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龍竹英:身殘志堅守護鄉親健康34年

2020-12-05 新華社客戶端

今年55歲的龍竹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茅坪鎮茅坪社區的一名鄉村醫生,小時候因意外導致終身殘疾。不屈服於命運的她,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把健康帶給更多人。從錦屏縣衛生學校畢業後,龍竹英於1986年回到家鄉開啟行醫之路。從那以後,不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背著藥箱翻山越嶺、乘船渡河為群眾提供上門服務成了龍竹英的工作常態。 如今,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基層醫療條件和醫療隊伍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與壯大,龍竹英的行醫範圍縮小到了茅坪鎮茅坪社區,但因她長期以來的優質服務,每天慕名而來找她看病的患者依舊不少。龍竹英說:「守護好每一名鄉親的健康,是我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的動力。」 新華社發(楊曉海 攝)

↑11月30日,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社區,龍竹英走在出診路上。

↑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居委衛生室,龍竹英的丈夫為她送來午飯(8月5日攝)。

↑11月30日,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居委衛生室,龍竹英將患者的信息錄入城鄉居民醫保管理系統。

↑11月30日,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居委衛生室,龍竹英為患者配藥。

↑11月30日,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居委衛生室,龍竹英為患者取藥品。

↑11月30日,在貴州省錦屏縣茅坪鎮茅坪居委衛生室,龍竹英為患者輸液。

相關焦點

  • 【新華網】「80後」鄉村醫生賀星龍:17年守護28村百姓報恩情
    主創人員:集體   作品簡介: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新華網組織開展「我是基層黨代表」系列微訪談,該訪談共5期,專訪了5位基層黨代表:礦工王羊娃、基層教師龔德凌、基層「兵王」塗顏淼、鄉村醫生賀星龍等。
  • 醫者仁心——一名鄉村醫生的35年行醫路
    新華網濟南5月20日電(記者 張志龍 蕭海川)山東濟寧有一位鄉村醫生:35年來,他憑著「為鄉親們看好病」的信念,在罹患癌症、遭遇交通意外,攢下患者近2000張藥費欠條後,仍矢志不渝,至今還奔波在山間行醫路上。
  • 企鵝醫生精神心理科學科江敏俊 守護人們的心理健康
    企鵝醫生精神心理科學科江敏俊 守護人們的心理健康 2020-11-06 15:45:1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鄉村醫生「逛」進博會「觸電」高科技 罕見病受關注
    鄉村醫生體驗高科技醫療器械。上海復星基金會供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鄉村醫生在排查外來人員、篩查發熱患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們守護著一個個村莊和身邊的村民,成為公共衛生防疫最基層的「抗疫英雄」。4位優秀村醫代表頒發了「暖心抗疫鄉村醫生」榮譽證書。
  • 腫瘤學專家的另一面,夏日哈群眾愛戴的鄉村醫生
    1969年,我國細胞生物學、細胞遺傳學和腫瘤學專家吳旻被下放到青海。得知消息的他非但沒有抱怨,而且主動選擇去離西寧較遠的夏日哈公社,希望與貧下中農一起生活、勞動,為大家做點實事。吳旻是我國醫學遺傳學的奠基人之一,開創了我國人體細胞遺傳學和腫瘤細胞遺傳學研究,而從科學家變成鄉村赤腳醫生,從微觀研究領域到基礎醫學服務,他把儘快適應牧區衛生所的工作看作一個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服務牧區群眾,他翻爛了《農村醫生手冊》。從最基本的開始學起,農牧民需要什麼他就學什麼——從小傷小病、吃藥打針,到一些簡單基本的手術。
  • 商南縣舉行第一屆「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表彰大會
    董建莉表示,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著力改善衛生健康服務條件和生活環境,不斷提升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新商南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 揚州最美鄉村醫生呂正雲患癌以後……
    呂正雲到村民家上門問診(資料圖片)今年6月,「揚州好人」呂正雲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宜陵鎮各村的鄉村醫生、宜陵衛生院全體醫生,以及江都好人聯合會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呂正雲渡過難關。目前,呂正雲已順利完成手術治療,進行後續化療,身體正在康復中。
  • 援非醫生蔡學寧:跨越半個地球,守護兒童健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麥麗霞2021年1月1日,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平安歸來。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蔡學寧主治醫師作為其中一員,肩負著祖國的重託,跨越近半個地球,守護兒童生命健康,為非洲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技術團隊,不僅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還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和當地醫護一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圓滿完成光榮使命。
