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非醫療隊在非洲颳起「中醫風」

2020-11-22 中國僑網

  中國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昨凱旋 全員獲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

  他們在非洲颳起「中醫風」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陳佳佳

  「再見啦,赤幾!再見了,非洲!這片我們曾經播撒過辛勤汗水的熱土,在這裡與我們結下了深厚友誼的非洲人民,以及在異鄉有緣相遇的朋友們,都將在我們的生命中被永遠銘記!」

  萬米晴空,藍天白雲……當地時間7月21日14:20,法國航空AF128班機從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騰空而起,直飛中國北京國際機場。機上,由珠海市選派2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心潮起伏,歸心似箭。昨日,他們戴著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國家獨立勳章」回到了親人的懷抱。

  援非醫療隊全員

  獲頒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

  昨天一早,天還沒亮,石磊化了一個小淡妝,匆匆趕往機場。在接機口,隔著嘈雜、擁擠的人群,石磊焦急地探著頭,臉上難掩急切的心情。

  「是他!是他!」身著西裝的援非醫療隊到了,二十多人陸續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但石磊眼裡就只看到他,她飛快地衝出人群,奔到丈夫身邊。接過老公手中的行李推車,她低聲地說:「老公,你回家了!」

  2018年1月3日,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由珠海市選派27名醫護人員組建了中國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在565個日夜後,這支英雄醫療隊出色完成援外任務,昨日凱旋。

  一年半以來,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診療門診病人7689人次、住院病人9147人次、手術1349人次、搶救危重病人116人次、麻醉635人次、針灸1420人次、化驗檢查11039人次。此外,醫療隊還開展了8次上山下島進村大型義診活動,免費診療1230人次,送出價值約3萬元人民幣的藥品;醫療隊還成功完成了受援醫院首批小切口白內障手術,舉辦中醫知識專題講座傳播中國傳統醫術,讓赤幾人民享受到更多更有效的醫療技術服務。

  當地馬拉博時間7月12日10時,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總統奧比昂先生授命該國衛生和社會福利部部長薩洛蒙恩圭馬奧沃諾,代表該國政府為我國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全體隊員頒發該國最高榮譽獎——「國家獨立勳章」,以表彰醫療隊一年半來為赤道幾內亞醫療衛生健康事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在授勳儀式上,恩圭馬說:「中國醫療隊員是最受歡迎的人。」

  他們的援非故事——

  1

  總統「御醫」全年無休

  為在非華人編制健康管理手冊

  珠海市人民醫院的醫生王力此次援非任務承擔著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總統府保健工作,是總統保健組首席保健醫師,負責總統的日常保健。他是總統保健組中唯一能夠跟隨總統同乘大、小專機出訪,在任何場合都跟隨總統的保健醫生。他全年無任何休假, 每日除了早上8時到晚上11時有規律地去做保健外,還需要24小時備戰,做到隨叫隨到。有時外出訪問或者下鄉期間一天只能保證一頓正餐,經常早晨7時進食早餐,直到深夜任務結束才有機會吃「午餐」,環境艱苦又危險。

  儘管如此,王力仍延續其一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從總統先生每一個生活細節入手,結合實際情況,為總統先生個人書寫了一本專屬的《總統保健手冊》 ,此書將中醫治未病理念與現在中西醫養生方式很好地結合。總統及其夫人先後多次提出高薪聘請王力醫生留在赤道幾內亞工作。

  除此,王力利用休息時間儘可能地為當地華人提供義診服務,並為在非華人編制首部《旅非人員健康管理手冊》、創建《健康管理伴你行—非洲版》微信公眾號,為海外華人提供全面系統的保健知識。還自費印製了赤道幾內亞旅非華人健康需求調查表、中醫體質調查表等科研調查表。

  2

  「中醫藥真神奇」 「中醫風」刮進赤道幾內亞

  赤道幾內亞巴塔,天氣炎熱潮溼。一個上午,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曾祥毅醫生已經為十幾位患者檢查了身體,汗珠浸溼了他的白大褂,用消毒凝膠仔細地為雙手消毒後,他又繼續為下一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一位中年婦女患者來就診,患者有十多年偏頭痛病史,發作時需要服用止痛藥緩解頭痛。詳細問診之後,曾祥毅醫生為她進行了5次針灸和「暢氣通絡」推拿治療,完全治癒了她多年的偏頭痛。

  在赤道幾內亞,曾祥毅醫生在當地公立醫院為老百姓看病,以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技術進行治療,尤其對治療各種痛症和癱症療效顯著。自幼習武的曾祥毅還帶領當地人學習中國功夫,藉此推廣中醫治未病思想。

  在赤道幾內亞,最害怕的是什麼?潘紅翼說,答案是小小的蚊子以及它們攜帶的疾病——瘧疾。一次,潘紅翼接診了一位低燒不愈的瘧疾患者。通過「四診」,潘紅翼以針藥結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中醫藥真神奇!」治療5 次後,患者上述症狀緩解,對中醫藥連連稱讚。在援非期間,她多次成功救治重型瘧疾、傷寒等危急重患者。

