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特殊時刻訪日韓,周邊外交明晰「近目標」與「遠規劃」

2020-12-04 瀟湘晨報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題:王毅特殊時刻訪日韓,周邊外交明晰「近目標」與「遠規劃」

作者 黃鈺欽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中日韓今年既定的高層交往安排,但隨著「雲外交」逐步轉向「面對面」,中國面向東北亞的「線下外交」正全面重啟。

11月24日至2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先後對日本、韓國進行正式訪問,對外發出東北亞近鄰攜手應對疫情衝擊、深化交流合作、穩定地區局勢等重要信號。這一特殊時刻的訪問為外界觀察中國後疫情時代的周邊外交提供了獨特視角,以此觀之,無論是近期目標還是長遠規劃都更加清晰。

外界注意到,王毅此次日韓之行的時機不可謂不「特殊」。一方面,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地區國家間亟待進行戰略溝通共同應對挑戰。另一方面,歷時8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本月成功籤署,為東亞區域合作適時增添了新動能。

「疫情衝擊和RCEP籤署使地區合作的挑戰與機遇並存,此訪正是因應這一最新形勢變化展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訪問成果也同上述特殊背景密切相關,中日、中韓均就強化疫情防控和恢復人員往來達成重要共識,也一致同意合作推動RCEP早日生效。」

面對疫情的持續擴散蔓延,加強疫情防控和疫後經濟復甦合作成為中日韓的當務之急,也是重要的近期目標之一。王毅在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會談時,雙方一致同意,商定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於本月內啟動便利兩國商務等必要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在與韓國外長康京和會談時,王毅表示,雙方要加快出臺《中韓經貿合作聯合規劃》(2021-2025),加強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合作,並商定為雙方經貿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有評論指出,中日韓經濟規模佔全球近四分之一,三國面對當務之急設立明確短期目標,加強疫情防控和經貿合作,不僅對於三國國內經濟復甦意義重大,對於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進而助推整個東亞乃至全球經濟復甦都會發揮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RCEP的籤署更是首次將中日韓三國納入同一自貿框架內。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告訴中新社記者,中日韓作為RCEP成員中前三大經濟體,這一全球最大規模區域自貿協定有利於三國拓展合作外延和空間,對於三方聯手開拓海外市場,推動「中日韓+x」合作均將產生積極影響。

「儘管距離RCEP正式生效還需要各參與國走完國內立法程序,但從此訪釋出的信息看,共同推動RCEP儘快生效、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已成為三國重要共識。」郭延軍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於RCEP儘快生效三國已形成共識,王毅在訪問日韓時均表明願推進中日韓自貿談判進程,並得到積極響應。觀察指出,針對外界質疑RCEP籤署會弱化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必要性,三方這一共識對相關質疑作出了針對性回應。

項昊宇分析認為,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是中日韓合作提質升級的重要路徑和目標,新形勢下三國自貿區建設更具長遠意義。一方面將為全球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合作提供新的示範,另一方面更高水平的貿易制度與規則安排可與RCEP、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各種地區自貿安排形成互補,帶動東亞乃至亞太區域合作走向深入。

不可否認的是,在後疫情時代中日韓三國關係發展依然面臨挑戰。無論是傳統安全領域的風險,還是領土主權方面的爭端或仍將存在。此間評論認為,維護周邊和平穩定是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目標,而達成這一目標則需要通過長遠規劃有效管控分歧。

專家注意到,王毅在此次訪問日韓的過程中並未諱言分歧,而是強調要著眼長遠,有效管控矛盾分歧並提出有針對性措施。在同韓方會談時,王毅表示,希望韓方妥善處理中韓間敏感問題,維護兩國互信與合作基礎。在同日方會談時,中日雙方共同決定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

「對於分歧的管控需要有長遠規劃,高層共識和政治引領向來對於中日韓三邊關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郭延軍指出,三方需要保持高層交往和溝通共同維護地區穩定,對於矛盾分歧尋求機制性解決方式,避免三方合作受到敏感問題幹擾。(完)

