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澤,1928年出生於重慶市黔江區濯水。1945年的時候,他加入了國軍的陸軍部隊,曾在裡面擔任電臺排長。後國軍退撤臺灣後,他於1955年在臺灣空軍學校畢業,畢業後擔任見習教官和飛行員。他的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發生1963年!
1963年6月1日的那天,籌謀了許久的徐廷澤終於等來了他的機會,他利用訓練的時機駕駛一架F—86型的美制佩刀型噴氣戰鬥機,從臺灣新竹起飛,單人駕機起義回到了新中國的福建龍田。這一舉動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甚至震驚了中內外,因為要知道那時候剛剛是三年困難結束的時期,新中國內憂外患,沒有幾個人會想要來到那個窮的叮噹響的新中國。
徐廷澤的到來給了大陸這邊很大的鼓舞。多個國家領導人都親自接見了他。徐帥還對徐廷澤說:「你的起義歸來,表現了對祖國強烈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是一個偉大的行動。因此,祖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都熱烈歡迎你的到來,並且完全信任你。」這是徐帥的原話,這足以表示了大陸對起義歸來人員的重視。
除了得到多位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徐廷澤還被授予了少校軍銜(在臺的時候只是上尉軍銜),另外他還得到了2500兩黃金的獎勵。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他在來之前,是做好了受窮的準備的,甚至他在那邊一度聽宣傳和廣播說:在大陸人們窮的只能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對此他不可能沒有擔心,但是他的勇氣還是戰勝了顧慮,有了機會,他還是毅然選擇了回來。
徐廷澤在一次採訪中說:我感到臺在美軍的控制下,軍人過著一種屈辱的生活,國軍對外喪權辱國,對內禍國殃民,美國實際上控制著臺的軍事機構和軍事活動。在那裡當兵,就好像是這些腐朽官僚的看門狗,受罪賣命的永遠是我們這些廣大的下層官兵,發財享受的卻是少數顯赫權貴。由於思想上的日益苦悶,我對大陸家鄉和親人的思念開始與日俱增。。。後來終於有了這次機會,回到了這裡。徐廷澤後來在我軍成為了特級飛行員,貢獻是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