  潘紅翼還是中醫「傳播大使」。當地缺醫少藥,無法開中藥處方,但針灸、拔罐等中醫技術成了臨床中潘紅翼的「法寶」。在當地醫院,患者和醫生、醫院都很喜歡潘紅翼醫生的中醫傳統療法。

  3

  醫療資源匱乏 他憑過硬醫術幫百餘人重獲光明

  去年8月3日,在赤道幾內亞人民歡慶節日時,首都馬拉博的馬拉博醫院眼科卻在進行一場緊張的手術。此前一天下午,一位10歲的小孩子因眼球被玻璃割傷,來到醫院就診。援非醫生鄧建華仔細檢查後,初步診斷為眼球貫通傷,眼內組織脫出,需馬上實行眼球貫通傷修復術。

  當地醫療條件較差,藥物和手術室配套器材均有所不足,手術要冒著巨大的感染風險。手術中,因麻醉藥物不足,患兒出現躁動不安,幸好有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婦科外科醫生協助,通過分次給藥,順利讓患兒穩定下來,完成了手術。

  而在赤道幾內亞,這種醫療資源匱乏的場景是常態。

  鄧建華醫生表示,因為紫外線強度高,赤道幾內亞多發白內障。憑藉過硬的手術技巧,鄧建華開展「撕囊碎核鑷輔助預劈核技術改良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成功為100餘位當地白內障患者復明。「在赤道幾內亞,從器械消毒、到醫療用品的準備,手術臺上臺下所有的步驟都需要手術醫生親力親為,非常不容易。」鄧建華說:「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在中國醫療隊的幫助下重獲光明。」

