  她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個問題——當我們老了。  張海迪1955年生於山東濟南,很小的時候因患血管瘤而高位截癱。
  • 女大學生趙詩雨:張海迪是我的引路明燈
    父親趙渝生對趙詩雨開展「魔鬼訓練」,從小就用木板、布條、米袋綁住她腳手關節幫助其正常生長發育。5歲時,趙詩雨能獨立行走,經過長期堅持康復訓練,生活基本能自理。因為自家的住房處於危房改造中,一家三口目前暫寄住在外婆家。趙詩雨熱愛生活,沒有因身患殘疾而一蹶不振,總是笑對人生;她酷愛文學,曾多次在雜誌書刊上發表文章,字裡行間都充滿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和嚮往。
  •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2013-03-14 3:25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3月14日訊(記者 顏家文 實習生 易冠華) 本報3月10日A1版報導高位截癱病人賀美湘的故事後,引發許多讀者強烈的共鳴。
  • 運動員生日派對太過火,生吞鼻涕蟲致高位截癱,鬥爭8年終離世
    據《每日郵報》11月5日報導,一名年輕男子玩大冒險遊戲,在同伴的呼聲之下勇敢地吞下一隻花園裡的蛞蝓而截癱,現已死亡。28歲的山姆·巴拉德(Sam Ballard)在2010年的一次聚會上吃了花園裡的鼻涕蟲後,在醫院裡待了三年,當時他才19歲。周五,這位「無敵小惡棍」在家人和一群忠實朋友的簇擁下去世。巴拉德先生給他的母親凱蒂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愛你」。
  • 市民微心願:女兒高位截癱急需醫用烤燈
    女兒高位截癱急需醫用烤燈 年邁父親希望獲好心人幫助  坐在輪椅上的金鈺。  5月13日,五泉街道力行新村社區的低保專幹向本欄目提供轄區困難戶金連福老先生的心願。已經年近八十的金連福老人現在和老伴一起照顧高位截癱的女兒,長期臥床的女兒褥瘡非常嚴重,倍受疼痛折磨,而家裡經濟條件困難,難以購買專門治療褥瘡的醫用烤燈,所以金連福希望有好心人能幫他女兒購置一臺醫用烤燈。  當日,記者與力行新村社區低保專幹一同來到位於中山林的金連福家。記者在他家看到,金連福的女兒金鈺正坐在臥室靠近窗邊的輪椅上,「今天陽光好,專門把她抬到輪椅上曬會兒太陽。」
  • 張海迪:望社會福利制度能讓殘疾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癱,她在輪椅上一坐就是四五十載。她是作家,擁有優美的文筆和睿智的才思,出版了許多書籍。她是孜孜不倦的求學者,自學完成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還習得多門外語,攻讀了哲學碩士學位。人們說,她是新雷鋒,是保爾·柯察金。她說,自己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她行走世界,在異國他鄉走走停停,記錄著外面殘疾人的世界。
  • 「液態金屬」修復神經,高位截癱有望治癒
    「液態金屬」修復神經,高位截癱有望治癒 澎湃記者 吳躍偉 2014-06-08 21:36 來源:澎湃新聞
  •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海倫凱勒和張海迪許會更好,而我想做這幾件事
    小時候因患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莘縣,給孩子當起了老師。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 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脖子以下高位截癱,被譽為「中國霍金」
    本報訊 脖子以下高位癱瘓,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霍金」,11月28日,中南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訃告稱,金展鵬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此前,金展鵬教授雨中坐輪椅前往實驗室的畫面曾在中南學子的朋友圈刷屏。
  • 高位截癱靠十字繡自食其力
    高位截癱的王立蘭在彭州中醫院病房裡用嘴和手掌艱難地製作十字繡作品《奮鬥》。左手顫抖著刺下繡針,埋頭用嘴將繡針咬住,慢慢將絲線拉出……4月22日晚8點,四川省彭州市中醫院康復科,王立蘭正在完成她的又一幅十字繡作品——《奮鬥》。汶川特大地震中,脊髓嚴重損傷導致高位截癱。10年了,49歲的王立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