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與鄉村醫生共話「精準醫學」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院士專家與鄉村醫生共話「精準醫學」
2017-04-18 14:55: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中新網4月18日電 日前,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指導、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主辦、好醫生藥業集團承辦的2017院士與鄉村醫生話「精準醫學」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是國內首次由院士專家針對基層鄉村醫生開展「精準醫學」的學術大會,為鄉村醫生創造了與院士專家面對面學術交流的機會,共同研究學習最新的醫療模式和方法,分享「精準醫學」在基層醫療中的發展和運用。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餘名鄉村醫生代表參加了培訓。

  會上,院士專家用通俗的語言講解了當前最前沿的醫學發展。分享給基層醫生一些基層常用、適用的急症、婦科、消化科等的診治方法,講授中醫藥適宜診療技術,讓大家共睹院士風採。就什麼是整合醫學,如何走向醫學發展新時代?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向鄉村醫生介紹了全新的理念。他表示,世界醫學發展經歷了經驗醫學時代,科學醫學時代,整合醫學時代。整合醫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整、調整,使之成為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

  針對院士和鄉村醫生兩者怎麼結合起來,中國工程院付小兵院士說:「院士和基層醫生都是平等的,只是從事的工作不一樣,鄉村醫生在基層很辛苦,院士專家在高大上的發明創造上也很辛苦,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院士專家的知識用來幹什麼?就是服務於病人,服務於老百姓。再高大上的東西沒有和鄉村醫生的需求結合起來就是沒有生命力的,我非常願意把我們的知識和鄉村醫生進行交流。新知識新技術轉化應用好,造福於患者,這是最根本的。」

  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會長蔡忠軍介紹說,「由政府有關部門支持,行業協會承辦的這樣一種學術會議形式還是第一次。院士與鄉村醫生,一個是我們國家衛生界的高端人才,一個是我們國家衛生最基層的醫學人才,一個是穿皮鞋的醫生,一個是光腳丫的醫生,在這麼一個場合下我們實現醫學的對話,通過和院士的交流,使我們廣大的鄉村醫生能夠感受到我們這些醫學大家怎樣行醫,又是怎樣成才,怎樣帶學生,怎樣給病人看病,把高尚的醫德傳送給病人。同時通過這種交流和對話也使我們的院士們更多了解鄉村醫生的心聲、需求和需要,共同發展我們的農村衛生事業,這是這次會議的目的。希望大家永遠做一位廣大群眾信任的好醫生。」

  會議承辦方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副會長耿福能表示,成年人學習靠悟,醫術是練出來的。鄉村醫生分會和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為優秀的鄉村醫生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研究學習最新的醫療模式和方法,分享精準醫學在基層醫療中的發展和運用,協助鄉村醫生提高醫術,努力為百姓提供更先進的診療技術,解除患者疾苦。

  據悉,中國的鄉村醫生從業人數已經超過140萬,分布在全國3.7萬個鄉鎮衛生院和65萬個鄉村衛生室,這個群體承擔了基層醫療衛生的大量工作,鄉村醫生紮根農村、服務農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我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基礎,是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廣大農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相關焦點