相關焦點

  • 非洲!》:中國援非醫生將古老銀針帶到納米比亞
    8月19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曾經參與援非的中國醫生李新偉將四年援非之旅,寫成一本書並出版,他說每每翻看,都希望重回那片神奇的土地。「那是一個找不到北的地方,總覺得太陽每天都從西邊升起。」這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醫生李新偉在記錄援非經歷的《去!非洲!》一書中的開篇詞,儘管已經離開非洲十年,只要回憶起在納米比亞的情景,李醫師還是會激動得熱淚盈眶。
  • 中醫治療讓「植物人」醒過來了
    「來,笑一個,給大家比個一,再比個二」,5月10日,在資陽市雁江區中醫醫院的病房內,患者周某的孫女正在與她交談,精心給她翻身、按摩肌肉……「我們根本就沒想過植物人還能恢復,是中醫創造了這個奇蹟!」經過病友推薦,2019年6月周某轉院到資陽市雁江區中醫醫院進行神經康復,接手治療的正是針灸二科醫生秦曉軍。秦曉軍曾有兩年援非經歷,2016年12月,他加入中國援非醫療隊遠赴西非幾內亞比索。在兩年的時間裡,他走遍幾內亞全國,用藥物、針刺、艾灸,火罐等中醫方式為當地的老百姓治病,讓非洲老百姓領略了中國傳統醫術的「神奇」,在非洲大地上,颳起了「中醫風」。
  • 專訪中國援非醫療隊專家:經歷時差、高原反應、40度以上高溫的海外...
    熊洪是中國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今年4至5月,她作為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之一,赴衣索比亞、吉布地開展援非抗疫協調指導工作。 抵非後的前兩天,因為時差,她一直無法按時入睡。這天晚上,她開始吃安眠藥。
  • 南部非洲首個中醫針灸中心在辛巴威哈拉雷啟用
    中國——辛巴威中醫針灸中心是南部非洲首個專門的中醫針灸中心,設於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帕裡雷尼亞圖瓦醫院。中國(湖南)援津醫療隊隊員在啟動儀式上打八段錦辛巴威位於非洲東南部,國土面積大約39萬平方公裡,人口大約1690萬。截至9月24日,辛巴威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725例。
  • 中國援非醫生:我們在馬拉威過年
    今天是臘月29,很多遊子們匆匆趕回家鄉,期盼著與家人團聚在一起歡度新年,但來自陝西的援馬拉威中國醫療隊的隊員們,將在遙遠的非洲度過他們的新春佳節
  • 援吉醫療隊頻頻填補當地醫療空白
    接下來,我打算先把腹腔鏡手術教給當地醫生,再逐步把正確的理念、最新的醫學知識、先進的手術技術帶給當地人民,希望通過我們中國醫療隊的言傳身教,規範當地醫療,提高吉布地整體醫療水平。」董博說。及時更換氣管套管避免患者進入險情李欣是中國(山西)第20批援吉布地醫療隊耳鼻喉科醫生。
  • 海航為中國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保駕護航
    圖:海南航空乘務員向援塞醫療隊員提供服務 海航供圖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9月18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護送中國(湖南)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於當地時間6點12分安全抵達布魯塞爾
  • 中醫針灸治好膝關節疼痛,非洲美女為中醫打CALL
    (湖南)第21批援非醫療隊隊員周偉醫生的手,動情地說道,「Dr.2019年6月被派往非洲獅子山這個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進行醫療援助。戴維斯是塞國前衛生部長的妹妹,她早就聽聞中國的中醫神奇,患有雙側膝關節嚴重退行性變,飽受病痛的她講述,這病讓她雙側膝關節疼痛難忍,走路時痛感更加劇烈,不得不一直依靠藥物止痛。 以前每天服用一次止痛藥,每次1粒,而現在每天需要服用兩次,每次1粒,但疼痛感仍未得到控制,對她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困擾,嚴重影響了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 援非醫生蔡學寧:跨越半個地球,守護兒童健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麥麗霞2021年1月1日,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平安歸來。經過一年的努力,當完成無比艱難的任務,把任務棒交接到下一批醫療隊手裡時,內心也無比踏實。」蔡學寧回顧起一年的援非之旅,內心仍十分激動。2019年12月28日凌晨,蔡學寧與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成員一起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中加友好醫院,開啟為期一年的援非醫療工作。
  • 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粵衛信1月12日,由25名隊員組成的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送行儀式在廣州舉行,全體醫療隊員來自中山市的9家醫院。經過半年的脫產學習和準備,隊員們踏上徵程,他們將在赤道幾內亞執行一年半的援外醫療任務。
  • 海南航空全力為中國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順利出行保駕護航
    2020年9月18日,長沙--本報訊(通訊員 夏徵 作者單位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月18日,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護送中國(湖南)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於當地時間6點12分安全抵達布魯塞爾,轉機前往獅子山開啟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
  • 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
    1月12日,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送行儀式在廣州舉行。據介紹,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由中山市衛生健康局組派,醫療隊共由25名隊員組成,其中中共黨員16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10人。將在國外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援外醫療工作。  「2021年是廣東省承派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50周年,也是廣東援外工作的一個裡程碑。」
  • 吉林援薩摩亞醫療隊:中國抗疫經驗獲薩方認可
    郭佳 攝(抗擊新冠肺炎)吉林援薩摩亞醫療隊:中國抗疫經驗獲薩方認可中新網長春11月24日電 (記者 郭佳)中國(吉林)第三批援薩摩亞醫療隊最後一名隊員24日返回吉林長春。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該醫療隊推遲回國計劃,就地參與抗擊疫情的行動。
  • 中國(福建)第16批援波札那醫療隊出徵
    2020-09-21 15:58:25 來源: 福建日報 舉報   19日,中國
  • 援加彭第22批中國(天津)醫療隊關於高血壓病的科普宣講
    心內有「加」,協「利」抗「壓」第22批中國(天津)援加彭醫療隊關於高血壓病的科普宣講文案:蘇全(心內科)審核:王玲玲(醫療隊隊長)2020年1月12日上午9時,第22批中國(天津)援加彭醫療隊副隊長、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蘇全醫師
  • 山西醫療隊在非洲:砥礪前行,為生命點亮新希望
    「5個多月來,姆巴爾馬尤分隊手術團隊完成各類難度較大的膝關節開放性損傷、手腕部嚴重創傷碾挫傷等病例233例,門診10992人次,有的病人痊癒或者前來複查,又將被病痛困擾折磨的親朋好友帶到中國醫生面前。」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總隊長安步月介紹,由於首都雅溫得疫情嚴重,一些病人開始選擇去姆巴爾馬尤就診,致使那裡病人增多。
  • 援非日記|第332天,反覆讓Sherrif看容易漏診的骨折X光片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中醫針灸緩解疼痛 山西援外醫生用中國傳統醫學服務吉布地患者
    24日,中國(山西)第20批援吉布地醫療隊隊員趙利軍告訴記者。火罐治療。受訪者供圖2020年11月14日,由山西省衛健委派出、山西省人民醫院整建制組隊的中國第20批援吉布地醫療隊從太原出發,開啟在吉布地貝尓蒂耶總醫院與達哈愛哈那拉醫院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工作。山西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趙利軍是該批醫療隊的一名針灸醫生。
  • 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同白求恩一樣被銘記
    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同白求恩一樣被銘記 宋慶齡和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共同向山水相依的鄰邦印度發出呼籲,得到了印度國大黨在道義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是印度援華醫療隊遠道來華、援助抗日,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信心。兩大文明古國的人民聯手譜寫了一曲同仇敵愾、合作互助的友誼之歌,成為中印關係史上一段佳話。
  • 首都航空為援非醫療隊保駕護航
    圖:首都航空JD0430航班乘務組與醫療專家(去程)合影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3日消息:9月19日下午15時40分,伴隨著飛機發動機的轟鳴,首都航空裡斯本-西安JD0430航班平穩降落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前往疫情重災區非洲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