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醫生蔡學寧:跨越半個地球,守護兒童健康

2021-01-18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麥麗霞

2021年1月1日,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平安歸來。

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蔡學寧主治醫師作為其中一員,肩負著祖國的重託,跨越近半個地球,守護兒童生命健康,為非洲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技術團隊,不僅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還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和當地醫護一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圓滿完成光榮使命。

初次與當地醫護一起工作

快速融入當地生活,攻克重重難關

「初到阿克拉,在機場看到中國駐加納大使館代表和第八批援加納醫療隊隊員等待的身影時,內心無比踏實。經過一年的努力,當完成無比艱難的任務,把任務棒交接到下一批醫療隊手裡時,內心也無比踏實。」蔡學寧回顧起一年的援非之旅,內心仍十分激動。

2019年12月28日凌晨,蔡學寧與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成員一起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中加友好醫院,開啟為期一年的援非醫療工作。

在周末反覆充電學習

踏上萬裡之遙的非洲,蔡學寧和隊員們面臨著心理、語言、傳染病防治、時差、氣候等多種困難。醫療隊11個人來自不同的醫院,他積極組織隊員參與體育鍛鍊和集體活動,更快地融入當地。

當地沒有華人理髮服務,蔡學寧通過自學理髮,把隊員及自身的理髮工作都一手包辦了。通過一年多時間的日夜相處,隊員們不僅成為了最默契的戰友,也成了相互關愛的家人,援加納醫療隊成員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蔡。

當地英語有濃厚的地方口音,為了早日能與當地人實現無障礙交流,蔡學寧常常與當地人交流,和他們交上朋友,晚上回在駐地還通過網絡教學視頻進行學習。「無論何時經過他的宿舍門口,都能聽到裡面傳來英語廣播的聲音。」 援非醫療隊隊長石永勇說道。

關愛兒童,發揮兒科專業優勢

「對我們而言,這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幫助,更是心理上的支持,有你們在,我們才能放心!」在加納旅居的魯女士通過微信發給蔡學寧說道。7月3日,她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出現黃疸反覆不退的症狀。蔡學寧和她經過多次的溝通和安慰,指導其診療,寶寶的病情得到痊癒,深有感觸的她對蔡學寧發出了由衷的感謝。

在新生兒科帶教當地的醫生

在援非期間,蔡學寧發揮兒科專業優勢,守護兒童健康。「對比國內優越條件,當地醫院醫療條件簡陋、設備缺乏,感覺困難還是超出當初的設想。」蔡學寧說。

中加友好醫院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區屬管轄在內的綜合醫療,重點是婦兒保健工作。蔡學寧所在科室是2019年在廣東省援外項目特殊援助下建成的重症新生兒病區(NICU),歷屆中國(廣東)援外醫療隊新生兒隊員都是NICU的主力軍。

蔡學寧進入新生兒科的第一天,就遇上了需要搶救的重症新生兒,當時蔡學寧看到該患兒出現呼吸困難、氣促、血氧飽和度下降等危急情況,沒有過多的猶豫和考慮,從一群完全陌生的當地醫護中站出來,接手進行一系列的復甦搶救,通過及時的搶救和果斷轉運至上級醫院,患兒轉危為安。

蔡學寧獲得當地醫生護士的一致讚許和肯定,當地醫院發出了「Chinese Doctor is good」的高度評價,患兒父親懇切的眼神和連聲的中文「謝謝」,讓蔡學寧內心無比的激動和自豪。

一名早產的缺氧患兒經過搶救後,終於康

授之以漁,留下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蔡學寧知道只有培養當地人自己的醫師力量,才能真正達到醫療援助的最佳效果。援非期間,他帶出了一個個非洲徒弟。

NICU是一個新建的年輕科室,通過深入調研,蔡學寧發現了新生兒復甦理念不足和新生兒呼吸機使用率低等薄弱環節。蔡學寧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內新生兒窒息搶救理論學習和臨床技術培訓,帶教查房,會診討論,讓中加友好醫院的醫生更加深入了解我國的新生兒復甦技術、操作過程及操作規範,成功把番禺區衛生系統的「三基三嚴培訓理念」引進教學中去。

蔡學寧對呼吸衰竭的新生兒首次開展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和加溫溼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兩種不同通氣策略,更讓當地醫護人員驚嘆於中國國內醫療技術的先進和優越,他們紛紛表示要到中國繼續進修學習。

援非期間,蔡學寧與當地醫生共同成功搶救或治癒多名患有新生兒呼吸衰竭、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等疾病的危重新生兒,全年完成診治病例約350餘例,參與搶救危重病20餘例,搶救成功率100%。經過多方面的努力,中加友好醫院的新生兒科業務水平上一新臺階,危重新生兒搶救技術得到持續提高,推動了科室業務發展。(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醫院提供