  • 四院士齊聚西山 共話醫學前沿
    整合醫學、精準醫學、分子醫學、現代醫學……這些表面看起來與健康管理無關,卻在一定程度上對健康管理起著決策指導作用。6月13日,在解放軍總醫院、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辦的2015第二屆301論健暨第四屆全國體檢中心主任高峰論壇上,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就醫學前沿與健康管理的發展,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 院士專家共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新格局下的航空產業變局及應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專家以及知名航空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航空產業發展。論壇現場,專家學者們就「國際航空產業的變化與發展趨勢」「航空產業供應鏈全球配置重構的中國機遇」「江西航空產業在新格局下的發展」等議題進行了發言和討論。
  • 《心血管疾病與精準醫學》出版:精準醫學亟待在臨床廣泛應用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 歷經兩年多努力,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內科管委會副主任宋雷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原副院長惠汝太教授主編,共80位專家參與編撰的《心血管疾病與精準醫學》一書,近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 專家面對面,共話 MDS 精準診療
    丁香園腫瘤資訊:近年來,分子生物檢測和分析在 MDS 的精準診療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您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國內外關於 MDS 精準診療的最新進展麼?佟紅豔教授:MDS 精準診療的最新進展體現在診斷和治療兩方面。
  • 院士匯聚蘇州共話我國人類遺傳資源創新發展
    3日下午,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創新與發展論壇」在蘇州召開,來自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復旦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等科研院所專家,以及百濟神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等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共話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創新與發展。
  • 8院士齊聚羊城,縱論中國精準醫學前沿與創新
    論壇院士顧問團共同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金力,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處處長張文寶,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副部長、蚌埠醫學院院長、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會長翁建平,廣東省科協一級巡視員唐毅做大會致辭。
  • 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在南寧舉行
    專家大咖雲集 線上線下聯動中國工程院詹啟敏院士、林東昕院士、於金明院士,中國科學院董晨院士,美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國的腫瘤研究領域資深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多個省區市的國內知名專家共襄盛會。因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本屆大會通過「線上線下、雙線並行」方式舉行。
  • 齊聚泉城,共話發展!2020年幹細胞臨床應用及再生醫學研討峰會舉辦
    9月12日,2020年幹細胞臨床應用及再生醫學研討峰會在泉城濟南隆重啟幕,來自國內的婦產科、血液科、幹細胞研究等領域的多位專家代表和業內人士齊聚泉城,共話幹細胞應用和再生醫學新發展。
  • 院士專家進藏助力神經外科醫學發展(5)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9年9月17日院士專家進藏助力神經外科醫學發展9月17日,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通過直播視頻觀摩趙繼宗院士腦動脈腫瘤手術示範。當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趙繼宗來到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為患者做腦動脈腫瘤手術,並對西藏當地醫院醫生進行現場指導。2019年8月30日,「趙繼宗院士西藏神經外科技術指導中心」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成立,以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為支點,輻射促進西藏全區神經外科發展。
  • 精準醫學,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主治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宋雷教授說,「我給病人開了靶向藥物阿米洛利,結果他血壓控制得很好,血鉀也正常了。」  從以前每天吃4種藥不管用到只服一種藥見效,在中國,已經有一些患者體驗到了精準醫學的好處。  「即使患者有相同症狀、患相同疾病,也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徵進行治療,為患者選擇最可能獲益、副作用最小、花費相對低的治療。心血管疾病治療正進入精準醫學時代。」
  • ...健康問題的真正鑰匙:需「精準」理解歐巴馬的「精準醫學計劃」
    賀林院士在《遺傳》雜誌撰文探討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 2015年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提出了一個預算2.15億美元的「精準醫學計劃」,希望以此「引領一個醫學時代」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我們計劃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隆重舉行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療策略精準化"為主題,旨在推進精準醫學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醫療策略方向上的應用與創新,討論疫情之下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研發機遇,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精準醫學創新體系。
  • 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記者 蘇怡蓮 文/攝)27日,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與第四屆華福醫院管理論壇在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政府部門、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等近400人共赴這一場學術盛宴。據悉,在復旦大學主導下,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已打造出福州精準醫學學術品牌,成為在中國舉辦的精準醫學領域中極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壇。而「華福醫院管理論壇」也已成功舉辦三屆,為福建省各醫院提供了學習先進醫院管理經驗和分享交流的平臺,促進醫院管理同仁之間的相互交流、開拓視野,為福建省內各級各類醫院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及醫院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鑑。
  • 大專家.COM:讓醫生站在巨人肩膀上撬動難治的病
    作為大專家.COM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姚娟娟從來不把自己稱作商人,更喜歡把自己稱作實幹家,不過,這種稱謂並不是要高抬自己,而是她確確實實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種感念來自於大專家.COM的120位醫學大家(其中75位院士)發起人,「這些為我國醫療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權威專家,不惜拿出個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我國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的未來成長。與他們相比,個人顯得極為遜色。」
  • 中美檢驗大師共話「精確檢驗、精準醫療」 ——首屆「中美檢驗大師...
    2016年10月21日 上海訊 為進一步提升中國檢驗醫學水平,增進與國際檢驗醫學領域專家學者間的交流,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與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ACC)學術主持的首屆「中美檢驗大師論壇(The Best of AACC China)」於10月21日-22日在上海隆重召開。
  • 新年將至,Science增刊 | 十餘位專家牽頭論述中國精準醫學與癌症...
    2018年2月2日,正值中國新年來臨之際,Science推出了最新一期名為《Precision medicine and cancer immunology in China》的增刊,由10餘位國內專家牽頭撰寫,詳細描述了中國精準醫學的發展趨勢及癌症免疫治療的過去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共話抗擊疫情
    圍繞「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主題,與會者分享了提升公共衛生能力的辦法,築牢遏制疫情蔓延的防火牆,同時共話生物醫藥與健康科技產業發展前沿,繪就廣州生物產業發展藍圖。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攜手共同應對挑戰是參會嘉賓的共識。而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剛好提供了國際學者交流的平臺。
  • 院士齊聚新區,共話創新藥物研究
    在新區拉開帷幕不少行業專家來到現場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在論壇開幕詞中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抗病毒藥物開發備受關注,論壇主題很有針對性,希望論壇能夠為專家學者和產業界架起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分享環節,中科院院士嶽建民在主題為《中藥與民族藥是創新藥物研究的重要資源》的報告中表示,青蒿素用於抗瘧疾治療,是中醫藥用於創新藥研發的重大成就,創新藥研究機構應該把中藥和民族藥當做發現創新藥物的重要資源,爭取在抗病毒藥物研發上取得長足進步。
  • 泛生子助力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年會 院士領銜精準醫療分會場
    本屆大會邀請到國內外眾多神經外科領域的專家學者蒞臨講學、交流,分享神經外科在臨床、基礎等諸多領域取得的進展和成就,以期進一步提高我國神經外科領域的診療和研究水平。本屆大會首次設立了精準醫療分會場,泛生子予以了全程支持。分會場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周良輔院士擔任主席,杜克大學神經腫瘤講席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學家閻海教授在會上分享了題為《基因組學技術在膠質瘤中的研究和應用》的主題演講。
  • 樊代明:現代醫學走到瓶頸 精準醫學不是終點
    但學界的爭端卻從未停止—— 在國外,有四大頂級醫學期刊接連發文質疑,在國內,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樊代明院士力推「整合醫學」,打破一些人對精準醫學的「迷信」。「我們現在持有的,是生物醫學觀和狹隘的科學醫學觀」,樊代明院士認為,過去,科學與醫學功不可沒,但是現階段,它們的局限性就是對現代醫學的局限性,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人類的需求。