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納入恒生生物科技50指數 未來繼續創新研發

2021-01-14 股城網

近日,復星醫藥被納入恒生滬深港通生物科技50指數,並位列該指數比重最高的10隻成份股之一。該指數由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於3月23日宣布推出,反映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上市並符合互聯互通交易資格、總市值前50名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整體表現。

復星醫藥

據悉,該指數中的生物科技公司是於恒生行業分類系統的業務子類別中被界定為「生物技術」、「藥品」或「醫療保健設備」的公司。該項新跨市場指數為對生物科技這個迅速發展行業有興趣的產品發行商提供可交易基準。

復星醫藥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持續創新,樂享健康」的品牌理念,堅持「內生式增長、外延式擴張、整合式發展」的戰略發展路徑,進一步提升自身創新研發能力、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為股東和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恆指公司公布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半年度檢討結果:信達生物(01...
    今日(11月19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的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的半年度指數檢討結果。有關變動將於 202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一)起生效。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 50 指數追蹤首五十隻研究及發展投入較高且動量表現較好並於滬深港上市的創新藥相關股票之表現。
  • 恒生滬深港創新藥指數納入信達、百濟神州等股份剔除中生製藥等
    恆指公司公布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的半年度指數檢討結果。指數加入12隻股份,包括信達生物(01801)、康龍化成(03759)、百濟神州(06160)、現代製藥(滬:600420)、魯抗醫藥(滬:600789)、華東醫藥(深:000963)、科華生物(深:002022)、科倫藥業(深:002422)、安科生物(深:300009)、翰宇藥業(深:300199)、迪瑞醫療(深:300396)及康泰生物(深:300601)。
  • ...短期內無法被納入恒生指數;蘋果承認斥資數十億美元改進地圖服務
    (來源:騰訊科技)阿里巴巴股票短期內無法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11 月 20 日晚間消息,據彭博社報導,除非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顯著調整規則,否則阿里巴巴將不會被納入香港股市基準恒生指數。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的媒體代表周三回應有關阿里巴巴成為成份股可能性的問題時說,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不符合有關被納入成份股資格的現行規則。該代表說,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定於明年初展開磋商,以評估那些擁有上述股權架構公司的股票被納入股指的資格。這種特殊安排是 2014 年阿里巴巴的首次公開募股選擇紐約而非香港的原因之一。
  • 復星凱特一新藥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
    摘要: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 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繼2020年2月24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新藥上市申請(NDA)被受理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瀰漫性大
  • 寧波舜宇光學科技成功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
    11月10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舜宇光學科技(02382)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自2017年12月4日起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舜宇光學科技晉級藍籌股。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孫泱表示:十分欣喜舜宇光學科技成功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這代表舜宇股票的市場價值在行業板塊中的地位和經營業績都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舜宇今後會一如既往以出色的經營業績,為社會和投資者帶來最佳回報。
  • 復星醫藥CAR-T細胞藥納入優先審評 研發投入近5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復星醫藥CAR-T細胞藥納入優先審評 研發投入近5億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3月16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公司投資的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已納入藥品上市註冊優先審評程序
  • 老虎證券:一圖讀懂恒生科技指數期貨
    有沒有想過有這麼一種辦法,能讓你動用最少的資金量同時持有美團、騰訊、阿里、小米等這些大市值高流通性、又能代表科技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上市公司呢?無論是從盈利想像力還是從分紅前景上來看,這些遊走在浪潮之巔的科技類企業通常能吸引到最廣泛的資本青睞。那麼作為港股市場的一個小散而言,能夠動用少量的資金來撬動這麼一個巨大的科技板塊市場頭寸,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復星醫藥深度解析:創新研發+醫藥專業投資,布局優勢顯現
    復宏漢霖為復星醫藥的生物藥研發製造平臺。考慮到臨床進展,我們預計主要的研發費用投入到生物藥中,10%左右的研發費用投向化藥小分子。2.2.單抗業務:十年布局,目前處於收穫期 復宏漢霖為國內領先的單抗企業。2009 年設立單抗研發企業復宏漢霖。目前已經有 1 個生物類似藥上市;2020 年,公司的曲妥珠、阿達木單抗生物類藥有望上市。
  • 中金:滬深港通納入範圍擴大 預計提升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流動性