責編 | 王敏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溫倩雯

相關焦點

  • 援非日記|第332天,反覆讓Sherrif看容易漏診的骨折X光片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中國援非醫生:我們在馬拉威過年
    劉小乖是西安市兒童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2017年4月,作為第五批援馬拉威醫療隊隊員,前往非洲馬拉威首都利隆圭卡姆祖中心醫院,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第5批中國(陝西)援馬拉威醫療隊隊員 西安市兒童醫院 兒科醫生 劉小乖
  • 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雲庭審」
    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雲庭審」 2020-05-2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半個地球的愛戀
    這份跨越半個地球的愛堅持了三年,刻骨銘心,轟轟烈烈,愈發濃烈。Mike經常坐上十幾個小時飛機來看Amy,愛越深越想念,他們的愛已不可阻擋。Mike很痴情,他對Amy的愛已融進血液裡,他不由自主地向Amy求婚,Amy愣住了不知所措。說實話,Mike陽光帥氣又痴情,真的非常nice,可是南北半球相隔那麼遙遠,到底要不要奮不顧身地嫁給他呢?
  • 木偶劇父子跨越半個地球來相聚
    昨天,海都記者專訪了這個跨越半個地球來泉州相聚的木偶劇團,為你打聽表演背後的幕後故事。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重要系列活動之一,明天下午3點在泉州木偶劇院,第四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將開幕,5天時間裡,25個劇團將為大家獻上58場精彩演出。 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到達晉江,OmarJavierAlva-rez睡了整整一天才滿血復活。這是他第一次帶著兒子來中國演出。
  • 中國援非醫療隊在非洲颳起「中醫風」
    機上,由珠海市選派2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第29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心潮起伏,歸心似箭。昨日,他們戴著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國家獨立勳章」回到了親人的懷抱。  援非醫療隊全員  獲頒赤道幾內亞最高榮譽  昨天一早,天還沒亮,石磊化了一個小淡妝,匆匆趕往機場。
  • 跨越半個地球!寧波民企搶通蓋亞那首都電力大動脈
    跨越半個地球!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冒著疫情風險,跨越半個地球
  • :中國援非醫生將古老銀針帶到納米比亞
    8月19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曾經參與援非的中國醫生李新偉將四年援非之旅,寫成一本書並出版,他說每每翻看,都希望重回那片神奇的土地。「那是一個找不到北的地方,總覺得太陽每天都從西邊升起。」這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醫生李新偉在記錄援非經歷的《去!非洲!》一書中的開篇詞,儘管已經離開非洲十年,只要回憶起在納米比亞的情景,李醫師還是會激動得熱淚盈眶。
  •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2020-05-31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援鄂醫療隊名單】跨越362公裡:迎客珙桐 盡塵光生
    【安徽援鄂醫療隊名單】跨越362公裡:迎客珙桐 盡塵光生 2020-03-2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查醫生日記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該書以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
  •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
    ,她們舍小家為大家,攻堅克難,全力守護武漢人民的生命健康。如今,他們在短暫休整之後,陸續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繼續守護一方百姓的平安與健康。在十院崇明分院檢驗科,援鄂醫療隊隊員蔣邦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每天和各種化驗工作打交道,進行嚴密、細緻的檢測。
  • 螢石網絡助力綠夢公益 守護大病兒童健康成長
    大病兒童是需要全社會特別關愛的群體,近日,螢石網絡免費捐贈包括智能攝像機在內的一批智能設備,為北京綠夢兒童關愛中心(通州救助站)的孩子送去暖心關愛。  這批智能攝像機主要安裝在綠夢救助中心的樓道、院子等公共區域,投入使用後,將擔負起守護救助中心日常安全的職責。
  • 益生菌對寶寶的作用,守護大健康時代下的兒童健康
    導語:寶貝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希望,兒童健康也日益成為父母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 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領不到足額薪水,法官這樣建議
    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打工人」卻沒能領到足額的薪水。北京二中院今天發布了針對跨國用工勞動爭議案件的調研報告,二中院表示,在近5年的44起跨國勞動爭議案中,勞動者一方的核心訴求是爭取勞動報酬,在全部案件中,有7成左右勞動者是普通基層勞動者而非各類管理崗。
  • 企鵝醫生精神心理科學科江敏俊 守護人們的心理健康
    企鵝醫生精神心理科學科江敏俊 守護人們的心理健康 2020-11-06 15:45:1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
    1月12日,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出徵送行儀式在廣州舉行。據介紹,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由中山市衛生健康局組派,醫療隊共由25名隊員組成,其中中共黨員16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10人。將在國外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援外醫療工作。  「2021年是廣東省承派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50周年,也是廣東援外工作的一個裡程碑。」
  • 兩地分居16年,每年跨越半個地球,行程13000公裡來看你
    每一年,男方都會跨越半個地球來到女方身邊,陪伴她、照顧她和他們的孩子,然後又再次離開,16年來,年年如此!圖片來源於網絡本來,這種「負心漢」的行為,應該受譴責才對!可是,人們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拆散他們,還搶著去見證他們重逢的瞬間!甚至為他們的重逢而激動流淚!這是為什麼呢?
  • 兒科醫生警告:氣候變化正在危害兒童健康
    發表在《兒科雜誌》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醫生已經看到氣候變化對兒童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並可能扭轉過去25年來兒童死亡率持續降低所取得的進展。研究發現,目前兒童疾病中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要佔88%。
  • 鄉村醫生龍竹英:身殘志堅守護鄉親健康34年
    今年55歲的龍竹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茅坪鎮茅坪社區的一名鄉村醫生,小時候因意外導致終身殘疾。不屈服於命運的她,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把健康帶給更多人。從錦屏縣衛生學校畢業後,龍竹英於1986年回到家鄉開啟行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