  • 2020年「最美醫生」候選人名單出爐!
    提議建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一步承擔守護中國兒童健康的使命。被評為「全國衛生工作先進工作者」、「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2019年2月月度人物。王文濤,男,1966年7月出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醫師。他始終心繫四川藏區包蟲病患者,每年完成上百臺包蟲病根治手術,成功救治多位晚期包蟲病患者。
  • 金溪80後鄉村醫生用心服務村民
    起初村民不理解,說她整天來,多管閒事;家裡人埋怨,說她不顧年幼的兒子;但她想以後會理解的,由此鐵下心、一門心思掌握村民健康「家底」、緩解群眾苦楚,就這樣走遍了5個自然村的各家各戶,完善服務臺帳。2017年5月的一天,樟坊村民蘇某山感冒發燒,結對村幹部電話聯繫她,她騎著摩託車趕去,及時給蘇某山打針退燒,並熬製中藥調理風寒,直至病情好轉她才離開,這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
  • 院士專家與鄉村醫生共話「精準醫學」
    此次活動是國內首次由院士專家針對基層鄉村醫生開展「精準醫學」的學術大會,為鄉村醫生創造了與院士專家面對面學術交流的機會,共同研究學習最新的醫療模式和方法,分享「精準醫學」在基層醫療中的發展和運用。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餘名鄉村醫生代表參加了培訓。  會上,院士專家用通俗的語言講解了當前最前沿的醫學發展。
  • 周六好醫生許軍醫生,和您聊聊「網課期間—專家教您如何科學的守護孩子的眼健康!'歡迎關注收聽.​
    2021年1月16日(周六)中午12:00,FM88.8遼寧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遼寧好醫生》節目將連線:瀋陽愛爾卓越眼科醫院副院長,視光及小兒眼科主任
  • 劉智明、李文亮等34人被追授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劉智明、李文亮等34人被追授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2020-03-05 14:01:14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中新網3月5日電 國家衛健委網站5日發布《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 大足玉龍鎮 「你健康 我守護」健康知識科普活動進院壩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5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蔣鵬)「冬春季節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大家首先要樹立健康意識,加強體育鍛鍊,規律作息時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還要做到室內多通風,儘量不去人群聚集場所,不可避免的外出時請帶好口罩……」 1月12日,重慶市大足區玉龍鎮衛生院組織醫護人員來到清源村新村向村民廣泛宣講道
  • 生命定格在戰疫路上——追記雲南彝良縣鄉村醫生陳健
    與陳健同在「寸田村家庭醫生籤約第六團隊」的奎香鄉衛生院醫生曹顯影回憶起陳健生前的點點滴滴,一次次淚眼潸然。「疫」散花開滿眼春!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白衣執甲逆向前行,杜鵑吐蕊英雄遠去!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為築牢農村防疫的銅牆鐵壁,陳健用生命詮釋了一個村級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生命之花永遠在鄉親們心裡絢麗綻放。
  • 「人與自然」「志願紅」守護「新安綠」
    2014年,休寧縣誌願服務聯合會抓住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這一契機,推出新安江源頭生態保護志願服務項目,圍繞「守護青山、守護碧水、守護淨土、保衛藍天、美化城鄉、創建文明」六大方面內容,成立6支專業志願服務隊,吸納新安江源頭流口、汪村、鶴城三個鄉鎮17支志願服務隊和生態環保局等縣直單位6支志願服務隊,至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800餘場次,服務時長40餘萬小時,共同守護新安江源頭綠色美好家園。
  • 楊芝平:身殘志堅把雞養 雙手託起好日子
    原標題:楊芝平:身殘志堅把雞養 雙手託起好日子   見到楊芝平的時候,他正拄著拐杖餵雞,一隻只雞兒歡快地飛撲過來,爭搶食物,楊芝平的臉上洋溢著脫貧後的幸福笑容。
  • 有來醫生斬獲「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三項大獎
    12月23日,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與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健康知識普及行動——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交流會」在粵舉辦,有來醫生出品的《骶髂關節炎怎麼鍛鍊》榮獲微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吸菸有「理」》榮獲長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同時有來醫生還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