    智通財經獲悉,中金髮布研究報告表示,滬深港三所經協商一致同意,主要針對以下措施安排達成共識為科創版股票納入滬深港通標的範圍的安排、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的安排。報告中稱,納入滬深港通標準不變,但適用的股票範圍擴大到此前不涉及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 復星醫藥2018增長最快為藥品製造與研發 總營收則為249.18億元
    之前在記者採訪時,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稱,復星醫藥首先要立足國內,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即包括復星醫藥的研發製造供應鏈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在核心業務發展方面,復星醫藥2018的收益可謂不小,即藥品製造與研發業務,實現業務收入達186.81億元,較2017年增長41.57%。正在發展中的重點業務醫療服務收入為25.63億元,較2017年增長22.72%。
  • 復星醫藥(600196)股票 中國首個 CAR-T 報產,復星凱特拔得頭籌
    該產品由復星凱特從 Kite Pharma 引進、獲得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技術及商業化權利,並擬於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進行本地化生產。自 2017 年以來,中國藥監已累計受理 CART 療法的新藥臨床申請 39 項,此次復星凱特的上市申請掀開了中國細胞治療新的一頁。
  • 恆指公司:信達生物(01801)、百濟神州(06160)獲納入港股通相關指數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一,恆指公司公布,信達生物(01801)及百濟神州(06160)已確認符合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港股通交易條件,兩家公司將於2020年9月8日(星期二)收市後加入港股通相關指數,於20209月9日(星期三)生效
  • 什麼是科創50指數?
    根據上交所公告,科創50將於2020年7月22日收盤後發布指數歷史行情,並在第二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科創50的編制方法樣本空間。科創50不僅將普通股納入樣本空間,還加入了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和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使其代表性增強。
  • A股藥企創新藥排名: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主攻腫瘤藥
    到收盤,上證指數報3395.68,跌0.24%,深證成指報13758.2,跌0.67%,創業板指報2728.31,跌1.07%,科創50報1423.24,漲0.68%。今天看到一個不錯的統計數據,轉載如下:上面這幅圖來自證券時報編制的「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我國上市的醫藥製造企業和生物技術企業在300家左右,上市公司創新藥研發呈現出馬太效應,38%的公司僅有1個創新藥,而頭部公司擁有多個或一批創新藥品種。
  • 恒生電子深度報告:生生不息,強者恆強
    恒生1995年成立,二十年來與中國資本市場一同發展,目前公司產品橫跨證券、基金、銀行、信託、期貨、保險等領域,並在很多行業有著絕對領先優勢,客戶涵蓋了境內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公司前瞻性布局創新業務,目前創新業務涵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主要以子公司為主體開展,2018年創新業務子公司收入合計約4.46億元,合計虧損5502萬元,創新業務仍處於投入階段。
  • 中國生物製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
    香港2020年11月30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創新研發驅動型醫藥集團 -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中國生物製藥」或「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票編號:1177)公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回顧期」)之未經審核財務業績。
  • 生物科技「A+H」上市風潮依舊,投資者教育迫在眉睫
    一名香港會計界資深人士和一名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從業人員分別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解讀稱,生物科技「A+H」上市是「港交所、上交所改革的產物」,不會因為君實生物此次輿論風暴受阻。從事惡性腫瘤藥物研發的君實生物,被內地自媒體指稱在研發和商業行為上問題重重,進而招致上交所問詢函。但從港股君實生物的股價走向看,未引發港股恐慌。
  • 上證指數、恒生指數、越南、印尼、印度等於亞澳多方前幾位
    1月12日亞澳股市居於多方前列為上證指數、恒生指數、越南、印尼、印度。多空前5位:上證指數、恒生指數、越南胡志明、印尼雅加達綜合、印度孟買SENSEX漲跌,上證指數、恒生指數2家強勢上漲平均漲跌1.75%,越南胡志明、印度孟買SENSEX2家震蕩上行平均漲跌0.56%,印尼雅加達綜合窄幅整理漲跌0.2%。震蕩情況,上證指數、恒生指數、越南胡志明等3家大幅震蕩,印尼雅加達綜合、印度孟買SENSEX2家小幅震蕩。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微漲 國內首款CAR-T要來了
    證券時報記者 陳永輝 截至1月24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334.58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28%。開年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表現相對平淡,已連續兩個發布周期漲幅低於0.5%。1月1日以來,共有5個創新藥獲批臨床,包括3個化藥和2個CAR-T創新藥;另外恆瑞醫藥、信達生物、東陽光等有創新藥臨床狀態向前推進,進一步推動指數走高。截至1月14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的成分樣本數共有706個。人民金融·創新藥資料庫監測顯示,近日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期獲批。
  • 特稿|2020「藥明雙雄」挑大梁,2021生物科技方興未艾
    生物科技興起的背景毫無疑問,2018年港交所上市新規的出臺,開啟了生物科技發展的新時代。為我國生物科技長遠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亦加速資本不斷加持生物技術、創新藥研發,醫療信息化和前沿醫療技術等領域的創業公司,尤其是涉足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遺傳病治療、細胞治療及激發自體免疫等創新型製藥公司投資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