【編輯:葉攀】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奈及利亞媒體:王毅新年非洲五國行意義重大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奈及利亞《民族報》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外長在尼進行為期兩天正式訪問》的報導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正在奈及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奈及利亞外交部發言人費迪南德·恩沃涅表示,王毅於1月4日至5日訪問阿布賈。
  • 疫情緩解後王毅首次出訪,為何選這5個歐洲國家?
    外媒稱,王毅從今年2月赴寮國出席新冠疫情問題特別外長會以來,就沒有出過國。這次終於從「雲外交」轉為「面對面」。輿論分析指出,歐洲之行突出幾大特點:第一,外長持續8天的出訪時長堪稱今年之最。第二,出訪國涵蓋南歐、西歐、北歐。第三,訪問正值中歐建交45周年,以及美國試圖在歐洲打造反華戰線之際。
  • 中方介紹王毅訪問汶萊情況:中文雙方宣布啟動能源合作工作組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北京介紹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汶萊相關情況時說,雙方宣布在兩國政府間聯委會框架下啟動能源合作工作組,就儘快成立海上合作工作組保持溝通。有記者提到王毅剛剛結束了對此次東南亞之行第三站汶萊的訪問。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哪三大特質
    ,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中國發展營造了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這是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也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基準坐標。
  • 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工作重點(雙語全文)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介紹2021年中國外交工作重點。2020年12月3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全文如下:記者: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您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 這是不同尋常的六天,王毅有重要行動!華春瑩火速發聲,信號強烈
    如今2021年剛剛開始,我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就展開了極為重要的出訪行動,這六天註定不同尋常。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4日起到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應邀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對於王毅此次出訪,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自1991年起,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都是到訪非洲。
  • ...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2月23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回顧一年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的新成就,並展望明年外交工作重點。記者: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您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王毅:2019年,是中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大周邊外交開新局
    習近平主席這次南太之行拉近了中國同南太國家的距離,我國大周邊外交布局日臻全面完善          11月14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布裡斯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對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
  • 王毅: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捷關係的政治基礎
    王毅: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捷關係的政治基礎 當地時間9月1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馬斯共同會見記者。有記者問,你提到要相互尊重,為何中方要就捷克參議院議長訪臺作出強烈反應?
  • 王毅記者會,透露了不少尚未公開的秘密!
    但還是那句話,外交無小事,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有時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傳遞出意味深長的信號。3月7日王毅記者會,也是他作為副國級外長的第一次大型記者會,已經有太多解讀文章,但還是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地方。仔細研讀,還透露了不少尚未公開的秘密,至少五個小細節吧。細節一,今年中國最重大的主場外交是什麼?
  • 史瓦帝尼國王下周訪臺 蔡英文曾賤賣飛機為其祝壽
    圖為2018年4月蔡英文竄訪史瓦帝尼圖片繼海地總統莫伊茲訪臺後,臺灣另一「邦交國」史瓦帝尼國王姆斯瓦蒂三世下周也將訪臺。臺灣「中央社」2日報導稱,自布吉納法索與臺「斷交」後,史瓦帝尼是臺灣在非洲唯一的「友邦」。
  • 王毅:非洲是國際合作大舞臺,不是大國...
    中國在非洲修建了超過6000公裡的鐵路、6000公裡的公路、近20個港口、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援建了130多個醫療設施、45個體育館和170多所學校,向非洲48國派遣醫療隊隊員2.1萬人次,診治非洲患者約2.2億人次。王毅說,中非合作成果已經遍布非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顯著變化,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做出重要貢獻。
  • 過去這一周,中國周邊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中國周邊,至少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每一件都事關戰爭與和平,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國的國家利益。這個世界,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和平。(一)第一件事,印巴激烈衝突。老冤家,新戰鬥。源起,是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發動襲擊,至少打死印度44名軍警。
  • 王毅:非洲是國際合作大舞臺,不是大...
    中國在非洲修建了超過6000公裡的鐵路、6000公裡的公路、近20個港口、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援建了130多個醫療設施、45個體育館和170多所學校,向非洲48國派遣醫療隊隊員2.1萬人次,診治非洲患者約2.2億人次。王毅說,中非合作成果已經遍布非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顯著變化,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做出重要貢獻。
  • 連續第31年首訪,王毅的到來,釋放出強烈信號
    如今已進入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還未徹底結束的情況下,中國選擇在新年首訪非洲。據悉,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1月4日至9日前往波札那、奈及利亞、坦尚尼亞、剛果(金)、塞席爾開啟訪問。據悉,這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新年伊始最先訪問的國家,也是中國連續第31年,在首訪國家中選擇非洲。
  • 王毅:「一帶一路」合作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暖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談及「一帶一路」合作。王毅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些困擾。但「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止步,反而逆勢前行,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展現出強勁韌性。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重要致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
  • 王毅話音剛落,日方就傳出雜音,盯上我國釣魚島?中國寸土必爭!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在訪日時,曾就釣魚島問題向日方闡明立場。當時,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關注釣魚島最近的情況。事實是,近一段時間,日方一些來歷不明的漁船反覆頻繁進入釣魚島敏感海域,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應。對於這個問題,中方立場是明確的,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主權。然而,王毅話音剛落,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就傳出雜音。
  • 日媒稱安倍「地球儀外交」意在抗衡崛起的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2014年繼續積極推進首腦外交,將從9日開始訪問中東和非洲4國,並預定最早於1月下旬訪問印度等國。此後還計劃對歐洲和中南美等地進行訪問。《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9日對安倍的「地球儀外交」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安倍首腦外交的特點是「訪問之前忽視的國家」。
  • 時政新觀察:中國主場外交進入「阿拉伯時間」
    6月4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右)在北京與來訪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阿拉比舉行會談。中新社發 侯宇 攝   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蔣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4日在北京同索馬利亞、卡達、葉門、阿盟等阿方代表密集會見,中國主場外交已進入「阿拉伯時間」。  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將於5日在北京舉行,王毅將和阿盟成員國外長或代表、阿盟秘書長等約200人將出席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