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領不到足額薪水,法官這樣建議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打工人」卻沒能領到足額的薪水。北京二中院今天發布了針對跨國用工勞動爭議案件的調研報告,二中院表示,在近5年的44起跨國勞動爭議案中,勞動者一方的核心訴求是爭取勞動報酬,在全部案件中,有7成左右勞動者是普通基層勞動者而非各類管理崗。

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國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達千萬人次。在發生勞動爭議的案件中,有九成是勞動者被國內企業派至國外工作。

被派遣的勞動者到了國外,主要有兩類工作,或是企業管理人員,如總裁、項目經理、財務經理、工程師等,或是基層勞動者,如木工、瓦工、塔吊司機等。二中院及轄區審理的跨國用工勞動爭議案件中,涉及管理崗和非管理崗勞動者案件數分別為14件、30件,比例約為3:7。

法官表示,在全部44件案件中,有20件中,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涉及到工資報酬問題,主要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獎金、未休年休假工資等。從判決結果上看,對於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勞動者獲得支持的比例約為81%;對於加班工資及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勞動者得到法院支持的比例低於20%;對於獎金及未休年休假工資,法院則依據用人單位及勞動者舉證情況,雙方獲得支持的比例基本均等。

由於跨國用工中涉及的法律關係、法律法規比普通勞動爭議案件更廣,用人單位在招聘、外派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規範現象,導致涉及雙方基本權利義務的約定模糊不清,特別是,招聘單位是否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招聘單位以誰的名義招聘、雙方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勞動者與哪家用人單位(總公司或分公司、國內公司或國外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等,因此雙方容易產生爭議。

更重要的是雙方對於勞動報酬約定不清楚。在國外打工,工資報酬往往分為國內及國外兩部分,國內工資以人民幣結算,國外工資以外幣結算,勞動者可能因匯率波動導致的工資差額、社保繳納基數等提起訴訟。國外的節假日也與國內不同,容易引發相關福利待遇糾紛。

法官建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最好在雙方建立穩定的勞動關係後,再派遣國外,以便日後發生爭議時,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處理。對勞動者而言,若要出國務工,首先要找到具有用工資質的企業、正規的勞務派遣機構。籤訂勞動合同、派遣協議或服務協議時,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對於不能理解的條款可要求對方予以釋明,有些內容可協商後予以明確,以從源頭上預防糾紛產生。赴國外工作時應遵守我國及東道國法律規定,注意留存好相關證據,以免失去有效維權的時機。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安然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雲庭審」
    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雲庭審」 2020-05-2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2020-05-31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半個地球的愛戀
    這份跨越半個地球的愛堅持了三年,刻骨銘心,轟轟烈烈,愈發濃烈。Mike經常坐上十幾個小時飛機來看Amy,愛越深越想念,他們的愛已不可阻擋。Mike很痴情,他對Amy的愛已融進血液裡,他不由自主地向Amy求婚,Amy愣住了不知所措。說實話,Mike陽光帥氣又痴情,真的非常nice,可是南北半球相隔那麼遙遠,到底要不要奮不顧身地嫁給他呢?
  • 相隔半個地球、開庭停電?松陽「移動微法院」都能辦案
    隔半個地球解決離婚糾紛2018年12月初,松陽本地女子周某以男方長期外出,婚後夫妻感情徹底破裂為由向松陽法院起訴離婚。承辦法官接手後,第一時間聯繫上了周某與她的丈夫毛某,雙方在電話中均向承辦法官表明已經沒有和好的可能,同意離婚。
  • 木偶劇父子跨越半個地球來相聚
    昨天,海都記者專訪了這個跨越半個地球來泉州相聚的木偶劇團,為你打聽表演背後的幕後故事。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重要系列活動之一,明天下午3點在泉州木偶劇院,第四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將開幕,5天時間裡,25個劇團將為大家獻上58場精彩演出。 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到達晉江,OmarJavierAlva-rez睡了整整一天才滿血復活。這是他第一次帶著兒子來中國演出。
  • 這位重慶女法官 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希望天下太平,無訟無爭這位重慶女法官 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原告在奧地利,被告在美國,審案的法官在重慶。一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市一中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法官譚穎,一不留心就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 跨越半個地球!寧波民企搶通蓋亞那首都電力大動脈
    跨越半個地球!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冒著疫情風險,跨越半個地球
  • 這位重慶女法官,在疫情期間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原告在奧地利,被告在美國,審案的法官在重慶,受疫情影響,市一中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法官譚穎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這場擴日持久的官司,經過她和書記員的不斷撮合、調解,雙方從庭上的劍拔弩張,最終到能心平氣和地協商。更讓人興奮的是,今年11月6日凌晨4:50,譚穎收到了原告從奧地利專門發來的撤訴微信。
  • 中國小夥覺得打工太難,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佔領半個地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開始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很快就會變得很有分量,甚至讓人感到很驚訝,原來可以變得怎麼多呀,中國小夥覺得打工太難了,創業用3毛錢生意年賺22億,佔領半個地球。
  • 兩地分居16年,每年跨越半個地球,行程13000公裡來看你
    每一年,男方都會跨越半個地球來到女方身邊,陪伴她、照顧她和他們的孩子,然後又再次離開,16年來,年年如此!圖片來源於網絡本來,這種「負心漢」的行為,應該受譴責才對!可是,人們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拆散他們,還搶著去見證他們重逢的瞬間!甚至為他們的重逢而激動流淚!這是為什麼呢?
  • 援非醫生蔡學寧:跨越半個地球,守護兒童健康
    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蔡學寧主治醫師作為其中一員,肩負著祖國的重託,跨越近半個地球,守護兒童生命健康,為非洲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技術團隊,不僅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還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和當地醫護一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圓滿完成光榮使命。
  • 印度公司運營「從新德裡開往倫敦的巴士」,70天跨越半個地球
    印度公司運營「從新德裡開往倫敦的巴士」,70天跨越半個地球  olivia chan • 2020-09-01 17:45:37 來源:前瞻網
  • 歷時十個月、跨越半個地球:復旦外籍教師們的「返校」之路
    考慮到如今複雜的形勢,同事們建議他繼續留在日本進行線上授課。至今,山本幸正還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搭上返回中國的航班。他希望能在2021年的春季學期開始之前回到上海。但由於目前日本的疫情較嚴重,山本幸正有點擔心,「不知道明年二月能不能回來。」Rafael的工作籤證已在今年年中已經過期。
  • 為什麼電影演員薪水比科學家高那麼多?
    每個人的薪水都基於誰願意為他們付錢。你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僱主即可。Mohan Dev Sukumar當霍金的父親建議他請一位永久護理的時候,他表示自己負擔不起。他的父親驚訝地問他:「怎麼會?你可是世界名人。」
  • 最近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無論你是不是所謂的「打工人」,那最近應當看到過不少圍繞「打工人」這個詞展開的段子。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這樣:「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的姐姐讓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檢查過了,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這些有關打工人的笑話多半如此:六分調笑,三分自嘲,再加上一分荒謬。
  • 飛越半個地球,拉攏2萬人的小國,美國圖什麼?
    作者:阿雲前段時間,美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竟然為了訪問帛琉——一個總人口兩萬左右的小國,而飛越半個地球。有趣的是,埃斯珀大老遠過去只待了幾個小時,還不如坐飛機的時間長呢?馬克·埃斯珀跨越半個地球,冒著新冠疫情仍然存在的風險,義無反顧的來到帛琉,只為了拉攏它一起對抗中國,因為帛琉是僅有的15個和臺灣保持所謂「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儘管中國強烈反對,帛琉依舊堅持自己的做法。
  •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攜手本科生,求解跨越半個世紀的天文之謎!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研究團隊基於氫化的T碳分子團簇提出一種新模型,對困擾天文學界半個多世紀的銀河系星際介質中2175埃紫外消光峰的物理來源給出新解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國際權威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論文第一作者為國科大物理學院博士生馬星宇,第二作者為國科大本科生朱炎炎。
  • 距離最遠的兩個城市:距離近2萬公裡,要跨越半個赤道才能到
    雖然看似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這個地球上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城市,並且每個城市的位置也都相對固定,所以要想找到2個距離最遠的城市還真有些難度,甚至需要有些「無聊」。但還真有一個無聊的權威機構有去統計這一距離,目前全球相距最遠的兩座城市就距離多達19996公裡。它們分別是中國江蘇的興化和阿根廷的羅薩裡奧。
  • 領角鴞最後的眼淚
    上一次,在殷女士撿到領角鴞的第二天。又有一位學生在湖大法學院相距不到10米僅一路之隔的位置撿到了同樣大小的領角鴞。
  • 員工說:公司倒閉就走人,去哪裡還不是打工。作為領導的感想如何
    作為公司領導,尤其是經營遇到困難的時候,聽到員工說:公司倒閉就走人,去哪裡還不是打工呢。第一反應一定是很生氣,拿著公司的錢,還說風涼話;而作為員工確實道出了最真實的內心想法。作為領導,尤其是領導,對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能看得開,只是乍一聽感覺扎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